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本被吹上天的书,看完真得服气!

丹妈 丹妈读童书
2024-12-03

最近忙着搬家(虽然搬家主力不是我),但家里的重头,几面墙的书籍总归是需要我来收拾的,昨天小助理提议,是不是又可以送一波书了......enenen,我觉得不止可以送书,家里很多东西都可以送


等我好好筹划下,看怎么送!


除了搬家 ,最近也在整理科学课的拓展书单,脱一层皮的感觉。


庆幸的是,通过这项“命题作文式”的功课,我们也挖掘到不少非常优秀的科普书,后续我来细细分享。


今天就来篇短点的文,就分享两本吧:

它们其实都算是书店醒目位置放的“网红书”,但通过阅读一些略微浅显的、读起来无压力的小书,勾起我们对一个陌生领域的兴趣,未尝不可呢?


就像余华说的,树在阳光下成长时,阳光不会改变它本来的样子,所以树依然会以树的方式的方式长大。


阅读和学习也是这样啊,不用担心受别人影响,阅读让你变得越来越像你自己,愈加完整。



上期我分享的一本值得翻到烂的成人书,在评论中找到很多“书友,真的备受鼓舞!


相比孩子的阅读,我们大人何尝不是更需要去学习?


让我们一起去读、多读,去感受“灵魂的壮游”吧!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一本即使你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的英国心理疗愈入门书,推荐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每当心情低落时,我都想重温这个“找自我”的简单故事,看完觉得做了场心灵spa,神清气爽。



书很薄,寓言的体裁,精彩易读。


作者借用了《柳林风声》的人物设定,用200页的超短篇幅,把理论融入故事中,为我们展示了心理治疗的疗愈功效。


故事大概讲的是,人缘极好、家里有矿的蛤蟆先生,有天突然抑郁了。通过和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他获得了新生。


我想这本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点蛤蟆先生的影子。


蛤蟆来自一个声名显赫的酿酒家族,父亲威严、寡言,对儿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会指责他的一举一动;


而温柔的母亲也未曾给过蛤蟆太多关爱和拥抱,她顺从着丈夫的育儿观,却又把他当成一个长不大的小孩,经常让蛤蟆在朋友面前难堪。


在这样的氛围中,蛤蟆成为了一个人人喜欢的“老好人”,总是以别人为中心。


他会为了朋友上刀山下火海,不敢顶撞强势者,对谁都是笑眯眯的。


而另一方面,正如所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一样,蛤蟆对自己糟透了。


他始终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很难拒绝别人。


在我们的成长途中,又何尝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忍一时乳腺增生,退一步乳腺结节,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是波涛汹涌,暗自怄气…...


↑ 愤怒并没有消失,它只是以一种攻击性更弱的方式(怄气)表达出来了而已。


在对话里,我很多次感受到了蛤蟆沉默背后巨大的悲伤,被狠狠地戳中了。


因为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哎,谁又不是一个受过伤的“孩子”呢?


而童年建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延续到了现在,形成了此时此刻的蛤蟆。


以前的他,尽全力让父亲认同自己,表现自己;


而现在的他,同样是个“求关注”的显眼包和开心果。



如果成长注定是场战斗,那么怎样理解自己的行为,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处理童年的后遗症,就是我们的成长课题。


而蛤蟆与苍鹭的对话,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荣格曾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但所幸,我们都还“有救”。


去了解自己,拥抱自己,我们都有让自己变好的能力。




1


2

《法治的细节》


罗翔老师不用过多介绍了,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老网红”了。作为b站上的普法顶流,他让法外狂徒张三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重读《法治的细节》,依然会被罗老师的谦卑与深刻思辨所触动,像是看了一场法律哲学观大赏,精彩!



自诩“法学门童”的罗翔老师,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经典哲学名著讲起,让我认识到法理的魅力和局限。


我们能跟随他的专业视角,客观地重新思考社会热点话题,比如人肉搜索、见义勇为的尺度;


书中也聊到了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性侵犯罪中的同意问题”,谈韩国N号房事件、代孕能否合法化等。



所以这本书一点也不枯燥,反而颇有趣味。


它不仅是普法书,也是一本教思维方法的哲学书,还是罗翔老师念叨人生经验的随笔录!


它带给我的思考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法律其实是严肃又不失温度的。


我们对法律的期待是什么?


👉 希望它能以惩罚为后盾,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对于那些最严重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必须借助法律的手段来惩罚。


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


👉 同时也要限制维护社会秩序的力量本身,防止它异化为破坏社会的力量。


法治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它只是治理社会的次优选择,或者说最不坏的选择。



比如说人肉搜索,就是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平衡,人的本性总是希望窥探别人,但是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八卦自己。


如果隐私权只关乎私人问题的时候,此时隐私权可能就高于知情权。


因此在2008年的姜岩案中,王某被网友“通缉”,而法院最终判决相关网站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但当隐私权关乎社会公共利益时,比如特殊犯罪人的信息能否公布,这时候知情权可能就高于隐私权了。


法律是一场权衡,就像人无法画出一个完美的圆一样,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能带给我们相对的确定性。


这样有瑕疵的正义,虽不完美,但一定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爱具体的人,关心活生生的细节,心存善念,这是法理对我们每个人的提醒。


让我疯狂划线的另一点是罗翔老师对读书的思考:


知行合一,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也推荐大家去看看《在读书中超越有限的今生》,“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和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我们无知,所以我们读书,我们读书,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



罗翔老师对人类局限的深思和贯穿全书的自省,让人敬佩。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期待留言分享好书!




 往期推荐 

 那些让我相逢恨晚的好书

•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所有父母看

 不小心让我读到凌晨两点的好书

 豆瓣9.6,被她们狠狠治愈了

 读两遍依然会哭的成人书神作

 在任何年纪,遇到这本书都很幸运

 很努力却不幸福?意想不到的原因

 生病时,这可真管用(不是队友)

 都说可以打10星,但我看完心情很复杂

 一本值得翻到烂的成人书


【成人书单】三联生活周刊 《科学的决定时刻》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夜航西飞 | 局外人 | 俗世奇人全本:全三册 | 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启示 | 克拉拉与太阳 |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我与地坛 | 看不见的女性 | 认知觉醒 |


封面插画 | Robert Panitzsch
编辑 | 桃子    排版 | 可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