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清华历史教学》主编、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
大家在中学都上过很多历史课了,大学生为什么还要修习这门历史课呢?我想,主要的理由,恐怕不是增添些知识的内容,而是对“历史是什么”有一个重新的理解。如果你们不相信,请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历史”这个词有两层意思,请告诉我,是哪两层?“历史”什么时候有“两层”意思?在座的同学,脸上不无困惑,也就乏人举手回答。两层是指上层与下层吗?当然不是,大家都笑着摇头表示不同意。那么,是指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吗?”看来也不大对,还是不表示意见吧。这时已有学生举手说:“两层指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不少同学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不对。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另一层是指对过去发生过事情的理解与表述。请你们仔细辨别一下这两层意思的不同,如果想清楚了,就知道所谓的“历史事实”是指历史家告诉我们的“事实”,还是属于第二层意思而不是第一层意思。历史当然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只是过去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大概只有上帝知道了。过去发生过的事,是经由历史家的工作,把留存下来的资料,加以搜集、爬梳,整理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再加以精细的解说,才成为我们所认知的过去世界,也就是所谓的“历史”。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历史家,就没有历史。这句话,你们可以理解吗?这里所说的“历史”是指第二层意思,对吧!再者,对于我们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来说,是第一层意思,即过去发生的事情重要呢?还是第二层,也就是对过去事情的理解与表述重要呢?再强调一下,我们所学的“历史”,应该是第一层意思,还是第二层?同学都说,第二层意思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历史。对的,一定要记住,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对过去事情的理解与表述,是历史家的工作。我们知道历史家是从问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开始,搜集有关的资料,分析这些资料,找出最关紧要的讯息,做为主要证据,经过严谨的推证,回答提出的问题,最后加以精确而优美的表述。不过,大家想想,哪一门学术不也是从问问题开始,搜资料、找证据、做推证以回答问题?所以,历史作为一门知识,仍然应该有其本身的特点才对,但哪是什么呢?英国的历史教育专家讲到历史学习时,把历史知识时分为“实质概念”与“第二层次概念”两类,很有参考价值。所谓“实质概念”指包含具体知识内容的概念,如“封建社会”“工业革命”“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等,但这些知识内容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呢?则属于“第二层次概念”了,它主要指时序、变迁、因果、证据、解说与神入这六项。我做个简单的说明。时序是什么,大家都很了解,因为历史是时间的学问,事件的时间前后当然不能弄错,可是时序还有了解一个长时段特点的意思,我们不能忽略。变迁对我们来说也不陌生,太史公就说过“通古今之变”的话,变与不变(持续)都是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现象。变化的出现,必有其因,亦生其果,但因果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如同一面巨大的网,而不是一条直线就可以推断出来。证据当然重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就是严谨的表现;证据的运用,一方面不可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若有“反证”出现,你的证据就功效大失。解说指相同的资料,也未见反证,只因为观点、立场的不同,得出不同的解释。例如秦始皇,如果从政治体制的建立,疆域版图的奠定来看,他确有功业,应予正面评价;但在他统治下的人民十分痛苦,他是施行暴政的暴君,应予负面评价。两种历史的解说都可成立,没有对错的问题。最后讲到“神入”,也许是同学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神入,就是英文的empathy,也译作“同理心”或“移情作用”,在历史教学上,我们一般习于使用“神入”这种译法。神入是指经由文字的解读,进入人们心中,探索、体会人们的内心活动,或寻求昔日某个群体的想法或心态,借以感受时代的氛围。我们读到文字的记载,大多属于事情的表面,宛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参与其事的人物,其思虑、关怀等内心活动,才是水面之下冰山的主体;尽管记述甚少,又嫌模糊,我们就可以不予理会吗?证据与神入。这不是我说的,是英国的历史教育专家伦敦大学李彼得教授(PeterLe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英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历史教育的改革,成效卓著。其中有一重点就是借由第二层次概念的学习与练习,培养学生历史科的核心能力。我想还是应该多介绍一下神入吧,不妨举个历史上的例子,或许大家能留点印象。三国历史,大家都熟悉,白帝城刘备托孤的事,都知道吧,我就举这件事来谈谈。白帝托孤,与三顾茅庐一样,几乎是无人不知的典故。史书记载,刘备在夷陵道为陆逊所败,退至白帝城,病重,召诸葛亮与李严至到面前,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十倍于曹丕,必能有所作为,如果刘禅可以辅佐,麻烦你辅佐,如果他实在不堪,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我一定尽我一切的力量,效忠朝廷,直到我的最后一天。”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说,刘备的话是讲给李严听的,告知这位四川旧势力巴蜀士人的领袖,蜀国政权交给新来的荆襄士人首领诸葛亮掌控,也就是在李严的面前,巩固诸葛亮的地位。田教授的解说尽管甚为精彩,但我们不必采用他的说法。我请大家想一想白帝城内,刘备身旁,是怎样的景象,体会一下,当时呈现怎样的氛围。我想,那股哀伤的、悲痛的,甚至是凄惨的云雾,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刘备面对眼前这位智谋出众,术德兼修的摰友,所倾诉的最后遗言,必然出自肺腑;而诸葛亮看到这位曾经为之指陈天下大势的英雄人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自已提出这样的请求,必定感动不已,于是流下沉痛的眼泪,而他的回答,必然也是出自肺腑。在这样的情景下,几乎没有任何“心机”的存在空间。如果,你认为刘备有其心机,他深知儿子刘禅不才,就用这番话套牢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总不会说,好的,让我辅助看看,真的不行,我就遵命,取而代之。所以,诸葛亮只有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我觉得,我们读史书不可以如此理解。因为,我们读书,主要是为了充实自己,让我们的境界有所提升,提升到史书上贤人英雄所呈现的意境,而不是把昔日的英雄拉下,拉到如同我们自己一般的低下。如果读书,或读史书,得不到有益身心的好处,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它呢?最后,谈谈上文提及的那个问题:历史一词有两层意思,请问:是哪两层?同学选做的不多,答对的甚少,仍有不少同学写: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我想,这个观念不容易记住,我就是再三说很重要啊。但是,为什么有人对“神入”,就能够记得呢?我的解释是,同学听到观念、定义,交给脑中主管理性认知的部分,但听到神入的例子,就由脑中主管感性的部份处理了,这或许是为什么一个记不大住,另一个就自动记住了。这样的解释供您参考,也希望得到您的同意。本文为张元先生所开的“《资治通鉴》选读”课程的第一讲讲稿,为方便阅读此处做了少量修改。特别推荐选听此课,详见“阅读原文”。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余英时、史景迁 | 世纪交替中的中国知识分子(1898-1989)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易中天|万历王朝的终结
黄仁宇|李贽之死
李伯重|“十七世纪全球危机”中的中国与英国
葛兆光 | 黄河依旧绕青山
王家范|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牟复礼|万历年间的思想、政争与社会危机
卜正民 | 晚明帝国:一个迷人又易变的世界
魏斐德 | 先进民族:失败于17世纪的世界普遍危机之中
赵世瑜 |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理解明清易代的两个维度
中国历史是一个摇摆不定的历史 | 贾雷德·戴蒙德
文贯中|中国自陷于农本社会怪圈的经济地理学析解
吴晗|东林党之争: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