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 爬满青春印记的古典时光(下)
敬启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自2010年创立以来,至今已历八届。本学期初,第九届古典学实验班又将开始招生。为此,本公众号专辟“招生特辑”,自招生信息正式发布起至报名截止,分“师资篇”“课程篇”“学员篇”“班级生活篇”四篇定期推送相关内容,以便有意报名的同学深入了解古典学实验班的教学与生活。
……
古典学实验班的学习生活什么样?古典学实验班的同学有哪些风采?
没看到招生信息吧?点这里→招生信息←
忘记下载报名表了?点文末“阅读原文”
……
预祝2019年古典班招生取得圆满成功!
古 典 班 · 招 生 启 事
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方针指引下,文学院创办的古典学实验班(本科)第九届将于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学,现接受全校本科一、二年级同学报名。
招生对象/学制学位
❖ 古典学实验班招生对象为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 学习期限三年,学生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
❖ 来自文学院的新生仍属文学院,其他学院的新生则按照校级转院(系)程序成为文学院新生。
报考/转院程序
❖ 直接下载填写报名表(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并将纸质版于3月29日前交至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105室。
❖ 电话咨询:15210193765,电邮咨询:elephantor@163.com
❖ 笔试时间:3月30日上午9:00,人文楼121;面试时间:3月30日下午3:00,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121。三天内电邮通知录取结果。
❖ 录取者的学籍将于本学期转入文学院,2019年9月正式开学。
古典学实验班 · 往届毕业生寄语(下)
寄语
“现在回想起来,在古典班读书的几年,应该是我最开心的时光。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获得如此平和的心境,也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心性质朴又思想深刻的老师和同学。大家沟通顺畅,彼此理解,会被相似的东西激荡灵魂,不焦虑,也不会怀疑自己现在做的事究竟有没有意义。”
14
2019年3月
星期四
漫漫四季
潜心读书
陆炎
陆炎,第一届古典学实验班,原社会与人口学院,2016年起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说起在古典班最大的收获,肯定是古典语言的专业训练、人文经典的广泛阅读,以及不断结识志同道合的新老朋友。但记忆最深的可能还是乐理课,当时琴房还在小枫老师办公室旁边,印象中琴房灯火昏黄,每周还有两次练琴机会,大家练琴时练琴,不练琴时在里面自习、喝茶以及偷偷吃火锅,学习、玩耍、交友、恋爱,大概最能代表大学时光肆意的青春气息了。
帅克
帅克,第四届古典班学生,原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即将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
其实我在古典班的时候功课并不好,如今拉丁文和希腊文都快忘光了(好吧,其实当时学的时候就没记住……),本科的时候没拿过奖学金也没保上研,但我仍然感谢在古典班的经历。那个时候我把绩点和考试都放在一边,每天就乱看书,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管有没有用。其中,我翻遍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六大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然后就决定去学宋史了。来到大学之后我曾经迷惘又颓废,进入古典班之后我才有了思考和阅读的空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重新出发。在古典班认识的老师、同学以及读过的书让我永远难忘。感谢古典班。
丰富的课余活动
杨志城
杨志城,2010级人大历史学院本科生,2011年转入第二届古典学实验班,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人大读古典学硕士和博士。
想起当时报名进入古典班,纯粹是想着在本科短短几年时间里踏踏实实读几本有意思的书,当时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担心过工作的事情,个人内心里恰恰非常抵触那种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挣大钱的想法。很多大一大二学生其实没有思考过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当然我也不例外。从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来看,如果要说古典班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我想重要的不是在古典班掌握的那些古典语言,也不是各种关于中西古代的知识,更不是各种思想史知识,而是在古典班学习和与师友交往的过程中慢慢摸索清楚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珍惜什么样的东西,自己愿意为什么样的东西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
吴一笛
吴一笛,第三届古典学实验班,原就读于外国语学院,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哲学方向博士在读。
其实在加入古典班之前,我对古典班甚至刘老师都知之甚少。我还记得自己当时驻足在古典班的招生海报前良久,反思自己想要的大学教育不应是机械化地语言训练而是跟随经典文本进入思想的核心。古典班于我有再造之恩,因为它为我打开了区别于浮躁现世的安宁古典世界。在这里学习的不再是养家糊口的技能,而是安身立命的智慧。我还记得自己刚入古典班不久时,有一晚忽得一梦,梦里刘老师对我说了四个字:安身立命。我问:“何解?”刘老师答:“现代的问题要去古代找答案。”
古典班是人大校园里我的家,老彭是我们的家长。担任班长的三年里,我直率的性格多有得罪老彭,但老彭没有与我计较,因为他深知我的个性。老彭其实只大我十岁,他于我更像兄长。娄叔,一个不断被大家催婚的文艺“青年”,讲课时总能感觉到他背后哲学思考的脉动,也是他的艺术史课教会了我如何鉴赏画作。致远老师,一个为了给我们上《诗经》半夜起来备课的男人,还带我们唱诗,尤其是结课那天唱诗前,他那句“我们以什么方式开始就以什么方式结束”惹得众人泪目。张毅老师,一个爱喝可乐的女老师,真的算是带我进入中国经典的引路人,尤其是《左传》里的故事能让她讲活了,和现实联系的精妙让我由衷佩服。古典班的一节课就是她给我们上的,我问她:“什么是经典?”她笑了笑,把对答案的追寻留给了我。还有给我们上过德语课的徐戬老师,一个留德十年的奇男子,拥有强烈的思想史问题意识。他穿着年轻时髦,史努比的短袖配匡威的红鞋,上课爱喝各种饮料,有时中间还评价一句有点太甜了。最后就是刘老师了,每次上课感觉都是干货满满,脑袋想要跟上他的思绪要转得飞快。平常感觉他散发出一股王者之气,而私下交谈则很有亲和力。
第三届古典班活动照
于曦翔
于曦翔,第五届古典班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在读。
后人继前人,春秋岁月长,算来我已从古典班毕业半年多了,而最新一届的师弟师妹们已然是00后的先声了,我这个“中年人”不禁有许多感慨,感于逝者如斯,意气难再,慨于未尽心力,学有罔殆。
我怀念在古典班里的日子,我不能说古典班教会了我什么,但是它为我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外面是整个星空,我在这里明白了纯粹的凭着兴趣读书是多么可贵,虽然我在古典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当我走出本科的象牙塔,在社会的大森林里摸索时,这一点就清楚的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读书以无用为大用,这就是古典班的精神气质,这里不需要以术业为专攻,不用培养学术民工为座座分立的学科大夏粉饰墙面,窥天之道,不可胜计,生命广博,气象万千,人事代谢,往来古今,虽非一家所能尽道,然而那些有智慧和德性的人,不论意见如何,总能欣赏这样一种气象,这样一种精神。它是紧张生活中的中场休息,是干枯心灵的精神滋养,是理想主义的火种留存,是临别之际古典班送给每一位毕业生的礼物。
隋昕
隋昕,第七届古典班学生,原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保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硕士。
古典班的学习生活最吸引我的就是静心读书的风气,师长和身边的同学都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踏实读书在当下的环境是多么宝贵的经历,而古典班就是一种幸福生活的方式。老师们亲切和蔼,同学间交流密切,课堂上从来没有灌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起读书、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本科阶段印象最深的课程是李致远老师的《理想国》,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逐字逐句地学习一部西方经典著作。每次上课我们都会围坐一圈,一边读一边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都会耐心地与我们讨论、给出指导。这次课程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古典学问的艰深和崇高。另外,《诗经》《左传》等中学课程也同样精彩,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兴衰、文化的光荣,也蕴含着古典文献梳理的重要线索。
第七届古典班活动照
王潇语
王潇语,第八届古典班学生,大二在读。
转专业之前,是去古典班旁听的两节课使我下定决心。第一节是张毅老师的《诗经》。在《诗经》课上,大家讨论家国兴亡、讨论人生兴味、讨论对死亡的认知。《诗》之教,温柔敦厚。温柔敦厚这四个字就是张毅老师的真实写照,在她的课堂上,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波澜不惊和温柔缱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几句平常的记述,张老师一讲解,我好像看到了先秦的农人,在那物质文明极不发达时期,人尽全力与自然相融,天人合一,宁静隽永,美得不像话。第二节是李致远老师的《理想国》。课上大家围坐,共同学习、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各抒己见。10来个学生或扮演苏格拉底,或是他的友人、门徒、对手,高谈阔论,火花闪烁。一节课结束仍意犹未尽,思绪仍停留在古希腊的雅典城中那一方小小的广场上。这些都让我产生了想来到这个专业学习的强烈愿望。
在了解古典班之前,我以为古典班是阳春白雪,或艰涩生僻,也听说古典班的课程比较难学,但这让我产生了仰慕、追逐和挑战自我的想法,而如今已经过去一学期,何止是不后悔?在刘小枫老师的西方文明史课上,他介绍建设中国本科建制古典学的意义:“激发中国文明的担纲者意识,涵养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心性……呵护天素纯良且向往高贵之人,以免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江山才俊都变成高级白领。”就是这么寥寥几语,给了我热切的希望和纯真的信念,想起来都会心潮澎湃。古典班的人和事,太多可写,欢迎你来亲身体验。
第八届古典班活动照
长按二维码
加入咨询群
(编辑:可谖 可璿)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