查看原文
其他

项昊宇:美日韩同盟协作的“戴维营时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知识 Author 项昊宇


作者:项昊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来源:《世界知识》2023年9月1日,第17期


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美国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举行三边会谈,这是美日韩三方首次在多边场合以外专门举办峰会,彼此关系被认为迎来“历史性时刻”:“铁三角”重现,三边同盟呼之欲出。从峰会共识看,未来美日韩三边同盟合作将呈现机制化、宽领域、外向型的新特点,反映出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举行三边会晤,并举行联合记者会。

日韩“破冰”助推三边关系升温

二战后,美国先后与日、韩签署《安全保障条约》和《共同防御条约》,建立双边同盟,为美国的东亚战略提供了基石。在不同时期,美国赋予美日韩三边合作以不同指向:冷战时期发挥对抗苏联的东方“桥头堡”作用,冷战结束后则重在应对朝鲜核导开发。近年,在美国全球战略逐步聚焦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日韩合作也被赋予“遏华”“抗俄”“压朝”三重指向,重塑“铁三角”成为美国东北亚战略的优先目标。

美日韩领导人自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首次举行三边会谈以来,迄已举行13次三边峰会,前12次均是利用国际多边场合举行,戴维营峰会系首次单独专门举行。鉴于戴维营在美国总统外交中的特殊作用,拜登将其就任总统后首次在该地举办的外事活动定为接待日韩领导人,显示美方对三边合作的高度重视。

此轮美日韩三边关系得以拉紧的直接动因是日韩关系改善。2017年后,日韩关系一度因强征劳工案、“慰安妇”等历史问题恶化,导致美日韩三边合作陷于停滞。去年5月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优先强化韩美同盟和改善对日关系。今年3月,尹锡悦政府就二战强征劳工索赔案提出“第三方代偿案”,通过单方面对日让步推动韩日关系“破冰”,为三边合作重启扫清障碍。2022年以来,美日韩领导人先后在马德里北约峰会、金边东亚系列峰会、广岛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三边会晤,戴维营峰会是三国领导人在一年多时间里第四次会晤。

从深层次看,美日韩三边关系升温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内部因素而言,日韩国内政治右倾保守化趋势不断发展,执政集团亲美色彩鲜明。就外部因素而言,朝鲜频繁试射导弹,核导能力不断提升,加剧日韩安全焦虑,它们对美寻求安全保障的紧迫感上升。乌克兰危机客观上导致西方集团内部加强抱团,日韩主动向美国靠拢。拜登政府上台后,推动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加速转向“印太”,竭力促成美日韩三边合作,这在表面上是为联手威慑朝鲜,实则是在打造遏华前沿阵地。

2023年8月20日,大量直升机和军事车辆出现在驻韩美军平泽基地,准备参加“乙支自由护盾”联合演习。

三边合作新进展、新趋势

本次峰会发表了《戴维营原则》《戴维营精神:美日韩联合声明》《协商约定》三份文件,强调“开启美日韩伙伴关系新时代”,宣称三国在“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气候危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核武挑衅考验的历史转折点上”将团结一致、协调行动。

白宫公布的“事实清单”显示,峰会具体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三边合作机制化。确认今后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三边领导人会议,每年轮流举办三国外长、防长、工商部长、国安部门负责人会议,启动助理国务卿/司局长级别的年度三边“印太对话”。二是强化安全合作,同意建立年度化三边多领域演习机制,年内启动针对朝鲜射导的数据共享和实时导弹预警数据交换机制,成立三边工作组协调应对朝鲜海外金融和网络活动的行动。三是拓展“印太合作”,立足东盟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地区架构加强协调,帮助地区国家强化能力建设。三国金融开发机构将为“印太”地区优质基础设施、碳中和以及弹性供应链筹集资金。建立三边海洋合作机制,协同推进对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的海上执法等能力建设。四是深化经济技术合作,重点在供应链预警系统、先进技术出口管制、人工智能安全性、地区基础设施、金融稳定、关键矿产和应对经济胁迫等方面开展合作。启动供应链早期预警系统(EWS)试点,加强国家实验室合作,推进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五是扩大卫生和人文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和数据共享促进“印太”地区的卫生安全,重振围绕美国登月计划的三边合作,推进流行病学研究及尖端癌症疗法等领域的合作。

从这些共识看,未来美日韩三边关系将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双轮驱动”。美日韩合作突出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反映出联手维护美西方霸权的战略意图。在意识形态层面,美日韩强调其“伙伴关系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老调重弹宣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承袭了美西方所鼓吹的“民主与威权对决”的叙事,意在联手抢抓国际地区秩序变革期的主导权。在现实利益层面,美方希望拉拢日韩完善遏华“包围圈”,日韩希望借美强化对朝“威慑力”并重塑对华经济技术优势。

第二,追求机制化和实效性的“量质齐升”。从峰会主打成果看,一是明确了合作的机制架构:以年度峰会为政治引领,以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为保障依托,以“印太对话”为执行平台,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机制化安排,以确保三边合作稳定有序推进;二是明确了合作的内涵和外延,将范围拓至“印太”地区,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产供链和基础设施、尖端技术等领域,积极创建新的对话合作机制,激活既有交流合作渠道,追求务实成效。

第三,军事安全和经济技术“两手并重”。在安全领域,仍将聚焦应对朝鲜“核导威胁”,合作由虚向实,从一般性联合军演,逐步向反导反潜、登陆作战等实战型演练拓展,不断完善情报共享和联合指挥作战体系,同时联手谋求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在经济技术领域,打着“经济安全”旗号,谋求降低对华经济依赖,联手维护在高端产业链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加强在芯片半导体、关键矿产、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等战略产业和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同时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等机制下的协调,抢抓地区经贸规则和技术标准主导权。

短期内尚难建立“小北约”

戴维营峰会并未达成三边集体安全协议,表明美日韩三边关系仍是有限升级。从台前幕后看,三方对于彼此合作仍存温差,暂无缔结“小北约”式三边军事同盟的明确计划。未来,三边合作面临多重掣肘。

尽管日韩关系得以改善,但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和岛屿主权争端积怨已久,矛盾不时突出激化,仍将长期影响日韩关系发展。韩国国内政治分裂,保守派和进步派尖锐对立,日方担心韩国一旦政权更迭,类似文在寅政府推翻朴槿惠时期达成的“慰安妇协议”情况可能再次发生。韩国民众对日本军事大国化心存芥蒂,尤其担心日本借“朝鲜有事”再度在军事上染指半岛,多数韩国民众并不认同韩日结盟。日本《朝日新闻》称,三方未能在戴维营峰会上就建立高层“热线”达成一致,主要源于日韩之间缺乏互信,日韩在围绕延伸威慑、涉朝网络安全情报共享等具体议题上也仍存在立场差别。韩国《韩民族日报》发表社论,抨击尹锡悦不顾历史问题推动韩日“准同盟化”是“危险的赌博”。

日韩安全关切不同,美对日韩亲疏有别或将影响韩方积极性。美日韩合作被美方赋予遏压中俄朝的目的,但相比美日,韩国对中俄“威胁”的认知并不突出,其同美日加强军事安全合作主要意图是防范和威慑朝鲜,根本诉求是借助美日力量为实现韩方主导的半岛统一创造条件。就美方而言,无论在对双边关系定位还是外交投入上,美日同盟的重要性都大于美韩同盟。韩国民族自尊心强,同日方竞争较劲的心态一直十分突出,如美方对日韩不能“一碗水端平”,将不时挑动韩方敏感神经,影响韩方参与三边合作的积极性。

日韩与美对华利益诉求不同,遏华温差明显。美国将中国定位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推动美日韩三边合作的遏华指向性明显,但三方对华战略诉求和对抗中国的能力意图不尽相同。日韩仍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在追随美国对华“脱钩断链”方面心态矛盾,竭力趋利避害,防止影响正常经贸合作。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拜登直接谈及“中国威胁”,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则没有点名中国。未来日韩在遏华议题上的对美追随仍将是有选择和有限度的,美方打造美日韩反华同盟并非易事。

美日韩合作突出阵营对抗色彩,加强军事一体化和前沿军力部署,将刺激地区军备竞赛,破坏地区战略稳定。三方煽动中俄朝“三面威胁”,谋求介入南海、干涉台海,凸显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取向,将使三边合作愈发呈现“东北亚小北约”的特征。美日韩加大对东盟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拉拢,也将加剧地区国家选边站队的压力。三方加强产供链、新兴技术等领域的排他性合作,突出对华竞争色彩,将冲击亚太既有多边合作机制,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

- END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热点分析


 陈洋:“去风险”是“脱钩”的新马甲,走不通也难得人心

 文正仁评美日韩戴维营峰会:美国获得了所有,日本获益颇多,韩国承担了安全风险

 钟飞腾: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演讲看美国经济走势及其对亚洲的影响

 王俊生:美日韩举行三边峰会,美国欲打造印太小多边机制核心

 朱克川:首尔对华关系何以生变 庞中鹏 | 岸田中东“首秀”:姗姗来迟的重视

 刘云:朝鲜的“神奇”靠的是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

 吴寄南:中日关系近期有“解套”希望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