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王书华《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 2022-09-14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王书华 著
364页,76.00元,2021年
中华书局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荆公新学及其兴替”(13FZS004)结项成果,作者以王安石的荆公新学的创立、发展、演变、衰退及其社会历史背景为核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新学的有关论著、学术主旨及其特点,客观地论述了新学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新学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并梳理了新学与洛学、蜀学对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及学术思想主流地位的争夺,有助于厘清两宋时期儒学的基本面貌及其在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势以及儒家各学派之间的道统与学统之争。










代序


绪论


第一章 荆公新学学述

第一节 王安石著述概论

第二节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训释“三经”之考辨


第二章 公新学创立的会历史背景

第一节 积贫积弱的北宋中期国力

第二节 消极怠惰的北宋中期政治

第三节 唐宋之际的社会转型和学风转变


第三章 公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术

第一节 荆公新学的创立

第二节 荆公新学的发展

第三节 荆公新学的演变

第四节 荆公新学的学术渊源


第四章 公新学与王安石

第一节 新学为新法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节 新学为新法提供舆论支持

第三节 新学为新法培养合格人才


第五章 公新学的治学特点及其学术贡

第一节 新学的治学特点

第二节 新学的学术贡献


第六章 公新学的衰败历程及其原因

第一节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学争

第二节 南宋时期的党争与学争

第三节 新学衰颓的外在原因

第四节 新学衰颓的内在原因


第六章 公新学对先秦汉唐儒学扬弃

第一节 新学对先秦儒学的扬弃

第二节 新学对汉唐儒学的扬弃


第七章 公新学对学发展的影响及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新学对两宋儒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新学对域外儒学的影响

第三节 新学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结语  王安石在家道统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代序


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的变法(简称熙丰变法,习称王安石变法), 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荆公新学”是这次变法的创始人和主要执行者王安石所创立的,是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宋学中的主要学派之一,统治北宋后期思想界达半个世纪以上,对后世的学术思想具有影响,在中国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王安石(1021-1086)


 自北宋末年至20世纪上半叶,人们重视对熙丰变法的评价和研究,著述甚多,评论纷殊,大都对这次变法和“荆公新学”贬低乃至诋毁,以至对“荆公新学”产生、发展和衰微缺乏全面梳理,对其学术地位缺乏公正评价。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明显改变,学者在对熙丰变法重新评价的同时,重视这次变法思想理论的研究,80年代有学者论述了王安石在建立宋学中的突出贡献和荆公新学在北宋儒学中的应有地位,90年代又有学者明确提出“荆公新学”乃宋学中的一大学派,并对其辩证法思想及其与变法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进入21世纪以后,研究“荆公新学”的学者和著作增多,论析更为深入。笔者个人感到,对“荆公新学”的研究,已经取得明显成果,亦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第一,对什么是“荆公新学”尚存歧见,还需界定,以趋共识。第二,论者大多或为宏观的,或为局部的、静态的、个案的,缺乏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探考论述。第三,多是侧重其哲学意义,缺乏对其学术思想全面探究,也缺乏将“荆公新学”与当时变法紧密结合。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以下简称《兴替》)是王书华博士的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全过程地考察了“荆公新学”的创立、发展、变化及其社会背景,较为深入细致地研究“荆公新学”有关论著、学术主张及其特点,客观地论述了“荆公新学”在学术史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荆公新学”与变法的关系和与洛学、蜀学之间的关系,是第一部比较全面深入和客观研究“荆公新学”之力作。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开创性,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之一。


∆ 《周官新义》书影
王安石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学界普遍认为,“荆公新学”是总括王安石学术思想的专业术语。有学者提出,所谓“新学”,是指由王安石领衔修纂、熙宁八年宋廷颁布的《三经新义》所代表的一种“新经义”或“新经”即“新经学”,皆是当时人们对王安石等编纂的《三经新义》的专称。反对者称王安石一派学术为新学,是指它不属于古老的正宗儒家传统。也有学者认为,“荆公新学”有其自身的发展阶段,宜与“金陵之学”“王学”相区别,它在本质上应是“金陵之学”被北宋政府“官学化”的产物,是人们攻击其“官学化”进程的专称,它不能作为研究“王学”的总对象。《兴替》主张,“荆公新学”乃宋学中的一大学派,是“王安石创立的新学学派”,“不仅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而且在哲学、经学等诸多领域有着精深的造诣”,“达到了北宋中期学术发展的较高水平”。《兴替》还考察了王安石在世期间“荆公新学”的初创、发展和演变三个时期,分别划分出起讫时间,较详地论述了主要内容,明确地提出了各时期的主要标志和特点。认为“荆公新学”创立于嘉祐、治平年间,其主要标志是《易解》《淮南杂说》《洪范传》《孟子解》《老子注》等著作的刊行,“主要特点是阐述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发展期是熙宁时王安石为相年间,“其标志为《三经新义》的颁行学官及其官学地位的确立”;王安石第二次罢相至逝世为演变期,是“由相对醇儒向佛禅化演变”,“其标志是《字说》的刊行”。《兴替》又对两宋时期新学的沉浮和衰颓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就对“荆公新学”的含义做出了新的界定,动态地从纵向梳理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


∆ 《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书影

清光绪五年(1879)何绍基校刊本


在北宋中期就有学者批评“荆公新学”是“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意在将其与儒学传统分开。熙丰变法之后,反对者更一而再地攻击新法、诋毁新学;随着理学兴起和成为统治思想,更视荆公新学为异端杂学。清初撰成的《宋元学案》相承理学之脉,不为新学立学案,“特立新学、蜀学、屏山诸略,以著杂学之纷歧”,认为“荆公欲明圣学而杂于禅”,于全书最后部分设《荆公新学略》一卷,明白地在学术史上把新学视为有别于儒学传统和理学学统。此后,反对熙丰变法者大多以“荆公新学”为政治专制的思想学说,很少从学术上加以正视和细究。这种情况自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才有了明显变化,取得了不少成绩。《兴替》在此基础上,着力于学术思想的研究,用了较大的篇幅考论其著述和学说。对已知王安石的二十余种著作的成书时间、基本内容、版本沿革、存佚辑注、整理出版等逐一考订,对“荆公新学”的几种代表作和《王安石全集》尤下功夫,系统深入地论析“荆公新学”的哲学思想、经学思想,以及学术渊源、治学特点和学术贡献,从而展示出宋学中“荆公新学”这一大学派的完整形象、丰厚内涵和学术地位,否定了那些把“荆公新学”作为儒学附庸、理学异端或加以贬低乃至诋毁的评价,恢复了它的历史面目和地位。

勇于探索,占有更多资料,坚持历史的、辩证的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科学方法,切实论析,饶有创见,是《兴替》的又一突出特点。《兴替》在论析“荆公新学”的哲学思想和经学思想时,甚为注意同王安石的变法实践的联系。例如,“‘有体有用’的天道观”是“要‘修人事,以应天灾’”,以推进变法;“‘新故相除’的辩证法”,“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理论的哲学基础”;“‘以思为主’的认识论”,是王安石“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性情统一’的人性论”,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当‘理’(儒家伦理纲常)为善”;“‘权时之变’的社会历史观”,是王安石的社会演进变革发展思想的集中阐述。对于王安石的经学思想,《兴替》着重考辨了王安石选择训释《诗经》《尚书》《周礼》“三经”,以此作为统一人们思想的教科书,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以助推行变法新政,并分析了王安石对《春秋》《周易》的态度及其与变法的关系。


∆ 《王临川全集》
王安石撰,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兴替》在史实辩证和学术论见上,还有不少创新之处。例如,在论述王安石的经学思想时,对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的“近千年的学术公案”,进行了细致的长篇考辨,认为王安石确实不看重《春秋》,但并未公开非毁,所谓“断烂朝报”之说,是他批评陆佃、龚原对《春秋》的解释“阙文太多,导致不忍卒读”,“致使《春秋》被弄得像‘断烂朝报’一样不好理解,来表达对《春秋》的轻视”。又如,《兴替》系统梳理了宋代政争和学争中“荆公新学”的浮沉、经受的三次批判与压制浪潮,揭示了新学、洛学、蜀学“三足鼎立”的局面,特别是扼要叙论了“苏轼、苏辙对新学的批判”和南宋前期蜀学的兴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朱熹把蜀学视为“杂学”和《宋元学案》列《苏氏蜀学略》一卷的偏颇,有助于对宋代蜀学和其他儒学学派的深入研究和公正评价。再如,《兴替》首次全面分析了“荆公新学”衰颓的原因特别是内在原因,重点分析了新学在学术上的理论缺陷和牵强附会,在薪传上的后继乏人,尤其是“误将统一经义用作统一思想”,“将其他学派视为异端邪说”。诸如此类的深探创进,本书中屡有所见。

王书华博士是2002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后流动站的,是笔者担任合作导师招收的第三届博士后研究人员。他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在河北大学历史所和宋史研究中心师从漆侠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的基础,在河北大学又经历了宋史研究的专业训练和较多磨砺,特别是漆侠先生的严格要求、耳提面命,使勤奋敏思的王书华成为宋史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



《兴替》是王书华博士的博士论文的延展与拓进。在流动站的三年中,他一边坚持在河北人民出版社的本职工作,出色地推进《苏轼全集校注》的编辑工作,一边数次集中较长时间住在四川大学,广搜资料,反复思索,访师问友,置疑切磋,在深探和创新上苦下功夫,大大拓延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广度、深度和规模。2005年7月,他已经完成《兴替》初稿,并以此作为研究报告通过评审获准出站。

《兴替》是首次全面系统研究“荆公新学”之作,是一本具有较高质量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和书稿,它将有助于宋学、宋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深入研究。


                        胡昭曦

2006年5月


(原文载胡昭曦著《旭水斋存稿续集》,题目为《全面系统研究之力作:〈荆公新学及其兴替〉》,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作为代序附于此,以示纪念。)


  







王书华,字墨谷,号正心斋主,河北赵县人。先后于中山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河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出站,现任河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及宋代哲学、历史和儒家文化研究,策划、编辑多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图书,先后七次获得国家级大奖;独立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撰多部图书。学术兼职有: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中国宋史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中华孔子研究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延伸阅读


▲ 点击图片购书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王书华 著

364页,76.00元,2021年

中华书局



  ● 陈来 | 乾道后期道学理论的建构  ● 重磅|邓小南:信息渠道的通塞—— 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 江湄 | “国亡史作”新解  ● 陈晔 | 范祖禹《帝学》述论
  ● 谷继明 | 读李霖《宋本群经义疏的编校与刊印》
  ● 新书推荐 | 陈立胜:《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  ● 新书推荐 | 《四书集编》(真德秀撰、陈静点校)
(编辑:赵舒琦)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