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誉风险管理”新规两周年:如何打好舆情仗?闭门沙龙求解!

智慧君 A智慧保 2024-03-03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下,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而言,声誉风险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往往看似微不足道的舆情“火种”,若得不到快速识别、妥善处置,就极易被引燃、引爆,甚至发展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尽管声誉风险听起来空泛、虚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犹如金融机构一道隐形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外部评价,若负面舆情占据主导,还将直接影响到机构的正常经营和行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为防范金融业声誉风险,监管部门在持续推动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工作。2021年2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法人监管体系,压实银行保险机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上的主体责任。

俨然,新时期下,银行保险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聚焦保险业,在全媒体时代,保险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做好舆情风险的预警、识别及妥善处置?在能力建设方面又该如何开展专业化的应急演练与压力测试,声誉风险化解后,该怎样强化管理?

针对上述行业现实问题,2月17日,正值《办法》出台两周年之际,『A智慧保』联合保媒联盟、新时代保险研究院打造的“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举办首场“保险舆情新思考闭门研讨会”,特别邀请品牌研究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王晓乐、招商银行原品牌办公室副总经理袁晓懋和国寿、平安、泰康、新华、华泰、大家等20余家保险机构品牌部门、声誉风险管理条线的相关负责人,一起针对声誉风险工作的现实痛点、困惑以及管理经验等,展开新思考。此次闭门研讨会的亮点在于,规格之高,研讨之实,定位之准,交流的议题切准了行业发展的痛点,激发了参会嘉宾思想碰撞的兴趣。



声誉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为更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持续强化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当中,令行业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两年前,银保监会下发的《办法》。

可以看到,为更好压实主体责任,解决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发展“割裂”的问题,《办法》不仅规定了“银行保险机构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还对机构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同时,《办法》还从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两个维度提出监管要求,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闭环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事实上,从声誉风险管理的监管政策演进历程看,早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就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于2009年和2014年分别出台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和《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多年后,由于金融业声誉风险形式日趋复杂严峻,银保监会又对上述两个行业的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出台上述《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建立声誉风险监管制度外,监管部门较早将险企的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到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将声誉风险划分为险企固有风险中难以量化的风险进行管理。

在一系列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机构开始将声誉风险管理深度融入到公司治理中来。

尽管监管和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愈加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全媒体、短视频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来自声誉风险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只增不减。

这一点,仅从2022年层出不穷的各类社会舆情事件即可鲜明感受到,如年初的丰县铁链女事件、年中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以及某头部调味品品牌陷入海内外“双标门”、“高温不化”的高价雪糕、多地烂尾楼事件、某国潮品牌陷民族争议等等,皆在公众层面迅速发酵,并掀起大量情绪化反馈。

落眼到保险业,近两年来,保险机构在应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时,亦时常陷入焦虑、被动状态,为防止负面舆情发生或处理舆情事件,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不得不24小时备战,大量对内和对外的沟通、回应、解释工作堪称常态化。

除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外,在“保险舆情新思考闭门研讨会”上,多位保险公司资深品牌负责人也坦言,短视频、自媒体工具的广泛应用,正在让险企过往传统的声誉风险管理手段逐渐失效,而这种失效很可能将演变成失序。

在本场“保险舆情新思考闭门研讨会”上,行业人士除了积极交流当前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外,王晓乐和袁晓懋两位专家,还分别对当前保险业、银行业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作出了干货分享。

此外,大家保险集团品牌部总经理赵冰从行业观察和企业实践维度,就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闭门研讨会上,两位专家还针对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中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给予专业回答,并给出具有实操层面的建设性意见。如科技快速发展下,舆论战场会否变成AI的主战场;从全流程角度出发,声誉风险工作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和向下渗透;地方媒体打造全媒体平台,异地监督影响力扩大下,险企如何做好深度沟通;声誉风险管理如何从“救火英雄”,转化为事前的备勤管理等等。

上述与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话题,皆在会议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在场的行业大咖各抒己见,试图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启发很多,直言通过这样的专业交流,深切感受到自己不再孤单,并对未来精准化讨论的“闭门研讨会”充满期待。

的确,险企的声誉管理工作犹如上阵打仗,压力重重。为了给行业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自2021年2月《办法》发布后,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就积极围绕行业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展开了多次线上分享、培训等活动,详见:

2021年4月22日 

品牌专家解析银行保险声誉风险管理新规:五个“必须有”,五个“一定能”

我们坚信通过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保险机构的整体品牌声誉将不断提升,继而推动保险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周回顾
#

三星财险新局:总经理获批,腾讯系高管入局!如何嵌入腾讯基因?

#

中国保险营销30年⑬冯焕珍:守保险初心,护万家美满!

#

网络安全险保费翻番!与成熟市场差距仍大,如何释放新价值?

#

探店“独代”:寿险营销新模式推广提速,打造“强赋能”体系新样本!

#

保险资管新规半年记:“三方”业务放量!凭什么“王牌”同台竞技?

#

北京交养老金融服务成绩单:打造政保合作“为老”服务新模式!

#

周评 | 回溯这堂金融风险公开课:畅谈从华夏人寿到瑞众人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声誉风险管理”新规两周年:如何打好舆情仗?闭门沙龙求解!

智慧君 A智慧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