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教授中国行最后一场讲座:尼采论哲学生活丨现场新书抢先阅读
讲座简介
01
这次报告是迈尔近十年尼采研究的一个简要总结:他认为,《瞧这人》和《敌基督者》这两本尼采准备出版却没能出版的最后著作构成了姊妹篇的关系,两本书取代了《权力意志》,可迄今仍是尼采著作中最少得到理解的著作。
《敌基督者》回答了一个问题:何为哲人?《瞧这人》则论述哲学生活。两书合看,方得尼采哲学要义。在最后的姊妹篇中,尼采没有建构一个学说体系,而是处理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具有颠覆性的课题。
本场讲座是迈尔教授中国行的最后一场,重要的是:场地不设限制!欢迎所有对尼采或者迈尔教授感兴趣的读者前去参加。
作者简介
02
亨利希·迈尔(Heinrich Meier)
德国政治哲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冯·西门子基金会主席、慕尼黑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莱布尼茨奖得主(2005年);
1988年以《隐匿的对话》一举成名;
代表作《隐匿的对话》《施米特的学说》被译为八种语言;
其卢梭、施米特和施特劳斯解释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近十年尤其专注于尼采研究。
最新尼采解读 现场抢先阅读
03
除了讲座之外,迈尔教授更是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凝结成文字,出版了这本《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讲座当天我们会将少量新书现货带去现场,让喜爱尼采的人们有机会成为第一批读者。
在书中,迈尔基于自己独特的研究路径,对扎拉图斯特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不但思考了《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哲人问题,也没有放过扎拉图斯特拉身上“先知”的一面。对于“哲人-先知”二重性的理解,明显不同于海德格尔,后者更注重哲人与先知的亲缘性,也就是“一种新的存在意义的代言人”。
那么具体来说,迈尔教授的解读在哪些地方不同于海德格尔呢?
(1)哲人-先知之二重性使得迈尔极为重视扎拉图斯特拉与门徒的关系(这是海德格尔的解释方式未能细察而又确实存在于文本中的一个戏剧要点),因为恰恰这种关系会促使主人公反思自身的主导人格,也让细心的读者具体而微地看到戏剧的开展及当中显现的问题;
(2)文本呈现出来的因此不是一种从超人到永恒轮回的单线性发展,而是哲人-先知双重人格的并行发展,时而交错,时而分离,迈尔的解释于是必须略显烦琐地考证每一篇演讲的说话对象,以及讲者的身份认同;
(3)学说也不像海德格尔试图揭示的那样呈现为一个围绕存在问题的思想体系,而是要求解释者在文本语境中具体地考察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这三者的戏剧功能,这也将大大减损三者作为学说的自足性;
(4)与文本的非单线性和学说的非体系性相关,迈尔对全书的戏剧构造有着不同的看法,他非常重视第四卷。海德格尔对这部戏剧的戏剧性分析其实只包括了前三卷,这与郎佩特等后世尼采解释者的做法一致,即只把第四卷看作附录,迈尔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截然不同。
——《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中译本前言
如果从这段清晰的导读中再提取一份关键词,最引人注意的无疑就是“双重身份”和“文本”了。
“双重身份”既体现了哲人与先知之间的争辩,又是迈尔不同于海德格尔解读的核心。本书的副标题“一场哲学争辩”意味着,迈尔不仅要与海德格尔争辩,而且争辩的要点正在于“哲人与先知之争”。在迈尔看来,这才是《如是说》这部书的要点所在。因为扎拉图斯特拉在这部书中既有哲人的面相,也有先知的面相;哲人求知和引诱,意在认识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是“求知的激情”;先知则立法并要求信仰、创立宗教,意在改变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是“人类之爱”或统治欲。哲人-先知问题也就是哲人-王问题。
“紧扣文本”是贯穿此书的另一大亮点,细读文本是迈尔在学术研究的几十年中积累的功夫,不仅体现在对文字内涵的把握,更在于对文本结构的划分与重视。因为文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演讲分别是对谁说的,这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演讲属于哲人的自我认知,哪些又属于先知的立法,进而揭示出整本书要处理的核心问题。由此可见,结构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赞同迈尔的结论,也可以在他的阅读方法中获益。
可以说,这是一部将读者不断指向原著、紧扣文本细节的解读。
讲座当天,认准下面这张海报↓↓,就可以找到我们,并有机会抢先阅读迈尔教授的新书力作了,新书数量有限哦。下周见。
看
经典与解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