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液体复苏时大量扩容合适吗

危急重症 淋床医学 2023-11-22

液体复苏时大量扩容合适吗

液体复苏一般是指在6 h内输液、输血量大于常规治疗,以纠正低血容量,保障有效心输出量和器官的血流灌注;6~72 h则少于常规治疗,维持疗效。在补液无效的情况下,应用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的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手段。液体复苏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为脓毒症的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较多问题。首先该措施被不加区分地应用于多种危重疾病,忽视了改善组织供氧的多个环节,也忽视了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老年、合并心肾功能损害及麻醉手术的患者,大量补液容易导致左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大量补充晶体或胶体液容易加重肺水肿。

脓毒症休克复苏的当前实践和理念进展

脓毒性休克的习惯性处方:首选多巴胺或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回流曲线在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干预中的应用

感染性休克液体管理策略:少即是多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指南荟萃(精彩PPT课件)

关于脓毒症3.0的争议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

老年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 2021 年)

脓毒症免疫抑制诊治专家共识

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2021年版译文)

2021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解读(PPT+视频)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解读与展望

正确认识脓毒症抗菌治疗的六个核心问题

学习笔记:何为脓毒症?治疗还在纠结胶体液吗?

病毒性脓毒症的研究进展与启发

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2020)

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诊断急诊专家共识(视频解读)


一、不同复苏液体的疗效比较

1.晶体液和胶体液:

尽管两者皆被广泛应用,但选用何者更好已争论了30多年,至今仍无定论。晶体液的优点是补充细胞外液和电解质,充分补液可有效恢复血容量,价格低廉,应用方便;其缺点是输注后迅速扩散至组织间隙,仅20%停留于血管内,大量输注才能产生有效的扩容效应;水分在组织间隙的大量积聚可导致肺、吻合口等部位水肿,降低氧的弥散和利用能力。胶体液的优点是增加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扩容能力强,持续时间长,可改善组织水肿并有利尿作用。但危重病患者常有毛细血管渗漏,补充的胶体易进入组织间隙并大量分解,使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明显升高,加重组织水肿,且费用较高。但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与晶体液相比,对创伤、烧伤和术后患者应用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未降低病死率。

2.高张晶体液和等张晶体液:

在低血容量患者,等张晶体液常作为输血前的替代品,但需大量输注;而高张晶体液能产生更佳的扩容效果,少量输注即可生效,因为其高渗作用可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液进入血管内,产生"自身输液"的效果,并可减轻组织水肿,因此也被推荐取代等张晶体液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但有学者认为,高张晶体液可导致破裂血管继续出血,在血-脑屏障破坏时可更多进入脑组织间隙,加重脑水肿。Cochran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为创伤、烧伤和外科术后的患者,但无充分证据显示高张晶体液优于等张晶体液。

3.白蛋白:

尽管白蛋白有较多优点,但其扩容效果仍极具争议,如输注后的白蛋白可加重危重症患者组织水肿,失去扩容效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输注的白蛋白被迅速分解,作为能量底物代谢,并抑制内源性白蛋白的合成。与其他人工胶体或晶体液相比,白蛋白的扩容效应无优势,且价格昂贵。为了评价白蛋白或血浆对危重患者病死率的影响,1998年英国学者完成了Cochrane荟萃分析,收入符合条件的32项随机对照研究,以使用晶体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将涉及死亡病例的24项研究分为低血容量休克、烧伤及低白蛋白血症3个亚组。在每个亚组中,白蛋白治疗组的死亡风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低血容量休克亚组的相对死亡风险为1.46,烧伤亚组为2.40,低白蛋白血症亚组为1.69,总的相对死亡风险为1.68,绝对值比对照组增加了6%。该文发表后引起巨大波澜,并导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使用白蛋白的警告,结果全球白蛋白的处方量明显减少。不过,随后又有多达22篇的研究文章发表,一致反对Cochrane研究的结论。而Wilkes和Navickis对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55个)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并未增加病死率。20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学者合作完成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SAFE研究),比较了4%白蛋白和生理盐水的复苏效果。该研究纳入病例6997例,包括创伤、重度感染、ARDS 3类,观察指标包括28 d病死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和新发生的脏器功能衰竭例数等。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美国危重病医学会等11个国际性学术组织的44位专家所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中亦指出,对脓毒性休克给予晶体液和胶体液复苏均有效,没有证据支持哪一种液体更好,但晶体液复苏需要更多的液体,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水肿;白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是否更有益需进一步探讨。

二、复苏液体选择的生理学分析

上述不同试验结果的差异非常大,严重误导临床治疗。不同危重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明显,采用一致的液体复苏方案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常规多中心研究有一个基本要求:即除1个指标不同外,其他皆相同,若研究结果阳性就认为有循证医学依据,但经常忽视所选指标的标准是否符合生理学特点,这是循证医学概念"简单化"的常见表现,也是导致不同研究结论短时间内不断被否定的重要原因。

1.白蛋白:

如上述,在危重疾病早期血浆白蛋白渗出明显,因此若其浓度>30 g/L,即可维持相对稳定的胶体渗透压,不宜补充;但低于该浓度将可能影响肾脏、胃肠道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应适当补充;若血浆白蛋白<25 g/L,将容易导致严重循环功能障碍,加重组织水肿,必须大量补充,一般为20~40 g/d,分次静脉应用。随着病情缓解,机体将进入应激后的"恢复期",毛细血管渗漏显著改善,合成代谢增强,补足白蛋白则是必然的选择。

不同白蛋白制剂的特点也需重视,一般10 g/支白蛋白的液体量是50 ml,更适合有水肿、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且补充后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即可,但其扩容作用较慢,对有脱水的患者不太合适,若仍选择该制剂,则需用较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12.5 g/支白蛋白的液体量是250 ml,扩容效果好,更适合于没有明显水肿的患者;若用于功能不全或水肿患者,需缓慢静脉滴注,并适当加用利尿剂。200 ml血浆约含10 g白蛋白,特点与12.5 g/支的白蛋白相似。

2.晶体液:

毛细血管对晶体液是全通透的,因此无论是否有毛细血管渗漏,静脉补充后皆可迅速分布至组织间液,故更适合用于无水肿或水肿较轻的患者。若脱水合并低血容量休克,应迅速给予等张电解质溶液,且初始输液速度要快,然后根据脱水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调整。若有水肿和稀释性低钠血症,则应严格控制等张晶体液和水的入量,适当补充胶体液和高张晶体液,适当利尿。

3.葡萄糖液和水:

主要增加细胞外液水的含量,因此对有明显高钠血症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低血压或高血糖,皆必须选择葡萄糖液和水,而不是晶体液;若血压低,则加用胶体液;若有高血糖,则加用足量的胰岛素,直至高渗状态逐渐恢复。

三、液体复苏目标的生理学评价指标

目前比较公认的复苏目标为:
(1)中心静脉压(CVP)为8~12 mm Hg;
(2)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
(3)尿量≥0.5 ml·kg-1·h-1

(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O2)≥70%。

1.中心静脉压:

是反映血容量和心功能的综合指标,一般认为在右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CVP下降,血容量不足,反之亦然。但由于静脉壁非常薄,容易受外界压力的影响,故CVP不仅与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有关,更与胸腔负压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机械通气压力较高、严重肠胀气的患者胸腔负压显著下降时CVP可明显升高;机械通气压力不足、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急性肺实质病变等原因导致呼吸增强时,胸腔负压显著升高,CVP明显下降,因此CVP不能准确评价呼吸相关危重症患者的血容量。

2.尿量:

在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机体代偿,肾脏血液循环首先受到影响,故尿量对判断血容量比较准确。正常情况下机体每日需500 ml尿液将代谢产物排出,故将500 ml作为少尿标准,1500 ml左右比较合适,低于1000 ml多意味着细胞外液量不足。但在创伤或严重感染患者,由于应激反应,肾脏重吸收钠和水的能力增强,尿量1000 ml也不一定存在血容量不足;在合并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由于高渗性利尿,尿量达到1500 ml也常有血容量不足。老年患者由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减退,需要更多的尿量排出代谢产物,因此评价尿量时也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3.血压:

血压的评价也有较多问题。在血容量不足的早期,一般不会出现血压下降,甚至有所升高。在有效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出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随着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的反应性增强或应激反应,血压也可上升,故血压下降常不是血容量不足的早期表现。即使血压下降,也可能是血容量不足以外的原因,如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严重酸中毒或血管张力下降。因此有效血流量不足的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正常或降低,需根据生理学特点综合评估。

4.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是反映氧代谢的指标,可较好反映液体复苏效果,但也需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若动脉血(SaO2)和SO2同时下降,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O2)不变,则为肺氧合功能障碍;若SaO2正常,SO2下降,CaO2-CO2增大,则为周围循环不良或组织代谢增强,前者需液体复苏,后者则需降低过强的组织代谢。SaO2和SO2同时下降,CaO2-CO2增大,说明肺氧合功能下降合并循环功能障碍,应注意并发心功能不全和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抑制作用。SaO2升高,SO2不变或略微升高,CaO2-CO2保持不变,说明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措施使肺氧合功能改善。SaO2不变,SO2升高,CaO2-CO2下降,可能是组织氧耗量降低(如低温、镇静)或组织摄氧功能下降(如部分脓毒症、氰化物中毒、硝普钠应用)。

四、不同疾病的液体复苏要求

病种不同,补液的质、量和速度也有区别。脓毒症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液体复苏。有颅内高压的颅脑外伤患者,不仅补液量不能多,补液速度也不能快。四肢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容易止血,补液量可较大,补液速度也可较快;但有活动性出血时,只有失血量超过15%时才需扩容治疗,且初始阶段应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胸部创伤和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在彻底止血前,快速大量补液可使血压迅速回升,但病死率并未下降;相反,以MAP 50~60 mm Hg为目标限制液体复苏的速度,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在彻底止血前,按超常速度补液可导致血压的迅速升高;血液过度稀释,不易形成新的凝血块或使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皆可加重或诱发新的出血。大量补液也可使血液过度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不利于氧的携带和运输。

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重症患者,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补液量,有作者推荐首先给予1000 ml晶体液或500 ml胶体液快速输注,观察心室充盈压和氧合情况的变化,指导输液治疗,但临床可操作性不强。一般要求严格控制补液,特别是控制晶体液,并避免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明显下降。在血压降低的水肿患者,大量晶体液扩容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血容量不足,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直接相关。水肿还会加重血压下降和组织供氧恶化,故也需严格控制水的入量。应结合血钠浓度适当补充高张晶体液和白蛋白。随着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总渗透压的升高,组织间液进入血管,血压回升,尿量增多,水肿也自然改善。利尿剂的用量也需严格控制,因为血容量严重不足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利尿无效;若利尿有效,则进一步降低有效血容量。

手术患者,即使患者的失血和失液量不多,但麻醉药、肌肉松弛剂的大量应用也常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较多麻醉科医生习惯迅速、大量补充晶体液以恢复血压,而手术结束后再应用利尿剂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但在手术结束后的部分患者,随着药物作用的迅速消失,周围血管回缩,大量液体进入肺循环,非常容易发生急性肺水肿。该类患者的血压下降仅仅意味着血管扩张,可不处理或适当加用升压药。

五、改善组织供氧的措施

改善组织供氧是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目的,主要包括改善动脉血氧运输量、微循环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这远超过液体复苏所涉及的内容。

1.改善动脉血氧运输量:

主要包括维持适当氧合、适当的血红蛋白(Hb)浓度、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实际应用时,上述指标的维持皆有一定的限度,其中PaO2≥60 mm Hg可保持适当的氧合水平(SaO2≥90%),继续增加氧浓度,氧合水平增加有限。Hb以100~140 g/L为宜,除活动性出血外,Hb尽量≥90 g/L,过低则运氧量下降,过高则增加血流阻力。在维持适当Hb浓度的情况下,SaO2在85%~89%之间也是相对安全的。维持白蛋白>30 g/L即可,如前所述。最后强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适当调节机械通气压力,保障心输出量的正常。

2.改善微循环:

正常的微循环结构、适当循环血流量和凝血功能是维持微循环正常的基本因素,故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维持动脉血氧运输量各环节的正常;
(2)改善水肿对毛细血管和静脉的压迫作用;
(3)控制医源性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一是具有高损伤性的药物,如造影剂、部分抗生素,二是质量可能欠佳的静脉用药;

(4)对有明显高凝状态的患者及早行抗凝治疗。

3.改善组织对氧的利用:

包括改善组织代谢和降低耗氧量。前者主要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包括避免碱中毒、保障充足的能量供应、及早发现和处理高血糖、维持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适当电解质浓度,特别是防治低钾、低镁和高钠血症,防治脱水和水肿;后者主要为降低机体的代谢,如降温、应用镇静或肌肉松弛剂抑制过强的自主呼吸。

总之,目前的液体复苏概念是脓毒症诊治初级阶段的产物,对规范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逐渐过渡至改善危重症患者的组织供氧。
引用: 朱蕾, 沈勤军. 液体复苏时大量扩容合适吗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 (6): 403-405.

集锦:咳嗽,共计22篇
集锦:血流动力学,共计28篇
集锦:临床各种操作技术——视频、流程、规范、技巧等(收藏版)
集锦:血栓、血栓栓塞
集锦:重症的镇痛+镇静
集锦:休克
集锦:心电图学习
集锦:碳酸氢钠、酸/碱中毒、酸碱失衡
集锦:肺栓塞
集锦:微量泵、血管活性物质等
集锦:抗生素,共40篇
集锦:细菌耐药
集锦:关于“血压”的37文献
集锦:抗结核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处理,共计35篇
集锦: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病,自身抗体
集锦:临床营养治疗,共计27篇
集锦:深静脉置管、管理;中心静脉压(共计27篇)
集锦:综合征、综合症、危象,共计70篇
集锦:阑尾,共计7篇
集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功能不全,共计19篇
集锦:高血压,共计22篇
集锦:心肌梗死、ST段,共计20篇
集锦:胸腔积液,共计38篇
集锦:高钾血症
集锦: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集锦:血糖、糖尿病、胰岛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集锦:临床各种评估、评分、管理策略
避免落坑:常见的危急重症影像实例集锦
肺间质改变为表现的不典型肺结核(CT集锦)
集锦:腹腔结核的CT影像——TB or not TB?
指南集锦:乙肝病毒与母婴(2017-2021年国内7部)
临床各科危急值集锦 | 危急值报告,关我们什么事?

硬货分类:老年科指南,共计30篇
硬货分类:肾脏病
硬货分类:重症超声、心脏超声、肺部超声、超声引导
硬货分类:腹泻,共计12篇
硬货分类:心律失常,共计17篇
硬货分类: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脑水肿,共计26篇
硬货分类:咯血,共计12篇
硬货分类:利尿剂,共计8篇
硬货分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硬货分类:肺水肿、胸部X线(23篇)
硬货分类:合理用药,共计25篇
硬货分类:肺栓塞、血栓栓塞性疾病、D-二聚体
硬货分类:死亡、心跳骤停
硬货分类:临床各种诊疗思路、思维
吐血整理的危急症91篇硬货文章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