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管理”新规两周年:如何打好舆情仗?闭门沙龙求解!
声誉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为更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持续强化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当中,令行业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两年前,银保监会下发的《办法》。
可以看到,为更好压实主体责任,解决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发展“割裂”的问题,《办法》不仅规定了“银行保险机构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还对机构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同时,《办法》还从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两个维度提出监管要求,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闭环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事实上,从声誉风险管理的监管政策演进历程看,早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就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于2009年和2014年分别出台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和《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多年后,由于金融业声誉风险形式日趋复杂严峻,银保监会又对上述两个行业的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出台上述《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建立声誉风险监管制度外,监管部门较早将险企的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到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将声誉风险划分为险企固有风险中难以量化的风险进行管理。
在一系列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机构开始将声誉风险管理深度融入到公司治理中来。
尽管监管和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愈加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全媒体、短视频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来自声誉风险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只增不减。
这一点,仅从2022年层出不穷的各类社会舆情事件即可鲜明感受到,如年初的丰县铁链女事件、年中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以及某头部调味品品牌陷入海内外“双标门”、“高温不化”的高价雪糕、多地烂尾楼事件、某国潮品牌陷民族争议等等,皆在公众层面迅速发酵,并掀起大量情绪化反馈。
落眼到保险业,近两年来,保险机构在应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时,亦时常陷入焦虑、被动状态,为防止负面舆情发生或处理舆情事件,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不得不24小时备战,大量对内和对外的沟通、回应、解释工作堪称常态化。
除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外,在“保险舆情新思考闭门研讨会”上,多位保险公司资深品牌负责人也坦言,短视频、自媒体工具的广泛应用,正在让险企过往传统的声誉风险管理手段逐渐失效,而这种失效很可能将演变成失序。
在本场“保险舆情新思考闭门研讨会”上,行业人士除了积极交流当前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外,王晓乐和袁晓懋两位专家,还分别对当前保险业、银行业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作出了干货分享。
此外,大家保险集团品牌部总经理赵冰从行业观察和企业实践维度,就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闭门研讨会上,两位专家还针对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中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给予专业回答,并给出具有实操层面的建设性意见。如科技快速发展下,舆论战场会否变成AI的主战场;从全流程角度出发,声誉风险工作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和向下渗透;地方媒体打造全媒体平台,异地监督影响力扩大下,险企如何做好深度沟通;声誉风险管理如何从“救火英雄”,转化为事前的备勤管理等等。
上述与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话题,皆在会议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在场的行业大咖各抒己见,试图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启发很多,直言通过这样的专业交流,深切感受到自己不再孤单,并对未来精准化讨论的“闭门研讨会”充满期待。
的确,险企的声誉管理工作犹如上阵打仗,压力重重。为了给行业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自2021年2月《办法》发布后,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就积极围绕行业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展开了多次线上分享、培训等活动,详见:
品牌专家解析银行保险声誉风险管理新规:五个“必须有”,五个“一定能”
我们坚信通过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保险机构的整体品牌声誉将不断提升,继而推动保险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周回顾
#
三星财险新局:总经理获批,腾讯系高管入局!如何嵌入腾讯基因?
###探店“独代”:寿险营销新模式推广提速,打造“强赋能”体系新样本!
#保险资管新规半年记:“三方”业务放量!凭什么“王牌”同台竞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