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精彩回顾 | “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领域系列文章

教育学报 2022-04-24


彭正梅 | 如何寻找真正的德意志文化:论尼采不合时宜的教育批判

摘  要:《不合时宜的考察》是早期尼采继《悲剧的诞生》之后发表的批判德国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四本小书的合集。前两个考察指出德国文化庸人阻碍了真正的德意志文化的复兴,探讨了其心灵形成的病理,认为过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摧毁了其生命所必需的幻象,窒息了他们生命的创造力;后两个考察则探讨了叔本华如何不合时宜地用自己的哲学孕育了一种真正的文化,而瓦格纳则把这种哲学转化为一种提升生命的悲剧艺术之中。尼采展示了这两个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天才不同于文化庸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知道如何恰当地运用历史,创造了富有真正德意志精神的文化,而且,这种对历史的成功运用也使他们成为尼采的教育者,并促进了尼采作为天才、从而也作为教育者的诞生,而后者正是尼采教育批判的确切涵义。


简成熙 | 英国自由教育哲学的美丽、哀愁与淡定:约翰·怀特与五位学者的论辩

摘  要:彼得斯及其同僚弟子在20世纪60年代立基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正式将“自主性”标举为教育目的。这不仅是当年伦敦学派很鲜明的教育主张,其所重视的理性反思也同样形塑了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公民与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不过,8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了多元的反思。怀特曾以自由主义的立场与乔娜珊、卡尔、史密斯、斯坦迪什及麦克罗荷林五位学者相互论辩。他们的论辩内容反映出英国当代教育哲学之发展具有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特色,分析与综合交互为用的方法论特征,及接地气的教育哲学实践性格。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无论对于方法论革新还是教育政策反思而言,均值得华人世界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参考与借鉴。



斯蒂芬·鲍尔  埃米利亚诺·格里马尔迪 | 新自由主义教育与新自由主义课堂

摘  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研究中的概念,展示了新自由主义课堂中错综复杂的各种关联。以美国加州一所“知识就是力量”计划(KIPP)中的特许学校为案例,聚焦于教学软件和混合式学习管理系统(BLMS)在这所学校的运用,以此勾画出一个以学习化为名的权力布署系统。通过追踪构成这一权力系统的特定联系、结节、开合与锚定,展示了构成这一权力系统的各种因素间的聚合与交织,人(包括政策企业家、教师、校长、动画师、编码师、软件设计师和数据分析人员)与机器、软件、知识、机构、改革、伦理、设计、活动、金钱和(真实或构造的)情感的互动与共生,共同构建起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时刻。在这一权力布署的每一横截面,都可以看到造就教育政策和治理网络的新型参与者和新型参与关系。


刘淑宁  迈克尔·W·阿普尔 | 新自由主义在教育中的含义和政治学

摘  要:聚焦新自由主义、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和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回顾大卫·哈维、艾华·翁和斯图亚特·霍尔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强调从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多种视角来理解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性。以择校改革为例,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教育中的实践、影响和启示。越来越多的批判教育研究关注新自由主义中的“择校”话题,对这些文献的研究表明,新自由主义通过社会阶级、种族、性别等多种形式对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这些影响错综复杂、并非此消彼长。最后,呼吁不仅要更关注反新自由主义的局部斗争,而且要重视反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整体进程。


姜添辉 | 新自由主义治理性视角下的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

摘 要:美国操作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社会放送国际竞争力话语,以凸显教育问题作为一种危及社会前景的社会风险,并运用效能之名吹捧商业解决方案的功用。此种情境开启政策网络,使得商业、慈善、社会机构等构成混杂性科层统治方式,政府得以远离责任,但又通过设定标准与目标进行远程操控。同时,资本家得以介入教育决策,将教育服务商业化。其创新性的集体智慧被吹嘘成确保社会繁荣的万灵丹,这种社会贡献等同于实践社会的道德责任,慈善更进一步美化这些商业团体的利益行径。由此而言,效能是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的催化剂,市场逻辑是构成社会新思维的媒介,这促使许多政府运用效能、国际竞争力、创新性集体智慧与社会前景等话语,来塑造社会大众的自我知识,从而获得大众对这些话语的主动认可甚至支持。这种社会治疗学是统治艺术的实践,因为它引导他们如何思考与如何行动,这是新自由主义治理性的明显特征。



胡君进 | 透明与幽暗:爱弥儿与卢梭混合意象的教育学阐释

摘 要:与《忏悔录》类似,《爱弥儿》同样是卢梭本人的一幅自画像。爱弥儿作为一个卢梭想象出来的教育样板,其并不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意象,而是隐藏着大量不容易被发现的幽暗底层。在爱弥儿身上,卢梭有意构造出各种叙事结构,以实现一种既真实又虚构的想象性演练。无论是爱弥儿与卢梭之间表层与潜在的复调关系,亦或卢梭与爱弥儿之间真诚与反叛的变形结构,还是两人之间基于恋母情结与造父意图的政治性血缘,这些都反复提醒我们在研究《爱弥儿》的一开始,不能忽视卢梭自身的人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爱弥儿既是卢梭的学生,也是卢梭的孩子,更是卢梭本人的颠倒。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爱弥儿式卢梭与卢梭式爱弥儿的混合意象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捕捉卢梭的教育意图以及整部《爱弥儿》中各种隐遁的计划。


庞国辉 | 自然即艺术:自然主义教育学的三种历史形态及其追求

摘  要:自然主义教育学以“自然”的不同内涵而有不同历史形态。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与卢梭为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教育,以人的潜能为自然,以城邦需要为其补缀,是古雅典自由教育反省的结果;他对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艺术统一的追求,为自然主义教育学定下基调,但具有泛灵论的思维特点。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以改善宗教社会为目的,以外在世界为自然,并以其规训教育艺术,使教育世俗化成为可能,具有经验论特点。卢梭以人的内在自然为自然,提出自然教育概念,并上升其为教育本体;其教育一般方法的旨趣为教育艺术提供了余地;自然主义教育是其契约国家的教化工具,它使教育研究直面人本身,但具有机械论特点。自然教育学的历史形态反映教育科学思维发展的历史性;其共时性,在于追求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的统一。


吕狂飚 | 教育爱的先验论证及其规范性意涵

摘  要:将教育爱理解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无条件的爱,似乎否定了教育爱之于教育的必要性,因为在经验的意义上“无条件”是不可能的。然而教育爱作为一种价值事务,本就不能通过经验论证来证明其可能性和规范性意涵,而需诉诸于先验论证。先验论证表明,自由体间的关系是使无条件的教育爱得以可能的先验条件;其规范性的意涵是教育者对作为自由体的受教育者的绝对尊重和维护,它要求作为爱者的教育者在意识之中隐去受教育者的一切功能性角色并承认受教育者作为自由意志存在的无限性和不可被理解。这一无条件的教育爱对于教育具有构成性的意义:因为正是在无条件的教育爱中,受教育者才能生成位格,进而使其自身所承载的理念性价值得以浮现,并由此学会“自爱”。


刘铁芳  周俊凡 | 身体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摘 要:人的主动性的发挥,乃是从个人身体自然出发,让蕴藏在身体之中的生命潜能得到发挥,在增益人的内在自然的基础上,让人的生命自然得以充分地发挥。身体自然始终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个体学习始自身体,个体生命潜能的激活同样从身体开始,基于身体的个体发展序列乃是从感性到理性,个体道德发展同样基于个人身体感受力的发展。回到身体,就是要正视个体发展的根本性起点,让个体成长于自我健全的身体背景之中,以健康、活力的身体自然来孕育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理智能力,由此带出个体整全性发展的可能性。


杜时忠  张添翼 | 三论制度何以育德

摘  要:最新研究表明,道德良心起源于社会控制;道德既是自律的,也是他律的,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是相互贯通的;制度不仅影响人的外在行为,代替人们做出重大决定,而且影响人的内在心理;制度伦理优先于个体道德,并对个体道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制度德育论揭示并肯定制度对道德的重大影响作用,并不是要人做制度的奴隶,而是倡导主动的制度改进,以不断完善的道德的制度生活来培养道德的人。



董 轩  何梦蕊 | 感同身受:教育民族志方法的情感向度

摘  要:教育民族志是把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所形成和发展的术语,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作者的田野经历和反思,主张将研究者“感同身受”式的情感体验作为理解教育民族志的重要维度。具体而言,研究者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层面:日常性、讽刺性和生成性。即便都是研究“教育”问题,都以“学校”为田野地点,研究者也常常因遇到文化氛围迥异的学校而有极为不同的情感体验。研究者的这种情感体验和反思对于探究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其价值意义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李海峰 吴晓蓉 | 文化视野下教育民族志研究新样态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民族志仍处于传统研究样态,因而有必要梳理文化的转型过程,以把握教育民族志研究的新理解和新行动。传统文化研究赋予文化边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等本体性认识,并指导着传统教育民族志。随着全球移民潮、新媒介和新自由主义思想涌现,现代文化生态已从文化孤岛走向地球村,流动性、异质性和开放性逐渐成为文化新共识,教育民族志也随之形成新的研究样态——多点民族志、元民族志、比较个案研究和虚拟民族志。新教育民族志力图从流动中把握文化与教育,提高阐释力与应用性,对我国教育民族志研究形成了挑战和冲击。因此,我国教育民族志研究者应积极与国外同行对话和交流,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构建符合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民族志研究体系。



范云霞 郑新蓉 | 高考陪读:劳动家庭的教育参与

摘 要:在教育竞争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不同阶层的家庭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家庭教育参与的相关研究表明中产家庭女性家长以极大心力投入精致教养之中,但是对于劳动家庭教育参与研究还有待深入。以往的研究认为,劳动家庭受制于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参与不足。以“高考陪读”而闻名的M镇为个案,研究发现:劳动家庭以母亲退出劳动力市场回归家庭,全身心投入到“服侍”子女的照料型劳作,以此支持子女参与高考竞争。这种教育参与的动力机制是中国“锦标赛式流动”的教育机制的高竞争性与现代化进程中以“儿女心”为表征的新家庭主义。劳动家庭以陪读劳作换取子女集中精力与时间投入“苦学”,试图避免子女重复其“苦活”命运。




(以上文章,点击标题,可全文阅览)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联系电话:

010-58805288

投稿网址:

xkjy.chinajournal.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