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咨询师专栏】张鹏飞:有权自残,是部分孩子生命最后的希望 || 渡过父母学堂

渡过 2022-06-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渡过父母学堂 Author 渡过父母学堂作者

【渡过父母学堂】是一个专注于帮助抑郁症家长的知识性服务号,文章内容与主题紧紧贴合抑郁症家长对于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疗愈孩子的日常困境,以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助力家长成长。如果你想要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与抑郁症的孩子相处之道、帮助孩子更好的走出来,可以在微信搜索公众号渡过父母学堂(ID: duguofuwu),关注我们。



在探讨了导致孩子出现自残行为的因素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孩子刻意隐瞒自己的自残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面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将自残这件事情隐瞒起来,有少数青少年的确会让父母知道自己自残这件事情,或者是告诉父母自己有自残的想法。这样的青少年也许还依然想尝试与父母保持情感的连接,呼唤父母的关爱,或者是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让父母向自己妥协。

这样的明显的自残行为大都是冲动式的,只要给与积极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自残行为就会慢慢停下来。
 
而那些将自残行为隐藏起来的孩子,早已将自残行为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视作一种生活的平常。

图源:unsplash

01
孩子隐藏伤口其实是想......
————
因此更需要家长平日里的细心,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怕父母额外担心
 
首先,很多有自残行为的孩子,平时在生活里表现得非常乖巧,非常听话,他们很懂事,知道为父母着想,不让父母因为自己的事情而操心。

这样的孩子也许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背负着要为父母情绪负责的重担。因此,当父母有伤心、愤怒等情绪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是自己让父母不开心了。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想要维持自己完美的形象,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哄父母开心,他们好像就是为父母而存在的,一旦在父母那里失去了让父母开心的能力,人生就失去了价值。
 
一旦如此,孩子连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真实想法都变得困难,更别说是去言说自己的痛苦了。何况自己的这些痛苦往往又是因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所造成的,这就更加难以让孩子展现给父母。
 
所以当这样类型孩子的内心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变得难以忍受时,孩子会选择用自残的方式释放这种压力,但孩子绝不会让家长发现,因为他们不想引起家长的担心,他们还是会在家长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内心的痛苦只能是一个人默默地去承受。

图源:unsplash

2、守住仅有的掌控感
 
前文提到父母的控制和约束让孩子自己真正能控制的东西变得十分有限,许多孩子在生活中真的是毫无话语权,一切都得以父母意志为准。

不用说生活中的大事情了,就连自己屋子里物品的摆放都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哪些物品有用,哪些物品没用;物品应该放在哪里,不能放在哪里,都要听从父母的判断。

就算自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想法,也对抗不了父母的意志。最终发现自己所有想法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在家庭中一切想要为自己争取一些权利的努力都是徒劳,无济于事。
 
这样的孩子的主体性会变得非常弱,一切都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和指示,这会让孩子体验到存在性焦虑。

也就是说孩子感觉自己就像是父母的提线木偶,生活里的自己是完全被操控的,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可以由自己说了算的物品,进而找不到自己是否还值得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理由。
 
孩子如果还要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主体性,就需要寻找到一个出口,让自己寻回一丝的掌控感。这唯一的掌控感可能只能来自于自己的身体,但需要隐匿起来,不能让家人发现,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家人会想方设法去制止她的“错误“行为,然后她仅有的属于她掌控的“物品”也被无情地夺走了。
 
而这也许是孩子最后的希望。

图源:unsplash

3、避免引发更多的麻烦
 
青少年不想让自残件事情曝光,还有一个原因是避免引发更多的麻烦。
 
孩子赋予了自残一种重要的意义,本来是为了缓解焦虑,但如果被家长发现,自然会引起家长的惊慌和紧张,家长一定会揪着自残这件事情问东问西,甚至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行为的无知与荒谬,甚至会威胁孩子不能再出现自残行为。
 
家长只是一味地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慌而制止孩子的自残行为,孩子是感受不到家长的理解的。甚至如果因此被剥夺了自残的权利,那对孩子来说将是难以忍受的。
 
另外,这样的孩子往往还伴随着人际回避,不想引起他人的关注,包括父母的关注。

因为父母的关注往往意味着自己犯了错误或者是哪里又没有让父母高兴。所以将自残隐匿起来,躲开可能会招致的父母的关注。
 
最后,我们要避免一种认知的误区,自残与自杀是不同的,虽然有许多自残的青少年会带有对于死亡的想象,但自残也并不必然一定会导致自杀。甚至自残还会避免自杀的发生,这是因为孩子的死亡冲动通过自残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与宣泄,避免了恶性积累。

我们要体会到孩子的自残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救举动,是在成长困境中感受自身主体性存在的仅有的方式。
 
自残行为就像是一道屏障,将孩子与死亡隔离开。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够对自残行为掉以轻心。因为放任不管的话,如果孩子遭遇到更大的生活刺激和打击,这道原本就不牢固的屏障很可能会被击穿,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直接遭遇到死亡的召唤,出现难以挽回的境地。

图源:unsplash

02
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自残行为
————
青少年将自残行为隐藏起来的原因也许还有其他,我们需要用心对待这些原因,如同我们要温柔对待世上的一切苦难。当我们与这样的青少年相遇,最重要的,是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平等看待眼前的孩子。任何对自残行为的指责与偏见,都无异于在他们原本已痛苦不堪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要帮助孩子消除自残行为,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与努力。
 
1、复盘亲子关系

去思考以上引发孩子自残的因素有没有频繁出现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中。过度的惩罚、忽视、否定和控制都是导致孩子自残的隐患。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不经意的言行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深度影响。一些家长可能会说,“不就是个孩子吗,什么都不懂,哪会想这么多”,若是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孩子内心是敏感的,他们懂得的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如果我们意识到在关系中可能会存在以上的情况,就要及时改变关系模式,亡羊补牢。不要已经意识到了关系问题的存在,还依旧不想去调整,这等同于将孩子继续往痛苦中推。
 
建议对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状态做一个复盘,看看是否已经造成了一些影响,引以为戒。要勇敢地和孩子坦诚探讨自己言行带给孩子的感受,真心接纳孩子的反馈,不管这种反馈是否是自己想听到的。如果孩子对我们态度的转变感到不适应,我们要清晰地向孩子表明我们爱孩子的初衷;如果孩子回避与我们沟通,那我们要表达理解,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家长态度的转变;如果孩子有流露出悲伤难过,我们要真诚地向孩子表达歉意。
 
这种尝试的目的是修复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重燃对父母的信任,愿意相信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不带条件的,这是亲子关系的一切良性互动的基础。

图源:unsplash
 
2、在孩子情绪平复后进行沟通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出现了自残行为,家长不要过度惊慌和焦虑,但也不要漠不关心,我们要带着关心,非常认真专注地去和孩子谈论自残这件事情。切记绝不要带着指责和气愤的口气,因为那会阻碍孩子与我们的交流,并不会让我们真正帮助到孩子。
 
孩子一开始往往会选择回避谈论这件事情,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在家长面前表达歉意,认为自己做错了,自责万分,请求家长原谅,或者觉得家长的关心是虚伪的,只是平日里说教的一种变形,或者觉得自己不耻的事情被父母发现了,表现得惊恐不安等等。

所有这些孩子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反应所干扰,要继续沉着镇定,持续表达对孩子的接纳,努力安抚孩子任何被激发的情绪。
 
这一步是沟通的关键,因为只有当孩子情绪平复了,我们才有机会跟孩子进一步地沟通。难就难在,孩子带着过往的成见,一开始可能并不相信我们是真的要帮助他们,并且自残对他们来说是尚处在难以割舍的阶段,会很本能地防御与家长的沟通。
 
这是艰难的,因为我们带着焦虑和担心,自然想要急切地阻止孩子自残,改变孩子的消极观念。而现实往往是欲速不达,我们越是想快一点看到结果,孩子改变的意愿就越弱,并且表现出来的阻抗就越强烈。

图源:unsplash

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思路,将生活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知道我们与孩子交流并不是要强行改变孩子的自残行为,不是控制和剥夺,而是想知道他这样行为背后的原因,请求他与父母聊一下他这么做带给他的真实感受,以及可能引发的利害。这就需要我们在修复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家长并不是在剥夺孩子的权利,而是在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的心境。
 
家长并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和孩子谈判,而是站在孩子的身边,跟孩子一起去面对他们生命中的困难,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困难大部分是由家长带给孩子的。我们要秉持谦卑的心,敢于承认家长在教育中的问题与责任。
 
相信只要家长能够放下自己对孩子的执念,换位思考,体验孩子之所体验,苦之所苦,感受孩子之所感受,痛之所痛。不轻易地被孩子的情绪所击退,温柔而坚定地面对孩子,孩子一定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力量,并以此作为他们超越自己成长困境的动力。
 

一个关于隐瞒自残的问题,引出了我们以上对青少年自残行为的系统性思考,希望引发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思考。如果大家有深入的见解和感受,请留言与大家分享。


相关阅读:
你的拥抱,拯救了一个将死之人
因抑郁反复自伤的女儿,终于重新拾起了画笔
绝望并未炼成朴槿惠,只是给天下父母以警示
从发病绝望崩溃到习惯共处,我经历个阶段
无论如何,活下去,不要伤害自己
复学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在旁边共同进退就好

作者简介:

张鹏飞
渡过签约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亲子心理专栏作者,撰写亲子亲子心理主题文章总计20万字
参与北京市回龙观医院孕婴幼心理健康中心项目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委托心理服务工作
扫描下图二维码后选择张鹏飞老师头像可预约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