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一定要祭祀先祖
上古三皇文化公众号替代号
敬请关注!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共同组成了“三元节”。“三元”的说法来源于古代道教。在道教中,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其中,中元节最为特殊。地官的所检重点是诸路鬼众,因此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比如广东),中元节渐渐具有了“鬼节”的意味,又适逢佛教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儒家认为:子女事亲行孝有三道,即“生则养,没则孝,丧毕则祭”(《礼记 祭统》)。这告诉我们,对亡故先人按时依礼而祭,既是为了追思先人,以表示不要忘记了先人的恩德,也是为了表达对已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亡者的亲情关怀,同时,通过祭祀,也是为了祈求先人的保佑。
中元节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祭祀活动
根据儒家的礼制,一年四季都是有奉祀先人的祭祀的,在不同的季节要向亡故的亲人荐献时新食品。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四祭》说:“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在汉代,祭祀虽遵古制,但也有些重大的变化。崔寔《四民月令》就对一年之中各种祭祀的时间和礼节有具体记载,反映了汉代家庭一年之中主要的祭祀活动安排。
中元节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周代的祭祀是士以上祭于庙,庶人无庙祭于寝。及至战国时代,随着文化下移和个体小家庭的独立,祭祀逐渐向民俗蜕变转化,墓祭之风兴起。至秦汉时期,家庭通过墓祭祭祀祖先,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习俗,是为古代家庭祭祀的一大变化。
祭祀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参加的。在古代,刑徒就不可以参加祀冢上坟的。《论衡 四讳》所论“四讳”,将其作为其一。
秦汉时期,由于墓祭已成为祖先祭祀的主要形式,故父祖先人的坟墓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家园故土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
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祭祀的家庭祭祀,既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敬畏,也反映了对家庭生活的期待和理想。祭祀乃是当时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今天,祭祀先人,仍是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清明节、上元节、中元节、春节……祭祀成为了节日的“常规”。祭祀活动,也成为凝聚家庭、家族人心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有祭祀,家的感觉才在。
传统民俗:古人怎么过“鬼节”?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6、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7、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按照传统习俗,中元节有“前三后四”说法,即节前3天到后4天,都是烧纸祭拜的日子,时间跨度长达一周,火患突出。如果一定要烧纸钱、点香烛就一定要谨慎注意以下七点:
1、在山上祭扫时,严禁动用明火、吸烟、烧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防止山火。
2、不要在小区内草坪上、燃气管道旁、高压电线、汽车旁、化粪池边、芦苇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烧香纸,燃放爆竹,防止因燃气泄漏或引燃沼气而发生爆炸。
3、祭扫如需点烛、烧纸、点香、燃放鞭炮,请清理周围可燃物,并进行现场守护,待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4、大风天请避免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爆竹。
5、祭扫活动中,严禁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6、祭扫人员要掌握自救逃生知识,切实增强防火意识,勿将火种带入林区。
7、一旦发生火情,不可惊慌,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初起火灾的扑救。
中元节的文化核心
中元节明明是祭祀田地之神的节日,怎么后来变成了“鬼节”?
中元节这天,天子在感谢大地母亲馈赠的同时,还去祭祀一下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传统。早在周代,祭祖活动就已经形成定制。
在中国文化中,逝去的祖先只是意味着逝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韩诗外传》记载:“鬼者,归也。”《礼记·祭义》写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古人还认为,人的肉身才是阴气的聚集,人的精神却恰恰是阳气的律动,肉身叫“魄”(比如“体魄”一词),精神叫“魂”,魂属阳,魄属阴。灵魂脱离了阴森重浊的臭皮囊(魄),自然变得阳光灿烂、虎虎生风,“阴魂”其实恰恰是“阳魂”。于是,从宗教本能出发,中国人早就开始把死去的人“神化”,并作为祭祀敬拜的对象。
所以,活人是可与亡灵沟通,向其祈求赐福。他们认为人死了仍可住在家中,故要设灵位;也可住在墓穴,故要选好地;更可住在阴间,故要烧物品。为了向死者表示尊敬,他们制造了许多仪俗和厚礼,使死者灵魂安心,也可荫庇子孙平安得福。他们还认为祭祀与祈祷可使孝道与宗教信仰合二为一,所以具有宗教意义的祖先灵位是与其他神像放在一起。不但早晚能看见,更是祸福与共的存在,也成为生活困难及问题祈求之处。
供灯祈福。摄影/小凯影像,来源/图虫创意
儒家更是强调,孝道为人伦之本,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敬亲尊祖,而对逝世亲人的尊敬则表现于祭祀,故此儒家对“生孝死祭”十分重视,因此有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明祭祖是孝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宗教价值。以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伦理上有不忘本的深层意义。
总之,在中国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人为追溯其祖源而展现对生命本质与价值意识的一种外在形式,旨在教导人民认识诚、信、忠、敬、爱人如己、事死如生等等为人的情义。
女鬼聂小倩。来源/电影《倩女幽魂》片段
所以,中元节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但是,由于鬼是人变的,鬼与人之间并没有“心灵”的鸿沟。这种异质而同构的特性,使得民间文学的鬼不仅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有人的贪婪、猥琐、懒惰等缺点,影响中国人在后来容易接受道教的阴间、佛教的地狱中有恶鬼这样的概念,为中元节变成“鬼节”打下思想基础。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拓展阅读:
曾仕强教授:清明扫墓不带孩子去,你就白扫了!看完恍然大悟……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都不相信只是巧合:农夫发明这道奇特菜中菜后,三个孩子离奇身亡
曾仕强:成年人最大的错误,是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唯一的小孩身上?
揭秘:山海经的通天神树真实存在?为何说中国在远古是地球中心?
中国送走了廉价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大学生,这种逆转说明了什么
老祖宗传给后人的“修行图”,据说1000多年来,没有几个人看懂了!
语文教材被篡改!谁在给孩子灌输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