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于数字化改革认知与实践的七点建议 |之江策

林崇责 之江策 2023-03-14



2021年以来,我省以数字化改革拉开“十四五”现代化征程的帷幕,也明确了“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时间表和任务图。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数字化改革思路、方法和体系架构深入人心,彰显浙江辨识度“硬核”成果不断涌现,初步形成“大潮涌动、亮点纷呈”的良好开局。“勇闯无人区”实践探索得到了国家层面认可,今年4月19日,在中央深改委第25次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论断,是对浙江最大肯定和激励。

但数字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主动面对认知不够透彻、体系构建不够规范、三改联动效应不够突出、大脑能力建设路径不够明确、政企双向互动共赢不足、线上线下融合不足等挑战,本研究结合一年多以来,在参与数字化改革工作过程中认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强化系统思维和方法、深化“三改联动”、提升大脑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数字化改革优化迭代和整体提升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正 文

- 约8400字 -


1

对标“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不断深化认知

一年来,数字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深刻把握数字化改革定义特征和本质属性,但同时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迭代过程。当前数字化改革的目标逐步清晰。但部分地区和部门仍存在认知偏差和误区。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对数字化改革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

为此建议,各级领导干部要沉下心、扑下身子,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改革理论学习、实践观摩,尤其是学深悟透袁家军书记历次数字化改革讲话精神。一是加强战略引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一把手”要扑下身子亲自干,提高政治站位,高度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实干实效,形成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党政机关作为改革的设计者、统筹者、推进者,要统筹推进场景开发与流程再造、制度变革、机制完善工作。二是清晰认识改革本质。深刻把握“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现代化”的改革特征,各地各部门要找到规律和本质,结合自身特点,找准重大需求,梳理本部门核心业务、串联其他部门核心业务,把“打造基于核心业务、能推动重大改革的多跨应用场景”作为数字化改革工作的主攻方向。


2

对标逻辑范式,提升体系化规范化水平

一年来,以体系架构的构建和完善,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细落实,构建“152”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为“1512”体系至“1612”体系,形成“平台+大脑”“系统+跑道”的改革架构,推动各地各部门围绕规范的跑道统一行动,在跑道内创新创作、加速奔跑。数字化改革以“1612”体系架构为基础,以增量开发、循序渐进为推进模式,以“三张清单”为抓手,以最佳应用清单为标尺,实现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突破,打造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应用。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完善、核心业务梳理驱动变革不足、多跨协同的力度不够以及对原子事项迭代提升不足等问题,务必持续提升数字化改革推进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水平。

为此建议,一是拓展完善体系架构。拓展完善体系架构,从最小系统起步,不断丰富拓展,把自身放到更大场景中来谋划和迭代提升,清晰呈现大场景中体制机制重塑的重点、逻辑、路径、方法、举措,避免数字化改革陷入“细枝末节”的应用中。比如数字经济要把场景放大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数字社会要将场景放大到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上、数字文化要将场景放大到构建新时代文化高地上。二是强化核心业务梳理。从中央战略、省委省政府部署和企业百姓的需求出发,推动核心业务再梳理、业务流程再优化。比如,“浙里营商”通过梳理推动营商环境评价从线下调查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从个案样本调查向全量数据归集、从事后评价向过程监测、实时监测转变。三是敢于突破协同。各部门要立足政府履职高效化、系统建设集约化、决策体系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开展多跨场景谋划。如助企纾困服务平台,通过精准扶持、推办智办,建设集政策“发布、查询、推送、兑现、统计、评价、督查”全链条一站通办功能,切实把涉及各部门的各项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和复工复产信心,让企业“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认同感。 四是强化整合提升。以系统活跃度、系统关联性、系统重要性、用户满意度四个维度指标规范系统管理,做实原子事项基础,关停一批无效系统、整合一批低效系统、提升一批高效系统,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滚动实施数字化系统整合提升工作,强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组件支撑,通过优化数据流,实现业务流再造。例如,省发展改革委按照数字发改“四梁八柱”,将分散化的系统以“模块+场景”的方式,逐步集成至经济监测、投资管理、规划管理(空间治理)和信用平台等主系统上,内部构建从战略研究到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监测分析等综合集成场景。


3

对标“三改联动”,推动数字化改革走向纵深

一年来,我省数字化改革勇于突破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形成了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应用、理论和制度成果。按照“两年大变样”的要求,2022年的第一次数字化改革大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任务整体贯通、一体推进。但目前“三改联动”、一体融合、一体推进的局面尚未成型,仍需要针对三者之间相互定位不够明确、改革味不够浓厚以及三者叠加效应不够明显等问题进行攻坚。

为此建议,一是突出一体融合,迭代深化统一体系构架。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凝成共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三套工作体系融合,不断迭代深化统一的“1612”体系构架,推动各地各部门聚焦体系架构图找准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构建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以共同富裕示范区改革为重头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格局。二是突出核心业务,不断深化改革味。各地各部门要对标年度改革任务清单,聚焦核心业务,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实施亚运指挥服务保障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亚运在线应用)、实施浙有善育集成改革(浙有善育应用)、推进义务教育“双减”集成改革(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综合管理服务应用、课后托管服务应用、群团助力义务教育“双减”服务应用)、实施“双碳”集成改革(能效倒逼“双碳”协同创新应用)、浙里长寿集成改革(浙里长寿应用)等19项重大改革(重大应用),做深做实“三张清单”,不断挖掘新需求,不断浓厚“改革味”。以浙里长寿集成改革(浙里康养)为例,可进一步梳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5个方面的核心业务,通过实施“浙里康养集成改革”,建设支撑5方面核心业务的13个场景应用,打造“浙里康养”重大应用。三是突出三改碰撞,推动系统重塑。以统一的应用清单为落脚点,突出重大需求是推动重大改革的导向,为重大应用建设和谋划指明方向,重大改革是推动重大需求落地的动力源,是重大应用建设的助推器,重大应用是重大需求解决的具象化体现,是改革系统重塑后形成的能力集,不断进行系统重塑,形成能力提升。


4

对标实战实效,打造全国示范引领的亮点应用

当前数字化改革在短期破题的基础上,聚焦“小切口”实现“牵一发动全身”改革,我省打造出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特色应用,其中七张问题清单、浙江公平在线、浙江外卖在线、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浙医互认等应用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浙农服、政彩云等应用走出浙江、走向全国,改革成效有力彰显。以疫情防控数字化为例,经过一年,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抗击新冠疫情、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创新发布农村地区疫情风险“三色”图,到迭代完善“浙里防疫”场景应用,再到积极打造接种疫苗信息公开专栏,数字化改革助力浙江抗疫战场信息公开透明,为疫情防控减少了潜在风险点,进一步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数智防线。但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对照党中央新要求、数字化改革新阶段,还存在着承接中央改革的重大任务路径探索不足、重大应用距离实战实效仍有一定距离以及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推进关系不够清晰等问题亟需加快研究。

为此建议,一是强化点面结合,推动重大改革落地。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处理好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一方面,在整体推进的工作中加强路径探索和总结,另一方面,因时因势,明确阶段性需要重点突破的改革任务,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选取合适的试点,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应用谋划,探索党中央国务院重大任务新路径。第一,各领域牵头部门应重点分析党中央重大部署,落地需求。如深入研究我省如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以及如何借助数字化改革力量推进“双碳”和能源“双控”工作,构建全省统一的数据核算、监测预警、趋势研判、政策推演等。第二,深谋政策推演和政策精准推送场景。如深化投资平台3.0,可探索构建对资金、土地、林地、能耗、排污权、人才等全要素的精准直达子场景。三是强化评价反馈,提升重大应用建设成效。第一,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估机制。综合考虑六大系统定位、基础、方向,结合业务特点,按照治理、服务、决策、创新探索等维度对应用进行划分,差异化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二级、三级指标。第二,坚持定性与定量相验证,推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指标体系生成。以提升实际业务成效为导向,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跑道研究评估模型,从在线化、多元化、自动化等维度生成量化指标。第三,建立闭环化社会主体反馈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第三方智库机构构建数据化的反馈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数字化改革成果由管用向实用、好用、爱用提升。多维度开展摸底普查和评估评价,从而“优化一批、迭代一批、淘汰一批、谋划一批”。如数字社会的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重大应用,通过“小事体验员机制”,建立了一支遍及全省各行各业的超10万名小事体验员队伍,同时健全小事“综合监测+专项监测”机制,发现问题和推动整改,推进小事迭代优化,推动应用好用管用。


5

对标智能智慧,加快大脑动力源和能力集建设

2022年,是我省数字化改革大脑建设元年。大脑的建设是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跃升、智能增效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六大系统在基层综合集成、协同赋能的关键环节。其中,城市大脑更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服务+治理”的有效抓手。但从目前来看,领域大脑建设谋划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大脑、平台、应用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够到位;二是部分大脑体系架构尚不清晰;三是大脑的普遍性通用性能力提炼不足;四是大脑能力建设和应用建设没有形成双向正反馈机制。

为此建议,一是突出统筹部署,规范构建大脑建设“一本账”。参照重大应用“一本账”迭代构建全省大脑建设“一本账”,在部分需求明显、具有探路意义但全面推开条件尚不成熟的领域,可通过试点探路等方式,助力各地各部门找准大脑定位,有效探索各领域“大脑”建设的新路径;二是突出可操可行,细化具化大脑体系架构图。进一步深化大脑是动力源和能力集的认知,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底座,按照“四横四纵”要求,明确大脑建设内容和对应用的支撑能力,具化大脑架构图。三是突出有效集成,强化共性组件共建共享共用。强化对应用中已有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图像识别、精准识别等算法的提炼、集成,打造共性功能的组件,快速构建大脑基础能力,深化大脑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对接,提升开放共享水平,为多跨场景应用开发提供支撑;四是突出智能智慧,提升各领域“大脑”核心能力。勇于突破,建设“以数据自动沉淀为主、人工采集为辅”全时空多维度信息采录感知网,构建通用化的知识库、数据仓、模型库、算法库以及规则和法律库,加快数据集成、知识集成、工具集成、模块集成、生态集成、案例集成,在全面实现支撑核心业务运行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提升大脑的预测、预警和战略管理支撑能力。如省发展改革委在建的“发改大脑”,以“一仓五库七力”为核心,推动发改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流程再造,构建以数字赋能履职、以数字驱动智治、以数字塑造变革机制,引领推动“数字发改”建设实现跃升。


6

对标开放共享,提升社会化力量参与度和显示度

数字化改革以来,好的经验做法也在不断凝练总结,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联动创新不断强化,涌现出不少政企合作的优秀应用。比如,“浙里甬e保”是在数字社会“享系列”“惠享理赔”基础上迭代升级的重大应用,由宁波市政府与上海保险交易所合作共建,通过打通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各方数据链,促进政府健康治理、医疗机构服务、平台数智能力和群众获得感的全面提升,已连接全国4800家医院、50余家保险总部机构,服务群众超过2000万人,推出10余项普惠型保险产品,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营、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但总体分析,社会各界联动开发模式和全面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激化企业、社团等第三方社会力量,放大数字化改革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更强大合力。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应用工厂”,建立健全应用推广机制。深入提炼总结地方最佳应用创新实践,健全最佳应用发现、培育、评价、推广机制,完善分级分类的统筹管理机制,创新市场化开发和运维机制。强化重大应用“一本账”管理,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更多最佳应用在全省复制推广、落地见效,推动更多改革经验从“盆景”变“风景”。二是加大“政府赋能+市场活力”的开发运营运维模式建设力度。强化政企合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等积极参与,推动多方主体共同发力。对重大的、共性的及市场化应用,探索为市场、社会主体的创新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第三方社会组织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六大领域应研究规范社会市场力量的各项权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优化信息化项目服务采购方法。三是筑牢数据安全底线。开放共享势必会涉及海量数据汇聚、存储和开发利用,为保障数据安全,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强化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资源的管理和风险防控等;另一方面,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设,厘清数据生产者、管理者、使用者责任,建立数据常态化安全运营的管理体系,并加强对数据安全标准及制度的研究,发挥标准规范和引领作用。


7

对标融合贯通,推动数字空间向物理空间延伸

数字化改革对重大应用向下贯通到基层明确了“1612”和“141”对接要求,经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试点成果显著,衢州市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完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网关,为基层治理系统先行探路。同时,人民群众对数字空间向物理空间的融合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来看贯通融合路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为此建议,一是紧扣基层治理,实现省域整体智治。规范架构体系,强化对六大系统的统筹,依托141基层工作平台,从省市县贯通拓展至省市县、乡镇和村社的贯通,在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场景落地等方面突破系统界限,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模式。二是紧扣“一物一码”,提升业务协同高效能。通过“物联网感知”等手段实现多维度全覆盖智能感知,依托数据挖掘、智能识别算法等技术,综合研判国家战略与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经济社会重要指标监测与预警、基层诉求与建议、企业群众期盼需求与舆情热点等数据源,突出以“一码协同”支撑对企业、群众等各类对象的精准管理和服务,强化多部门输出主体的协同整体联动,增强政策、举措的时度效,切实提升业务协同能力。三是紧扣“一体共生”,探索城市治理新方式。依托各地城市大脑“中枢”基础,推动全省公共数据平台二维、静态数据向三维、动态数据的维度丰富,有效释放数据价值,进一步深化数字孪生在交通、水利、文物等重要领域的应用,推动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一体同胞、同生共长,从而为数字化改革增添新动能。

2022年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不断深化认识,加强制度和理论成果总结凝练,不断推进改革氛围日益浓厚,数字化改革的成果定会成为活力浙江的“金名片”!


作      者:林崇责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研究中心)

课题信息:202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对策类(第二批)重点课题(编号:21NDYD110Z)

学术贡献:202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数字化改革势如破竹、迅速铺开,已经掀起了系统性塑造变革的大潮。(1)本文按照建设数字中国和省委推动数字化改革统一部署,在充分提炼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认知、实践和应用,深入剖析了当前我省数字化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我们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改革的本质和放大改革效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了方向。(2)本文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标“三改联动”,综合考虑实操性和可落地性,有效总结六大系统的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建议,推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奋力将数字化改革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闪亮招牌和“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林崇责,浙江省温州市人。现任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数字化改革),长期从事数字化和投资项目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数字社会综合应用、投资在线平台3.0、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等省级重大系统,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二等奖,参与成果先后获得国务院和省级以上领导批示20余次。


-往期回顾-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市基本单元营建的行动逻辑与路径|之江策

政府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的浙江首创经验|之江策
如何以第三次分配带动基层共同富裕?一份来自德清的学者观察|之江策
缙云样本:创新利用县域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之江策
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识读|之江策
山区“26”县农民收入如何持续稳定增长?来自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之江策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