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卢梭诞辰310周年 | 经典与解释书系 · 卢梭集系列出品

古工坊 古典学研究 2022-10-08

编 者 按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据说只有马克思可与之相比。大哲人卢梭的“微言大义”究竟是怎样的,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尚需要我国学界志士花费大力去探究。探究的起点,首先在于悉心研读卢梭的作品。“卢梭集”虽计划编译卢梭全部要著的笺注体汉译本,但因译者难觅,仅能勉力从当务之急的卢梭要著的义疏入手,以尚未有汉译的卢梭要著为先,同时注重选译西方学界重要的卢梭研究成果。愿“卢梭集”伴随我国学界关注人类文明现代巨变的有心之士的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终有一日成其所全。

今天适逢卢梭三百一十周岁冥诞,“古典学研究”公号特别推介“经典与解释书系·卢梭集”系列出品以示纪念。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出版说明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十年,卢梭去逝——他没有想到,经大革命后的国民议会表决,他的骨灰移葬先贤祠。在移葬仪式上,国民议会主席高调宣布:我们的道德、风俗、法律、感情和习惯有了有益健康的改造,应该归功于卢梭。卢梭更没有想到,在他仙逝百年后,自己亦成了引领中国民权革命的“神人”——黄遵宪初抵日本时,见“民权之说极盛,初闻颇惊怪。既而取卢梭 、孟德斯鸠之说读之,心志为之一变,以谓太平世必在民主。然无一人可与言也”(《黄遵宪集》,天津人民版2003,第491页)。革命烈士邹容在其《革命军》一开始(第一章,绪论)就说: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不宁惟是,而况又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欲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

卢梭令好些中国文人如痴如狂地追随,做“中国的卢梭”(如柳亚子),甚至作小说《卢梭魂》追慕卢梭。卢梭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据说只有马克思可与之相比——可是,我们早就有了马克思全集,却迄今未见卢梭全集。大哲人卢梭的“微言大义”究竟是怎样的,其实我们迄今还没有看清楚。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尚需要我国学界志士花费大力去探究。探究的起点,首先在于悉心研读卢梭的作品。“卢梭集”虽计划编译卢梭全部要著的笺注体汉译本,但因译者难觅,仅能勉力从当务之急的卢梭要著的义疏入手,以尚未有汉译的卢梭要著为先,同时注重选译西方学界重要的卢梭研究成果。

愿“卢梭集”伴随我国学界关注人类文明现代巨变的有心之士的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终有一日成其所全。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西方典籍编译部乙组2005年



“卢梭抵达乐土”, Jean-Michel Moreau 绘



已出书目

●  《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2006年) ●  《卢梭的自然状态:〈论不平等的起源〉释义》(2008年) ●  《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2009年) ●  《文学与道德杂篇》(2009年) ●  《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2011年) ●  《政治制度论》(2013年) ●  《卢梭的政治哲学》(2013年) ●  《致博蒙书》(2014年) 



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

Classici et Commentarii


卢梭集

刘小枫 甘阳   主编







01



设计论证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美] 吉尔丁 著尚新建 王凌云 译210页,2006年5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无疑是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著作,尽管篇幅不大,却极为复杂,故而常常为人误解。本书的启发得自施特劳斯开设的“卢梭的政治哲学”研读课。施特劳斯研读卢梭时尤其关注作品中的文学性特征和表面形式,同时又出于政治哲学的兴趣和敏感而对卢梭作品中的修辞部分尤为关注,这种接近经典大书的方式扭转了当代引领学术主流的解释学的关注方向,结合修辞与义理两端,使得卢梭的作品全貌和隐匿其中的思想向人们敞开了。吉尔丁一步一步勾勒出《社会契约论》的大刚,把各个部分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整体性的认识。吉尔丁指出,卢梭的结论不仅仅前后一致,而且有着明晰而刻意的设计。

目  录

*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卢梭注疏集》出版说明   中译本说明   鸣谢   一 绪论   二 社会契约:主权者与公意   三 立法者   四 政府   五 主权人民与政府   六 制度支持    书名缩写   人名索引

02



卢梭的自然状态——《论不平等的起源》释义

[美]普拉特纳 等著

尚新建 余灵灵 译

175页,2008年6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卢梭丰富多彩的著述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最富争议、最难识读,也最具影响力。《卢梭的自然状态》是美国的卢梭研究专家布鲁姆的学生普拉特纳的一篇博士论文,他并不是全面梳解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而是聚焦于该著作的一个方面——卢梭的“自然状态”概念。作者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是其全部理论事业的核心,详细解释这个学说,对理解卢梭思想中看去最为矛盾的诸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全文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阐释的。


目  录

中译本编者说明(刘小枫)普拉特纳:卢梭的自然状态前言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自然状态的历史状况第三章 形而上学第四章 伦理学第五章 政治学第六章 结论中译者鸣谢索引古热维奇:卢梭的纯粹自然状态麦克亚当:《社会契约论》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之间的关系

03



卢梭的榜样人生

——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

[美]克里斯托弗·凯利

黄群 等译

306页,2009年4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凯利以一种新的思路解读思路卢梭最著名的《忏悔录》,将《忏悔录》视为道德寓言形式下的哲学自传。在《忏悔录》中,卢梭始终呈现出两种生活道路的选择:遵循自然生活抑或反自然的生活。在凯利看来,卢梭讲述了一则道德寓言,借助这则寓言,卢梭与少数伟大的心智对话,同时也向大多数普通读者示范:在一个被人类文明败坏的堕落社会中如何可能保存天性,过上一种符合自然的生活。这本书完全能够满足这样的期待,并且事实上已经满足过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这种期待。在研究《忏悔录》的作品中,不乏以满足此类期望为己任的针对人格的索隐发微之作,但它们都不如原书那样辛辣深刻。此类作品的作者一般都会发掘卢梭的书信或者同代人的证词,以获得卢梭自我表白中缺少的消息。要言之,他们寻找一个隐藏的卢梭,以便根据这个隐藏的卢梭评判卢梭对他自己的公开描述。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政治哲学与传记类型 自传问题 作为道德寓言的自传 道德寓言的政治用途 政治学、模仿艺术和自传 哲学自传的可能性 哲学自传的必要性 《忏悔录》的写作意图第二章 需要新的榜样人生 传统的榜样人生 公民:以卡托为例 哲人:以苏格拉底为例 一场世界范围的革命:耶稣之例 让一雅克:反耶稣、苏格拉底和卡托的榜样第三章 想象力的苏醒及脱离自然 《忏悔录》第一部的篇章 结构 想象力与生活在自我之外 想象力和性欲 想象力和忿怒:论正义感与非正义感的自然性 想象力和虚荣:自豪对抗虚荣 想象力的发展和罪恶的起源 想象力与中断的文明整全第四章 文明生活的备选方案 一种积极教育的后果 卷二至卷四:生活在自我之外 自然、习传和想象在政治秩序中的位置第五卷:次政治的社会整全第六卷:幸福与自然整全 失去幸福第五章 重新发现自然 《忏悔录》第二部的主题和结构 第七卷:自爱与知识 想象力、政治秩序和自然第八卷:“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变成了另一个人” 兴奋与陶醉第六章 返回自然?返回自然的问题第九卷:“我那骚动的心”——社会整全的失败第十卷和第十一卷:依附于社会第十二卷:第二个“幸福时光” 《忏悔录》的结语 第七章 《忏悔录》的胜利 卢梭如何看待《忏悔录》 《忏悔录》:卢梭体系的认识论基础 《忏悔录》:一份依照自然生活的记录 《忏悔录》:一则道德寓言
主要文献参考
书目附录

04


文学与道德杂篇

[法]卢梭 著

吴雅凌 译

228页,2009年8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卢梭的两个短篇文集“寓言”与“文学和道德杂篇”的合刊。“寓言”含《荒唐王后》等六篇重要的短篇小说。“文学和道德杂篇”收录十三篇体裁内容不一的文章,如《论英雄》《给一个神甫的建议》等。这些珍贵的文献创作于1735-1765年间,见证了卢梭在其生命最重要的三十年间对创作的文学与道德思考,不仅可以分别与《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新爱洛伊丝》《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等名篇参读,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名篇,更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一部形式奇特、完整合一的“卢梭文学道德著述集”。



目  录

中译本说明

法文本编者导言

寓言

荒唐王后

克莱尔和马塞兰的爱情

小萨瓦人,或克劳德·努瓦耶的一生

以法莲的利未人

皮格马里翁

山中的皮埃尔(又称先知皮埃尔)的异象

文学与道德杂篇

关于言谈

论创作一本书的方法

发音

词汇学的几个发现

论女子

圣一德尼街的一家人

论女子作为秘密原因的重大事件

给一个神甫的建议

有关如下问题的论述:英雄最为必要的德性是什么?

哪些英雄欠缺这一德性?

法兰西王室第一亲王、奥尔良公爵的悼辞

致莎拉

一个正直人的思考和一个贤德者的情感

杂篇

附录:被遮蔽的雕像(让·斯培罗宾斯基)


05



哲学的自传——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美]迈克尔·戴维斯 著

曹聪 刘振 译

301页,2011年1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哲学的自传》是美国学者戴维斯解读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作品。汉语学界对卢梭的这本书异常偏爱,《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有不少于十个版本的中译本,不过译者们关于卢梭究竟要在这本书里说些什么众说纷纭。戴维斯教授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本书的一种可能性,他在哲思生活这一主题的背景下从《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修辞入手,试图带领我们穿过卢梭修辞的迷雾,探明他的意图。戴维斯先用四章篇幅阐释在另外四位哲人那里,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善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展开,从而解读卢梭的哲学生活。第一部分”哲学的问题”包括四个章节,分别关于四位哲人,他们按出场顺序是:海德格尔、尼采、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种安排似乎想要逆着时间之流将”哲学”这个词向上追溯到它的原初含义。通过这四章的论述表明,哲学的主题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的对象是哲学活动自身,另一方面它的对象是存在。第二部分”卢梭的生活”有十个章节,分别对应《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十次漫步。按照戴维斯教授的解读,在前七次漫步中,卢梭将自己呈现为一个凡人,他的生命向平凡生命的不可思议处敞开,后三次漫步则是卢梭的哲学生活。


目  录

中译本前言
序言哲学作为自传第一部分 哲学的问题一、现象学与哲学二、尼采的谱系学与哲学三、哲学与智慧四、哲学与友谊第二部分 卢梭的人生五、孤独与社会1.《第二论文》中的孤独与社会2.第一次漫步中的孤独与社会六、跌蹼七、真正的道德八、真理之善

06



政治制度论

[法]卢梭 著刘小枫 编崇明 胡兴建 戴晓光 等译264页,2013年7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卢梭的三篇文章:关于波兰政府的思考、论政治经济、科西嘉宪政规划。青年卢梭看到,自由民主的共和新政观面临的根本难题是:基于自由民主的诉求,富有德性的政体何以可能——或者说,基于自由民主诉求的立法,共和国的法律制度何以可能对自己的人民提出德性要求。卢梭心目中的“政治制度论”并非仅仅是为“自己的祖国”阐明“足够正确、足够清晰的关于法律和自由的概念”,而是要为整个“人类”阐明自由民主新政原理。


目  录

编者说明(刘小枫)

涅格罗尼 立法者卢梭 

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崇明 胡兴建 译) 

1 所论问题的状态

2 古代制度的精神 

3 应用 

4 教育

5 根本缺陷

6 第三等级问题

7 维持宪制的方式

8 论国王

9 无政府状态的具体原因

10 行政

11 经济制度 

12 军事制度

13 让所有政府成员都服从渐次升迁制的计划 

14 国王的选举

15 总结

论政治经济(崇明 译 戴晓光 校)

科西嘉宪政规划(戴晓光 秦庆林译)

英译本说明 

前言

规划

零散残稿

论战争状态(李世祥 译)


07



卢梭的政治哲学

[美]马斯特 著尚新建 黄涛 等译590页,2013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卢梭的政治哲学》研究了卢梭的基本最重要的作品,《爱弥尔》、《论不平等》、《社会契约论》,在哲学史的框架下力图如实复述卢梭诸政治着作的基本观点,重版迄今,是了解卢梭政治哲学的入门性、基础性的读本,作者是英文版卢梭全集的主编之一。本书首先细致解读卢梭的主要政治哲学作品,再尝试作出自己的评议。在作者看来,卢梭十分严肃地对待自身写作所处理的问题,他的主要论著都试图超逾自己的时代,发现对人类幸福有莫大关切的真理。虽然本书出版迄今已近半个世纪,英语研究文献也急剧增长,但本书仍是了解卢梭政治哲学的入门性读本。


目  录

中译本说明  / 1

文献缩写  / 1 前言  / 1 第一部分政治生活的限度第一章个体的自然发展  / 23 一、爱弥儿的个性  / 23二、自然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 27三、《爱弥儿》作为一篇教育论文  / 38四、作为对人性的哲学分析的《爱弥儿》  / 46第二章卢梭的可分离的形而上学与美好生活  / 88一、“信仰自白”的特征  / 88二、卢梭的自然神论与二元论的形而上学  / 93 三、良心与个体道德  / 114四、爱弥儿选择的美好生活  / 133五、《爱弥儿》:卢梭对柏拉图《王制》的回应  / 144第三章自然状态  / 154一、《论不平等》的特征  / 154二、自然状态:人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 169三、卢梭的自然概念  / 205第四章人类的演化  / 218一、自然权利作为判断标准  / 218二、政治演化的诸阶段  / 228三、卢梭政治哲学的原创性  / 267第五章科学与道德的对立  / 275一、“第一论”的特点  / 275二、启蒙与社会的对立  / 285三、卢梭政治哲学的结构  / 326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的可能性第六章政治权利的性质  / 337一、卢梭政治著作的特征  / 337二、正义作为一种人类发明  / 342三、自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紧张  / 383第七章政治权利的原理  / 392一、《社会契约》的特征  / 392二、政治权利的原理  / 408三、自由与秩序:政治与道德之间的紧张  / 452第八章立法者的科学  / 459一、建制  / 459二、立法者的科学:政治的准则  / 477三、卢梭政治思想中的理论与实践  / 530第九章结论:批判性的反思  / 539一、卢梭政治哲学的持续关联性  / 539二、卢梭体系的失败  / 543三、卢梭最值得捍卫的著作:“第一论”  / 562参考文献  / 570索引  / 584

08


致博蒙书

[法]卢梭 著

吴雅凌 译

142页,2014年1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1763年问世的《致博蒙书》是反映“让-雅克·卢梭的宗教”的文献中的重要作品,文中那句“我是基督徒”,不仅带有显而易见的真诚,更是萨瓦代理本堂神父所建造的朴素然而坚实的神殿里的拱顶石。这不是什么情感流露或抒情活动:我们已然触及良知光照下的理性,自《论科学和文艺》直至《爱弥儿》所建立的哲学的核心。卢梭将这种基督宗教称为“人性的和社会的宗教”。换言之,基督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彼此的内涵中找到了共同本质。《致博蒙书》这封长信就像一出戏剧,主角是卢梭本人,他本色扮演了一个不幸受迫害的作家。《致博蒙书》质问冉森派思想。卢梭意识到基督宗教思想具有敌视人文精神的最极端的两种倾向,他试图借助人文精神从基督宗教思想中连根拔除的也恰恰就是这两种倾向。他反对一切强调原罪说、恩典的功效、人类事功的欠缺、宿命的神秘、人生在恐惧和颤栗中的悲剧意义的基督宗教,正是在这层意思上,他自视为基督徒。


目  录

中译本导言

法文本导言

致博蒙书附录:启示的假想或寓言片段


卢梭的心灵与世界:

纪念卢梭诞辰310周年学术研讨会






  

   卢梭诞辰纪念 | 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

   选读 | 卢梭《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

  ● 纪念莎翁 | 经典与解释书系 · 莎士比亚绎读系列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马克思与西方传统(刘森林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马基雅维利集(刘训练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地缘政治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编辑:王俊岚)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