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决战制造业

未来城视 未来城视 2023-05-18

世界杯的哨声还没有落幕,

中国制造的大戏已经上演。



在“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顶层设计下,

“制造强国”,成为每一座城市的新目标。


2022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登场,

宣告这座超级城市,

发起了冲锋的号角。


培育出华为中兴等制造巨头,

进化出平安、腾讯这样的金融、互联网巨头,

如今,

制造业重战江湖,

将给深圳带来怎样的改变





缺少了深圳,

世界办不成大事。


世界杯可以没有中国队,

卡塔尔不能没有深圳。

世界杯上,

到处都有深圳产品的影子。


从集装箱球场、可移动看台座椅到灯杆屏等,深圳制造代表国人出战的“中国队”,

“深圳造”还能飞向天空,

设计监造卫星、给卫星建造翅膀、

激光追踪飞机精度、飞跃探索空中世界,

深企一样行。


深企“逐鹿”全球的背后,

是深圳40年,

“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建城方略。

制造业,已经嵌入了,

座城市的基因。


深圳制造是粗糙的环境里发育的,却具有惊人的进化能力


华强北的兴旺,

最早来自于,

生产电子、通信、电器产品的,

上步工业区。


有了强大的制造基础,

才逐步发展出,

全世界最完整电子产品链条。


深圳制造之所以影响世界,

源于这种,

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

全产业生态链。


风行全球的深圳产无人机,

来自深圳二十多年前,

几组低端的相邻产业。


曾经,深圳产碳纤维占全球大约70%比例,最早运用于羽毛球拍、鱼竿等,后来成无人机主材……

几乎所有的深圳顶尖产品,

都以同样的逻辑制胜。

深圳制造不断创造,

世界产业纪录。


部分深圳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深圳临海易于建世界级大港,把深圳和大湾区产品送往全世界。图为盐田港。

深圳制造的硬核力量,

一个“小巨人”组成的,

超级阵列——‍

“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中国“专精特新”,从国家到地方共分为4类企业。

“专精特新”拥有量正在成为,

评价一座城市制造能力的新尺度,

也代表一座城市的产业未来。


“专精特新”的王牌——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

勾画了深圳新版图;‍

其复杂的技术名称背后,

其实充满创意、无处不在。


深圳拥有22家单项冠军企业,42个单项冠军产品,传音深肤色影像移动终端只是其中之一。

制造业已是,

深圳最核心竞争力、最大的城市特色;‍

规上工业产值十年翻一番,

坐稳中国制造业首城地位。


深圳超越苏州、上海,为中国工业第一城。



制造业让深圳GDP快速做大,

也在很大程度上,

“制造”了深圳的城市版图。

紧张的土地资源,

让深圳城市空间硝烟弥漫。


只有1997平方公里的深圳,

每一分土地都被高效利用。

工业用地只有上海的一半,

但是工业产值却连续三年超越上海,

效率高出一倍。


土地资源的分配深刻影响了深圳城市形态。从梅林关上空南北不同视角俯瞰深圳。摄影师@萧橡

深圳将近4成的就业人口和税收,

仰赖于制造业。


深圳,39%人就业来自于制造业,37%的税收来自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家,

在深圳比房地产大鳄更吃香;

503家深圳上市公司中,

263家是制造业。


制造业是深圳上市公司中的绝对主力。

深圳建城40多年,

对制造业“情有独钟”,

即使面对城市的消费化浪潮,

也竭力保持制造业较高的比重。


从1980年改革起步算起,彼时,其他城市制造业都在收缩,唯有深圳逆势扩张。

经过多年累积变迁,

坚持制造业“优先”的深圳,

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空间。

 

在原关内,
福田吸纳了更多的金融资源,
以支持制造业做大做强。

高科技产业在南山的大聚集,

成就了中国科技产业的珠峰——

南山科技园。


总部经济时代,

支配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巨头,
汇聚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深圳超六成金融机构在福田,科技企业扎堆南山,总部企业钟爱深超总。

福田南山已经定格。

总部经济基础之上,

深圳有更广阔的空间,

那里是“专精特新”的新舞台。


观澜,曾以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场著称,如今发展为“专精特新”的集聚地。


未来的中国产业,

巨头平台经济或已成往事,

制造业回归舞台中央。


深圳已经为未来30年,

构建了一个底层架构——

布局20大先进制造园区。


20大先进制造园区是深圳着眼未来的制造大局,也是深圳都市圈向北拓展的前进基地。

总部经济之后,

深圳产业再次大聚集,

哪里才能成为,

深圳新赢家?


从1980年代到2020年代,

从八卦岭经沈海高速到城市外环,

制造业引领城市扩张的脚步,

不断北上。

最终,沿深圳环线形成了,

一个云集制造业巨子的外环产业带。


深莞惠融合之处,崛起了大湾区5大制造业巨头;10年来深圳关内企业不断迁徙抵达

⥥  

深圳雄心勃勃的轨道交通,

也向产业要地集中。

地铁22号线,

被交通部点名的,

都市圈一体化中部大动脉,

将重置人口和城市资源。


外环产业带与城市中轴线交汇,

市场自发的产业迁移,

与政府规划的都市圈产生交集,

吸引了产业大聚集。


地铁22号线只是深圳新布局的一个缩影,8条地铁快线将深刻影响深圳都市圈未来。‍‍‍



深圳制造业的新引擎,

来自“数字经济”,

占深圳GDP三成,

规模居全国城市之首。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更“钟情”于数字经济,20%扎堆于此。

南山、福田、龙华,

形成三大数字经济中心,

也成为都市圈重要的就业聚集地。


制造智能化,产业数字化,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

龙华在大湾区首先提出,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建立数字经济核心区。


龙华推出了深圳最系统的数字经济政策支持体系“1+N+S”。


深圳数字经济的核心区之一——瞭望观澜北。摄影师@萧橡

深圳新一轮创新发展,

将再次依托香港,

梅观创新走廊,

串联香港科研、福田金融、龙华制造,

形成一条深港联合科创中轴。


科创中轴加速城市升级,

梅观高速提升为梅观大道(6车道变14车道)

成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深南大道”。


梅观大道梅林关交通枢纽。

深圳因制造业而起,

保住了制造业也就保住了,

它的城市价值和地位。


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深圳,

发起雄心勃勃的“工业上楼”计划,

为“专精特新”创造,

独特的产业生态和空间环境。


一座定位为,

“专精特新总部基地”的新园区,

在梅观创新中轴生长。


深圳决战制造业,

共联·都市智谷,

以可生产的产业大厦,

为“专精特新”企业筑巢。





主要参考文献:

[1]“深圳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深圳特区. 2022年11月20日

[2]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2日

[3]规上工业总产值十年间翻一番深圳成全国工业第一城. 深圳特区报. 2022年7月19日

[4]《北部都会区规划发展策略》报告书. 2021年10月6日

[5]企查查 上市公司市值.2022年11月8日

[6]深圳市政府、wind 上市公司数量及注册地址.2022年11月8日

[7]《深圳市制造业迁移全景报告》.赛迪顾问.2022年6月


本文图片未注明者均来自视觉中国、图虫设计,欢迎独立摄影师与我们合作。

未来城视出品
策划/撰文:李咏涛 申公子
统筹/数据分析:小六
平面设计:Li-Min  l只月半猫  狂尾隆
地图:小北
摄影师:陈桂敏

欢迎规划、交通、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数据合作;欢迎各行业商务合作,与我们一起发现城市价值。联系人:蓝先生  VX:aaa334418

-拓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