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橙:那个「女相」的男生,后来成了关注跨性别议题的学者|卓凡姐姐会客室第8期

跨之声 船思 2023-03-31


文|冯卓凡


去年12月份,柳橙加入了跨之声,成为了一名评论专栏作者。


之后,他在跨之声充分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独到的见解,得到了许多朋友的赞赏。


如今,柳橙回到国内进行面向跨性别群体的田野调查,而我正好承接上一期的策划,也找柳橙做了一次访谈。


这次同样是跨性别社群的「反客为主」,我们聊了聊柳橙的成长故事,也聊了聊他对社群的观察与对性别的体认。


以下是他的讲述。



我叫柳橙,是一位顺性别男性,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是关于跨性别群体及相关议题的研究学者。


不过,虽然是顺性别,但我并不是那种刻板意义上很MAN的男生。


相反,我的性别气质比较「女气」(用有些人的话讲),生活中也跟女生玩得更好。


也因为这些原因,我遭受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


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的一位表兄弟来家里玩。他是一位很喜欢运动的人,而我正好和他相反。


然后不知道怎么了,家长就开始针对我不爱运动这一点疯狂地数落我,我也差一点哭了。


这件事对我的创伤很大,直到今天我都还难以释怀。而从那以后,我也渐渐意识到了,自己并不是一个符合主流刻板的男生。


不过好在,我并没有因为这些规训而去刻意改变。同时随着年龄渐长,我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包括意识到了自己的性倾向是同性恋。


受访人柳橙,图片由本人提供


不好的事情依然在发生。


高考结束后我们家办了谢师宴,没想到有人在宴会上公开地说我很有「女相」。


大学时,由于我和女生的关系比较好,一些男同学便在背后说了许多不那么好听的话。


但无论如何,我开始学会不被这些刻板印象所束缚。我也慢慢认识了更多的LGBT社群朋友,身边支持、理解自己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如今我早已想清楚「我是谁」的问题,而对于许多之前面对的恶意,我的心态也已经放宽。


之后,我开始想着为LGBT社群做些什么。


起初我加入了自己所在大学的彩虹社团,不过我很快发现,仅仅参加校内的活动不太难达到自己的预期。


于是,我选择加入了北京同志中心。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一开始我是作为志愿者,之后我又成为了北同的媒体实习生。


不过,我仍然觉得自己对于同志公益的参与度不高。


正好在2017年,北同启动了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研项目,我随即参与其中,希望能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在中国的命运。


尽管我当时对于跨性别群体了解并不多,但我心里清楚,跨性别朋友们比别的性少数人群面临的困难更多。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不断地受到调研数据的冲击。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许多文献还是对跨性别采取病理化的表述,其中不少措辞和视角我都觉得很有问题。


也许是受到这次调研经历的影响吧,我最后决定选择以跨性别群体作为自己博士课题的研究对象。


回头想想,我一开始是基于LGBT里的T而注意到跨性别群体,但可能和许多人一样,我当时对于跨性别的理解是很肤浅的。


之后,我慢慢地走近这一群体,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不过,我依然有些担心,毕竟更多的人可能不会像我这样去了解更多,而是仅仅停留在LGBT对于性少数(甚至是同性恋)的泛指上了。


一方面,我觉得LGBT的组合能够更好地联合更多群体,这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到,性少数群体里的多样性。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选定了我的博士课题后,我便开始以顺性别男性的身份,走入跨性别社群的「田野」进行调查和访谈了。


然而,这一身份也让我免不了受到一些质疑。


有些人觉得我是好奇跨性别群体的「观光客」,有些人把我当成对跨性别者「有想法」的直男。


不过,我对此非常理解。毕竟,这个社会对于跨性别朋友并不友善,TA们也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压迫。


因此,这些经历反而增加了我对社群的理解,激励我做好研究,以此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的信念。


在具体的接触中,我也会用心地和对方建立起信任。实际上我发现,只要我足够真诚,我们之间沟通的困难并不会存在。


甚至于有一次,一位跨性别朋友在访谈中,主动向我倾诉了许多跟亲朋好友都不愿提及的故事。这份经历与信任,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某种程度上讲,作为顺性别者的我是跨性别社群的「圈外人」,但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永远居于圈外。


我想我可以真正走入跨性别社群的「田野」,做到融入其中。


Photo by travelnow.or.crylater on Unsplash


说了这么多,再说回我自己吧。我的性别认同是男性。


我自己有一个观察,不知道是否正确,就是男性(指派意义上的)似乎更少会思考自己的性别身份。


这或许是由于男性受到的凝视较少,从而较少「反思」自己的缘故。也与男性作为优势性别有关。


而对我来说,认同为男性的原因,可能更多地在于我对男性身份比较能适应。换句话说,是因为我对男性的身份「比较熟悉」吧。


不过,我本身没有太在意或是纠结自己的性别,更多地也觉得性别在我的私人生活中并不显著。


其实,虽然作为顺性别男性,但我曾因性别气质而遭受的痛苦,还有我的性少数身份,都让我在研究中获得了更多的共情感。


无论我的性别身份是什么,我们最后都是站在一起的。我会继续做好我的课题研究,也会一直记着把跨性别社群的利益放在心上。


走入「田野」,为了社群。


受访人柳橙,图片由本人提供


后 记


和柳橙的交谈非常愉快。我们足足聊了两个半小时,柳橙也分享了许多他的观点和故事。


访谈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柳橙说他在接触社群时,因为受到质疑而会主动显示自己真诚与善意的故事。


这一场景让我立马想到了,许多社群朋友在以自我认同性别走入社会时,因为周围人的不理解,而不得不努力证明自己是「真的跨性别者」的情境。


正如柳橙所言,社群朋友们对他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我也希望看到本文的你,能够更友善地对待身边的跨性别朋友,告别那种「顺性别凝视」。


另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柳橙提到的对自己性别的体认。确实,无论哪种性别,每个人都不应该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跨性别运动并不仅仅是帮助一个小众群体平权,更重要的是,推动消解性别因素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负面的影响,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平等、全面地发展。


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站在一起,也始终站在一起。


1

END

1


卓凡姐姐在跨之声开通了「卓凡姐姐热线」

解答社群内外朋友关于自我认同、人际社交、职场发展、恋爱情感的困惑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预约噢!


欢迎添加卓凡姐姐微信进行咨询


往期回顾

小居:我是顺性别者,但也要感谢身边亲友对我个性的包容|第7期

Declan:如果我生为男生,我也会选择穿女装|第6期

Beatrice:我担心自己「不够格」成为跨性别|第5期

圆圆:七年前我在舞台上饰演跨女,现在我对跨性别议题有着更多思考|第4期



附:跨之声关于如厕议题的四点倡议

允许部分存在特殊情况的人群变通使用卫生间,并推动「厕所不分性别,大家自由使用」,推进建设全性别卫生间,避免不必要的性别划分,方便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我们倡议:

① 充分尊重各方诉求,推进各方友好对话;

② 各方共同推动严厉打击偷窥偷拍行为;

③ 各方共同推动封闭厕所隔间,增加「一键报警」等措施,营造安全的如厕环境。



声声

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闪光的色彩

这款彩虹人格测评🌈🌈

将从彩虹的七种颜色出发

详细剖析你人格中最有魅力的闪光点  


社群

网络

跨之声多地社群现已开启

欢迎当地及周边省份朋友进群

点击相应地名即可报名进群喔

四川湖南广西黑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