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建安的尾声(十六)马鸣阁、广石之战。大名鼎鼎的阳平关究竟在哪?

汪平书屋 2022-03-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握中悬璧 Author 握中悬璧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五百多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建安的尾声(十六)马鸣阁、广石之战。大名鼎鼎的阳平关究竟在哪?


来源:握中悬壁



建安尾声系列

建安的尾声(一)曹操的野心

建安的尾声(二)马超乱凉州

建安的尾声(三)夏侯渊虎步关右

建安的尾声(四)刘璋请降,西川易主

建安的尾声(五)曹操征汉中

建安的尾声(六)张鲁降曹

建安的尾声(七)湘水之盟

建安的尾声(八)逍遥津之战(上)孙权为什么如此热衷攻打合肥

建安的尾声(九)逍遥津之战(中)曹操为何让素有间隙的将领携手作战?其实是高明的领导艺术。

建安的尾声(十)逍遥津之战(下)孙权是如何被张辽揍成孙十万的

建安的尾声(十一)得陇不望蜀,曹操班师返邺之谜

建安的尾声(十二)巴西之战。张飞大战瓦口的真实地点探秘,张郃败战升迁之谜。

建安的尾声(十三)崔琰之死,曹操称王后为何逼死老臣?

建安的尾声(十四)立储之争,大名鼎鼎的曹植为何输给貌似平庸的曹丕?

建安的尾声(十五)下辩之战。汉中三策奠定天下大势,曹家千里驹一战成名。



在汉中大战中,阳平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刘备和夏侯渊在此地鏖战了半年之久,因此我想任何一位喜爱三国的朋友都对这个地点不会感到陌生。


不过若说起三国时期阳平关的具体位置,可能有些对军事地理关注较少的朋友就会有些拿不准了。


如果是三国演义的爱好者,应该会认为阳平关是汉中北面的门户。因为在安居平五路一章中,就有曹真率十万大军从关中京兆出阳平关攻打西川的情节。此外,曹丕伐吴时候,也有赵云出阳平关攻打长安进行牵制的情节。


而三国志游戏中也采用了这种设置,把阳平关放在了汉中通向长安的褒斜道上。



另外则有些人会认为,阳平关肯定在汉中以南的陕西宁强县,因为今天这里有一个阳平关镇。


很可惜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阳平关并不在褒斜道上,而且今天的阳平关镇也和汉代的阳平关毫无关系。


另一方面,哪怕是认真读过三国志的朋友也可能会对阳平关的位置产生疑问。

比如当初曹操从关中出发,经过大散关征讨张鲁,随后进兵阳平关,这说明阳平关在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上。


而汉中大战爆发后,刘备在命张飞率领一支偏师进军下辩的同时,亲率主力赶奔阳平关,威逼汉中,这则说明阳平关在成都通往汉中的金牛道上。


那么这样一来不就矛盾了吗,阳平关究竟在哪呢?


除此之外,史书中还有一些相关的地名,比如阳安关、关城等等,这就更容易让人混淆了。


因此在讲述阳平关之战前,我们有必要对阳平关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其实上文所说的并不矛盾,因为阳平关就位于陈仓道和金牛道通向汉中道路的终点处,是汉中盆地西侧的门户。也就是说,它既在陈仓道上,又在金牛道上。


据水经注记载,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因其位于浕口之侧,所以也叫浕口城。

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水经注)

浕口顾名思义就是浕水汇入其干流的河口,浕水今天称为咸河,也叫白马河,依照水经注的描述,阳平关位于河口东侧。


不过问题又来了,按照水经注记载阳平关的地点应该是在河口以东的平原地区,而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阳平关则在山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原来阳平关在汉中纳入刘备的版图后位置发生了迁移。


张鲁时代的阳平关确实是在山上,可到诸葛亮北伐之前就已经不在那里了,他所驻扎的那个阳平石马,也就是新的阳平关,此时已经挪到了浕水以东沔阳县(今勉县)的平原地区了,在今天仍然有遗址保存下来。



这是因为当初张鲁控制汉中时,需要面对曹操和刘璋的威胁,因此需要把防御体系修建在山上,达到易守难攻的效果。


而后来曹操在丢失汉中后,已经对武都鞭长莫及,于是令武都太守杨阜和雍州刺史张既分别从当地迁移人口到关中,相当于对武都基本上放弃了。


也就是说在刘备控制汉中后,无论武都还是成都方向的威胁都已经消失,那么阳平关据险防守的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此时将其迁移到平原,就变成以驻军的功能为主了。


水经注成书时期是在南北朝,据三国时代已经过去两三百年了,因此将阳平关位置记录为平原之上也是很正常的。


总之,在刘备进攻汉中时,老阳平关位于沔阳县以西附近的山上是毫无疑问的。关于这一点,《读史方舆纪要》和《蜀鉴》等作品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那么究竟在哪座山上呢?按照董昭上表中所说,阳平关城下南北山相隔很远,不易防守,这说明阳平关下面就是一片开阔地了,按地图所示只能在浕口西侧的走马岭上。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裴注)



而曹操攻破阳平关费了一番周折并不是说他过不去,而是因为他先解决了山上张卫的驻军。


如此看来在刘备进攻汉中期间,阳平关并非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占据这里并不能阻挡敌军杀入汉中盆地,但可以起到威慑作用,敌军无法对山上的驻军不管不顾,因为后路随时可能被切断。


也就是说,当时的阳平关虽然名为“关”,但其实并非是一座关口,而是一座山上的要塞。想必这个结论应该会颠覆相当一部分人的印象了吧。


那么今天的阳平关镇又是哪里呢?原来这个地方在汉末被称为关城,现在可以将其称为阳平关,而汉末阳平关则应称为古阳平关。


这两个地点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根据《历史地名大辞典》和《军事大辞海》等现代工具书的查询结果,关城似乎在宋代被改名为阳平关,而古阳平关则则失去了原有的名字。


事实上这一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宋代作品《太平寰宇记》中仍然提到关城这个地名,说唐代设立三泉县时就以关城为治所,说明当时并未改名。


而南宋作品《蜀鉴》则说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县)附近五里有阳平关,但并非古阳平关。这则说明南宋时期已经有很多人把关城和阳平关混为一谈了。

今大安军五里亦有阳平关,颇险要,然非旧迹也。(蜀鉴)

当然,《蜀鉴》的作者还是可以将两者分得清的,还特意做了说明。但后来的人就逐渐混淆了,久而久之,关城变成了新的阳平关,而真正的阳平关则只能被称为古阳平关。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阳安关,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认为阳安关就是关城,而现代工具书大多延续了这一说法。


这其实又是一个错误。具体根据可以参照三国志中钟会伐蜀的相关史料。


当时钟会率十几万大军走褒斜道和傥骆道进入汉中盆地,然后向西过阳安关(即阳安口),中间还拜祭了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墓,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可是之后钟会又命胡烈攻破了关城,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如果阳安关真的就是关城,怎么会先出阳安关,又将其攻破呢,这明显不合逻辑。


因此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阳安关其实是古阳平关的别称,在蜀汉后期称其为阳安关。


这一点《蜀鉴》有着准确的解释,书中提到:阳安关口即阳平关。说明至少在宋代阳安关这个地点还是有准确定义的,但到了清代则被混淆了。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几个地点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结论很简单,现在的阳平关即关城,而古阳平关则是阳安关。



由于我们这个系列讲的是汉末三国时候的故事,因此本文中不特意称古阳平关,而统一称为阳平关,大家明白即可。


218年夏秋之交,刘备亲率大军占据了阳平关(此时还在山上),取得了有利地势。


孙子兵法说:“险要地形一定要抢先掌握在手里,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以逸待劳;如果该地已经被敌军占领,那就主动撤退,不可再进攻。”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孙子兵法地形第十)

目前这个高阳之地就被刘备占据了,而夏侯渊来晚一步,没法主动进攻,因此只好率主力在浕水以东的平地上驻守,而张郃率部分兵力驻守广石。


关于广石的位置,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记载,位于巴、汉之间,后人据此推断广石位于四川广元市一代。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按照后续的发展,张郃是在广石挡住了刘备的猛攻,在这之后刘备才南渡沔水,这说明广石其实在沔水(汉水)以北,而不在巴、汉之间。


关于这一点,《蜀鉴》提到广石在阳平关以西。因此我推测广石应该是在夏侯渊驻军地点西北面的陈仓道上,这样才比较合理。

阳平关西有矿石关。(蜀鉴)

夏侯渊让张郃据守此地的目的,应该是防止刘备暗中从陈仓道上迂回到自己的侧后方,这样的话无论正面和右翼都可以得到保障,虽然难以退敌,但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沔水南岸,由于地形过于险峻,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大路可走,夏侯渊相信仅靠这一天险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左翼了。


夏侯渊这种部署看似万无一失,可惜凡事总有个例外,他最终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过在最开始阶段,夏侯渊的部署确实没什么明显破绽,刘备也没有信心速战速决。


鉴于之前在武都阻挡曹操援军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他担心曹军随时会从陈仓道方向增援过来,到时候自己就要腹背受敌了,于是他又制订了一个计划,目的同样是阻击关中方向援军。马鸣阁道之战就此打响。


关于此战,曹操也看得很清楚,他说马鸣阁道乃汉中咽喉,刘备来争此地就是为了断绝我军的增援的路线。

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那么马鸣阁道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种说法。


首先《太平寰宇记》和资治通鉴胡三省注都说马鸣阁道在昭化县(今四川广元市)。


其次《通鉴地理通释》则说马鸣阁道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退兵时烧掉的赤崖栈道。


最后《读杜心解》中提到明末清初学者朱鹤龄认为马鸣阁道为略阳县东南四十里的飞仙阁。



这三种说法都肯定了马鸣阁道位于通向汉中的咽喉要道上,而具体是哪条道则有所分歧。


《太平寰宇记》和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认为是金牛道,《通鉴地理通释》认为是褒斜道,而朱鹤龄则认为是陈仓道。


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首先金牛道是不可能的,刘备阻断马鸣阁道是为了堵截曹操的援军,而金牛道则是他自己的进军路线,如果他阻断金牛道,那岂不是断了自己的后路?这让人不可理解。


其次褒斜道可能性也不大,从阳平关到褒谷口就有上百里,而赤崖又深入褒斜道近百里,刘备在完全没进入汉中盆地的时候,就发兵将近两百里去褒斜道搞事情,如此孤军深入岂不是白白折损兵力?更别说张郃还守在广石,他根本就过不去。


而最后一种说法马鸣阁道在陈仓道上,这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刘备最担心的就是曹军援兵从陈仓道赶来,分兵堵截理所应当,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如果曹操援军要走褒斜道的话,那刘备根本无法阻止。


其实当时刘备手下有不少出色的武将,比如张飞、赵云和马超,但不知为何他却派陈式执行这一任务。


而曹军阵中虽然夏侯渊和张郃都有驻守阵地的任务在身,但还有一位名将可以率领机动兵力出战,他就是徐晃。


结果不出意外,籍籍无名的陈式根本不是徐晃的对手,马鸣阁道一战损兵折将,大败亏输,阻断陈仓道的计划再次落空。



刘备这下着急了,曹军援兵随时可能赶到,自己是拖不起的,必须要和时间赛跑,如今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他挑选精兵万人,分为十个波次,连夜对张郃驻守的广石发动强攻,可惜徒劳无功,张郃岿然不动。


这时候形势对刘备已经颇为不利了,自开战以来,下辩、马鸣阁道和广石三战皆负,士气大受打击。


阻断陈仓道不成,强攻也不成,夏侯渊的防线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最初定下的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时曹操的亲征大军已经出发,于218年九月抵达长安,如果曹操率兵赶到,夺取汉中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可是若不夺汉中,巴蜀之地的头上就像悬着一把利剑,将永无宁日。


刘备清楚现在必须做好增加兵力和曹军硬碰硬了的准备了,于是他急令成都方面增兵。


当时后方留守的主事人是诸葛亮,由于巴蜀地区这几年连年征战,人力资源非常紧张,于是他咨询蜀郡从事杨洪的意见。


杨洪当即表示汉中必须要夺下,否则蜀地早晚保不住,所以现在就算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也一定要发兵支援前线。


不过得到援兵后,刘备的形势只能说稍有缓解,但依旧不容乐观。


现在阻止曹操增援是不可能的,强攻的话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再次失败只能是白白挫伤锐气。


之前我们在讲夷陵之战时提到,若想长期相持,除非你有后招,否则漫无目的等待就是死路一条。


目前刘备手下有法正和黄权这样优秀的军事参谋辅佐,他当然不会犯几年后那种错误。


所以事到如今,若想扭转局势,就必须要有所改变了,汉中大战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男人的"源动力"!补足精力,腰不酸腿不痛,回归真男人!

日本90%的医生治疗颈椎的药贴,国家队专用的神器!

鬼才设计!防蓝光防辐射老花镜界“新贵”,薄至2mm。

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有孩子的家庭,都该读一读余秋雨!

当年真君子!还原杜月笙 黄金荣 戴笠的真实人生

乌托邦的掘墓人:纪念哈耶克逝世26周年

反乌托邦三部曲:焚书年代的奇品,对人类社会最深沉的反思!

湿疹、皮焱有救了!抹一抹,快速止痒,祛湿疹,安全无刺激!

从《白鹿原》到《遥远的救世主》,读过这三本小说,你才真正读懂“民族秘史”!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三国系列文章:

三国系列精彩文章集锦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个伪命题:你断我前程,我就断你生路

杰出人才项羽,为什么会败给无赖出身的刘邦?

关羽死后居然魏蜀吴三国来说是皆大欢喜?真相太可怕!

关羽一生看得起的只有六人,三个生死兄弟,两个对手,一个仇人!

曹魏军队到底有多恨姜维,为什么要将姜维剖腹、挖胆?

三国最坑主的谋士,馊主意一个比一个坑,连续坑死两位主公

关羽本不至死,是谁下毒手?三国残卷出土,揭开一伪君子的面纱

蜀汉被神化的600年:东吴才是与曹魏正面对抗主力

霸王别姬的真相,并不是王子与公主的神话

张飞死后,刘备轻声说了4字,此时诸葛亮彻底看清刘备真面目

周瑜死亡之谜终于揭晓!别再被电视剧忽悠了,不是让诸葛亮气死的

庞统临死前,为何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给骗了?

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关羽瞧不起他,可他才是三国最有本事的人

刘备临死前,叮嘱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这背后有何深意?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为何吕蒙也突然死了?

吕布死后,为什么貂蝉每夜都去找关羽?三国为何不敢演这段?

刘邦李渊能力一般都能很快统一,曹操是大才,为何却只三分天下

诸葛亮是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刘备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刘邦李渊能力一般都能很快统一,曹操是大才,为何却只三分天下

刘备距离关羽只有20里,刘备为何不救他?诸葛亮一语道破,赵云心寒

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为何曹军大将无一出战?

三国时期的一段畸恋:与侄儿上床的骚姑母

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

三国中最愚蠢的五大名将,第一名遗臭万年,也当知无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