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闯红灯事件的提醒:这里有护 理,但更有警戒

刘盐约 寄居在世 2022-08-06

上周日傍晚吃完饭带儿子去琴行学钢琴,琴行距离我们家还有一段路,需要坐两三站公交。当我和儿子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我回头一看在我们身后有一辆我们要搭乘的公交车也在同步等待中。而公交站牌就在马路对面不远处。 

 

为了能赶上这趟车,在红灯即将转黄灯时,我就迫不及待地要穿过人行道,这时突然有一辆小汽车闪着灯开过来。我反应还算快捷,一把拉住孩子往前迈了两大步,迅速到达马路中间隔离带处,躲了过去。再回头看时,那辆冲过来的小汽车早已疾驰而去。 

 

事后想想真是有些后怕,就差那两三秒,甚至可能还不到两秒就可能被撞上了。那真是惊魂一瞬间,让我给经历到了。 

 

侥幸之余,我在内心深处感谢那些至高者的护理。可是,我又转念一想,如果我对别人讲述这一次的经历,是不是只是感谢得蒙特别保守就算OK了吗? 

 

我想了想,认为这远远不够,因为是我违规闯红灯在先,我把自己连同自己的儿子放在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事实上,那天晚上回家后,儿子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妻子,妻子把我骂了一顿,用很严厉的话责备了我。我相信,妻子的责备是出于爱和提醒,也是代表了那位至 高 者的心意。祂保守我这一次,也是提醒我更是警戒我下次走路要守规则! 

 

我想起前年的时候江西一位肢体提到他们那里一位姐妹的悲剧。这位姐妹每次出门都会虔诚地祈求上帝保守她路途出行平安,但她外出行路闯红灯是家常便饭。 

 

虽然是屡屡闯红灯,但每次都是“平安”而归的,没有出过事。所以,这就给她造成一个错觉,以为闯红灯也没事,因为有至高者的特殊看顾嘛。 

 

直至有一次当她再次闯红灯时终于出了车祸。当时这位姊妹和她丈夫骑着电动车在闯红灯横穿马路时被撞飞,她的丈夫当场就遇难了,而她被撞成了重伤住进了ICU,但在几天后还是因伤重不治。据说她在去世前有段时间头脑是清醒的,为她莽撞的行为懊悔不已。 

 

我们探究这个悲剧,对那位姐妹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对她的错误模式也应该有指正难怪,作为我们的警戒。与其说有“信心”,倒不如说她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这种“侥幸”心理不能和“有信心”划等号,反而是充满了她的自负和任性。 

 

但要命的是,她把这种自我为中心的“侥幸”心理等同于“信心”,结果给她的行为带来严重误导。最终,她也为这种“侥幸”式的错误“信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我在想,当我们因一时的糊涂或软弱、亦或是刚硬而站在错误的位置时,咋一看好像啥事也没发生,一切如常,甚至还依然得到了祂 一定的怜悯。 

 

但这不等于我们就可以继续任意而行下去。因为祂 的护理和怜悯是要引导我们离开错误的位置、错误的模式、错误的行为的。因此,在祂的护理中包含了一种提醒和警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不要遇 见 试 探”,这个翻译其实不太准确,应该是“不要陷 入 试 探”。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大大小小的试探,但对我们的挑战,不在于是否遇见试探,而在于我们有无陷入试探,把自己放到一个危险的位置里。 

 

就算因一时的软弱或私欲陷入了试探中,也要在祂的护理和怜悯中及时察觉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这种错误模式中走出来。这也是悔gai的真意。 

 

所以,对我来说,经历了那次充满凶险的闯红灯事件,我更需要汲取教训,而不仅仅是感谢祂的保守,更不能把祂这一次的保守当做下一次继续违规的借口。 

 

人生在世,难免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有些意外,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只能交托仰望。但有些意外是出于人的无知和私欲,比如有人醉驾,那就很容易出车祸;有人坐(开)车不系安全带,那就增加了安全风险。 

 

所以,我们需要常常反思,承认自己的有限,并且敏于发觉祂通过各种环境发出的信号,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尽到自己的责任。

其他推荐:1、“虽然…葡萄树不结果”:生命的韧性从何而来?
2、在这个世代你为自己储备了什么?愿你以他的信实为粮
3、前有为印度孤儿捐款,今又见为乌克兰孤儿募捐,该怎么面对?
4、“怎么做母亲”,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5、在那里再无疲乏——追忆三位“英年早逝”的好弟兄
6、中世纪并非“一团乌黑”——简述把握中世纪JH历史的三大主线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謝謝支持。底部“发消息”,可以快捷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