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拜托,这些问题别问我!

丹妈和小伙伴 丹妈读童书
2024-12-03

          丹妈碎碎念          


分享好书之前先插播一个返团信息,昨天文章里,很多读者问叮当在哪下围棋。


他一直上的都是线上围棋课爱棋道这是去年我和小伙伴花好几个月才甄选出来的线上围棋课。这周有返团,具体文章介绍戳这👉爱棋道围棋课,万幸给娃学得早。


另外,今天要种草的这套书,也被选为赠书的其中一套。选新书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担心家里有重复的了。


有兴趣体验围棋的读者,可以先不用着急入手这套书。可直接领免费试听课,将于下周二开始直播体验适不适合孩子,学还是不学,建议在体验课结束之后,再做决定哈。

👇 免费试课链接👇


-- 我是好书分享分割线  --

娃越长大,越考验父母的全科知识储备

曾经,叮当会问一些可爱的问题,我忍俊不禁的同时,动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个时候多美好啊

只是如今,他从生活现象问到宇宙万物,我应对得左支右绌,有些场面一度让我尴尬不已,内心os:“拜托,这些问题别问我!”“大人好难 ......”

我急需这样的科普书:

它要切实关注孩子感兴趣的问题;

它要是我的“真题库”,解答孩子的疑问;

它不能太难,孩子能看懂;

它的回答要科学而不晦涩;

……


比如周一我给大家分享的生物人体科普👉《惊奇人体研究所》,围绕人体内部的未解之谜,300多个知识点,让人脑洞大开、拓宽认知边界。



又比如兰道尔·门罗以一已之力开创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派”从提问阶段就让人惊掉下巴,再用最科学的方法、最严密的论证,去回答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问题。


这真叫“一个敢问,一个敢答”,还答得让人心服口服



结果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一套书,我把它称为“what if 中创”版(全称:中国大师原创what if 科普书)


这套书是大物理学家李淼与孩子的问答集。


123个问题,全部来自孩子,和一些大人的童年“遗问”,我初次拿到手,就津津有味看完了。


 《这是一个好问题》



开本:16
页数:144页/册   数:2册
定价:200.00元/套

适读年龄:8岁+


李淼超级厉害,简单罗列几条,大家感受一下:


他是超级学霸。16岁考上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


他是大物理学家。1984年他投入弦理论领域。没错,就是爆火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主角谢耳朵的研究方向。



他是中国科学家代表,曾经4次与霍金见面,并递交验算手稿。



在追寻宇宙真理的同时,李淼也是鲜活生动的跨界达人


他将科普与各种新媒介、新平台结合,从知乎博主、网课达人、科普作家,到参加各大卫视爆火的节目。


他诠释了什么叫性感的大脑、科学的魅力



如此学者,本该端坐物理殿堂,成为寥寥无几的大师,继续钻研某一领域。


但李淼却纵深一跃,“下凡”推广科普。

“ 说人话 ”,是科普最难的一点


有问有答?
不够。还要讲明白


讲明白,听懂了?
不够。还要有趣

 
有趣了?
不够。还要科学、严谨、真诚

从2015年第一次线上给孩子讲量子物理开始,李淼就掌握了科普秘钥。


他有三大法宝:



思考的乐趣就在于,你问了一个“傻乎乎”的问题,但有人认真回答了你的问题,甩给你一个科学答案。





在这两本书中,作者选了很多古古怪怪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吹出来的气是凉的,哈出来的气是热的?



作为有着三十多年“活着经验”的成年人,我知道冻手的时候要哈气;烫手的时候要吹气。


一哈一吹的原理,我没想过。



看完解释,是基础物理学知识:蒸发吸热


世界上没有蠢问题,只有习以为常、对世界失去好奇心的笨大人


👉还有:鼓起腮帮子时嘴里的气体从哪儿来?



我还真试了半天。张开嘴,用力吞吐,试图用外界空气填充起下垂的腮帮子。


别问……自己试。




对于巨大而无法窥见全貌的事物,比如宇宙,以及微小的无法掌握的事物,比如分子原子,要想把它们讲明白,绝对是挑战。


而作者很擅长把它们生活化、图像化


举个例子:什么是量子?李淼用石头做类比,讲得明明白白。



把粒子想象成一块被砸成分子级别的小石子,然后扔出去。我们无法确定小石子何时落向何处。




科学问题,科学回答。但面对啼笑皆非的问题,要如何科学回答?



看这个问题:🐹让仓鼠跑圈发电,是个好主意吗?


李淼像对待科学研究似的,进行了一番严谨而科学的论证。


他先论证了是否可行:一个人跑一小时,能发0.5度电,够一个灯泡亮一天。


进一步论证:一只仓鼠跑1小时,够亮1分钟。


结论:放过仓鼠😂



插画师垂垂的创造力、想象力,也是一绝。


她为图书创作的插画,有收放自如的科学想象,有趣味搞笑的伏笔,有原来如此的顿悟……




👇点击以下小程序下单👇




01◔◧◭

《这是为什么》

侧重问题本原



这本书的主旨:通过常见的现象,探究原理,抵达本质,答案常常揭示是基本概念或规律。

有点绕?举例说明最直接。

航天员一定不会害怕坐过山车吧?
这个问题揭示概念:失重


水里的鱼为什么很少被闪电击中?
揭示概念:水的导电性


我经常被孩子的问题暴击

但看了孩子提给李淼的这些令人头大的问题时,我产生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他们放了我的一马;幸灾乐祸看热闹……


有一些问题虽然司空见惯,但若是被问,真不知道答案。

比如:📱手机震动是怎么回事儿?


一开篇,作者就直接回答了问题,手机震动的原因很简单:手机里面安装了一个振动器。

接着,作者解释了振动器的工作原理:离心力


糟糕!引入了一个巨难的概念。

但是李淼没有解释概念,而是提供了一个“离心力小实验”,让我们感受离心力


可看,可感,理解概念不必死记硬背


我们每天都会红绿灯🚦,但我们就没想过: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这背后有什么原理?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两个物理学理论:波动理论量子力学



又是大概念。有距离感,又高高在上。物理真可怕。


怎么破?


作者用一个生活情景:往池子中扔石子。一下就将这两个理论“庸俗化”、视觉化,拉近了凡人和物理的距离。



通过这个情景,得出“水波长短”的结论。


接着,作者言简意赅地将解释了信号灯光也是一种波,因此将信号灯光与水波关联起来。


自然而然,得出一个结论:光的波有长有短


那么,波长长的光照得远,波长短的光照得近。



最后,回到问题。红光波长比较长,能够早早提醒司机。


因此就形成了“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为什么圆形的镜头能拍出方形的照片?惊叹于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套娃问题:为什么镜头是圆的?能拍出圆形照片吗?为什么不做成方形的?


将套娃拆解后,李淼一一做了解答:
●  镜头是圆的,和成像原理有关。
●  可以拍出圆形照片,但我们更习惯看方形的东西。
●  镜头做成圆的,是因为圆形的东西更容易打磨。


答案不怎么酷,但就像作者说的:




如果我们能将习以为常的现象、约定俗成的事情,从全新的角度加以审视,就是具有启发性、值得探究的好问题。


                                                                                    


再点缀上作者的点睛金句,就会变成一道美味的科学大餐。



物理学家,似乎对世界有一种上帝视角:我啥都知道。面对这些古灵精怪的问题,都能认真对待,科学解答


一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02㏒∩∞

《那又怎么样》

侧重科学想象



如果你觉得物理只是打死也想不明白的规律概念、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的物理题……建议读这本书。

这本集结了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而作者脚踏实地,给出“实事求是”的答案。


最令我啼笑皆非、瞠目结舌的是这个问题:🐢 乌龟能活着爬到月球吗?


能还是不能,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要算一算,给出科学、严谨的答案。

我们看看大师是如何一本正经论证一个愚蠢的问题

数学题首先是严谨准确的数据: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乌龟爬行的速度。


乌龟既然是爬的,那必须有一条可爬的路。大胆想象:月球和地球之间有一条太空梯。


数据全了,路也有了。一道不太复杂的计算题。计算的结果是:预计需要700多年。


科学的严谨性在于乌龟的寿命。虽说乌龟长寿,但能爬700多年的乌龟……嗯,只能说这是一项“费乌龟”的大工程。


再来看一个胆大包天的问题:☀️太阳能被水浇灭吗?


这个问题,要探究的是太阳燃烧的本质

但是,对于“遥远而陌生”的太阳,我们先将它拉近,类比成我们熟悉的东西:

太阳的燃烧就是我们熟悉的燃烧;

浇灭太阳的水来自地球上的水(毕竟我们不知道宇宙中是否有水);

结论是:杯水车薪


但实际上太阳燃烧的本质是核聚变反应。


一听这个名字就不好惹,所以太阳燃烧的温度很高。水还没接近,就会变成水蒸气。(注意作者的严谨,假设了大气压。)


还不行,那就继续大胆假设:将太阳扔进一个水池中,会如何?

会“火上浇油”。因为水分子中的氢,是核聚变反应的燃料。



一手科学,一手想象。双手合拢,效果堪比宇宙大爆炸。

再来感受几个“敢问敢答”的例子:

手机充满电后会变重吗?
只有孩子能问出这种又怪又可爱的问题。


问题很童趣,答案很严谨:充满电,增加的是化学能,电池中电子数量不会变化。

答案是没变重吗?

作者却告诉你,这个答案不严谨。从能量和质量关系角度看,重量增加了。但是,这个变化微乎其微,四舍五入约等于0。

怎么让假期变长呢?这个问题一定是问到很多人心坎上了。


不是“凑单”,不是立法,不是请假……

别说,作者还真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
放假时,把学校或者公司搬动黑洞边,自己远离黑洞。

是不是想摔杯子?
提供了方法,又等于没提供。

但我觉得,作者用物理学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展示了科学想象力的奇妙。


这本书的第三章,是一些有关生存的大问题:

●   原子弹爆炸会毁灭地球吗?
●   量子武器能把人类变成粒子吗?
●   流星撞向地球怎么办?
●   如果发生灾难,人类怎么逃离地球?

孩子虽小,但面对生存问题,他们也有着巨大的担忧。


这种杞人忧天的问题很难回答,李淼很认真地回答了问题。



他先解释了原子弹的破坏性:



但是我们无法说清多少枚原子弹能毁掉地球。因此,他将“原子弹毁灭地球”的问题,引申为“物种灭绝事件”。


从地球演化进程中看,要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史实可以参考的,虽然地球经历了多次物种大灭绝,但是每一次都有物种存活下来。

作者扣题回答了问题:地球不会毁灭,生物也不会灭绝


这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作者也警告我们:

人类只是地球上的物种之一

真相可能是残酷的,但或许会让孩子更安心。


结尾有些沉重,补几个李淼的金句,一起振奋一下。







          丹妈碎碎念          


这套书出品自北科社,我们全网首发,我还给大家争取到一个福利:前1000名下单的读者,会得到作者李淼、插画师垂垂亲笔签名版😍




李淼和垂垂也专门录制了视频,太可爱了。


点击查看视频👇


两本书总定价200元,新书首发5折,100元入手,书香节这套书不会参加活动。因为涉及到物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建议二年级以上孩子看,会更好理解。如果没有进行过物理启蒙的话,可以看看这两套书👉《这就是物理》《地球与宇宙简史》


如何下单
  👇 👇
戳下面的小程序进入下单



 往期学科书籍推荐 


【全科】神奇校车 看不见的旅行 自然探秘之旅系列 DK知识大百科 万物里的科学 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 小小牛顿幼儿馆 妙想科学 | 尤斯伯恩 24小时漫画  地下水下 潜入地球+黑洞 


社会通识系列 图解科学技术与工程 不可不知的科学 太空猫系列 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How to: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 万物解释者 漫画 阿德老师的科学教室 | 漫画 阿德老师的科学教室2 |


【天文】宇宙的征程人类的旅程 球与宇宙简史 
【物理】这就是物理 孤独星球 万物运转的秘密
【生物】法布尔昆虫记 动物眼中的世界 最强动物争霸赛系列 大象的旅程 遗憾的进化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 奇迹博物馆 今泉忠明动物小百科 大自然系列 四季年鉴 自然图鉴 树木和森林的世界 |   
【地理】藏在地图里的大百科 加古里子·地球的力量科学绘本 | 地图上的地理故事·长江+地图上的地理故事·黄河 一条大河 美丽中国·正在说 小兔菲利克斯 好想去这样那样的国家 孤独星球 系列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