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荒谬的背后全是利益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2022 2023-01-02
- 1 -
全世界采取总统制的国家有很多,但基本采用选民直接选举的方式,唯独美国例外,通过选举人团的方式间接选出总统和副总统。
于是就出现了获得选票少的却当选总统的怪现象。比如2016年大选,特朗普全国范围内获得的选票比希拉里少286万张,但因为在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选票比希拉里多了7.8万张,按照赢者通吃原则,拿下了这三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于是成功当选。
以至于特朗普高兴的在推特上盛赞选举人团制度是“天才的发明”。
2016年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1876年大选,拉瑟福德·海斯在比对手少25万张选票的情况下当选总统;2000年,小布什比戈尔少53万张选票,但就因为在关键的佛罗里达州比戈尔多了537张选票,拿下了佛州所有的选举人票才赢得了大选。
这显然与民主的原则是相悖的。早在1797年,就有人向美国国会提议进行改革,一些美国开国元勋也对选举人团制度极为不满。比如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就把选举人团制度认为是“最邪恶的恶魔”。
从1948年到1979年,也确实掀起了一轮改革选举人团制度的高潮,但最终都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当初制定宪法的人故意把修改宪法的难度调得太高了,规定达成“三个多数”才能修改宪法,分别是众议院、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议员通过,全国四分之三的州在规定时间内批准。
这就导致了美国宪法诞生的200多年里,就没有作出过大的修改,仅仅提出了27条修正案。
选举人团制度改革也是一样的。从历史看,修改选举人团制度都曾经在两院拿到了多数,但总是凑不到一块,不是众议院不通过就是参议院不通过。比如1950年的《洛奇-葛赛特修正案》在参议院以64比27通过,到了众议院却惨败了;又比如1956年提出废除选举人团制度的修正案,在众议院通过了,却没通过参议院。
最有意思的还是1968年,当时民调显示,超过80%的美国人支持废除选举人团制度,众议院以338比70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修正案,结果到了参议院却遭到了狙击,利用冗长发言的制度漏洞硬生生拖黄了。
这其实不奇怪,因为美国宪法制定最初就是妥协的产物。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如何选举产生总统就是最困难、最难达成一致的关键问题,在会议过程中,选举的方法修改了7次,制宪会议参与者争吵了3个多月,直到制宪会议马上就要结束才勉强确定下来。
这里面关键就是各种利益的博弈,比如联邦派和反联邦派,比如支持强化联邦的中央派和支持强化州权的地方派,又比如大州小州之间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最终达成的选举人团制度是这样的:
1. 选举人如何产生,由各州自行立法规定。
2. 各州选举人的数量与参议员和众议员的数量一致。
3. 没有人获得多数选举人票时,由众议院在前五名候选人中选出1名总统,每州1票;如果两名候选人票数一样,则由参议院选出一名副总统。
从这个制度设计就能看到利益的博弈。比如允许各州自行规定如何产生选举人,就是对州权的让步,而规定众议院能够在没有人拿到多数票的时候决定谁当总统,则是对主张大联邦小州权的让步。
可以说这套制度设计的还是很科学的,汉密尔顿就很得意,评价说“即便它的方式不完美,但它至少也是最好的”,但实践证明,利益面前,设计多么精巧的制度都会走歪。

- 2 -
美国的中央联邦和地方各州关系非常奇特,在很多方面,各州拥有的权力并不亚于联邦,比如在总统选举上,各州就拥有自行立法确定选举方式的权力。
至今美国都没有统一选举的时间、地点和程序,选民居住标准、候选人空缺条款、选民登记、选票设计和制作等等都是各州的权力,历史上不是没人想统一起来,但是谁敢提就会遭到州权派的激烈反对。
就拿选举人团制度的赢者通吃来说,这显然不符合民主原则,也会导致上面提到的获得选票更少的人反而当选总统的奇怪事情。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合理,但现在的美国高达4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立法明确赢者通吃。这背后还是利益。
1789年第一次总统选举的时候,只有3个州采取赢者通吃,没几年也取消了,变化出现在1796年,当时杰斐逊以3票之差败选,这三票竟然来自杰斐逊的大本营佛吉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采取赢者通吃原则。
于是败选之后的杰斐逊利用在这两个州强大的影响力,要求州长修改规则,改用赢者通吃原则,而且在1800年选举前很快就通过了。杰斐逊的对手亚当斯也不甘示弱,亚当斯的老家是马萨诸塞州,但杰斐逊在这个州获得的支持率越来越高,甚至有变颜色的可能,于是亚当斯也推动马萨诸塞州实施了赢者通吃,保住自己的选举人票。
就这样,为了赢得竞选,稳稳地拿到选举人票,一个接一个州采取了赢者通吃制度。到1836年,18个州有17个采取赢者通吃制度,1880年美国所有的州都采取了赢者通吃,后来也有一些变化,还是跟选票多却丢了总统有关。
1888年大选,民主党的克利夫兰在全国选票领先,但就是因为选举人票少丢了总统,于是1890年中期选举中,民主党人集中火力拿下了长期被共和党把持的密歇根州州议会,立即就立法废除了赢者通吃制度,改回了国会选区制,等共和党重新拿回密歇根州州议会后,又立刻改回了赢者通吃。
美国两党在州一级的争夺可见一斑。
这也是中期选举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尤其对民主党而言。

- 3 -
目前的选举人团制度,让民主党非常吃亏。进入21世纪,民主党已经吃了两次大亏,都是获得选票更多却丢了总统,如果能够在中期选举拿下更多州议会,就能够立法修改选举人产生的原则,废掉赢者通吃。
这背后与两党布局有关。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各州的选举人数量与两院议员的数量一致,除了参议员是固定的,众议院主要以各州的人口数量来确定,一般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来调整。
近些年来,美国人口结果发生了变化,美国白人数量占比不断下降,外来移民包括拉丁裔、非裔、亚裔越来越多,而民主党更主张关注少数群体利益,天然容易获得这些人的支持。(参考《聊聊美国中期选举:阶级让步于族群》)
此外,美国人口也在从内地、乡村向城市流动,沿海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些地方通过与世界更多的往来获利,天然更支持民主党。
正因为人口结构和流动带来的变化,使得民主党能够获得更多选票,自然就希望废掉选举人团制度,改为全民直选。共和党当然不会同意,自然就要在两院以及各州极力阻击,而且这些年美国国内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走极端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围绕利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还是拿2016年大选来说,特朗普就是靠赢者通吃拿下了选举,自然会极力维护赢者通吃原则,支持共和党的人也是这样。有民调显示,在2016年大选之前,支持共和党的人有54%支持废掉选举人团制度,但是在2016年大选之后,锐减到19%;另一方面,支持民主党的人却从2012年的69%支持废除选举人团制度,变成了2016年大选后的81%。
人都是很现实的。就算都知道一个制度并不好,问题很多,但只要从中获利就一定会维护下去。
于是在利益考量下,扭曲的选举人团制度也导致两党在竞选中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关键的摇摆州,提出的主张也更加倾向于摇摆州,这对于其他州是不公平的。
就拿2016年大选来说,两党超过一半的大型竞选活动,集中在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很多小州甚至都不举行大型竞选活动,总统候选人都未必去这些地方,那这些地方的需求又怎么可能得到满足?
而赢者通吃决定了,两党必须竭力打造更多安全选区,确保稳稳地拿下这些州的选举人票,比如民主党之于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之于德克萨斯州等等,这更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分裂。
比如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甚至“另立中央”,成立了官方性质的“前总统办公室”,完全没把拜登和美国的民主体制放在眼里。而在中期选举期间,在佛罗里达州出门最好戴着支持特朗普的帽子,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是民主党的支持者遭到围攻。

这几天小镇集中精力研究美国的一些基本制度,这有利于从更深层次理解美国,把握美国未来可能采取的措施。也推荐一本书,比较厚,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的《美国政府和政治》,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还有一件事,昨天的文章被打回了,保险起见,干脆就没发,还是得多注意。


报告解读
■  中国未来的两大主线
■  沉浮百余年,中国当为全人类开新路
■  3000点保卫战一再打响,未来会怎样?

其他文章推荐
  聊聊美国中期选举:阶级让步于族群
  税务招这么多人,要有大动作?
■  有利可图是好事
  腾讯要被国有化?
  谈谈财政部关于财税的最新政策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