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一些事情,压力很大,感觉很悲伤很难顶怎么办?如果是心理咨询的同行,可能会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就这样开始回答,我们还需要继续询问清楚:那种悲伤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具体的起因、是否经常发生......否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或者也有人会给出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中很快起效的行为技巧。诚然,询问清楚是必要的,但这仅限于时间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充分面谈,网络的信息有限但是快速,其优点就是可以快速给予支持。行为技巧也值得分享,之后我会慢慢写出来。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带你进行一次短暂的自我觉察,我们来看看,我们与这些“悲伤情绪”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体验来自于我的个人治疗、阅读以及与朋友探讨思考,无论是一般人还是临床心理的同行,希望这些思考对你来说也有启发。现在,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各种经历中,当你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周围人给你的反馈是怎样的?这些周围人,既包括你的家人,也包括你的亲密朋友,以及你自己的治疗师。比如,当你一旦开始流露出难过情绪的时候,你的家人会开始焦虑、烦躁,甚至愤怒?或者开始远离你,甚或开始喋喋不休地说教?再比如,当你和朋友开始倾诉一些悲伤的时候,朋友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能一下子和你一起陷入情绪中,也可能开始感觉“承受不住”,回应慢慢变少......再比如,你的咨询师、或者你作为咨询师,会给来访者反馈什么样的信号?很多动力学的治疗师可以会说:请你仔细讲讲自己的悲伤、痛苦......于是你常常在咨询室里沉浸在悲伤中,沉浸在破碎中。上面的这些反应,都这可能在传递一种信号:负面情绪是很可怕的!人会被负面情绪吞没的!你可能会说,治疗师给我的反馈也是这样吗?ta明明在帮助我接纳情绪,怎么会让我觉得负面情绪很可怕呢?有时候,治疗师认真引导来访者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也在间接传达一种信息:负面情绪是重要的、重大的,我认同了你的无力感——我不认为你能自己把悲伤处理好。久而久之,你也接受了这样的信号:负面情绪很可怕/我不能与负面情绪长期相处/我处理不了负面情绪/一旦出现负面情绪,它太碍眼了,我需要尽快不那么难受。请注意我这里面的措辞,负面情绪的“信号”是“烫的”。但这是“对负面情绪的焦虑”的一种强化。换句话说,即便是程度不那么严重的负面情绪,你也一分一秒也没法与其共处。想象一下自己拿了一个烫手的烤红薯。太烫了,你拿不住它,手心是疼的,后背在出汗,双脚站也站不住。这就大概是你与负面情绪的关系,其背后藏着一层焦虑。但是你真的处理不了这个刚出锅的烤红薯吗?你可以隔着外衣来触碰它,或者拿着袋子来装,这时候你就可以淡定地、稳稳地观察这个红薯。你会发现两件事情:这个烫红薯,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烫;这种程度的困难,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应对(隔着衣服或者袋子来拿红薯)。在我自己的咨询中,我有很明显的体验。在我和咨询师描述我的负面情绪的时候,咨询师的反馈是:这确实是很难受的,而你最终也可以应对。这是正常的情绪,任何人都会有,而且完全没关系。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这些我本以为严重到举世无双的难受情绪,其实很正常,很多人都有;我本以为严重到举世无双的难受情绪,其实在过去的日子里我都可以应对过去。心理承受的阈值,陡然上升。诸如分离焦虑,考试焦虑,等待重要成绩的焦虑,丧失之后的悲伤......这都是正常人会有的情绪,是正常人会有的负面情绪。任何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永远舒舒服服地生活。其实真正让你无力应对现实的,是你对负面情绪的焦虑、对处理“烫手”的无力感。下次自己开始拿着这个烫红薯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这很烫,但没关系,我可以承受得住,这是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烫,我过去也经历过,有能力应对它。
如果你并非心理治疗的同行,那么这篇文章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如果你对心理治疗技术本身感兴趣,可以再看看下面的讨论。笼统地讲负面情绪是没有意义的,在这里,我们具体来说“抑郁情绪”的处理。抑郁情绪中,自卑感、无力感是很核心的感受,不同疗法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效果,而我更喜欢适时减少抑郁情绪、增加积极体验的处理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自己的例子之外,我再补充一个我的朋友的例子。我的朋友在进行动力学的长程治疗,在她跟我描述的咨询情境中,有一件事情在反复发生:治疗师会不断地引导我的朋友诉说悲伤的事情,仿佛是希望把那些压抑了的、在无意识中依然发挥作用的悲伤都说出来。这是一个常见的治疗场景,相信在很多动力学治疗中都在发生。我并不是说这种治疗无效,诚然,我的朋友在这段治疗中得到了很多成长,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改变。在这里我只想关注抑郁情绪的处理效果:我的朋友反馈说,仿佛只有这些痛苦的情绪才能被她鼓励,只有痛苦才能与她建立连接,久而久之,“痛苦”在这段治疗关系中得到了强化。这样的治疗很好地“引出”了痛苦,并告诉她来访者“痛苦很重要”,给表达痛苦以正面反馈,但是并没有有效地告诉来访如何应对和减少痛苦。对比一下,我的咨询师则很有效地给了我应对抑郁情绪的力量感。我并不喜欢这种强化痛苦的治疗手段。毕竟,很多人是因为痛苦而走进咨询室,怀着减少痛苦、活得更快乐一些的愿望;但是他们多少次走出咨询室的时候,依然没有学会如何与痛苦共处,或者减少痛苦。从来访者积极体验的角度来讲,这是失败的治疗。如何有效处理来访者的抑郁情绪?在这里我引用一段《伯恩斯心情绪疗法》的内容,文章中,作者直接反对弗洛伊德认同患者自我攻击的做法,他认为查证自卑感的真实性才是更重要的: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悲悼与忧郁症》中描述了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奠定了运用正统心理分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基础。弗洛伊德在这篇经典的论述中说道,如果患者说自己毫无建树、一无是处、卑鄙无耻,他肯定是对的。因此,心理医生不管说什么都没用。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医生应该同意患者的看法,并且认为患者的确乏味无趣、不讨人喜欢、无耻下贱、自私自利、满嘴谎言。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些特征才是人类的真正自我,而发病过程不过是让真相看起来更加明显而已……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心理医生处理自卑感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抑郁的症结就是自卑感。……人的性格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吗?抑郁患者是否真正揭示了他们性格的最终真相?真正的自尊其来源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些才是你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觉察自己有没有鼓励、认同、强化来访者的自卑感、痛苦感,非常重要,无论是心理动力治疗,还是认知行为治疗,都要尤为注意。相关阅读:
正念,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活动时间:一周四次共修每次时间19:20-22:00,共八周
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正念,帮助自己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培养了解自我与世界的智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悲悯心,从而有效处理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过着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人生。
点击下图海报了解详情、报名!
作者简介:
赤赤
成长中的心理治疗师,北京大学心理学院临床心理学方向在读,研究生准备进修医学,希望成为心理学与精神科交叉的工作者
在渡过带领过青少年八周团体等活动,并曾在精神科跟诊抑郁青少年
希望为你的成长移除阻碍
个人公号“赤鱼心理作坊”扫描下图二维码后可选择作者预约陪伴,编号pb5415
作者过往作品:
再论“父亲角色缺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