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回顾 | 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研究会2021年度会议

老吕 in UK 科幻研究在伦敦 2021-06-28

老吕的蹭会时间!这次是美国“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研究会”2021年度的年会

会议的呈现方式还是很多样化的,除了学术报告之外,他们还组织了圆桌讨论,艺术展览和演唱会……演唱会啥的我就不整理了,下面主要是学术报告的相关内容:

专题一:身体边界(Corporeal Boundaries)

专题二:身体延伸(Corporeal Expansion)

专题三:视觉与思想建构(Shaping Vision; Shaping Thought)

专题四:神圣使命(Spiritual Destinies)

“巴特勒研究会”的官方网站大家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巴特勒的作品在国内也有中文版出版,但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时间去读中文版,所以如果我下面对术语和故事人物名字的翻译与已出版的有所差异,请大家参考括号里的英文原文【鞠躬】


2021年3月6日至7日,两年一度的美国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研究会(Octavia E. Butler Society)年会顺利举行,并得到圣凯瑟琳大学(St. Catherine University)的大力支持。奥克塔维娅·巴特勒(1947—2006)是著名美国科幻作家,曾获得星云奖(1984,1999)、雨果奖(1984,1985)、轨迹奖(1985)、阿瑟·克拉克奖(2001)、美国笔会终身成就奖(2000),并在2010年入选科幻与奇幻名人堂(同年入选的还包括《光明王》作者罗杰·泽拉兹尼)。巴特勒从其黑人女性的身份出发,在作品中融入了种族、性别、阶级、后殖民与后人类等诸多热点问题,跨越了文学、政治学、环境研究、医学人文等诸多学科,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学术界的强烈关注,成为“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的代表作家之一。就在前几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毅力号火星车在耶泽罗撞击坑附近的着陆点命名为“巴特勒着陆点”(Octavia E. Butler Landing),以纪念其卓越的文学与社会贡献。

这就是“巴特勒着陆点”在火星上的位置
专题一:身体边界 (Corporeal Boundaries)
匹兹堡大学的Amanda Awanjo介绍了巴特勒作品中显示出的“种族母性”(Ethnomaternity)以及流亡主义视角下(Fugitive)的女性未来主义。她首先引用了杜波依斯(W.E.B. Du Bois)在《黑人艺术标准》(Criteria of Negro Art)中对于黑人少女(Black Girlhood)的论述,并认为文学作品中对黑人少女身份的构建能够体现“未来性”(Futurity)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Awanjo借鉴了Eric Sundquist提出的术语“种族父性”(ethno-paternity)理论,将其置于女性主义的视角下,用以探讨后殖民文学作品中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身份认同。在小说《血族》(Kindred,1979)以及“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Lilith's Brood,1987—1989)中,巴特勒运用了大量“种族母性”的叙事元素,并以此作为挑战白人至上种族结构的方式,充分体现出黑人女性被压抑的主体性。最后,Awanjo强调了巴特勒笔下各个角色对母性记忆的依赖,并认为这些元素能够帮助黑人女性克服记忆中奴隶制创伤,并且解构殖民主义下的性别等级制度。

巴特勒的“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是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康奈尔大学的Gabriella Friedman则探讨了巴特勒作品中的性别主义以及“监狱性”叙事(Carcerality)。她同样首先介绍了巴特勒的经典三部曲“莉莉丝的孩子”,并认为故事中对于主体与身体的监禁和管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叙事结构。这样的监禁可以推而广之,扩大到对于国家层面对于“少数族裔人口流动”的控制。Friedman借鉴了针对美国当代社会的社会学调查,指出女性、有色人种、以及印第安原住民正在遭受警察系统的体制性歧视。她引用了Christina Sharpe的著名学术论著In the Wake: On Blackness And Being,指出巴特勒的小说能够让人们意识到“黑人性”本身就是 “监狱式”的管制目标,并且通过繁殖继承下来,成为政治化的客体。同时,“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中描绘的“强制繁殖”等情节,也显示出女性在殖民语境下的压迫。

Christina Sharpe在黑人文化与政治研究领域的成果目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大都会州立大学(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的Travis Sands则将重心放在了“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的第一部《破晓》。他认为,巴特勒的故事常读常新,虽然三部曲的创作时间是在1980年代末,但其中体现的社会关切却可以延伸到其它历史时期。Sands主要探讨了“恢复力”(Resilience)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与“种族资本主义”(Racial Capitalism)相联系。通过对美国奴隶史的简短回顾,他指出,当代社会对于各种“客体”的利用早已不满足于商品化,而是逐渐诉诸“金融化”(Financialisaton)。当代的“奴隶”也不再是废奴运动之前所体现的“实体经济”,而是将资本价值隐藏在这样一种“金融化”的过程之中。奴隶制表面上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真实意义上的奴隶解放,而是将他们捆绑在了另一种经济结构当中。在《破晓》中,巴特勒重新构建了人类的主体性,直截了当地表现了晚期资本主义下人类主体“资本化”的本质。

“种族资本主义”是当下左翼科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专题二:身体延伸 (Corporeal Expansion)
在会议第二个专题中,俄勒冈大学的Holly Lowe Jones则从“医学人文”(Medical Humanities)的角度,讨论了《播种者预言》(Parable of the Sower,1993)和《克莱方舟》(Clay’s Ark,1984)中体现的“过渡移情”(Hyper Empathy)以及“瘟疫大流行”(Pandemic)。她首先指出,巴特勒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性别与种族关切,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新冠疫情中显得格外重要。Jones进而介绍了“病毒”在诸多科幻与奇幻文学作品中的刻画,并将其与“医学人文”这一概念相联系,指出“病毒”可以被视为凌驾于“个人—国家”或“中心—边缘”结构之上的他性危险(Danger of Otherness)。通过对上面两个故事的细读,Jones认为情感和痛苦的影响可以超越种族,消解了白人与其它族裔之间的边界。同时,个体在“瘟疫大流行”中感受到痛苦,同样显示出了一种流行倾向,但这里的“情感扩散”不再受到种族、阶级等边界的限制,以此构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情感“共同体”(Solidarity)。

《播种者寓言》的中文版在2020年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译者耿辉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Nicole McCleese同样从医学人文的角度着手,在“新唯物主义理论”(New Materialism)的基础上,研究了巴特勒短篇小说《傍晚、清晨与黑夜》(“The Evening the Morning and The Night”,1987)中描绘的“推想性疾病”(Speculative Disease)以及“残疾”(Disability)叙事。这个故事虚构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案,但使用该方案的患者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他们的孩子会患上“杜丽雅—戈德病”(Duryea-Gode Disease,DGD)。DGD的患者有着强烈的自残和暴力倾向,因此他们被要求随时佩戴特定标志,以显示自己的身份。McCleese强调,故事中的DGD可以同现实世界中的亨丁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自毁容貌症(Lesch–Nyhan syndrome,LNS)等遗传疾病相联系,并指出这些疾病的患者通常被视为异类,被他人排斥,在社会中受到系统性歧视。故事中DGD患者佩戴的标志不仅表现出他们在“生命”本身的缺陷,还体现了他们在“生命政治”(Biopolitics)层面的边缘性。McCleese呼吁人们要给予遗传病患者足够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像故事中那样,剥夺DGD患者所有权利,甚至标记为罪犯。

巴特勒对于疾病的想象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专题最后,南弗洛里达大学的Ashely B. Tisdale则从阶级、种族以及生物伦理学(Bioethics)的角度,对巴特勒的《傍晚、清晨与黑夜》以及美籍日裔作者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的《林中秘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2013)进行了比较研究。与前者诉诸的“生命政治”略有不同,《林中秘族》讲述了某个岛屿上某个与世隔绝的人类种族。他们的文化与其它地方截然不同,通过捕食当地的海龟,他们全都拥有永生的能力。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他们,并将其永生的秘密带回美国,并发表了学术论文。该论文引起了轩然大波,制药公司蜂拥而至,垄断了当地所有的海龟资源,将“永生”这一能力资本化,最终导致了岛屿的毁灭。Tisdale认为,巴特勒和柳原汉雅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人们对于人类自然生理过程的干预,质疑了医疗过程对于其它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忽视,并且可以引导我们批判地理解更多“残疾研究”(Disability Studies)的相关议题。

《林中秘族》的中文版在2016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译者陈荣彬,同时,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学与科幻小说的结合
专题三:视觉与思想建构 (Shaping Vision, Shaping Thought)
在本专题中,马歇尔大学(Marshall University)的Kristen Lillvis介绍了巴特勒的短篇小说《必然的存在》(“A Necessary Being”,1975),并将其与杜波依斯的“双重思想”以及法农的“第三空间”等后殖民理论相联系。在故事中,蓝皮肤的Hao族人天生拥有优秀的领导才能,但也正因为此,Hao族人并不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甚至会被监禁,会被强制要求对他们的部落尽到管理责任,其领导力变成了被压榨和利用的对象。她简要提及了Calvin Warren的“黑人虚无主义”(Black Nihilism),指出在殖民语境下,黑人并不拥有构建主体性的话语权,不得不遵循白人社会的社会范式与准则,在夹缝中谋求生存。随后,Lillvis分析了故事主人公Hao族人Tahneh的叙事作用,强调了她对于“肤色政治”以及社会等级制的挑战,显示出其强烈的后殖民内涵。

《必然的存在》虽然是巴特勒的早期作品,但一直未被发表,直到2014年才被收录在这本小说集中
明尼苏达大学的Kristen Reynolds主要探讨了巴特勒“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中的《破晓》,强调了故事里人类与外星人互动过程中,在生物技术加持下的认识论转变。她表示,《破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某些冷战元素,包括核冬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环境破坏等等。在Achille Mbembe“死亡政治”(Necropolitics)理论的基础上,Reynolds指出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模糊人类与非人之间的边界,并进而消解哲学意义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破晓》的主人公Lilith作为外星人的“天选之子”,成为了人类自我毁灭之后复活的关键,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她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与外星人进行交配,成为一种混血生命的始祖。在这里,Reynolds强调,巴特勒的故事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学符号,这里人类与外星人的杂交实际上是对殖民与后殖民历史的寓言。在克服恐惧与抵触情绪后,Lilith最终承担下了这一任务,而这也象征了一种诉诸多元化与含混性的、非洲未来主义视角下的乌托邦叙事。

《破晓》的中文版将于2021年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译者海际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的Christine Montgomery和圣安东尼奥学院(Mt. San Antonio College)的Ellen C. Caldwell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血族》(Kindred, 1979)发表四十余年历史中采用的不同封面,从1979年Larry Schwinger的彩绘封面开始,一直到2018年的最新版本,讨论了不同历史语境下读者对于故事的不同理解。她们认为,作为巴特勒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小说,《血族》及其封面上使用的图像与文本本身有着必然的联系。她们引用了热奈特的“副文本”(Paratexts)理论,指出书籍的封面、插图、排版等非文字元素同样也可以视为文本研究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在书籍的出版、接受和消费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Montgomery和Caldwell回顾了过去几十年中的几个代表性封面设计,着重强调了故事主人公Dana在不同封面上的刻画,指出这些视觉设计使得Dana超越了文本的限制,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景观”(Spectacle)。这种历时性与历史性共存的封面设计,构成了独特的副文本叙事空间,为读者和学者提供了更多解读文本的角度。

不同时期的封面设计体现出人们对故事的不同理解
专题四:神圣使命 (Spiritual Destinies)
在本专题中,佐治亚格威内特学院(Georgia Gwinnett College)的Ebony Gibson讨论了巴特勒早期作品“定型者”(Patternist)系列中涉及到的“宗教行动主义”(Spiritual Activisim)。Gibson首先回顾了该系列的五部作品,《定型者》(Patternmaster,1976)《我的心灵》(Mind of my Mind,1977)《幸存者》(Survivor,1978)《野种》(Wild Seed,1980)《克莱方舟》(Clay’s Ark,1984),并指出各个作品在叙事上的顺序实际上和小说的出版时间是不同的。随后,她介绍了Layli Maparyan关于宗教行动主义的相关理论,强调了该理论对于社会与生态变革的积极作用。Gibson通过文本细读,详细阐述了“光明政权”(Luxocracy)这一概念在故事中的体现,并从构词法角度将其与“民主”(Democracy)与“神权”(Theocracy)相联系。她继续从Maparyan的宗教行动主义出发,强调了“三重认可”——认可个人主体的“神圣性”(Sacredness)、认可所有人的神圣性、认可所有生命的神圣性。

Maparyan近些年来对于黑人宗教的研究有着很高的学术声望
佐治亚南方大学(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的Kendra R. Parker则从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出发,介绍了巴特勒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产生的影响。她首先展示了几张来自其黑人女性学生的推特截图,记录了她们在校园内外所遇到的一系列歧视性遭遇。通过组织“巴特勒阅读小组”,Parker与她的学生一起阅读了著名作品《播种者寓言》(Parable of the Sower,1993)以及《玛莎之书》(The Book of Martha,2005)。与其他学者的侧重点不同的是,Parker并没有借用诸多其它理论,而是诉诸文本和情节,从故事中获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她的学生也受到两个故事的启发,重新思考个人与神性的关系,在信仰上帝的同时,同样重视个人的主体性,并且在其种族与宗教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各种各样的互助会,为彼此提供生活的力量。

《玛莎之书》是巴特勒最后的作品之一,在故事里,她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史贝尔曼学院(Spelman College)的R. Nicole Smith则探讨了巴特勒“寓言系列”(《播种者寓言》以及《天赋寓言》)中刻画的虚拟宗教“地球之种”(Earthseed)。从“地球之种”的角度来看,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种子都可以移植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环境或地方,并通过适应而生长。它诉诸生命,而非死亡;诉诸现在和当下,而非历史和过去。在“上帝就是改变”(God is Change)这一信条的指引下,上帝在信徒们“塑造自身”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并且反过来成为信徒们的救世主。通过详细解读故事人物Lauren Olamina在故事中对“地球之种”的理解,Smith认为巴特勒对于宗教的刻画实际上能够与现实中更加宏大的政治与社会变化相联系。

"地球之种"是科幻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宗教之一,这也是《播种者寓言》标题中的隐喻
会议最后,主办方圣凯瑟琳大学向当地印第安原住民社群表示了感谢和尊敬。


会议回顾汇总

9. 伦敦科幻研究协会:超越边界:帝国、身体与科幻文学

8. 伦敦科幻研究协会 : 进行中的项目 (Work in Progress)

7. 利兹大学:当代中国类型文学及海外接受

6.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生产性未来:科幻小说中的政治经济

5. 兰卡斯特大学:幻想与身体 (Embodying Fantastika)

4.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非洲与亚洲的未来意象

3.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最终章)

2.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二)

1.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