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艰难的时刻已过

周智宇、柴旭晨 见闻地产 2022-09-11


连续四天, 房地产的氛围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

四部门表态支持房地产融资、中央工作会议支持自住购房等消息,房地产行业似乎正在迎来转机。

一个多月来,房地产经历了花样年“躺平”、阳光城、佳兆业爆雷的失速,失业、收入下降的阴影笼罩着地产人,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从未经历的艰难时光。

而今,最恐慌的那个时刻已经过去。近期多家房企包括民营房企都已经在发债了,融资大幅破冰;另外,个贷的发放也加快了,正在补充房地产的流动性。从融资端到销售端,房地产的活力正在慢慢回来。

但房地产不可能再回到黄金时代了。这段艰难的日子,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地产商的脑海里。吸取了教训的他们,形成了新的“肌肉记忆”。




暖 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住房和住建部接连对房地产有关问题表态,其中涉及最多的是房地产融资。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

这给了凄风苦雨中的房企一颗定心丸。更重要的是,对于房企融资集中表露出更多支持态度,这无疑是给“久旱”的房地产行业洒下的一场“甘霖”。

首先是央行负责人表示,近期境内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中资房企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部分投资人也开始买入中资房企美元债券。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亦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保持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正常融资,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消息称,证监会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态,银保监会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在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

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恒大债务危机以来的第一次,监管如此密集且细致地针对房企融资表态,这对其他开发商而言也是振奋的消息。

除了融资端,销售端的资金也有所缓和。多位开发商人士反映,11月下旬个贷的发放已经开始加快,购房人开始回到售楼处;此外,针对房地产预售款的监管,成都等地已经开始逐步放宽,11月23日,成都市将监管额度内预售资金支取比例上限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宏观货币政策也有了利好。12月6日,央行决定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2万亿资金。从历史上来看,货币宽松总是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所有这一切,都像是对之前恐慌的抚慰,合理的住房需求、合理的信贷、合理的行业发展,也还是有必要存在的。




破 冰


当然对房企而言,最有力的支持是实质性的融资。

如果是前段还只是央企发债再启,那么民营房企发债、发行ABS就成为更明显的信号。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息显示,12月1日,碧桂园及龙湖同时公布发债,碧桂园注册金额50亿元中期票据进入“预评中”环节,这是碧桂园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龙湖则计划发行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发行上限30亿元,注册金额50亿元,同样显示“预评中”。

民企开发商重启境内发债的意义如此之大,两家公司还为此暗暗争夺谁是“第一单”。

他们之后,陆续有其他房企启动发债。12月3日,龙光集团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已经获得证监会及上交所审核批准。

发债之外,房企供应链融资也重启了。12月5日,碧桂园透露,近日拟向交易所申请发行供应链ABS产品,用来支持上游企业,补充流动性需求以提生产效率。万科集团也宣布,拟于近期发行一笔7.77亿元的供应链ABS,计划于12月将2021年内供应链ABS额度发行完毕。

同日,金地集团也透露,该公司「2021 年一期 2 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获取上交所无异议函,并拟于 2022 年初发行,本次发行规模12.11亿元,期限2年;发行利率3.69%。

事实上,11月期间,央企已经率先开启公开市场融资。中海企业、天保基建等2家房地产企业在深交所发行3只公司债券,规模合计3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5家房地产企业在深交所发行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合计106.27亿元。

保利发展表现迅猛。11月,保利拟发行公司债募资不超98亿元,还计划发行100亿租赁住房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稳健型开发商成功“脱险”,会带动融资市场降低敏感度,为其他房企的融资打下基础。




反 思


随着开发商们的融资动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政策的“纠偏”之意已显,恐慌的机构们也正在恢复理性,房企紧绷的两条现金流“大动脉”,回款和融资有望得到舒展,从根源上可缓解目前的困境。

可以说,房地产的至暗时刻已过。但反思,才刚刚开始。

一家大型开发商高管指出,过去多年,房地产商形成了固定的“肌肉记忆”,那就是一遇危机就有人来“救”,货币政策屡次放松,都让房地产一次次回春。这让行业普遍缺乏风控意识,而存侥幸心理。

但这次,不会再有“救市”了,即使目前融资有所缓和,但三道红线等约束仍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不变,开发商需要形成新的肌肉记忆,那就是,一定要防止发生流动性危机。

在这段难熬的时间里,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都密切关注着调控和监管的动态,有些人还在期待“救市”,有些人已经醒悟,有了长期过苦日子的想法,比如万科,提出了“战时氛围”、“节衣缩食”等。

对危机最深刻的反思也来自万科、花样年。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指出,房地产黄金时代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高房价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城市中难以立足,影响到了城市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等。

同时,按揭比例占比越来越大,房地产行业占用了过多金融资源, 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也是因此,从2017年十九大提出“房住不炒”后,这个行业已然开始回归常态——民生行业。

花样年主席潘军说,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房企,都是因为过去风控意识和系统不足,这是特别需要去反思的。

而更根本的,是模式出了问题。过去这些年大家都拼高周转、拼规模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若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应该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平平常常过日子。“这才是我们的初心”。

往期推荐


那个吃八块钱肠粉的大佬,还未上岸

2000亿房企大佬的危情与自救

要 “节衣缩食”的,不止万科一家

关键时刻,孙宏斌自掏腰包29亿借给融创

开发商都要求着贝壳了

佳兆业二次闯关

晓有见地|万科的自洽

朱孟依不甘放弃许家印

花样年想从“鱿鱼游戏”中胜出

孙宏斌接不了恒大

万科中报里的“寒意”

杭州“房东直售”幻象:推倒中介这座大山

央行约谈背后,恒大出售资产的拉锯战

富力父子困局

四川地产大亨跌落史

王海武空降印力,万科挑起商业王者之争

晓有见地|左晖:孤独的行者

贝壳涉垄断虚实

5000亿贝壳的幻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