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照林 曾雪婷:张謇经营大生集团的历史借鉴

jjxjcz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08-27





作者简介


徐照林,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校聘副教授;曾雪婷,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20年第2期(总第88辑)


全文1445字,阅读约需3分钟


张謇经营大生集团的历史借鉴


张謇是晚清状元,立宪派重要参与者,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主席说过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7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把张謇定位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笔者于去年十二月来到南通,在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从事张謇研究工作。


由于工作的契机,使我有了更多机会去学习、阅读有关研究张謇的书籍、文章。早在张謇先生在世时,便有人开始研究张謇。


比如1910年的《通州兴办实业之历史》,1918年的《啬翁垦牧手牒》等资料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于张謇更多的是采用批判式的研究,有些事情或许真实发生,有些事情或许过于夸大。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学界研究张謇的立场、认识也发生变化。到了新世纪,伴随着企业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张謇先生已经成为一代儒商的代表人物。


晚辈不认同对人进行“脸谱式”的描述、定性。一个人往往有很多面,甚至两重、乃至多重性格。晚辈赞同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于1963年在《论张謇的矛盾性格》一文中对张謇的描述。张謇是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而问题最为复杂的人物,他常常处于极端复杂的矛盾之中。


张謇创办的大生集团包括实业、教育、慈善三大领域,鼎盛时期拥有177个企事业单位,却盛极而衰,分析大生集团的兴衰对当代企业发展有历史借鉴意义。


企业经营的得失、成败,往往存在着很多主客观原因。在张謇研究领域,有着太多的前辈、高人。晚辈才疏学浅,加之对张謇及其经营大生集团历史的了解都还很粗浅。只能尽量“客观”的把我认为可信的历史进行复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也借此文向诸位前辈学人求教,希望多多批评、指正。


一、 数十载沉淀,夯实办厂基础


张謇兴办纱厂、选择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并获得政府的支持,这些都与他早年的经历相关。首先张謇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使他有了心怀天下、拯救苍生的使命感。早年的幕僚生涯不仅使他视野开阔,也塑造了他经世致用、注重实效的风格。高中状元使他名扬四海,有利于沟通官绅。甲午战败是他从传统士大夫走向实业家的催化剂。多年的政治积累为他兴办企业减少了很多麻烦,带来了诸多便利。


1.幕僚生涯开阔眼界


张謇自幼便受“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洗礼、志向远大。张謇青年时曾在孙云锦、吴长庆麾下从事幕僚工作,由于工作勤奋、忠厚踏实,深得孙云锦、吴长庆两位高级官员赏识。朝鲜壬午兵变时,张謇随同吴长庆平叛,开始展露才华。在朝鲜时,张謇与朝鲜文人、士大夫相处融洽,赢得良好的声望,乃至当时朝鲜国王以“宾师”之位,希望张謇可以留下工作。张謇即将离开朝鲜之时,又被国王授予三品官服,器重之深可见一斑。张謇长期的幕僚工作,使他开阔了眼界,为后来兴办企业打下了重要基础。


2.高中状元名扬天下


张謇早在15岁时便考中秀才,可谓少年得意,但直到33岁才考中举人,真是受尽科场折磨。从同治七年到光绪十八年,二十五年时间,张謇经历县、州、院、乡、会等考试20多次,连遭考场挫败。考场的失利也使张謇对空洞的八股文深感厌倦。皇天不负有心人,张謇终于在光绪二十年获得“恩科状元”。再次之前,张謇早已声名远播,其人品、才干深得帝师翁同龢的赏识。状元的名号,更使张謇名扬天下。张謇属于帝党重要成员,能力也为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实力派认可。


3.从士大夫到实业家


张謇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深受“士农工商”的影响。张謇作为士大夫,本不需要在商业领域证明自己,尤其在那个商人地位还没有得到国人真正认可的时代。张謇选择从一名传统的士大夫转变为实业家,导火线是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外商纷纷抢夺中国市场、挤压初生的中国民族工业,民族危亡的刺激,加之对晚清政府的逐渐失望,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形成,使张謇萌生了以兴办工厂的方式进行实业救国。189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纱厂名字取于“天地之大德曰生”,其理想、抱负尽显无遗。张謇心怀“实业救国”的伟大目标、主张“棉铁主义”、冲破“重农抑商”的固有观念、积极兴办企业、主导南通地方建设,是中国近代工业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


4.多年政治积累为办企业奠定基石


晚清末年,张謇先后担任江苏咨议局议长、中央教育会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长、江苏两淮盐总理。南京政府时期,张謇担任实业总长。北洋政府时期,张謇担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多年的政治履历、人脉积累是张謇兴办企业的重要基石。张謇如果没有政府任职的经历、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实业救国或许只是空谈。


二、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大生集团


鉴于张謇的特殊身份,大生纱厂采用“绅领商办”的模式,官方并不干涉企业运营。张謇良好的个人信誉是大生集团的金字招牌。在南通创办纱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张謇打造的大生集团,形成了循环经济系统,大大减少了集团的运营成本。大生集团为了更好扩宽融资渠道,也打造了自己的金融体系。


  1. 绅领商办

1897年,鸿源纱厂、瑞记纱厂、怡和纱厂、老公茂纱厂、协隆纺织局五家外资纱厂相继设立。这些企业资本都在100万元左右,家大业大、底气十足。相比之下,初生的大生纱厂资金短缺,在财力上有着很大差距。大生纱厂采用股份制的募资方式,其中官股占到了56.17%,其余商股都是通过张謇劝募而来。大生纱厂采用“绅领商办”的模式,经营管理权利全归绅董,官股只分官利、红利,并不干涉纱厂运营。1904年以前,晚清政府没有任何的公司法规,当时的企业运作也难有标准规范,更不用说应有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保障,初期大生纱厂遵循不成文法运营。


2.以信立业


孔子说“无信不立”,企业家的诚实守信对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乃至生死存亡都至关重要。张謇终生推崇诚信,强调“坦怀相与,不事机诈”。数十年来,张謇无论政府会议、商业洽谈、乃至私人聚会,从未有一次失约,张謇良好的个人信用是大生集团最好的名片。


3.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大生纱厂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通海地区是全国有名的优质产棉地,当地农家普遍纺织土布,而且地价便宜、廉价劳动力充足。大生纱厂选在交通便利的唐家闸,可通过水路与长江、天生港、苏北相联。张謇为保障大生纱厂得到优质原棉,利用江苏沿海沙滩辽阔的优势,大兴垦殖业。


4.打造循环经济系统


大生集团共创办了近20个垦殖公司,使大生纱厂从原料到运输、销售形成产业链。张謇围绕大生纱厂和垦牧公司又陆续创办各类企业,使农工商、交通运输、水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济循环系统,大生集团可以自成体系、独立运转,不仅大大减少了成本,更减少了对外界的依赖。可以说,张謇是近代中国循环经济的开辟者。


5.构建金融体系 


张謇为扩宽大生集团的融资渠道,积极构建金融系统。1897年在上海广丰银行内附设账房,于1907年改称为大生上海事务所,承担着外汇银行作用。1907年建立通海实业有限公司,发挥投资银行功能。1918年建立大同钱庄,承担商业银行职能。1920年成立南通淮海实业银行,统领大生集团金融系统,甚至一度尝试发行地区性货币。1921年建立南通联合交易所,承担着今天风险调控中心的作用。


可惜,1922年2月初该所停业。晚年张謇的经济思想发生较大转变,从反对外国资本转变为“开放主义”。当时国人对利用外资多有非议,张謇认为只要外资权限分明、不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可以采用合资、借款、代办三种模式使用外资。


三、主客观原因交织,盛极而衰


1922年,大生集团开始走向衰败,1925年,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家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联合接办了大生各厂。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及日本纱厂的挤压,大生集团每况愈下,最终落入四大家族手中。


大生集团的盛极而衰是由主客观多种原因造成的,这其中有各种客观因素,但张謇个人的失策必须予以正视。客观上外国资本的挤压,以及遭遇特大水灾这样的飞来横祸,影响了大生集团的前进步伐。


主观上的原因,包括张謇个人的独断专行、大生集团缺乏管理人才、技术更新不足、劳资关系矛盾尖锐,加之“得利全分”的利润分配模式和盲目扩张事业范围导致大生集团负债累累、盛极而衰。


  1. 外国资本挤压


透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生集团是在外国资本无暇经济扩张时得到发展契机。1918年到1921年是大生集团的“黄金时期”,由于欧战的影响,外国资本放松了对中国棉纱市场的控制,客观上促进了大生集团的快速发展。欧战结束后的四、五年,外国资本重新控制中国棉纱市场,无论是生产,还是原料供销都被牢牢把控。一旦外国资本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大生纱厂的生存空间便遭受严重挤压。


2.遭遇特大水灾


1921年大生集团旗下的大有晋公司遭遇史无前例的特大水灾,棉花全部损毁。1922年大生集团旗下的大丰公司也遭遇台风,导致颗粒无收。其他垦牧公司也损失惨重,天灾使大生集团遭受沉重打击。


3.独断专制


张謇的独断专行,影响了大生集团的正常运转。大生集团虽是股份制,但在经营模式上采用个人专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张謇依靠个人威信树立权威,个人意志在集团重大决策中起决定作用。集体决策的缺失,影响了大生集团的健康发展。


4.缺乏管理人才


管理人才缺乏,导致大生集团走向衰败。虽然张謇个人能力出众,但个体的能量毕竟有限。张謇对人才培养一向重视,创办学校就是有力证明。张謇所办事业甚多,需要大批管理人才。但是,张謇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不足。或许在张謇心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看到企业管理具有特殊性,没有把企业管理与国家管理、社会管理进行区分,导致了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制约了大生集团的健康发展。


5.技术创新不足


大生集团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改良意愿低。由于土布对机纱的质量要求不高,所以大生纱厂改良技术的紧迫感不足。大生集团虽重视增添机器,但缺乏设备更新。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有限,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管理部门。没有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大生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可想而知。


6.劳资关系矛盾尖锐


大生集团劳资关系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大生集团工人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而且对工人采用抄身、审讯、罚扣工资等粗暴的管理模式,导致劳资双方矛盾激化。这样的工作环境,工人很难做到爱厂如家,工人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大生集团是血汗工厂吗?不一定。张謇考虑到工人工作辛苦需要得到好的休息,于1913年在唐家闸营建公园,并在南通濠河陆续修建东西南北中五个公园。《再告实业界同人函》第3卷中记载,1920年夏天南通地区时疫发生,为了工人身体健康,大生纱厂停工一周。


7.“得利全分”的利润分配模式


“得利全分”的利润分配模式,严重影响大生集团正常发展。截止到1921年,大生一厂和二厂的总利润超过1663万两,是1921年两厂资本总额的4.5倍。但大生集团的利润分配一直遵循“得利全分”的方式,利润几乎都被股东们吃尽,导致集团积累薄弱,无力进一步发展。大生纱厂办厂之初,张謇为募集资本向股东承诺较高的回报,应当为权宜之计,不应成为常态。在企业进入正常轨道后,仍然坚持这种策略,导致企业缺乏应有积累,缺乏金融抗风险能力。


8.盲目扩张事业范围


盲目扩张,导致大生集团债务累累。张謇办企业,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打造他理想中的南通社会。当大生纱厂盈利后,张謇开启了企业扩张和建设社会的步伐。张謇先后建立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副厂),并对其他行业进行大量投资。张謇对大生集团如何扩大经营范围缺乏系统规划,导致后来的投资给大生纱厂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张謇还要拿钱出去办社会事业,导致最后企业自身生存艰难,需要依靠借贷维持运转。建学校、办慈善,自然值得肯定,但在商言商,企业首先要保障盈利。


过度的社会事业超出了大生集团所能承受的范畴、职能,或许在张謇内心深处更认为自己是一个治国的政治家,当无法实现治国理想时,他想通过打造南通,为江苏、乃至全国树立一个榜样。当时的南通一时风头很劲,但这种风光背负着沉重的代价,一旦大生集团陷入困境,这些社会建设便无法为继。张謇的理想、抱负固然使人敬佩,可惜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壮志难酬的结局。


四、大生集团的兴衰值得深思


清末民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张謇先生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基于对现实国情的判断,做出了以兴办工厂、发展工业,来实现“实业救国”的伟大目标。张謇创办的大生集团,为当时社会留下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为现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张謇在大生集团运营上存在着一些局限,但其爱国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学习。


幸运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历经沧桑的大生集团终于迎来发展契机。今天,大生集团已发展成为跨行业发展、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胡适先生说张謇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或许这是因为相较于张謇先生的成就,他还有太多的理想、抱负没有实现。读史使人明智,大生集团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




朱荫贵:近代商战第一捷
林矗:通商口岸对近代经济与教育的影响
邓亦兵:清代前期政府与粮商——以在京城经营粮食商人为例
王小嘉:话说鹰洋


以经济散文传播经济学思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