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推荐||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佳作推荐||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郑若玲等著,《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科学出版社,2019年2月版。
作者简介:
郑若玲,江西修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任中方院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与考试》副主编,曾任民盟厦门大学总支副主委、民盟厦门市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厦门市思明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厦门市思明区第七届政协委员等。已出版学术著作6部(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期刊报章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厦门市重点人才”、“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厦门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代表性著作∶《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高考思辨》《国外高校招考制度研究》《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等。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郑若玲等著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教育改革40 年”丛书之“高考改革”卷,由国家知名一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钟秉林教授担任丛书总主编,10个分卷主编由国内教育学界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担纲,其研究成果代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高水平,旨在展示 1978—2018 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成就,梳理国内学者在各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系统总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及面临的问题。就高考改革而言,本书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改革的重要成果。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高考制度是我国最重要、影响最重大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高考也走过了40余年风雨改革路。回顾发展历程、展示伟大成就、总结经验教训、提炼中国元素、建设中国道路、贡献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与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彼时正逢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建制以来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的一次高考改革的落地,各试点地区尚处于改革最艰难的探索期,或曰阵痛期。对此前高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与系统思考,亦有利于高考综合改革的平稳落地。综言之,本研究立足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历史变革,使用史论结合的方式成文,既丰富了高考研究的理论成果,又为高考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持。
二、著作结构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一书在对高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高考形式、科目、内容、录取等高考制度主要方面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细致梳理,分析了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高考制度的最新改革进行了追踪和反思,力图从高考制度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提炼中国元素、总结中国道路、展现中国特色。
全书正文部分包括六章:
第一章 高考制度的渊源、建立与发展。本章在探究高考制度的科举渊源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清末民初以来高等教育机构考试招生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1952年统一高考建制的原因,并以高考制度的反复、废止、恢复及招生制度的变革为要点详述了1977年之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发展的曲折经历。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统一高考的创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存在与发展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第二章 高考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本章以高考形式的统独存废之争与优劣利弊之辩、命题方式的变迁与走向为例,分析了“大一统”高考的优劣利弊。并以此为基础,阐述高考形式由大一统走向多样化的变化与发展,论述了保送生、自主招生、春季高考等改革的利弊得失。认为“有限多样”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形式的改革方向,应从理论与行动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三章 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与发展。本章以20世纪90年代为时间节点,梳理了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论述了高考的标准化改革及其成效,回顾了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效率”“提高科学性”“地域倾向”等角度分析了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认为坚持高考科目改革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以及高考内容改革的素质与能力立意是必要的。与此同时,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公平问题,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研究与解决。
第五章 高考综合改革探索。论述了浙沪高校的自主选拔试验和两地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其成效、问题与政策调整等,介绍了第二批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对高考综合改革从整体上进行了反思,认为主要问题在于高考成绩等值、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等,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完善条件保障机制。
第六章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改革与发展。在回顾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变革历程后,分析认为高职院校的招考困境在于陈旧人才观念使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优质生源、选拔评价机制同质化严重、院校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自主招生科学性受到质疑。但高职院校招生在新的发展机遇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多元选拔录取模式已经形成、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考改革更加注重人才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招考体系更加包容开放、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逐年攀升。
三、基本观点
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其一,高考改革的科学性日益受到重视。科学性的提升首先体现在试题命制方面,比如现代考试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标准化试题的探索、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转向等;其次体现在选拔标准方面,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不仅在综合评价录取中被应用,而且在高考综合改革中也崭露头角。其二,高考改革的多样化特征逐渐显现。高考“一统江湖”的霸主地位近年来开始被撼动,保送生、自主招生、春季高考、高职单考单招、“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外语一年多考等具有突破意义的尝试以及多样化探索,对践行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推动作用。
然而,40年的高考改革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社会功能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高考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其在发挥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以考促学的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社会功能。这使得高考改革在面临公平与科学、效率、个性、特色之间诸多矛盾进行抉择时,往往首选公平,甚至为了公平而舍弃其他,一些颇有价值的改革也因此难以为继。二是高校招生自主权未能得到充分尊重。虽然我国试行了自主招生改革,但不少人认为自主招生相比于高考,存在更大的人为操作空间,自主招生会加剧社会阶层固化、阻滞社会阶层流动。囿于公平公正质疑的困扰,自主招生始终摆脱不了“唯分是取”观念之桎梏,“自主性”自然难以有效施展。
立足于40年高考改革的成就与困境,本书认为我国高考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予以重点突破:第一,减轻高考的社会责任,回归高考教育功能。高考改革应该以恢复和强化教育功能为根本原则,并兼顾社会功能,提升招考的科学性,以科学推进公平,使高考改革轻装上阵、锐意进取。第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践行高校招生自主权。虽然自主招生在十余年的探索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高校也在考核方式、报考条件、录取标准、公示范围、政策倾斜、考试时间等方面不断探索与调整。应进步一步加大招生改革的自主力度,进一步强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意识,大力践行高校自主招生权。尤其是强化高校招生多样化意识,为“奇才怪才”等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四、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自建制至今的改革举措。这种系统性既体现于时序上、纵向上,从对高考制度缘起的简要陈述、到1977年统一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改革举措的详尽叙述,再到对2014年以来实施的、有史以来最全面、最深入的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论述,又体现于全要素、横向上,对普通本科高校招考、高职院校招考的阐释,对高考形式、科目、内容、录取等各方面、诸环节的梳理。同时,本书还是一本史论结合的著作,在澄清我国高考制度沿革历程的同时,也讨论了其间的关键性问题,比如,在梳理“高考形式的改革与发展”之后,提出了“有限多样”是高考形式改革的方向;在梳理“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之后,论证了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在梳理“高考录取的改革与发展”之后,探讨了“高考分数线”“高考加分”“异地高考”等争议。本书的部分观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书稿撰写于沪浙两地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初,在“高考综合改革探索”章节,率先分析了两地实施方案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高考制度的渊源、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高考制度的渊源
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高考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 高考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大一统”高考的优劣利弊
第二节 高考形式由“大一统”走向多样化
第三节 “有限多样”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第三章 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高考科目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高考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
第四章 高考录取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录取方式与志愿填报的变革
第二节 录取公平性问题的争议与改革
第三节 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出台与成效
第五章 高考综合改革探索
第一节 沪浙高校招生录取改革试验
第二节 沪浙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第三节 高考综合改革的问题与调整
第六章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变革历程
第二节 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与发展机遇
第三节 高职院校招生改革的探索与成效
结语
索引
后记
本书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2.招生考试研究‖强化高等学校主体性地位——论招生改革的价值转向
5.蔡正道:“科举学”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与启发——以《科举学导论》为讨论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