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utophagy︱苗义良团队发现卵母细胞成熟质量调控的新机制

何海楠 岚翰生命科学 2023-03-10


撰文何海楠

责编︱王思珍 

 

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平均寿命的提高却迈不过生殖衰老这个巨大鸿沟的阻碍。伴随着生殖衰老,卵母细胞质量的下降是导致产妇流产、胚胎致死和后代先天性缺陷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1,2]。同样,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障碍也是限制农业动物繁殖应用的主要因素[3]。颗粒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和内稳态调控机制,有助于维持原始卵泡的数量以及抗击卵巢衰老[4,5],但其对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机制尚未可知。卵子的体内成熟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生理过程,受多细胞调控的影响使其不能在体外充分模拟,致使颗粒细胞对卵子成熟在能量代谢方面的对话机制研究仍处在“黑匣子”状态。因此,揭示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机制已成为提高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和随后胚胎发育的关键任务。


2022年4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苗义良课题组在Autophagy上发表了题为“Selective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ACLY (ATP citrate lyase) maintains citrate homeostasis and promotes oocyte matur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颗粒细胞的选择性自噬对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机制,并明确了柠檬酸水平可以作为指示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的“风向标”;基于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共培养体系,该研究发现颗粒细胞自噬缺陷诱导的卵子质量的下调,可以通过柠檬酸的补充而得到恢复。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伴随年龄的增长,人类卵巢颗粒细胞的自噬水平显著下调。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细胞自噬的下调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该团队利用了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共培养模型,在颗粒细胞中通过对自噬的药理学和遗传学抑制(图1)发现颗粒细胞自噬水平的下调会抑制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和受精能力。


图1 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共培养模型及自噬抑制的验证

(图源:Hainan He,et al., Autophagy, 2022)

 

此外,通过对培养液的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颗粒细胞自噬损伤对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的不利影响是由柠檬酸不足引发的,外源补充柠檬酸盐可显著恢复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为了找到柠檬酸不足的靶点,该课题组进行了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并将ACLY(ATP柠檬酸裂解酶)锁定为重要的候选分子。通过进一步探索证实SQSTM1/p62通过其泛素结合位点(UBA)与ACLY相互结合,促使ACLY的自噬性降解。对人类卵泡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伴随着母体衰老,颗粒细胞的自噬水平显著下调,卵泡液中柠檬酸盐浓度也显著降低此外,猪卵泡液中的柠檬酸盐浓度也可以正向指示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图2)


图2 ACLY的选择性自噬降解以维持柠檬酸稳态进而促进卵子成熟

(图源:Hainan He,et al., Autophagy,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从遗传、细胞和生化角度提供证据解析了选择性自噬对柠檬酸代谢稳态的调控可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及后续胚胎发育能力。抑制颗粒细胞自噬,造成了颗粒细胞ACLY蛋白堆积,降低了颗粒细胞代谢柠檬酸的能力。进一步与GV期卵母细胞共培养,发现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显著下降,并且这一表型可以通过外源补充柠檬酸而恢复。对人和猪卵泡进行代谢物测定,发现卵泡液中的柠檬酸浓度与卵母细胞成熟率呈正向调控关系。

 

本研究提供的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共培养系统和仅含有5.6 mM葡萄糖的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基,可以排除其他能量代谢物的影响。然而,在体内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在代谢上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代谢研究仍然存在重大挑战。与体内模型相比,我们的共培养系统更具特异性,可以更好地研究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成熟之间的葡萄糖代谢。

 

总之,本研究系统地揭示了颗粒细胞自噬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通过靶向ACLY的降解来维持柠檬酸浓度的有益机制,不仅拓展了研究人员对选择性自噬参与生物学过程的认知,同时也为研究高龄产妇和家畜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能量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临床开发延缓卵巢衰老提升高龄女性生育力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548627.2022.2063005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生何海楠和黄石市中心医院王军玲主任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苗义良教授和周吉隆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何海楠(左),周吉隆(中),苗义良(右)。

(照片提供自:华中农业大学苗义良实验室)

 

往期文章精选

【1】Nat Comm︱王宝俊团队揭示II型CRISPR系统crRNA-tracrRNA配对的可编程性机制及其RNA检测应用

【2】Sci Adv︱谢旗研究组揭示去泛素化酶和E3泛素连接酶调控植物激素ABA信号感知新机制

【3】Cell Death Dis︱徐小燕团队揭示RNA编辑型AZIN1促进结肠癌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4】Nat Commun︱秦真鹏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病毒诊断检测技术: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

【5】Nat Commun︱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现GIT1抑制乳腺癌生长并可评估患者预后风险

【6】Nat Commun︱樊嘉/张晓明/席瑞斌/高强团队揭示大、小胆管不同亚型肝内胆管癌肿瘤微环境特征

【7】Nat Commun︱钱海丰课题组建立抗生素耐药基因风险评估新框架

【8】Autophagy︱张惠敏课题组揭示表皮结构损伤对自噬的双向调控机制

【9】Nat Commun︱傅湘辉团队发现RG4有望成为新冠防治新靶点

【10】Nat Commun︱谢辉团队报道骨基质胞外囊泡介导衰老机体骨与血管“钙化矛盾”

【11】Cell Systems︱徐书华团队完成土家族单亲源基因序列从头组装并论证族群特异性参考基因组构建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

【12】Nat Commun︱一种具有生物质转化潜力的α/β水解酶——葡萄糖醛酸酯酶的作用机理及与生物量的关系

【13】Nat Metab︱杨巍维/姚烽/赵允团队合作发现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14】Cell Death Differ︱尹海芳团队揭示杜兴肌肉萎缩症新作用机制:转录因子Wt1激活心外膜细胞分化促进心肌纤维化

【15】PN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基因与领导职位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

【1】肿瘤免疫与新型细胞死亡课题设计及生信分析研讨会 4月30日-5月1日 腾讯会议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Eijkemans MJ, van Poppel F, Habbema DF, Smith KR, Leridon H, te Velde ER. Too old to have children? Lessons from natural fertility populations. Hum Reprod 2014; 29:1304-12.

2. Ciancimino L, Lagana AS, Chiofalo B, Granese R, Grasso R, Triolo O. Would it be too late?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analysis to evaluate maternal-fetal outcomes in advanced maternal age.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14; 290:1109-14.

3. Suzuki H, Saito Y, Kagawa N, Yang X.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polyspermy in the pig: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zation rates and cytoskeletal reorganization of the oocyte.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2003; 61:327-34.

4. Song ZH, Yu HY, Wang P, Mao GK, Liu WX, Li MN, et al. Germ cell-specific Atg7 knockout results in 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in female mice. Cell death & disease 2015; 6:e1589.

5. Huang P, Zhou Y, Tang W, Ren C, Jiang A, Wang X, et al. Long-term treatment of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improved Age-related Diminished Ovary Reserve through enhancing the mitophagy level of granuloas cellsin mic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021:108911.


制版︱王思珍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