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准备咨询行业案例面试?| 求职技巧.02

不懒的我 做人不要懒 2022-03-21

 求职技巧 | 高效求职就看这里 


本文篇幅:大概3187个字,预计读完共需6分钟

适宜人群:希望未来从事咨询行业的小伙伴

阅读收获:掌握案例面试的核心要点以及准备方法


      导读      

1.案例面试其实就是模拟面对客户

2.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3.你真的热爱解决商业问题吗?



01

案例面试其实就是模拟面对客户

在了解如何准备咨询行业案例面试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为什么会有案例面试这么个鬼玩意儿。

不熟悉案例面试的小伙伴一定很疑惑,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没头没脑地上来就问我一个问题,问题往往还就一句话。

什么“喜茶一年卖了多少杯啊?”“一家调味品公司去年收入大幅下滑怎么办啊?”“我们是一家大众运动服饰品牌要不要收购高端品牌尝试做高端线啊?”等等。

而且啥信息也不多给,问完之后不熟悉的小伙伴心里估计就一句话“这就没了?”

咨询的案例面试不像其他行业的案例面试还能来上个好几页纸,有图有数据,不管会不会好歹还能读一读,然后扯一扯,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咨询顾问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通常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客户的需求往往就是一句话。

这就和病人去医院看病一样,病人通常上来和医生说的就是一句话,比如“医生我脑壳疼怎么办?”“医生我心虚是不是心脏病啊?”等等。

难道你见过因为不舒服第一次去医院看病,结果还带了好几页纸,纸上还有图有数据?

所以咨询的案例面试实际上就是在模拟咨询顾问面对客户的一个场景,这也是一个咨询顾问一直会遇到的一个场景,以此来考核你未来能否胜任这一角色。

为什么要在讲如何准备案例面试前先解释这个呢?

因为太多小伙伴在没有明白这一点之前就开始练习了起来,结果在面试的时候完全就是在背书,满嘴的框架,满满的套路感。

既然案例面试的本质就是咨询顾问给客户解决问题,那客户提出问题之后,咨询顾问首先要做的就是沟通。

通过询问客户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现状、目的等等,并根据客户给予的回答进行二次乃至三次询问,最终在充分了解客户的情况后再给予客户自己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再拿医生看病举个例子,一个病人拉肚子了,来找医生看病,医生上来第一步做的就是问诊,“啥时候开始拉肚子的?”“经常这样还是今天突然这样啊?”“吃了什么东西啦?”“一起吃的人有没有拉肚子啊?”。

通过一系列的问诊,得出病人有可能是食物中毒,那接下去就是确认是什么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而不是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通五花八门的检查或是直接开出药方。

很多时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都是沟通出来的,沟通着沟通着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那该怎么问呢?在了解了客户的情况之后,我该如何给出分析与解决方法呢?掌握了沟通这一秘籍我就不用练case了吗,我是不是只要面试的时候侃大山就好了?


02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当然不是啦,掌握沟通这一技巧,是为了让你明白案例面试的关键点,不至于跑偏成为框架怪,但这不意味着你不需要练习case,学习框架。

那该如何练习呢?

华罗庚老爷子曾经说过“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陆游也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案例面试中框架就是知识,casebook就是实例,光看知识是学不会的,哪怕你背得滚瓜烂熟那也只是一个个没有生命的在纸上的知识点。

这时候有人就不服气了,我这框架可不是老框架,我这是别人浓缩整理后的精华框架,他们说这个比老框架实用多了。

没错,这的确是别人的精华,但你光看光背,这框架依旧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这就好比小时候学数学,老师刚讲了个定义或者概念,还没听例题,你就想直接做今天的作业了,结果啥也做不出来。

而casebook就是例题,你需要把框架与casebook结合起来,在结合的过程中重新去体会框架与case的联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框架。

因此mock case是极其必要的,mock的过程就是帮助你更好地去理解框架。

这里有的小伙伴又要问了,那我得刷多少啊?

不好意思,没有答案,还是拿小时候学数学举例子,有的人看两道例题就搞懂了,而有的人看十道例题也还是没有搞懂某个概念。

所以请先把书读厚,先mock尽可能多的case,厘清框架与case的联系。

在厘清关系逐渐熟悉之后,再把书读薄,将学到的东西压缩,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框架,然后再通过接下去的mock case来不断修正和完善你的框架,最终在这时候得到的框架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内化后的框架。

很多小伙伴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框架,就没有继续操练,没有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新框架。

这就像看了概念,看了足够的例题,觉得自己懂了,于是没有去做习题去实践自己的知识,最后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千疮百孔一样。

那在得到内化后的新框架后,我是不是就成功了,可以上场了,的确可以了,但有没有觉得你内化后的知识缺少了一些灵魂?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操作有些机械化,虽然不那么框架了,但仿佛还是缺了点什么。


03

你真的热爱解决商业问题吗?

所以缺少的灵魂是什么?

首先你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热爱解决商业问题吗?你是不是仅仅因为咨询公司钱多有光环所以想加入它?

如果你本身对事物缺少好奇心,不喜欢解决商业问题,那你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只能称作为应试型准备,无论你准备的方法有多好,总会带那么一丝丝的机械感。

大家读书的时候一定会有这种感觉,你特别喜欢的学科怎么学都学不腻,学得往往也特别好,其他不喜欢这门学科的同学比你努力也很难学得比你好。

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了学习的灵魂——热爱。

这是因为努力其实是顺其自然的,因为热爱所以专注和投入,而热爱解决商业问题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灵魂就是Business Sense,有好奇心,热爱解决商业问题的人,他的生活中随处都是case,无时无刻不是在解case。

例如逛了Hotmax就想知道临期商品超市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是否一定需要大规模铺设线下门店?目前的主流玩家是怎么玩的?传统的零售超市是否可以玩这个领域?

又例如喝了杯喜茶,就想知道这家店一天能卖几杯?薅了瑞幸的羊毛,就想知道瑞幸咖啡吹自己卖了这么多,真的有卖这么多吗?玩了密室,就开始估算这家密室是否挣钱?等等。

然后就开始先想,先拍,然后回去之后查资料,做研究,进行验证,很快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而这研究的过程其实就像是一个咨询顾问在做项目。

很多情况下,当自己在做研究时会不由自主地带入这家公司老板的角色,然后就又会问自己,作为一个老板,如何才能更好地运转自己的商业模式?我的客户在哪里?我的产品竞争力是什么?我该如何赚更多的钱呢?

然后在找到第一层答案后,再想想这个答案是否就是最底层的答案了,如果不是那就继续追问自己为什么?然后再去寻找下一层答案,直到无法就这个答案再问出为什么了。

而以上这些问题正是第一章末尾提到的,在和客户沟通时该去了解和问的东西。

Business Sense这一案例面试的灵魂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拥有了这一灵魂,你的案例面试就再也不会有套路感了,因为一切都是有感而发。

忘记所有招式你就学会了,一切都是条件反射,你所问的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框架与思路都不再像是刻意为之的了。

如果你说我的确没那么热爱解决商业问题,但我也的确想进入咨询公司不论出于什么原因。

那我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可以刻意地去尝试这么练习,但如果实在难以做到生活中处处是case的状态,也可以单纯地就casebook中的不同行业进行研究,慢慢地你就能给自己注入灵魂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文没有提供任何框架和case book,因为这些东西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如果大家需要未来我也会发布在实用工具里),而它们并不是准备咨询行业案例面试最重要的东西,框架和case book都是“鱼”,而你真正需要的一定是“渔”。


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1.咨询行业的案例面试其实就是在模拟咨询顾问面对客户的场景。


2.别人的框架永远都是别人的,记得再熟都是别人的。


3.我们需要学习别人的框架并结合casebook的实例来厘清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压缩总结出自己的框架,接着再通过不断操练来修正并完善它,最终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内化后的新框架。


4.Business Sense是案例面试的灵魂,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解决商业问题,那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或是深入研究casebook中已经遇到的行业来给自己的案例面试注入灵魂。



往期干货

▼点击图片阅读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