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就业,有何“妙手”?

王晶 江南智造总局 2022-07-21

“史上最难就业季”


作者 | 王晶

编辑 | 陈莹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5.3%,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为2020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6-24岁人口(青年)调查失业率上升到了18.2%,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




从新增劳动力数量来看,3月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也达到多年来最高。



另外,今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达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可以想象,今年七八月份,更多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就业形势或将持续承压。


此外,受疫情影响,吸纳了广泛青年就业群体的中小企业也受到较大冲击,因而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弱。


“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突围?



青年就业,为何这么难?


仔细观察数据会发现,在整体失业率上升情况下,青年失业率仍远远高于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并且从2020年开始,两者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这一现象,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一方面,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来看,受疫情和宏观经济转型的影响,市场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


今年春天,奥密克戎席卷中国多个城市,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对经济预期不大乐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采取裁员、缩招、调整等的举措。


比如前阵子,多行业掀起了裁员潮,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如家电行业的美的,互联网行业的阿里巴巴、腾讯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小鹏和理想等等,有些企业甚至被曝出解约应届生。



此外,在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青年占据优势的制造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青年群体更多从事服务业为主的工作,但由于疫情对餐饮、文娱等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更为严重,这就导致了青年就业机会大幅缩减,促成较高的失业率。


另一方面,从劳动力市场供给来看,青年群体的就业技能与择业观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中,青年群体面临经验不足、职业技能不匹配、对职场环境不熟悉等不利因素,因此在用人单位裁员或缩招时,常常处在不利位置。


产业转型也必然形成新的劳动力技能需求。而一直以来,对于青年群体的教育并不能完全响应和实时贴合市场需求,这使庞大的青年群体的职业技能与市场主体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


此外,从青年择业方面来看,由于整体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当前就业环境的影响,其择业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疫情影响、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青年群体承受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也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而这也对其择业观念产生了更多影响,并进一步作用于就业市场中。


根据《文化纵横》最新的一项调查,大学群体的择业观更加理性务实,对收入的重视和期待提高,体制内工作的吸引力上升,在地域上依然拥抱北上广深。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就业表现出信心低迷的状态,但在薪酬待遇上仍有较高追求,这也体现了大学生在当前风险社会下的选择和期许。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青年就业,在国际上也是难题


青年失业率高也是国际社会的难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球因新冠疫情而失去了相当于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并且其造成的青年失业人数多于成年人,这在低收入国家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此外,年轻女性也较年轻男性失业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失业人群而言,其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多项研究指出,失业会让个体长期承受压力,而由于青年群体缺少经济积累和社会支持,更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正因如此,早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失业青年列入精神疾病易感人群。


与此同时,老龄化叠加青年失业也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2%,中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这使得年轻人在面临就业压力的同时还承担了较重的养老压力。



因此,在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更好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也成为应对老龄化人口结构的重要方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卢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谈到,学界大体认为近些年经济潜在产出水平是GDP增长6%上下,若经济运行能贴合这一水平,失业率和新增就业以及劳动力转移就有望保持大体合理水平。但我国GDP近两年的平均增速在5.2%,今年增速目标是5.5%,在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速的背景下,就业压力就加大了。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就开始净减少,但青年失业率在近些年仍呈现上升状况,这也部分表明了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市场创造就业岗位能力趋弱。


新冠疫情产生的经济和就业压力也不仅发生在中国。


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GDP下降了5.9%,是1946年以来最差的经济表现,整体失业率一度达到14.7%,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但从去年开始,美国失业率开始下降,今年4月份美国失业率降至3.6%,青年失业率为8.6%,回归到疫情前的水平。



就具体的应对措施来看,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力刺激宏观经济的举措,不遗余力地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甚至超过了此前经济危机时期。


这些举措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就业市场的恢复,美国联邦的财政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有些居民的收入甚至在疫情期间还出现了增长。但代价是,在解决了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同时,美国的通胀率创下了近40年新高。

           

除此之外,欧洲大多数国家也都采取了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政策。其中包括对市场主体进行救助以避免大规模的裁员。


另外,政府也会通过一些财政手段让救助直接触达劳动者,如给普通民众发放救助金、资助企业发放足量工资等。不过部分措施也更多是提供暂时的救济,若对于持续性的就业问题,也不一定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如英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台了新冠长假计划以保障就业,即通过政府给工人买单放带薪长假,减少工作时间但不裁员。2020年4月的数据显示,英国19.2%的从业者被该政策覆盖,另外英国2020年也扩大了失业保障的申请范围,覆盖两百万人。



下一步,怎么做


就业始终是民生之本。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完成经济发展任务,让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促进稳定就业,是目前的重要任务。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不同于欧美主要采取“轻防控”和“重社会救助”的策略,侧重于救助“个体”,我国则是在从严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经济和民生,更侧重于救助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


就业与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在许多业界专家看来,当前经济下行和就业问题突出,关键在于预期不达标、内需不足、市场主体和个体信心不足,呈避险的趋势,而这可能造成企业裁员和岗位缩减、降薪等。


而反过来,失业者率高意味着无收入群体大,于是消费呈现较为低迷态势,企业难以扩大生产,则可能造成失业率持续攀升,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当前政府出台的许多措施,更多的是关注促进消费、鼓励投资、保障民生等,以激发市场活力,重振经济和促进就业。


在整体的财政货币政策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去年开始逐渐宽松,坚持“稳”字当头,并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稳固的支持力度。2021年,人民银行分别于7月与12月两次全面降准各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2.2万亿元,今年1月全面降息,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具体针对疫情造成的企业发展困难的情况,政府也出台了针对市场主体的救助措施,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会上出的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


而特别针对高校毕业生,会议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共六个方面33项措施。


这一通知设置了明确的执行细则,鼓励各地推动政策实施,促进经济恢复,就纾困惠企和稳岗促就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如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五个特困行业和其他困难企业缓缴社保、加大对企业稳岗的支持力度等。


除了针对企业的救助之外,通知也增加了对市场个体的救助。比如失业保障、支持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而此轮受疫情最为严重的上海,自6月1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取消了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还发布重振经济50条措施,出台系列政策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这些政策旨在为市场主体减负,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提升企业达产率,促进经济回血。


呷哺呷哺门店摆摊经营(图源:等深线)


此外,具体针对就业问题,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支持参保企业稳岗扩岗、助力参保职工技能提升、保障参保失业人员生活等政策的组合。


针对受到广泛关注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政府也推出了就业见习岗位募集、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国有企业增加应届生招募规模、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等针对性政策。


可以看出,从整体货币政策、对市场主体和个体的救助来看,国家政策都在试图重振经济,促进市场释放更多岗位。而这之中,许多措施主要针对市场主体,这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其承担了提供就业的重要角色。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指出,针对个体的直接救助也对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未来也可以多关注针对个人的社会救助,以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但而更重要的是,要在形势的变化下进行长期动态的支持和调控,不断总结全球的经验和教训,动态调整防疫措施和经济举措,从整体上恢复市场活力和信心,让更广泛的青年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



参考: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527/c1004-32432012.html 

https://mp.weixin.qq.com/s/OfH1tkfURUcFUhu2L6xrdw

https://mp.weixin.qq.com/s/dPsNR5oHv0oFnEc2slAMRQ

https://mp.weixin.qq.com/s/Nck5tFFChmnrcIK2P-71KQ

https://jg-mvvm.eeo.com.cn/article/info?id=bd1ce5afceee40fd98c45c1c6ad989b1&source=share&channelUuid=null&from=f1b4c87c891a4b9da3d8014f095159fe&shareChannel=

https://mp.weixin.qq.com/s/-sHtstAb6TioicMQGX_jzg

https://new.qq.com/omn/20220525/20220525A0AY9L00.html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实习生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