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易门对话致诚卓远创始人史帆

春晓 交易门 2022-05-29

Highlight写在前面

最近我们走访致诚卓远上海总部,与创始人史帆坐下来聊了聊天。我们覆盖的话题包括致诚卓远的历史,投研体系的搭建,以及致诚卓远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怎么样定位等。


从银行职员到量化私募创始人

2013年8月,还在银行任职的史帆开始尝试量化交易。他用股票市场的数据,做一些模型跑虚拟盘。史帆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回到老家昆明,入职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他在行长办公室负责数据分析。由于工作关系,史帆能方便地调到全行的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处理银行数据给史帆带来灵感。这种研究的性质和股票的程序化交易的研究有类似,都是通过分析参数来预测未来。“只不过银行数据做拟合,R方可以达到0.9,但股票因为噪音特别多,R方可能0.1都达不到”。他说。

跑了六七个月的模拟盘之后,史帆决定上实盘交易。朋友对他的模型很有信心,投来了几百万。2014年11月9日,史帆正式建仓。建仓后的那个周一,他记得证券股迎来暴涨。那波涨势让很多量化投资者遭遇亏损,因为他们那时只有IF这个唯一的对冲工具。

史帆告诉交易门,自己对风险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他清楚知道,证券加银行,占到了沪深300指数权重的35%左右。当其他家中性策略在股票仓位上低配金融、暴露了过大的金融行业空头敞口,史帆的股票仓位是相当接近指数的行业市值权重比例的。他在模型层面加以了控制。“前几年量化机构一直做空IF做多中小盘股,都是闭着眼睛捡钱。但我们的判断是虽然前面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但本质上是比较大的暴露,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结果会很惨。”

史帆在致诚卓远上海办公室工作


追求平稳增长,不押注

2022年2月的一天,收盘后,我们在致诚卓远位于陆家嘴的办公室见到史帆。和许多量化私募创始人一样,史帆看上去丝毫没有老板的油腻感,更像是一个普通程序员。他穿着棉拖鞋和羽绒大衣出现在我面前。他在沙发上坐下,双手放进衣兜里,羽绒大衣的衣领微微往后翻。

史帆创立的致诚卓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60亿规模,颇有特色的量化私募。史帆和当初一样,保留着最初的真挚和少年气。在他的办公室,他跟我们分享了一些当年创业的故事。

从银行离职后,史帆开始专职做股票研究。一开始他基于日线做策略,后面逐渐扩展到分钟线,体系越来越庞大。他感知到量化投研的好处是,前期与后期的工作可以有连贯性。比如他最初编写的某些函数模块,现在也一直在用,只需每年加一些新的想法和模块。“哪怕有些代码回去看,已经看不懂了,但我知道这个模块干了什么事。”

史帆认为比较清楚投研的前后关联,交易系统的整体性更好。比如,如果他在算法交易层面、或者在风险控制层面发现问题,他可能会返回去在清洗数据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更好的整体性是他感觉与其他家核心的差异点。

史帆认为风控是团队和其他量化团队的另一个主要差异。史帆坚持对各个方向的风险事先有判断,不管出现什么极端情况,都会有一定防御。不像某些机构,宁愿押注,希望押好方向、赚大钱。

拿2020年的行情为例,许多管理人压重注在抱团股上,能闭着眼睛捡钱。但2021年2月份,行情反过来了一小段时间,这种做法的管理人就面临较大的亏损。因为风控布置到位,史帆的策略春节后也还赚钱。 

2021年4月到9月,TMT风格上涨,暴露型做法又比较赚钱了,史帆的策略涨得比别家平缓的多。他总结自己希望各种市场环境里都能平稳增长,而不是去押注。“那样的话,如果中了就涨很高,不中就死得很快。”他认为资产管理行业,能否长寿才是最重要的。“要跟投资者一起成长,不能趁着业绩好,尽可能做大,或者是风格顺,尽可能加大风格敞口,风格转了就不行了。”


“发挥优势,定位中高频”

中国量化私募规模2018年底1000亿元,2021年夏天突破10000亿元大关,一批私募的管理规模攀升至5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以惊人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史帆认为,这波发展和2020年市场行情特点相关,许多管理人通过暴露风格盈利,规模也就上去了,但未来不一定能维持住。

另一方面,他认为可能大规模的量化私募,跟主观投资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风险收益特征会越来越像。“本质上而言,他们已经不是量化市场里面的玩家。虽然看着某家500亿、1000亿的量化基金公司,实际已经不是在用量化策略了。量化策略的核心之一是多次独立的随机的叠加获得稳定收益,当集中度上升,换手率下降之后,足够的独立随机就很难做到了。”

每次规模翻一倍时,史帆都会花时间观察策略表现后,才继续把规模扩大。“像2019年,我们扩到60亿后,就停了非常长的时间。”他说。史帆的定位是做风险足够分散,高夏普率、纯粹一点的量化交易,发挥自己的优势,定位做中高频。中长期目标,他希望维持100到200亿之间的规模,“尽量让公司活得长一点。”

2020年9月,致诚卓远在上海陆家嘴成立了策略研发中心办公室。史帆在上海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现在团队投研人员有14人。史帆也开始照着worldquant的体系搭建团队,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等,以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因为我占有公司100%股权,所以员工至少薪水方面是有弹性的。如果他们能创造出价值,我们可以给出比较高的薪酬,甚至对于团队带头人,我们也可以给出股权。”

对于希望进入量化行业的年轻人,史帆的建议是尝一两年,如果真的挣不到钱,就赶快走人。“因为量化这个行业好和差可能方差会非常大,赢者通吃,不像做IT,最厉害的IT可能薪水高,但是次级的IT也不会太差。”朋友们都说史帆是个无聊的人,工作之余,他的确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在昆明时,他给团队请了个健身教练,大家一起跟着教练健身。天天待在办公室,做完回家睡觉,第二天早上又来。在上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有时睡觉都在想策略。

量化研究是相当长期的事业,史帆说99%的情况都在踩坑。“踩坑是很常规的事情,可能连着试很多个方向,突然有个方向通了。”我问史帆说,很多创始人在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都会逐渐退出一线。他怎么看。史帆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致诚卓远一直做下去。

“我现在钱也够了,退休也够了,但是不干这个,我干嘛去?”


交易门:您对希望购买量化产品的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史帆:投资人要先区分自己每块资金需要的风险收益状况。比如有的资金可能完全不想回撤,就投债券型产品,有的资金希望各类固收,就投量化中性。有的资金能承受更大的波动风险,可以考虑像中长周期量化,甚至主观,拉到很长年度,也有做得好的。

投资者首先要做的是,区分哪部分资金能承受多少风险,自己心里要有个谱。然后在某个板块找风险特征的产品投资。如果投资者觉得跟踪误差10个点也没关系,就可以投一些风险更激进的产品。

每块比例定下来以后,最好就不要动了。因为投资者很容易反向操作,某个策略差就跑出来。比较早就跟着我们的客户,比如从2018年到现在,我们指增产品已经4倍了,对冲产品也两倍多了。有的客户收益明显低,因为他老在我们这切来切去。甚至员工有几年也切反掉。

交易门:量化超额收益逐步下降,你认为是必然吗?

史帆:至少2020年那种超额肯定是周期性的,这种“大礼包”的逻辑是前面很多年没有明显的抱团,2020年市场机构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散户相对比较少,机构里有很多人掌握了大量的筹码,这时候进行串通以后,可以合力把某一个板块炒高,这样持续的资金进来,所有人都是获利的。

这个庞氏骗局总有破裂的一天,跑得快的人都落袋为安,跑得慢的人吃亏。

大概从2020年直持续到21年的2月份,持续了14个月。第二波TMT、新能源这一波,4月份到9月份,持续5个月不到。逻辑很简单。第一波跑得快的人没挨到,第二波大家都倾向于更快逃跑。第三波能不能抱起团,可能就更难了。第三波稍微抱起团跑三个月,可能就有人想落袋为安。这部分带来的阿尔法,在接下来的年度,至少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现。这时候一直坚持的人到最后,肯定发现被别人骗去抬轿子了。

今年已经进行两个多月,大家也感觉得出来,没有明显抱着赚钱简单,之前2020年和2021年其实都存在。这种情况下,量化收益靠交易赚的钱,我们感觉2019年6月到12月最难,后面2020年2021年相对比较好赚。

交易门:为什么量化管理人规模上到一定程度,会变得更像主观基金?

史帆:这个逻辑是他们规模上去以后,不可能再赚交易的钱。一种情况是这些三四百亿、五六百亿全部退回到一百亿左右。另外一种是发指增,最后变成类似于量化和主观结合的公司,投资者也会逐渐发现,他们的收益更像一家主观的公司。如果投资人也认,他们就可以一直这样玩下去。

交易实际是精细的技术活,2017年、2018年当时就是所有人都没办法去赚风格的钱,风格都在亏钱,不管哪方向暴露,都是亏钱。那时候我们靠纯交易、纯股票alpha赚钱,现在我们这块也还是有优势。

赚交易的钱对于公司而言有一个最可怕的点,在于策略持有者知道能挣钱就一定能挣。比如有一个人他明白他能挣钱,他还会待在某头部机构里吗?这事情只有在像我们这里,所有东西都在我手里,才可能使得交易的钱能稳固在我们公司里面流转。如果其他团队要靠交易挣钱,给很高的激励,也还是不容易养得住。

交易门:您怎么样看待机器学习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

史帆:机器学习在量化里面的应用还是有很广泛的空间,机器学习解决了很多之前不太好解决的东西,但也不能过分神话。本身而言,我们的理解就是拟合器和分类器,可能比线性拟合更好一点,但不能超过这个认知,比如它自己可以做。

我们无非就是知道一堆X,预测一个Y,核心功力还是怎么使得X本身蕴含Y的信息。比如我们一开始在银行里,每天可能几亿条交易流水,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口径把它整合成一个更有意义的XY,这远远比机器学习本身更重要。交易也一样,要怎么提取至少我们认为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信息。

交易门:通常花多长时间能挖掘出一个特征?

史帆:这不太好说,早期会比较多,现在我们也不会在挖掘一个特征层面上考虑过多,比如现在我做的一些并不是在特征上能提升的。这一两个特征或者几个特征,收益不会能看出非常明显的区别。

交易的钱有几种。一种是一个人突然挂了价格非常偏的单子,这时候取决于谁先抢到。这在CTA、股指期货里还比较多,股票里只有一些高价股,才会有这种机会。稍微价格低一点的股票买一和卖一之间差的距离不会太多,所以这种机会在股票里面我认为不是特别多。我们现在的经验,一个10块的股票,10和10.01肯定都有单子。而比如茅台,1900和1902之间,突然一个傻子挂了很歪的价格,谁快就能吃到。

这种交易在A股会有,但比例不会特别大。我们瞄准不是这种,我们还是吃一些预测。如果吃的是这种钱,对硬件要求会比较高。这种钱的容量会比高频少的多。我们对交易系统要求不会特别高,现在我们在各家券商部署,用文件单这种形式都可以。

交易门:您通常如何提高预测能力?

史帆:这就很复杂了,因子挖掘、数据筛选,我们可能在某个地方进行一些提升后,最后要么把收益提升,要么把暴露降低等。

交易门:策略迭代速度一般多久比较好?

史帆:肯定越快越好,相当于永远有个1,肯定是慢慢逼近1,越到后面推进越慢,不可能一直有新的东西,大家都存在博弈,谁更接近1,继续还能提升的速度都不会特别快。


READING

更多交易门FOF随笔
就这么定了,让100个博士帮我们赚钱!
投资笔记:名校海归博士一定能赚钱?
正难受时有人加仓了
谁忽悠我的中介小哥去炒期货的?
文艺复兴TwoSigma爆巨亏
不好意思,我投了一千万能回个微信吗?
指数涨了1.2%,我们赚了8.9%
优秀管理人的梦想:在家里喝汽水
交易门FOF投资笔记:逢低加仓
交易门FOF投资笔记:越跌越该聊聊READING交易门百亿私募专访系列
世纪前沿创始人专访启林投资创始人专访因诺资产创始人专访明汯投资创始人专访明汯投资合伙人专访茂源资本合伙人专访茂源资本创始人专访聚宽投资合伙人专访念空科技创始人专访


READING量化众生相系列分享

当回撤来临:一个头部量化策略人员的日常

抛弃互联网大厂,他是“离经叛道”的量化算法工程师
Q总:量化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程序猿?你想不到在量化行业你有多重要!别把量化交易变成拼人力、拼硬件、拼资源的烧钱游戏




 部分合作机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