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流观察 | 深圳地铁2022年客流年报

Metro Bay Metro Bay 2023-01-28


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去年回顾:客流观察 | 深圳地铁2021年客流年报

相关阅读:客流观察 | 深圳地铁2022年12月客流月报


|图:Metro Dove
|文:Metro Dove

深圳地铁客流年报来啦,来看看去年深圳地铁取得的成绩吧。


01

总体客流情况


深圳去年经历两次封控,以及最后的大规模感染,总客流同样大幅下滑。



全年总量日均478.55w,为2021年的80.26%,在新线加持下未低于2020年。其中工作日542.34w,为2021年的84.04%;休息日341.63w,为2020年的69.77%。

02

全年客流阶段分析



1-2月主要为春运,叠加本土疫情以及境外输入关联疫情,客流波动很大,除夕失守主榜,2月初恢复到600w又被轰下去,终于在3月初下决心封城一周。


4-8月为稳定期,4月有较快的反弹,5月工作日稳定收复600w。6-8月时不时有一股本土病例,客流会有相应小幅下跌,但跌幅不大,8月中旬出现过普通工作日650w,也是开年第一周后的最高位,全年恢复最好的时候。


9月再有一波较大的本土疫情,再度周末封控两天后快速反弹,不过国庆节再遭抑制。


10-11月再次迎来难得的稳定,叠加14号线开通,工作日再度上摸650w,周五迫近700w。11月末全国大环境急剧恶化,客流被牵连下滑。


12月进入疫情新常态,先在12号线开通下反弹,后在感染潮影响下暴跌。至月末重新恢复,但仍离正常仍有较大差距。


03

客流强度


全年里程客流强度以1.11完成四连冠,主要在4-6月和11-12月建立优势,在较正常状态下仍然是客流强度基数最大的城市,但显然不是拥挤度最大的城市-市区线密度足够大,车辆编组也足够大。站均客流强度常态下仍居2.0以上,和北京、上海大体一致-都是线网密集,人口众多的典型例子,落后于核心区车站较少的广州。

04

换乘系数



和广州类似,深圳在疫情影响时换乘系数也会略有下滑。20号线开通后正常情况下能达到1.65以上,较2021年的1.62-1.63有进一步提升,当然也有6/10两条线路客流培养的因素。10月底14号线开通后,换乘系数迅速达到接近1.7,12号线开通后甚至一度达到1.71。对于500km以上的线网,换乘系数达到1.7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05

分线数据



2022年受疫情影响,所有既有线均值除20号线外,较2021均有明显下降。5号线从百万以上下跌到80w上方,但仍继续维持领先。1号线在70w上方稳居第二,在5号线因疫情打盹时有过登顶的表现,但损失通关客流,城市重心西移之后客流也开始走下坡路,难和5号线竞争。3号线以约60w居第三。

2-4-7-9-11号线挤在相差4w的狭窄区间内。疫情对2号线影响相对较大,4号线靠着休息日优势重回梯队第一。9号线前期较为稳定和开通岗厦北的11号线双双反超7号线。11号线在岗厦北开通后,工作日已经和2-4-7-9拉开距离,目前仅恢复通关的4号线在休息日能与之一战,今年有较大概率登上梯队榜首,且有望刷新尘封多年的单线记录。

此后的6/10两条线路,客流离40w的预期都差了三成左右,6号线受疫情影响,原本周日超周六的形态罕有出现,说明6号线周日客流组成仍然偏向休闲而非刚需。8号线大环境差,更是冲高乏力。只有20号线在展会带动下有多次上涨,均值也来到0.5w,工作日在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中。

新线方面,14号线较12号线早开通一个月,而11月恰好大环境稳定,所以表观均值超过12号线,但实际体量12号线要稍高一成。12-14-16三条线路去年预期总客流能达到80w,但目前来看,今年春达到80w仍需更进一步的恢复。

有轨电车同样遭遇较大打击,加上不时停运,客流均值下跌十分明显。

06

轨交占比



2022年轨交占比较2021年继续提升3%有余,开春后稳在63%以上,11月14号线开通后更是达到66%,稳居第二梯队,和线网规模相近的广州、成都、杭州旗鼓相当,2023有独占第二的可能。同时可以看出,疫情较稳定的月份,轨交占比相对会高一些。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轨交占比已经处于高位,新增客流主要还是需要从新增出行量(人口、改用公共交通)中挖掘,但部分重点线位还是可以通过和公交等的直接竞争当中获得客流。


07

客流形态


理论上仍是B型,休息日明显低于工作日,今年大部分时候的跌幅其实已经接近疫情前的京沪(A型)。但有趣的是,深圳跨年夜较先一天跌幅小于广州,节假日当天的跌幅往往不会太大。从目前来看,客流形态不太可能有明显转向-年轻人占比高使得休闲客流不会太差,短期内不会倒向北上的形态,但强大的通勤基本盘仍然才是客流的主力,新常态下仍大体会如此。

关于客流形态的事情,可以参见这篇科普文:
科普 |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8)

08

2023展望


对照2022预测,又是一个完全没兑现预期的例子,也可见年初实际上大幅低估了Omicron造成的巨大影响。此前预测2022年三条主力线路总和80w也受疫情压制而无法到达,目前仅为55w上下,算上岗厦北10/11以及6支的增量,大概在65w,占到全网10%,假如放在2021年这就是普工750w,周五800w的节奏,但新常态下究竟能否恢复满血仍然持怀疑态度,保守估计普通工作日仍会和2021差不多,稍好可能能超过700w。


此外还有部分数据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进站量及客流强度等数据,年前深圳工作日已有进站超广州的趋势,节后也有可能维持。客流强度方面,年前五个“1”差距并不大,深圳领先半个身位。但节后各市恢复进度尚未可知,仍有待观察。

新年 新线 新体验
欢迎领取Metro Bay专属红包封面!




- 往期精彩回顾 -

建设方案总体可行!深圳地铁5期规划技术审查通过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北大站主体结构首块底板顺利浇筑

福利!Metro Bay粉丝专属红包封面,欢迎领取!

深圳地铁5号线西延项目迎来首个区间双通!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公明车辆段入段线区间隧道顺利贯通

回顾2022,展望2023!大湾区地铁新线年度总结及预测!

重磅!深圳地铁五期建设规划,13条线路走向设站公布!

解读 | 如何评价深圳地铁五期规划?四大亮点逐个看!


- 深圳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

建设进度图:深圳地铁在建线路建设进度图【2022年12月】

深度分析:深圳地铁五期来了!18号线、20号线、25号线、27号线比选!

热点解读:解读 | 如何评价深圳地铁五期规划?四大亮点逐个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