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要不要补维生素D

徐翔翔 福棠儿童用药咨询中心 2022-10-09
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概念:


一、什么是维生素D?


二、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有广泛的生理作用,能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发育。它不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而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故也属类固醇激素。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那么,是什么原因,或者说在哪些情况下,会导致宝宝们维生素D缺乏呢?


1、胎儿期维生素D贮存不足: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贮存于体内,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需要。在母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早产或双胎婴儿出生后早期体内维生素D贮存不足。


2、缺少日光照射: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充足的室外活动,导致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以及冬季日光照射减少,都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3、摄入不足: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禽蛋黄、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VitD。


这时,有些家长会有疑问了,佝偻病有什么临床表现呢,如何确定我的宝宝是否得了佝偻病呢?


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婴儿。可有多汗、枕秃、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



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用手指轻按枕、顶部,有按乒乓球样感觉。前颅和骨缝边缘也有软化现象,但在三个月以上的婴儿才有诊断意义。
2、胸部骨骼改变:有肋骨串珠(前胸胁骨一部分像算珠子鼓起);肋缘外翻、严重的可见鸡胸(胸骨向外突出),,漏斗胸(胸骨下部凹陷)。
3、四肢:手镯和肢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手腕和足踝部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罗圈腿和“X形腿。其他的还有脊柱弯曲。骨盆扁平等。”
维生素D缺乏除骨骼病变外,还可影响其他组织器官,使运动发育延迟,如肌肉松弛、肌力(肌张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儿童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与某些成人期慢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哮喘、多发性硬化等。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即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1、母亲孕期预防

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 400~1000 U/天。使用维生素A、D制剂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摄入小于10000U/天。

2、婴幼儿预防a、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携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1—2 h/天,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b、维生素D补充: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 400 U/天至2岁。维生素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婴儿每日摄入500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 U,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c、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U/天,3个月后改为维生素D400 U/天。
佝偻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佝偻病完全可以通过科学育儿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合理喂养、平衡膳食、加强户外活动,改变偏食等不良习惯对于预防佝偻病非常重要。

(杭州市儿童医院 徐翔翔)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七问了解新冠疫苗接种要点!
小儿腹泻怎么办?
孩子过敏性鼻炎吃药没有效果怎么办?
每周药点-混悬液用前要摇匀!
关于流行性感冒,您了解这些吗?“黑心婴儿面霜”上热搜,激素类软膏的这些真相你知道吗?
流感季到来,家长需要了解的是……
每周药点-奥司他韦只能用于流感,对普通感冒无效!
这些症状可能是小儿哮喘,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支气管炎怎么办?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元,儿童需要补充吗?
每周药点-泡腾片千万不能这样吃!
福棠儿童用药咨询中心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元旦快乐!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应该怎么办?

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文章版权归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