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娄林丨古典学实验班教学杂谈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2020年招生工作已经启动,本公众号特陆续推送相关信息,以便有意报考的同学深入了解古典学实验班的教学与生活。本期献上娄林老师的《古典学实验班教学杂谈》,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质量季刊》2019年第1期,第23-25页。
古典学实验班教学杂谈
娄林老师与第一届古典班合影
壹
首先,现在流行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本,这当然是不错的,孔子的因材施教也无异于此,而且大学的本职毕竟也是教育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迎合学生的品味与习惯。老师之为老师,并不意味着特权,而是老师比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经验与精神成长的经验,或者说,在读书、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老师是更有经验的学生,指导缺乏经验的年轻学生。既然是更有经验的学生,老师就应该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而不应将教学的主导权放任给学生。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两个体会:首先,老师当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知识的传授与人格的教育上,都应该尽量让自己能够不愧于“师”这个称号,这虽然是无止境的追求,但于此着力应该是为师者应该的作为。其次,只有努力做到这一点,老师才能够确实明白自己所传授的内容的意义,因此就会有自己切己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人格上,老师要尊重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许更应以老师为主导。
其次,人文学科更加强调通过经典典籍的阅读与思考,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乃至于对智慧本身产生热爱。但是,这样的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论语》中有句耳熟能详的句子“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前提并不是思考本身,而是“学习”。所谓学习,首先是对习传文本的阅读、思考和领会。因此,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也鼓励学生勤学善思,但更加注重基础的培养。稍微极端一点来说,思考或者是否善于思考,这更多是自我学习而难以通过教学而达成的目标。日常的教学应该以基础培养为要。以《论语》为例,一周两次的《论语》课,我的教学进展实际上非常缓慢,逐字逐句讲解文本,并且结合历代注疏,一方面展现历史上诸多思想的碰撞,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论语》文本的理解。因此,一个学期的最快进度只能是进入第五卷,不到全书的四分之一。但是,如果学生养成这种阅读经典的方法,就可以引导他们以后如何阅读其他经典,包括西方经典。我布置的《论语》课程作业,并没有采用撰写论文这种习惯的方式,而是背诵和点校。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曾经跟我说,当年每节课听写的《论语》,时隔多年依旧铭刻在脑海里,如今每每受用。点校同样要求学生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理解点校的文本。这些都是非常枯燥的训练,但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看起来古老的作业方式,或许仍旧有其真实的生命力。《论语》课笔记
第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的这句话出自《论语》,荀子也重复过。古人论学常常喜欢引用这句话来自我砥砺。但这种“为己”之学并不是现代社会理解的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以成就自己的人格和精神为向学的目标。人文学科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成长为富有道德、智慧和精神的个体,希望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成就其人格,也就是为学者能够成其为人。古典作品大多是经过一两千年的历史淘汰与积淀,而流传至今,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政治、历史乃至于一般的审美之道。因此对这些作品的阅读,要害并不在于背诵,或者提出异于常人的问题,而是如何将书中的养料化为自己生命的养分,着眼于自己灵魂和精神气质的培养。这未必是每节课堂教学过程都要提及的高头讲章,但作为先立乎其大的原则,理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精神气脉。我们以《史记》为例。现代学术流行中立的客观史学,但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并非如此,他更重要的目的是一种接续文明的伟大努力——这种努力本身也是对孔子“斯文不丧”的继承。因此,他的篇章布局,人物和事件的记述,大都有其深意。尝试理解他的努力和背后的深意,我们自然也就会在无形之中受到这种精神的熏染,并养育自己的精神,就像司马迁被孔子熏染一样。经典文本的价值就在于此。这同培养“国民表率、国家栋梁”的目标是相同的。第四,学生和老师其实也都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一些日常生活的气氛。亲其师,才更能信其道。郊游、参观美术馆等活动都有这样的效果,但我一直坚持组织的则是读书会。读书会有两重功能,可以说既严肃又活泼。既是读书,当然是严肃的精神交流,因为我们读的是《尚书》《春秋》等奠定中华文明根基的著作。读书会每一次都有一个人主讲,其他人参与讨论,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准备和参与度更高,能够和课堂教学形成较好的补充。而读书会后,又时有聚餐,类似于希腊人所谓“会饮”,这也是美妙的场合,除了增进师生的理解,也常常会迸发出颇有意思的话题。貳
“洞穴喻”图示
•作者简介•
延伸阅读
1
编辑:听荧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