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废孩子,从让他乖开始

吴建华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12-20



编者按: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要“乖”。但是,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针对亲子养育话题中大家反馈较多的困惑,本文将7月10日吴建华老师直播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汇总整理。也期待大家在文末多多留言,我们将选取呼声较高的热门话题进行分享。


乖的尽头是“背叛”


● 天生活泼的孩子后来为什么变得那么乖了?


不难想到,这背后养育者做了些什么。或许是直接暴力,也可能是间接的糖衣炮弹。用一句话总结:“乖”这个行为是孩子和家长长期密切配合互动的结果。基于此,孩子习得一项本领——循规蹈矩、端庄得体,把不听话、任性、不懂事的自己隐藏起来,活成父母、长辈认可的样子。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几乎每个家长都喜欢乖孩子,这样既省心又省力。更可怕的是,作为小孩子,让父母高兴几乎成为一种本能,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来自父母亲的喜爱与关注,才能生存下来。慢慢地,一些被家长认为乖的行为就被筛选出来,即家长想要看到什么,孩子就表现出来什么。这种亲子间的投射性认同,既隐秘又有杀伤力。


像一座火山,为了努力迎合大人喜欢的“乖”,甘愿把真实的感受压抑在内心深处,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在冰冷和平静中为“随时喷发”一点点积蓄能量。


这中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小细节:家长希望孩子变乖。


孩子接收到这个信息,就变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然后家长就会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孩子做到了我想要的样子。对于家长来说,这是让孩子变乖的方法和手段;对孩子来说,这是自己想要乖的目的——这个乖可以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刺激-反应(S-R)的过程。家长是操纵者,孩子是被操纵者,孩子偶然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发现可以得到好处,这个行为就被保留下来。


但是这样的表现是有代价的,是拿自己作为赌注。我不是无缘无故就表现了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我“乖”,你给了我相应的反馈且正是我需要的。长期互动下来,就形成了“乖=我的需求被满足”的思维模式,但这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形成的关系互动模式,只限于和自己父 母互动时有用,到了其他的关系中,有可能就不管用了。


“乖”孩子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会把这个关系互动模式扩大到所有的关系之中,即认为只要我“乖”,别人就会爱我,就会给予我想要的东西。当“乖”没有收到对等的回应时,之前形成的关于乖的逻辑就会瞬间被土崩瓦解,信念和情感的受挫往往伴随一些可怕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反应:


一个是“杀死自己”。都是我不够好,不够乖,所以别人才不爱我、不关注我。这是诱发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将自我价值感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要求自己必须是一个可爱的、完美的人。当自己无论如何做,别人的评价都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发展时,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开始崩溃,进而自我攻击;


另一种是“摧毁别人”。我都这么优秀,这么“乖”了,你居然没有给予我需要的东西和反馈,你是坏人、是恶魔。这个时候,失控的情绪就像洪水一般,肆意释放,杀伤力极大。



成长,规则与温度并存


肆无忌惮地玩耍、喜爱五彩缤纷的糖果都是孩子的天性,是生命力的真实表现。与之相对应的养育方式应该是:随着个体慢慢长大,家长或老师帮助其慢慢习得一些社会规则,个体在这个规则之下达到不伤人,不伤己的自由状态。这是规则的作用,既能让孩子有界限感,也不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2-6岁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孩子逐渐从家里走向学校,接触到更多外 部环境,开始最初的社会化过程——逐步开始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此这个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感。


有的家长会担心,过分强调“规则”,孩子会感受不到爱。那么,如何平衡规则与温度?


重点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清晰简单有效的规则;二是和孩子耐心解释清楚规则;三是爱的非语言表达。


心理专家哈维-佩恩教授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在爱中建立规则”。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节制的“爱”是溺爱,没有限度的“松”是放纵。只有让孩子在有“爱”而有“序”的环境中去学习知识和掌握规则,这样他们在成长中才能更好地去面对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



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


有位家长说:“快被孩子磨疯了。上小学五年级,东西还乱放,房间乱得像猪窝。越不让干的事越干。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差,道理讲了一大堆,就是不管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父母口才再好,煽动能力再强,孩子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那是父母的语言、体验、感受和认知。也许偶尔点拨了他,但点拨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父母的话对孩子来说是间接体验。父母认为懂的比孩子多,所以在讲道理的时候盛气凌人,对孩子不屑一顾,这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逆反和戒备心理。孩子之所以在父母讲完道理后会听,真正起作用的是父母讲道理时的态度,而不是道理本身。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所以讲道理永远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 用什么方式代替讲道理呢?


给大家三个有效的方法:


①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就是在父母说完之后,孩子的大脑中能立即形成一幅画面语言。这幅画面能让他们心情愉快,这幅画面会指引孩子完成正确的行为。


比如,对孩子说:“家里的东西从哪里拿的要放到哪里去,你要学会整理。”整理这个词是不是有些抽象?这是讲道理。如何做到具有画面感?如果换成对孩子说:“宝贝,这个笔是不是要回家,它的家在哪里啊?”“家”这个词就很形象,它就能让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画面,孩子会说:“它的家在这里。”然后很快会把笔放在该放的位置,这就是用画面和孩子沟通,这种沟通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②用讲故事代替讲道理。


人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欢听故事, 如果父母具备了讲故事的本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很幸福。对于故事,家长要针对孩子的问题精心准备,并且要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语言要具画面感。对大孩子讲完故事,不要问这个故事告诉你什么道理,这样孩子会认为你不是讲故事,你是在教育他。故事讲完就讲完了,不要节外生枝。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讲故事,没有目的性,对于故事的寓意,孩子的潜意识会思考。让孩子接受。


③把讲道理转化成孩子的亲身体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凡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都会有深刻的记忆,有的甚至终生难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体验会调动神经系统主动参与一些活动和事情,体验的过程是高度集中的过程,所以对所经历的事情记忆比较深刻。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能让孩子体验的,就让他试一试再做决定。


比如,早晨起来发现天气比较冷,需要多穿衣服预防感冒。当你对孩子说:“天很冷,多穿服。”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不会听。然后你再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天冷必须多穿衣服,打针多疼啊,吃药多苦啊......往往为了穿一件衣服闹得很不愉快。


孩子为什么会拒绝大人的关心?因为天冷虽然是事实,但是是大人的感受。如果这样对孩子说:“出去感受一下,是不是有些冷,如果冷就告诉妈妈,我们多穿件衣服预防感冒。”当孩子体验回来确实感觉到冷,不用强迫也会主动多穿衣服。一次亲身体验,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当然有原则性的事情和有道德有法律底线的事情除外。


如果大段道理收效甚微,不妨通过使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讲故事或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来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让你成为你,不是谁的附属品。你只是你,自由生长的你、独立坚强的你、正直勇敢的你、快乐洒脱的你。”或许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祝福。


作者:吴建华,经济学博士,应用心理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 大白



NOTICE
精彩预告
今天下午(7月26日) 19:00 
曾奇峰UM心理咨询直播间
一起聊聊 “如何深入咨询” 那些事

↓↓↓  点击下方链接  ↓↓↓

↓↓↓  立刻一键预约  ↓↓↓



————— ☆  阅 读 推 荐 ☆ —————

  “网瘾”老年是怎么养成的?

  “坏”女人的性张力在哪里?

  连环Call为什么“夺命”?

  过敏,是内心渴望安全的信号

  读懂林婉瑜,从学会放弃开始


—————  ☆  程 推 荐 ☆ —————
● UM心理2023下半年 课程重磅上线 ●
《深入成人的心智——婴儿观察(心理咨询师训练)体验课》
!!!9月正式开课 !!!
需要报名的学员抓紧时间下方 扫码 
添加课程助理咨询报名详情
↓  ↓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