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乘旦|理解“现代化”:一个多学科视野的综述

钱乘旦 勿食我黍 2021-12-24

钱乘旦,1949年生,江苏金坛人。1973年参加高考,考入南京大学英语系。1985年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后,曾赴哈佛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作博士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现任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心理学、历史学(综合学派)等领域的学者,纷纷涉足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一大批开创性研究成果纷纷涌现,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现代化研究依然方兴未艾。但对于“究竟什么是现代化”这一问题,学术界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现代化的概念这一问题又非常重要,它是所有现代化研究赖以立足的基础。为此,在涉足现代化研究之前,非常有必要对现代化的概念加以梳理。

经济学视野下的现代化


现代化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经济领域内的变革,经济学家无疑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现代化的概念给予诠释。在这方面,最具开创性的人物当数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刘易斯指出:当前发展中国家贫困与落后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即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与弱小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的对立,这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限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传统农业部门的重要性,建成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由英美等发达的中心国家开始,经过工业化得以实现,而处于边缘国家的现代化只有两种选择:或模仿中心国的工业化,或通过与中心国的经济联系为工业化创造条件。这样看来,刘易斯眼中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仿效对象、全面推行工业化进而实现“西化”的过程。


与刘易斯相比,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则更进了一步。罗斯托超越了单线型的生产方式理论以及以西方为中心的“中心边缘”模式,而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成长的阶段论。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传统社会阶段”;第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即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第三是“起飞阶段”;第四是“趋向成熟阶段”;第五是“大众高消费阶段”。罗斯托据此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具备经济上自我持续增长能力的社会,而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就是“起飞阶段”。“起飞”完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使社会开始向现代过渡,这就是现代化的过程。由此看来,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抽去了社会形态的性质,但显然也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为考察原本的,在这方面他与刘易斯同出一辙。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而工业化必然造成人类使用的能源结构的变化,美国学者列维(Levy)由此从这一视角对现代化的概念加以说明。列维指出:“我的现代化定义的关键,在于使用无生命能源和使用工具来增加努力的效果。……认定一个社会是较高现代化还是较低现代化,根据的是该社会成员使用无生命能源和(或)使用工具来增加他们努力效果的程度。在任何社会中,这两种成分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完全缺失或完全存在。”列维后来在谈到现代化的标准时再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现代化的标准是非生物能源与生物能源的比率,比率越高,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当然,即使比率非常之低,一个社会也绝不可能缺乏两种能源中的任何一种。同时,无论一个社会现代化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完全不使用生物能源。就最低限度地说,无论多么经济地使用能源,做决策总是要运用人脑能源,除非达到机器主宰一切的地步。

政治学视野下的现代化


不过,现代化造成的变迁并不限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变革也不可忽视,一些学者由此从政治学视角来涉足现代化。比较政治学之父阿尔蒙德(Almond)认为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在《发展区域中的政治》一书的前言中,阿尔蒙德等人明确提出,应按照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结构功能专门化程度,以及在政治文化中现代风格所占的优势等标准来给政治现代性下定义。什么是政治结构的分化呢?阿尔蒙德等人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指出,政治结构的分化,就是“角色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专门或自主化,出现了新型的专门角色,出现了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阿尔蒙德认为,在西方制度中,每一种结构都有一种专门的功能控制和调解着其他结构功能的发挥,而传统的、特殊的、颂扬式的、带着感情色彩的传播风格已广泛地被专门化、普遍化、成就化以及中性情感的合理风格所渗透。

这就是阿尔蒙德政治发展理论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在后来与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一项发展研究》一书中,阿尔蒙德进一步从政治系统功能的分化与加强来阐述政治发展是如何实现的。在阿尔蒙德等人看来,政治系统有着五个方面的能力,即提取(extractive)能力、调整(regulative)能力、分配(distributive)能力、象征(symbolic)能力与回应(responsive)能力,这些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政治系统的分化而不断加强,由此造成政治形式的世俗化与现代化的增长。这样一来,阿尔蒙德与鲍威尔眼中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系统的这五种能力不断加强的过程。

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对于后来涉足现代化研究的政治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又有一批政治学家投入到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研究之中。美国政治学家弗里德·里格斯(Fred Riggs)在批判地吸取阿尔蒙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里格斯从政治系统中特别分离出这四个基本概念——行政部门、官僚政治、立法和党派,并在给它们下专门定义的基础上,使它们配成几种基本的政体,分别是:(1)无行政机关、官僚政治、立法和党派的体制;(2)有行政机关,但无官僚政治、立法和党派的体制;(3)有行政机关和官僚政治,但无立法和党派的体制;(4)有行政机关、官僚政治和立法,但无党派的体制;(5)有行政机关、官僚政治、立法和党派的体制。显然,在里格斯看来,政治发展或者说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政治系统的这四个组成部分的健全程度,行政机关、官僚政治、立法和党派都健全的体制,无疑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政体,也就是最为现代化的社会。


社会学视野下的现代化


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变革,必然会造成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社会学家在探讨现代化时,着重关注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变化,并且对这些变化划定出许多标准,力图使之模式化。二战结束后一段时间,美国社会学在整个西方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开创的系统功能理论曾风靡一时,并在研究现代化时被社会学家们广泛使用。在帕森斯看来,人类社会的演变可以分为原始阶段、中间阶段与现代阶段,西欧从17世纪开始朝着民主与工业化发展时,现代化社会就产生了,而且现代化是一个从西方开始向全球扩展的普遍进程。帕森斯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趋向于分化为子系统(社会结构)”、社会总体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社会结构的存在方式是为了满足社会系统的功能,那么,当一个社会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系统的功能时,社会结构的变迁就势在必行。决定社会结构的四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政体子系统、统一子系统、模式维持和紧张处理子系统——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社会结构向着满足社会系统功能需要的方向运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增长、分化、容纳和价值概括化,由此造成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

帕森斯的系统功能理论对后来的社会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在现代化研究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帕森斯的理论。斯梅尔瑟(Smelsh)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总结与发展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斯梅尔瑟看来,现代化过程就是社会结构分化的过程,“结构分化可以更正式地定义为一个社会角色或组织分化成两个或更多的角色或组织的过程,这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会更有效率。新的社会单位在结构上互不相同,但合在一起其作用等同于原来单位的作用”。这种结构分化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社会领域:经济活动的分化,从家庭手工业逐渐向相对自主的经济体系转变;家庭活动的分化,“经济活动从亲缘联系或家庭单位中转移出来,这一事实意味着家庭丧失了一些它原先具有的功能,变为更加专门化的单位”。价值体系的分化,统治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的价值观不再是宗教信仰,而是自主的理性认可;社会分层体制的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除了世袭性的先赋资格外,其他一些评价标准也成为分层的标准;通过在职业等级序列中的变动而发生的个人流动增多。

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则借鉴了帕森斯的系统功能理论,来概括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艾森斯塔德看来,从微观上看,现代化是“个人活动和制度结构的高度分化和专门化,……个人所有的不同任务——特别是职业和政治中的任务以及他们与家庭和亲缘关系之间的任务——发生了分离”。从宏观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各个领域内的结构变迁,主要有:社会动员与社会分化,社会动员程度不断提高,在主要领域内的角色分化与专门化得到加强;持续的结构分化与变迁,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组织体系;组织系统与身份系统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一种具有高度流动性而意义模糊的身份系统”。在政治与教育领域内,广大群众被纳入中心领域,形成一种“广大阶层日益参与社会中心领域的趋势”。最后就是基本的大众偕同取向,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帕森斯的理论,对其他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詹姆斯·奥康内尔(James O‘Connell)就是其中之一。在奥康内尔看来,“在社会科学中,有一个名词用以指称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或前技术的社会逐渐消逝,转变成为另一种社会,其特征是具有机械技术以及理性的或世俗的态度,并具有高度差异的社会结构,这个名词就是现代化”。奥康内尔特别注重研究传统性向现代性过渡中发生的变化,并强调现代化的三个方面具有普遍性:(1)对事务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存在有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维持着一种连续不断的、系统的和创造性的知识探索——换言之,便具有分析因果关系式的观念和创造发明的观念;(2)产生于第一种观念并加以促进的工具和技术的大量增加;(3)在个人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接受不断变化的愿望,与此同时又具有保留个人和社会特色的能力。奥康内尔认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并指出“现代性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所包含的各种成分在有效功能的意义上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都需要所有其他成分也起有效的作用。这些成分在它们只有通过个别的人类活动才能产生作用的意义上说,是行为的。它们形成一个系统,意味着每个成分的活动中发生的重大变化都将与所有其他成分的活动中发生的重大变化有联系”。

日本学者富永健一在定义“现代化”概念时,特意将其与“产业化”进行了区分。富永健一认为,所谓产业化,就是指从产业革命开始一直不断地进行到今天的、使人类的生活形态同以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技术上经济上的变迁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把现代化理解为将产业化作为一部分包含于其中的更广泛的概念”。在富永健一看来,现代化至少“包含着政治侧面和社会文化侧面这两个方面,若把这两个方面再加以细分,那么政治侧面又包括法和政治。现代法的确立,现代国民(民族)国家的形成,摆脱专制主义——民主主义之形成等等,就反映了这个领域的现代化;而社会文化的层面,正如这个名称所表示的那样,包括社会和文化。父权家长制的解体与核心家庭化,功能群体(组织)的形成,村落共同体的解体和城市化,公共教育的普及,科学革命、合理主义精神的形成等等,则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现代化。这些项目都可以看作是摆脱各自领域的传统主义的过程,因而又可以将它们总结为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

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的学者从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等方面对现代化进行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莱兰(Mc Clelland)就把人们对业绩的追求看作是现代化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在麦克莱兰看来,在一个社会中,业绩水平是用有多少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种术语来说明的:在传统文化中,缺少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家个人的高度进取精神可以打破各种经济上的束缚。为此,“业绩卓著的人将使他们找到通往经济成功之路,给他带来各种机遇并使他获得社会升迁。……这就使社会科学家们的注意力不仅仅集中在历史的表面现象上,而是去注意那些决定历史事变的、始终起作用的内在心理因素”。

美国学者丹尼尔·莱勒(Daniel Lerner)在现代化研究中也突出了心理、思想因素的重要性。莱勒在认可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特征。在莱勒看来,传统社会是一个“非参与型社会,它通过世袭的办法把人们安排在各个彼此隔绝和偏僻的社区中,它缺少使人们相互依存的纽带,人们的视野被局限在一个地方”。莱勒认为,一般来说,一个社会越是表现出情感移入性,它就越可能成为现代型社会。在此基础上,莱勒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某些明显特质的进程,这种明显的特质足以解释,为什么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确能感受到社会的现代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它们是如此的密切相联,以致人们不得不怀疑,它们是否算得上彼此独立的因素,换言之,它们所以携手并进且如此有规律,就是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实现”。

斯坦福大学的英克尔斯(Inkeles)教授,也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在他看来,所谓“现代化”,不应该被理解成为一种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状态。基于此,英克尔斯提出“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这一著名观点,这是因为,“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确立了“人的现代化”最为关键这一前提后,英克尔斯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并由此而勾勒出现代人12个方面的特征:一、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二、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三、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四、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五、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六、计划;七、知识;八、可依赖性和信任感;九、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十、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重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十一、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十二、了解生产及过程。

历史学视野中的现代化


客观地说,上面所提到的学者对于现代化的解释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现代化进行探讨,因而对现代化的理解都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些学者往往强调现代化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打个比方说,这就有点雷同于“盲人摸象”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尽管学者们都认同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但这种转变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或政治方面,或价值观念等某一方面的变动,现代化是一个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概念,它是一种整体的社会变动,不但包括工业化所推动的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变化。不少学者,尤其是历史学领域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力图从一种综合的视角来界定现代化,由此而形成现代化研究中的综合学派。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西里尔·布莱克(Cyril Black)教授,是现代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布莱克就对现代化进行过这样的界定:“‘现代化’一词指的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的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它发源于那种社会能够而且应当转变、变革是顺应人心的信念和心态。如果一定要下定义的话,那么,‘现代化’可以定义为:反映着人类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这种适应过程发源于西欧一些国家并开始产生影响,在19、20世纪,这些变革延伸到所有其他国家,并导致了一场影响各种人际关系的世界性转变。

布莱克特别强调指出:“只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定义才更适合于描述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各方面的相互关联。“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莱克在论及现代化时,再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代化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即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扩增过程。……我们认为,现代化的定义是:就同时存在的社会形式而言,无生命动力源泉的比例已经增长到了或者超过了不可回转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如果无生命动力的比较少量的减少无法为有生命动力的增加有所‘弥补’或者如果不对社会作不可避免的、广泛的改革就无法弥补,那么这个社会或民族就现代化了。

印度孟买大学的德赛教授也倾向于从一种宏观的综合的视角来认识现代化。德赛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即现代化既是过程,又是产物。若与城市化、工业化、民主化、西方化或欧洲化等相比,现代化表达了一种更复杂的过程,并且表示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形式的同样复杂的产物。……这个过程不仅局限于社会实体的某个领域,还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基本方面。具体来说,包含这样几个方面:思想领域内的变化,即现代化表现为新知,它可能探求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现代化造成了家庭结构、制度结构等各方面的高度分化和专门化;政治变化,即国家主权的合法性来自民众的认可,政治权力广泛分布到各社会群体,现代民主或半民主政府的形成等;经济变化,主要表现为现代产业经济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文化领域内的变化,即新文化观开始出现,新的人格定向、品质和特征开始形成等。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现代化概念的总结与探讨颇具代表性:“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从心理层面看,现代化涉及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从智能层面讲,现代化涉及人类对自身环境所具有的知识的巨大扩展,并通过日益增长的文化标准、大众媒介及教育等手段将这种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从社会角度看,现代化一般会将它们和那些自觉组织起来并具特殊功能的高一级社团联系起来,从而使家庭和其他最基层组织的生活获得新的补充。从政治方面看,现代化首先表现为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通过这种动员,一连串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信条全部受到侵蚀或被放弃,人民转而选择新的社交格局和行为方式;其次表现为新的政治职能的划分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亨廷顿还特别概括出了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的现代化进程所包含的九种特征:第一,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必然涉及人类生活方式根本的和整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规模之大,恐怕“只有一万年以前游牧民族向定居农民的转变才可与之比拟”。第二,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不能将现代化过程简单归纳为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方面,它包含着实际上是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第三,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现代化的各种因素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第四,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第五,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因此,从传统社会中发生的变化来看,现代化确实是革命的过程,但从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时间来看,现代化又是进化的过程。第六,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进行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的水平或阶段,它显然是从传统阶段开始,以现代阶段告终。第七,现代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现代化在社会之间产生了集中的趋势,现代化意味着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趋向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各个社会趋向于最终结合的运动。第八,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基本上是个长期的趋向。第九,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现代化的精神冲击很多,也很深刻,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的。客观而言,亨廷顿所总结的九大特征,是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较完备的总结和描述。



本文选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题目为编者所加,经过编辑特别推荐购买此套书仔细研读。该选文只做推荐书目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


—End—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计秋枫 | 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叶成城 唐世平 | 第一波现代化:一个“因素 + 机制”的新解释
“一个英国人就足以缔造大英帝国了” | 亚当斯
陆建德 | 伏尔泰的椰子
彼得·沃森 | 追溯20世纪人类思想规则的演进
梁治平 | “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变革
约瑟夫·埃利斯 | 终结革命:追寻现代美国的起源
姚洋 | 苏格兰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启示

现代社会的萌芽:来自昨日之前世界的观察 | 贾雷德·戴蒙德

中国历史是一个摇摆不定的历史 | 贾雷德·戴蒙德

周雪光 | “有组织的无序”:封闭系统中组织决策的大困境
福柯|禁闭邻人:那些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
中世纪欧洲的大瘟疫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弗朗西斯·加斯凯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