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末盘点 01 | 2023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不开心的野兽 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2024-03-20


相比以往,2023少了些波折多了些稳定,国内的中世纪哲学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得益于疫情的平息,今年学术活动明显增多,例如秋季的教父哲学论坛与年末的中世纪哲学年会,汇聚了大批国内的顶尖学者与青年才俊;此外,在复旦、清华等高校开展的多次研讨活动,也极大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同样,得益于本领域内研究学者们笔耕不辍、辛勤耕耘,本年度不仅涌现出多本专著和译著,而且论文产出也十分可观。其中,“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仍是该领域的“高频词”,但除此之外,国内的研究视野十分广泛,还包括基督教哲学背景下的政治哲学议题、基督教哲学在中国的流传史、神秘主义传统等等。不仅如此,关于伊斯兰哲学和犹太哲学的讨论也正在兴起,使我们对“中世纪”的理解更加多元。正值岁末年初,本文编辑整理出2023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目录,供诸位参考。由于编者学历所限,整理难免挂一漏万,请读友多多见谅。


作者简介:徐竟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2023级硕士





 会议、活动与讲座 

 2023 SUMMARY 




1、 第七届教父哲学论坛:古代思想与现代世界



简介:2023年10月13日-15日,第七届教父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德国图宾根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众位学者和研究生汇聚在这场思想盛宴,相互交流、学习,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古代思想与现代世界”,在两天的会期中,诸位学人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把握教父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挖掘教父哲学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独特贡献,搭建起哲学研究领域的桥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01

>> 活动详情



2、“中世纪的理性和精神——多元文化中的哲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简介:12月1-3日,第四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中世纪的理性和精神——多元文化视阈中的哲学)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学术论坛以中世纪的理性和精神为主题,探讨了中世纪哲学中诸多文化传统的丰硕遗产和成果。这些专题包括中世纪哲学传统中的灵魂理论、理性学说、情感理论,中世纪拜占庭希腊哲学传统(包含希腊教父哲学),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传统,中世纪犹太哲学传统,中世纪哲学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中世纪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从明清至今),中世纪哲学与现象学以及近代德国哲学之间的关联。此次论坛具有主题多元、青年学者居多的特色,为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学术论坛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办。



02

     >> 活动详情 



3、圆桌会议:爱与共同体——奥古斯丁及其影响史



简介:近年来,汉语学界涌现出一系列研究奥古斯丁政治哲学的著作。2023年,花威教授的《帝国屋檐下:奥古斯丁政治哲学研究》以及王寅丽教授的《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共和主义的一项研究》更是推动了奥古斯丁政治哲学及其影响史的研究。这两部著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探讨了其在当代政治理论中的价值和应用。因此,本次座谈会将围绕花威教授和王寅丽教授的这两本著作展开讨论。参与者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奥古斯丁政治哲学的不同方面,从而为我们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演变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们有望探讨奥古斯丁思想如何在当代政治实践中具有启示性,以及这些研究如何促进我们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理解。



03

>> 活动详情



4、2023年复旦大学——图宾根大学青年学者论坛:哲学分论坛



简介:2023年12月11号至12号,复旦大学与图宾根大学联合主办一场重要的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促进哲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此次论坛在哲学学院设立专门的分会场,主要探讨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以及奥古斯丁哲学的相关主题。



04

     >> 活动详情 



5、清华大学哲学系“思想与时代2023年度经典密集研讨会”——奥古斯丁论自我


05

>> 活动详情



6、复旦大学“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国际研讨会



简介:2023年9月16日至1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了“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国际研讨会,会议有幸邀请了来自日本、香港及内地的近20位学者,围绕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的传统问题、前沿动态与应用热点等作了精彩报告,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06

     >> 活动详情 


7、清华大学“思想与时代”新书研讨会第四期



简介:2023年6月24日,清华大学“思想与时代”新书研讨会第四期如期举办。本期研讨会围绕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田薇于2022年9月出版新书《基督教与儒家——宗教性生存伦理的两种范型》展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瞿旭彤主持,田薇老师做主旨发言,山东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李洪卫研究员、上海大学黄保罗教授(杨佳乐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定、冯梓琏助理研究员做书面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周伟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靳凤林教授、清华大学黄裕生、唐文明、朱东华和圣凯教授参与会议研讨。此外,国际儒联的王丰年编审、堪萨斯大学的赵征教授、以及多名学生也列席了会议。


>> 活动详情




专著

 2023 SUMMARY 



1

《中世纪哲学长编》

medieval philosophy

作者:赵敦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ISBN:978-7-214-27448-9



简介:本书是一部专题研究公元2-16世纪西方中世纪哲学有关问题的学术专著。全书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采取历史研究和哲学分析方法,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教父哲学、神秘主义、经院哲学、15-16世纪基督教哲学等各阶段哲学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脉络。



2

《古代中世纪哲学十五讲》

medieval philosophy

作者:吴天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ISBN:978-7-301-33735-6



简介:本书以吴天岳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西方哲学课程为基础,分十五讲展示了从前苏格拉底到中世纪盛期2000年间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上册八讲,梳理了从古希腊哲学开端至普罗提诺的哲学史发展线索;下册七讲,梳理了从奥古斯丁至近代哲学之前的中世纪哲学传统。本书在呈现西方近代以前哲学发展内在理路的同时,每讲精选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核心论题,通过细致的概念分析、论证重构和批判性评论为读者提供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学术路径。每讲在正文之后还提供了反映最新研究进展的阅读参考书,引领读者步入哲学经典殿堂。本书附有300余幅精美插图,不少出自难得一见的中世纪抄本,左图右史,帮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历史氛围,进入哲学思想开展的历史语境。


不同于常见的概览性哲学史著作,本书真正做到了史论并重,既突出历史线索,又充分展示哲学论证的理论魅力。在这趟哲学史旅程中,读者定能发现哲学反思进入当下生活的可能性。



3

帝国屋檐下:

奥古斯丁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花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ISBN:978-7-5227-2402-7



简介:寓于四五世纪罗马帝国风雨激荡的历史处境,奥古斯丁努力应对北非地区的多纳图派分裂,积极介入卡拉马暴乱、罗马城陷落和蛮族入侵威胁所引发的政教争端,为此撰写了书信、布道等多种政治著作,并以《上帝之城》作为自己的回应总结。向上结交游说各级官员,向下安抚劝勉两派信众,奥古斯丁不惜立于帝国屋檐之下,不惧居于刀剑暴力之侧,既批判罗马长久传统中的国家神学,又肯定尘世国家必要且关键的正面作用,以维护尘世的秩序与和平,保障尘世中的信仰羁旅,使人最终得以进人建基于正义之上的永恒国度。



4

《犹太哲学史》(修订版)

Jewish philosophy

作者:傅有德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ISBN:978-7-300-31798-4



简介:作为国内第一部犹太哲学通史,涵盖了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中的哲学思想和各个时代的众多犹太哲学体系。作者探讨了犹太哲学的定义、特征及其根源,阐述了各个哲学家的上帝观,神与世界、人的关系,灵魂观,神的预知与决定,神命论,神义论,神性律法与伦理,以及其他一般哲学与宗教学的问题和理论。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斐洛、萨阿底、哈列维、迈蒙尼德、本格森、克莱斯卡、科恩、罗森茨维格、布伯、海舍尔、莱维纳斯等众多犹太哲学家的风格各异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5

走出古典哲学

奥古斯丁情感思想研究

作者:高源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ISBN:978-7-306-07682-3



简介: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对奥古斯丁的情感观及其圣化思想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其早、中、晚不同时期的著作来透视奥古斯丁对情感现象的哲学与道德心理学认知的内在逻辑架构,从而揭示出其寻求超越情感理想的精神内涵。为此,笔者将运用系统分析法来层层剖析奥古斯丁情感语言术语、命题预设、论证路径和结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文化处境中奥古斯丁情感思想的内在精神与学术价值。




译著

 2023 SUMMARY 



1

《奥古斯丁书信集》(第2卷)

Augustine of Hippo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译者:石敏敏、白明、俞可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ISBN:978-7-522-71529-2



简介:《奥古斯丁书信集》收入奥古斯丁致友人的书信三百多封,内容涉及神学、哲学、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奥古斯丁思想和中世纪哲学的重要文献。



2

《奥古斯丁的解经学》

Augustine of Hippo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编译者:尹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年4月

ISBN:978-7-100-21408-7



简介:《奥古斯丁的解经学》集结了奥古斯丁在公元400年以前的保罗书信注,对于人们了解奥古斯丁思想演变过程中保罗书信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奥古斯丁在注释《加拉太书》时,其主要的关怀不是讨论抽象的神学疑难,而是为了解决教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反驳摩尼教徒及其他异端对保罗的错谬理解。在某些地方,他也暗中驳斥了耶柔米对《加拉太书》某些经文的解释,他认为耶柔米的解经有叫人堕入异端的隐患。因此本书对于人们理解保罗神学在早期教会历史中的不同际遇也有一定的意义。



3

《论正义》

Thomas Aquinas

作者:[意]托马斯·阿奎那

译者:王江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ISBN:978-7-100-22874-9



简介:《论正义》是《神学大全》第二卷第二部分问题57到问题62的统称。阿奎那不是以伦理学家的身份讨论正义,他对正义、道德、伦理的思考要放在《神学大全》的大框架下理解。《神学大全》共三卷,分别探究上帝、人以及上帝与人的关系。探究人的第二卷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人类行为的一般性原则,第二部分则讨论具体的德性,依次为三圣德(信、望、爱)和四枢德(明智、正义、勇敢、节制)。从形式上看,《论正义》从属于对四枢德的总体分析,自觉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结构和论题;从内容上看,阿奎那对正义的探讨与其自然法学说相交织,反映了阿奎那努力调和传统的奥古斯丁主义与新兴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哲学立场。



4

西方现代思想史

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

作者:[美]罗兰·斯特龙伯格

译者:刘北成、赵国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ISBN:978-7-5217-5525-1



简介:在本卷中,作者依循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谱系,回顾了从中世纪后期到启蒙运动的西方现代思潮:中世纪是巫术与魔法的时代,也是现代科学和哲学诞生的时代,其后期出现了欧洲历重要的思想复兴,这一次复兴为随后的一切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17世纪是个“天才世纪”,从开普勒、伽利略到笛卡儿、牛顿,西方世界走入科学和理性,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裂开来。科学革命塑造了这个世纪,并波及政治领域,思想转向启蒙。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启蒙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浪漫主义和怀疑主义并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概念迸发出持久的影响力。而接下来的法国大革命迎来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5

《理性时代》

The Age of Reason

作者:[美]托马斯·潘恩

译者:罗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ISBN:978-7-5327-8532-2



简介:《理性时代》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耶稣和他的历史、基督神学和真正的神学、《圣经》的属性、论基督教义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改革建议、基督教义和自然神论的宗教教义之比较等;第二部分通过《旧约》与《新约》对《圣经》提出了文本上的质疑。潘恩所倡导的理性恰恰是人类社会稀缺的资源,不论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都需要人们警醒。正如潘恩在本书开头所言:“理性是解决所有问题最有效的武器。我从未并且也绝不会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潘恩在书中基于“自然神论”的观点,揭露了形形色色宗教的所谓“天启”的无稽。他认为“世界本身就是天启,宇宙万物就是神谕”,神是作为非人格的始因而存在,并不能支配自然和社会生活。潘恩揭穿了宗教欺骗人类的三种手段:神秘、奇迹、预言,并指出一切荒唐古怪的宗教都是在人类抛弃了理性的作用才产生的。



6

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

Politische Philosophie

作者:[德] 亨利希·迈尔

译者:余明峰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ISBN:978-7-5222-0185-6



简介:本书深度厘析启示宗教对哲学的挑战。全书由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属的三章构成。第一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什么是政治哲学,以及何以“政治哲学”对哲学的自我理解不可或缺。第二、第三两章围绕政治哲人卢梭与施特劳斯的重要著作,为第一章的理论奠基作出实例解析。本书的结论是:启示宗教从神学和政治两方面挑战哲学,因其宣称真理在握并要求人顺服,从而,启示宗教与基于自由、无保留从事探究的哲学发生冲突。探究哲人的意图从而认清哲人的自我理解,是理解特定哲人的思想的仅有道路。政治哲学通过直面启示宗教的挑战来捍卫哲学的权利和必然性。



7

《中世纪》(牛津通识读本)

The Middle Ages

作者:[英]米里·鲁宾

译者:陈日华、许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2月

ISBN:978-7-5447-9458-9



简介: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的一千年被称为欧洲的中世纪,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文艺复兴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中间年代”,这是一个略显尴尬的术语。作者米里·鲁宾的考察范围涵盖成为野蛮王国的罗马帝国各省,以及逐渐融入欧洲的北部和东部地区。通过描述中世纪的神圣王权、思想信仰、生活方式、领主和骑士、自然和环境、征服和交流等诸多方面,本书探讨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变化与活力,以及这一时期留给现代世界的遗产,对于了解欧洲文明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8

犹太教审判

中世纪犹太-基督两教大论争

编译者:[英]海姆·马克比

译者:黄福武

校订:傅有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ISBN:978-7-100-21541-1



简介:本书集中论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所进行的三场论争,即巴黎论争(1240年)、巴塞罗那论争(1263年)和托尔托萨论争(1413—1414年)。作者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考辨基础之上,通过严密细致的论述以及对史料的准确翻译和精当注释,再现了中世纪时期两教对峙的戏剧场面和真正意义。





论文

 2023 SUMMARY 



1、周伟驰:“基督教经典译介中的‘中国化’传统”,《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摘要:宗教的“中国化”(包括基督教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追溯历史,在民国时期基督教界即已提出“中国化”三字。从实践上看,在基督教经典的译介过程中,明清以来,一些译述者便早已看出“中国化”的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在译述实践中予以落实。本文以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中国化”,即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中译本在表达形式上的中国化,林乐知奥古斯丁传记针对中国宗教语境的中国化,以及雷鸣远奥古斯丁传记在语言、人情世故、内容上的中国化。他们体现了基督教有识之士为让奥古斯丁思想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努力。



2、周伟驰:“奥古斯丁原罪与恩典论之东传”,《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摘要:奥古斯丁原罪论与恩典论在明清之际被介绍到中国,高一志、阳玛诺、利类思以语录形式介绍了奥古斯丁的主要思想,而在晚清,新教传教士在教会史著作中以论述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争论,韶波为其代表。到了民国,学界开始译介奥古斯丁这方面的思想,与新教、天主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949年后,学界多从阶级的角度理解奥古斯丁原罪论和恩典论。改革开放后奥古斯丁研究有了新的气象。



3、陈越骅:“波埃修斯《哲学的安慰》中的自然与人性”,《哲学与文化》,2023年第10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波埃修斯在《哲学的安慰》中提出了一个神义论问题:上帝造了万物并安排了确定的自然秩序但却唯独不管人间的善恶。他破解此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借助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的解释以及逻辑分析重新解释亚里斯多德对人的经典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类与其他万物的共性是有身体,但与他们的最大差别则是灵魂中的理性。理性就是追求至善的意愿和力量,是内在於人的自然本性的美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的脆弱源自其动物性与有限理性自由决断的矛盾,因为无知、欲望、美德败坏,有的人会转向恶的道路,变成非人的存在,即非理性的低等动物。上帝是理性的本原,人是理性属下的一种动物。将人性的重点从动物转换为灵魂的理性,他论证了人性本质是善的,恶是人有限理性的自由决断造成的,而不是上帝所造的。



4、徐龙飞:“教宗首席权与无误论的中世纪历史背景及其相关政治哲学问题论要”,《中国基督教研究》,2023年第20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以教宗首席权之政治哲学意义为主导论题,在时间上以俗世史为枢键而尝试勾勒自古典晚期(教父时代晚期)历经中世纪以至于文艺复兴直至19世纪之相关历史背景,从研究方法、问题的品性、问题的历史渊源、问题的关联性以及问题的时代表征等方面入手而加以考察,围绕教宗与教会改革、教会改革时期的教宗与主教职权任免之争、多种张力关系中的教宗职能以及教宗选举规则的制定、阿维尼昂的流亡与教宗分裂、文艺复兴开端时期的教宗、教宗首席权作为牧灵的责任与传教的使命,以期给出相关历史整体之概貌,提点出主导论题的内在展开线索,条贯主导论题与俗世史之关联;最终,从教会内部结构的变化、教会内在诉求及其与现代国家政治思想以及法律的关系等方面,提点出首席权与无误论的政治哲学之意义。



5、王寅丽:“‘恶之平庸’:阿伦特与奥古斯丁”,《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基于阿伦特的博士论文修订版,分析奥古斯丁的恶之缺乏说与阿伦特“恶之平庸”两者的之间的相似性及意涵。首先解释“恶之平庸”对恶魔神话的拒绝,接着将阿伦特“恶之平庸”置于她对奥古斯丁式的爱与恶的动力关系的重构中,来理解在艾希曼这个人的矛盾人格;最后联系到阿伦特晚年在《心智生活》中对奥古斯丁意志观的处理,说明奥古斯丁关于爱和意志的观点如何影响了阿伦特对恶的思考。通过对奥古斯丁恶的概念的世俗化挪用,阿伦特以“恶之平庸”这一悖论性短语原创地揭示了一种政治性的世界“荒漠”对人的道德、思想和语言的根本扭曲和剥夺。



6、王寅丽:“海德格尔和阿伦特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解读”,《哲学分析》,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摘要:海德格尔的《奥古斯丁与新柏拉图主义》和阿伦特的《爱与圣奥古斯丁》都以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解读为重点,都是从“事实生命经验”的角度来解读第十卷,并通过奥古斯丁论幸福生活的阐释,分别引向对“诱惑”和“爱”的现象学阐明;海德格尔的“诱惑现象学”强调诱惑是真实经验生活的本质,而阿伦特的“爱”重视记忆带来的反思和自我构建。阿伦特在奥古斯丁论文中显示出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差异,为她“爱世界”的政治思想作了准备。



7、雷思温:“失去弹性的‘之间’:埃克哈特与存在的离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在亚里士多德主义经院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融合过程中,神与存在的关系成为焦点之一。对于这一问题,埃克哈特一方面发展了托马斯主义,认为存在就是上帝,并由此建构了创造论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提升了上帝超越性,揭示出神深处的神性,并将神性理解为寂静虚无的离基深渊。神性与神的差异,又以两者作为纯粹的一为前提。然而埃克哈特因为固守永恒视角,遵循多明我会的理智主义传统,取消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层级结构,遵循更为直接性的思想取向,从而有意去除了神性与神、存在与无之间转变的弹性,造成了“失去弹性的‘之间’”状态。这种直接性的同一性及其遗留下来的问题,为后世德意志神秘主义思想与德国绝对唯心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动力。而他对存在与离基关系的揭示,又与海德格尔哲学产生了内在的亲缘性。



8、雷思温:“上帝的超越性与近代动力世界的形成”,《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革命的带动下,诸多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性、自然世界的运动机制、受造物与上帝的因果关系等规划上多倚重动力关系,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被吸纳入动力因之中。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新的人性、世界与上帝的规划称为近代动力世界。对于这一近代动力世界产生的根源,除了常见的数学与物理学革命的思路之外,还必须注意到自然科学革命背后的神学与哲学根源,其中与此最为相关的就是上帝的超越性问题。按此思路,这一革命性的发展过程可以简略地分为四个步骤:首先,阿奎那建立起受造物与上帝的形式相似性;其次,司各脱将形式因吸纳入动力因;再次,奥卡姆进一步在自然世界中排除了目的论;最后,笛卡尔与霍布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近代动力世界。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发展以及对上帝的超越性的持续捍卫为近代哲学家们最终完成近代动力世界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9、吕超:“从‘荣誉之爱’到‘权力欲’:奥古斯丁论罗马公民伦理与政治的无根基性”,《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罗马公民伦理和政治的态度非常地复杂,他一方面揭露了罗马人在内战和扩张中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美德。鉴于奥古斯丁的这一矛盾态度,一些研究者认为他笔下的罗马是一个悬于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之间的非善非恶的政治空间。然而,这一深受政治自由主义影响的经典解读,近几十年却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批评者们不仅从总体上拒绝对政治领域的世俗主义理解,而且特别反对把罗马的形象进行中性化处理。本文基本赞同第二派学者的观点,但会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展开论证。具体地说,本文将直接切入罗马公民德性的核心原则,切入罗马人在公共领域行动的终极动力,对《上帝之城》第五卷的“荣誉之爱”概念展开一种“个案分析”,通过探索该卷关于荣誉之爱的不同甚至相反的论述之间的逻辑关联,重构出这种爱是如何从自身内部产生出一种辩证运动,由原本维护公民德性的积极力量,一步步地“自我解构”为作为德性之最大破坏者的“权力欲”的。而通过对这一“堕落的辩证法”的全程重构,本文亦将揭示出在奥古斯丁眼中,以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国家的伦理与政治,在终极层面上的无根基性。



10、尹智鹤:“类比概念还是类比判断?——论阿奎那的超越性类比”,《哲学研究》,2023年第8期,(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教义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类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人们肯定地用同一个超越名称谓述上帝和受造物时(如说“上帝是善的”和“人是善的”),是否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一超越名称。对此,阿奎那的“超越性类比观点”认为,超越名称对上帝和受造物的谓述,既非单义,亦非绝对歧义,而是类比的。由于常被视为与类比观点相竞争的单义论和绝对歧义论都明显针对超越名称所意指的概念,故而相应地,对阿奎那类比观点的经典阐释也往往落实在概念的层次上,呈现为一种“概念式理解”。然而,概念式理解很难对阿奎那类比观点作出适当阐释,因此要走出对阿奎那类比观点的理解困境,应该转变到“判断式理解”的新进路。



11、尹智鹤:“现实与潜能的交响——托马斯.阿奎那论不朽受造物的存在必然性”,《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23年第59期,(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托马斯·阿奎那主张不朽受造物具有存在的必然性,这个观点会遭遇严峻的“模态难题”:受造世界的偶在性如何能够与不朽受造物所具有的那种存在的必然性兼容?本文将围绕阿奎那的这一观点及相关的模态难题展开论述。阿奎那区分了“本有必然”和“依序必然”,不朽受造物的必然性便属于后者。他使模态概念奠基于存在者的潜能—现实状况,继而借助对不朽受造物的潜能—现实状况的澄清证明了它们的存在必然性,并化解了模态难题。通过这一理论,阿奎那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上学,并彰显了不朽受造物的超时间性存在地位。



12、石敏敏:“奥古斯丁论人的造成”,《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奥古斯丁的“人的受造”学说是其人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如下三方面进行阐释:(1)人的造成与天使及其他万有的区别。(2)受造之人的理智性、血气性及位格性,人的位格本所包含的不朽性。(3)男女的平等性和分工关系。奥古斯丁由人作为“上帝形像”的观念,论证了男性和女性是始于“原因性的人”的关系性实体。



13、石敏敏:“论奥古斯丁的二次创造观念”,《基督教文化学刊》,2023年第49期,(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Scholars have focused more on Augustine's theology of free will, grace, God, original sin, soul and political theology but less on his thought on creation or twofold-creation. 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Augustine's expositions of four biblical verses in Genesis 1 and 2, arguing Augustine, like his contemporary Greek fathers, believed that God's creation of heaven, angel and human beings is twofold. In Augustine's view, the twofold-creation of heaven means 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formless/eternal heaven to the heaven and earth with visible forms. By distinguishing dies anus and dies primus, Augustine inferred the creation of angel as "informis materia" on the first day and then was transformed as manifested beings-the "light". Augustine explained the conflicts between Gen. 1:26-27 and 2:7 through twofold-creation theory, arguing that human beings was firstly created as "potentialiter atque causaliter" and then as "hominem" with gender ident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ugustine's thought on twofold-creation is unique and of great value. It is related to his other theological treatises such as his soteriology.


 

14、蔡震宇:“伊本·西那论神圣单纯性——一种指向存在-否定-关系模型的伊斯兰神学”,《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伊本·西那力图为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提供系统的哲学解释。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对认主独一所要求的神圣单纯性提供哲学说明。然而,伊本·西那的努力在许多后学看来并不成功,因为他同时持有如下三个论点:真主认知一切事物(T1),认知一个对象就是在认知主体中接收它的形式(T2),真主是单纯的(T3)。许多教义学家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不能相容因为T1和T2可能导向一个令人不快的理论后果,即:真主之中存在着许多的形式。这一后果显然和T3矛盾。本文将通过考察伊本·西那在事物本身和事物的必然伴随物之间做出的区分来展示他如何化解了T1到T3之间的张力。本文对神圣单纯性问题的检讨将进一步展示出伊本·西那理性神学的全貌:一种存在、否定和关系性的神学。



15、蔡震宇:“论阿维森纳的意义概念”,《世界哲学》,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中世纪哲学研究中,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的“意义”概念常被视作意向性概念的历史起源。这一叙事在晚近以来备受挑战。这诱发了阿维森纳学界对意义概念的重新讨论。学者们纷纷悬搁历史起源论,转而聚焦于阿维森纳的理论体系内,探讨意义和意向性的理论关联。本文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阿维森纳的意义概念具有核心含义,刻画了心灵超出感性体验所通达的不可感内容;在阿维森纳的哲学心理学中,一个典型的领会活动例示了意向性之为意向性仅当它是意义领会或部分地奠基于意义领会。



16、刘一虹:“阿维森纳《论灵魂》核心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以阿维森纳(或伊本·西那)的《论灵魂》为例,本文从有关灵魂的定义、灵魂的本质及其存在性、灵魂的功能、灵魂的永恒性诸方面,具体阐明阿维森纳的灵魂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阿维森纳沿袭亚氏的“属+种差”的方法,将灵魂区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阿维森纳把人所特有的灵魂,即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灵魂,称为“理性灵魂”,进而依据其“行动的功能”和“认知的功能”分别称其为“实践理智”(amalī,practical intellect)和“思辨理智”(speculative intellect);并指出实践理智在其所有活动中都需要身体以及身体的各种功能的参与;而思辨理智并非总是在各个方面都需要身体及其功能,它有时是自足的。阿维森纳在亚里士多德“心识(理性灵魂)”和“现实灵魂”以及灵魂的永恒性观点方面,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发展。



17、归伶昌:“人何以成教师——阿奎那《论教师》中的教学思想及其对奥古斯丁的反驳”,《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基督教传统公认耶稣基督是第一和最高的教师。但普通个人在教学活动中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充当教师,基督教神哲学家们则意见分歧。本文通过阿奎那的批判视角首先简要回顾奥古斯丁思想中对他人作为真正教师可能性的拒斥,以及在认识论立场上似乎与其完全相对的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思想中意外地包含着的同样观点,再通过医术的类比,简要回顾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理论中近因的意义。接着,本文将展示出阿奎那如何将亚氏关于近因的理论运用到其教学理论中,从而与奥古斯丁和阿维森纳相反,承认人在教学中的本质地位,尽管阿奎那也认可神是知识的最终来源,但作为教师的他人依然有其作用——他可以辅助知识通过外在事物通达我们的心灵。阿奎那的这一教学理论立场,是其神学和认识理论的必然结果,因而对于我们了解阿奎那的真理观和认识论有重要意义。



18、归伶昌:“阿奎那行动理论中的意志与道德运气”,《伦理学术》2023年第13期,(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道德运气,特别是它与意志的关系为何的问题在现当代伦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一问题在阿奎那思想中的位置也开始得到讨论。本文试图在梳理阿奎那和与之对立的阿伯拉尔主义在意志和道德运气关系问题上不同观点之间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将阿奎那道德行动理论阐释为一种质形论结构,意图指出,阿奎那以符合理性为行为善的形式准则,实际上允许道德运气作为行为的质料性部分参与到道德行动善恶大小的变化的影响中来。但这一对道德运气的容纳仅限于关涉此世的善恶行为,关涉来世的本质性的善恶行为则完全不受道德运气影响而仅仅取决于出自意志的善的意图。阿奎那行动理论的这一框架,既不否认道德运气的客观存在和对道德行动的影响,又有效限制了它对道德行动进行善恶判断的干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意志不受道德运气影响。



19、胡艾忻:“奥古斯丁式时间观的「关注-意向」张力结构——时间作为伦理概念的现象学前提”,《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23年第59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十九世纪的欧洲经历着精神科学合法性的危机,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因其内省的思维风格被卷入了一场关涉该如何获取关于人的确定知识的方法论之争。胡塞尔认为《忏悔录》卷十一早已揭示出人的认识活动的时间性结构,从而将其引入「描述心理学和认识论」,开启了与奥古斯丁式时间观的自然哲学诠释范式和形而上学诠释范式并立的现象学诠释范式。但现有的现象学诠释范式始终无法解决现象学本身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的困境。本文借助现象学描述再现《忏悔录》卷十一时间命题的「关注-意向」结构,并通过辨明意向概念在认识论史和奥古斯丁术语体系中的语用情况,刻画出奥古斯丁意向概念的双向连通性和时间「现象」的言语交互属性。时间作为现象是交互的属性,交互的发生要求交互相关者的自我敞开性以及爱的德性,这意味着时间拥有基础的伦理维度。这一发现为解决现象学诠释范式的自我中心倾向的困境提供了新可能。



20、许可:“阿奎那《〈论灵魂〉评注》中的感知理论研究”,《伦理学术》2023年第13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论灵魂〉评注》中,阿奎那不仅批判了早期古希腊“相似者被相似者认知”的原则,还通过提出“主动者使被动者相似于自身”与“被接受者按照接受者的样式被接受”两条认知原则,解决了在早期古希腊感知论中使人困扰的感知主体与感知对象的同一性问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剖析早期古希腊“相似者被相似者认知”问题的灵魂论根源,在第二部分探寻阿奎那对于早期古希腊“相似者被相似者认知”原则的反驳理由,在第三部分阐释阿奎那“主动者使被动者相似于自身”与“被接受者按照接受者的样式被接受”两条认知原则的理论背景与融贯之法。总结而言,阿奎那既通过对早期古希腊“相似者被相似者认知”原则的反驳,又借由对自身形而上体系中“主动者使被动者相似于自身”与“被接受者按照接受者的样式被接受”两条认知原则的融贯,彰显了其感知论中独特的表象主义色彩。




21、杨杰:“Ordo Amoris:奥古斯丁与古典德性秩序”,《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古典德性秩序下,凡是被视作德性的品质都把握着逻各斯(logos),换言之,德性必然与知识或认知相关。然而,奥古斯丁提出了“爱之秩序”(ordo amoris)概念,并以之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德性伦理学。他认为,基督教的“信望爱”高于古典哲学的“四枢德”,其原因是前者朝向于上帝、服务的是永恒的“上帝之城”,而后者则朝向于人间的荣耀、服务的是短暂的“世俗之城”。奥古斯丁的德性伦理学挑战了以理性为中心、为主导的伦理秩序,并将我们的思维逐渐导向了意愿哲学和恩典论。



22、卢雅怀:“庸常的胜利?——佩拉纠主义争论作为历史事件与修道运动”,《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摘要:佩拉纠主义争论是西方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神学争论之一,我们为何、如何在现代语境下讨论古罗马基督徒的神学纷争?本文对此做学术史梳理。该争论所涉问题,从未成为不相干的过去,善工、自由意愿与神恩,在政治哲学语境下也可被表述为工作与酬报,个人天赋、努力与社会支持等问题,构成当代公平正义讨论的要素。但是,历史研究虽兼顾现实关怀,更要求忠实于原初语境。在探究作为历史事件的佩拉纠主义争论时,学界将观念之争,置于历史偶然性、参与双方的个人经历、社会交往、他们从属的集体及其传统与变革之中。由此,佩拉纠主义是修道运动的一部分,面对帝国基督教化中的问题,致力于教会与道德改革。在修道研究与教会学视角下,佩拉纠派展现出高尚理想中的黑暗面,也就是其缺乏现实感、宽容与耐心;作为争论中的获胜方,奥古斯丁成为了“基督教庸常”的捍卫者,深刻影响了后世对于人及其集体生活的想象。



23、穆澜:“克莱门特的神化思想探析” ,《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早期希腊教父克莱门特主张通过禁欲苦修和沉思静观的伦理方式使人神化,认为道德完善达至不动情和沉思上帝获得真知的人可以被称作神。这也导致后世学者批判其神化思想受到柏拉图而非基督教正统观念影响。本文认为克莱门特虽然借用柏拉图灵魂上升的观念来建构其神化思想,本质上却赋予了神化思想基督教的信仰实质。首先,克莱门特的神化思想关涉全人整体的救赎,包含灵魂和身体的不朽,取代了柏拉图在灵魂上升中逃离身体的观念,因此并未贬低物质事物。其次,克莱门特认为道成肉身使人类从罪中获得救赎且被上帝收养为儿女。智慧人在获得真知后服务教会,引导忠信者与上帝交流。最后,克莱门特的神化思想本质上是对《圣经》奥秘的一种重新表达,智慧人是圣徒却依然是人。他无限靠近上帝,却与上帝有着明确的等级区分。



24、张帅:“论奥古斯丁解释学思想中的符号功能问题”,《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奥古斯丁在《基督教教义》一书中提出了符号理论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奥古斯丁对于事物与符号进行了区分,并对符号进行分类更充分地解释了每类符号的意义和解释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符号所具有的两大功能,一是指向事物的功能,二是传达意义作用于心灵。在圣经解释学中,讨论符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读者与文本中的事物所建立起来的爱的关系中。这对于普遍的解释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于符号的意义可以作用于心灵的揭示,可以启发读者在理解中思考文本与生命的意义。



25、聂建松:“‘亚略巴古的狄奥尼修斯’思想中的‘否定神学’与‘神的名号’”,《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否定神学”是基督宗教思想传统中的极为重要一个部分,它自己除了源自于基督教自己的《圣经》寓意解释传统之中,还包含了源自于古典晚期的希腊异教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从历史上来说,基督教的“否定神学”的成型最终成熟于“(托名)亚略巴古的狄奥尼修斯”之手。本文将试图在他的作品《狄氏文集》之中,梳理出“否定神学”的最初模样,进而分析下“神的名号”与“否定之路”之间的思想关系。简而言之,“否定神学”并非只是单纯的否定神的概念,它同样还包含对于神灵启示的看法,这其中是包含了一定的肯定且确定的言语内容。本文将会参考与狄氏同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斯的看法,展现在狄氏理论中“神的名号”所具有的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矛盾二元特性。



26、吴萍:“以仁爱为纽带的伦理共同体——奥古斯丁对古典友爱观的批判与重建”,《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奥古斯丁对罗马帝国政治失败原因的深刻剖析,在于他洞见了希罗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局限。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奥古斯丁从本体论层面提出了以仁爱为纽带的伦理共同体构想。奥古斯丁的政治批判理论指明了哲学式的友爱观与其仁爱学说的根本差异,并揭示出基于普遍人格理论的仁爱观的独特之处。奥古斯丁在其伦理共同体的重建方案中辨明了政教关系,其伦理共同体方案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7、张迎迎:“奥古斯丁对光照论的建构”,《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摘要:光照论是独具基督教特色的关于心灵和知识的理论,是解释人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通过理智活动获得真理的理论。它植根于古希腊哲学传统、融合了《圣经》经文、并从古代教父对“光”的丰富阐释中汲取养分,最终由奥古斯丁构建成形。奥古斯丁创造性地使用符号学解决“美诺悖论”,发展了独特的记忆理论,明确提出基督是内在导师,基督之光照亮内在之人,赋予人认识能力、提供认识内容、参与认识过程、保证认识的确定性、并启示关于上帝的知识,形成神人关系在认识论上的转化,其影响力绵延近千年。中世纪以降,光照论的解读一方面困扰着不同时代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一方面又催生了新的解读、新的阐释和新的理论体系,对整个基督教哲学和西方近代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田海华:“中世纪基督教圣经诠释管窥”,《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摘要:伴随着大学在欧洲的出现,修道院的圣言诵读逐渐被学院的神学课程所取代,这使中世纪成为圣经诠释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哲学家圣维克多的休、阿奎那与波纳文图拉为代表人物,综述他们对教父释经传统的继承,包括评注圣经书卷的原则和方法。他们的圣经诠释显然是围绕神学框架而展开,但是,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与阿拉伯思潮的引入,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系统化,圣经诠释亦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29、王梓:“早期基督教中罪论的转变——论奥古斯丁对《罗马书》5:12的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



摘要:本文从奥古斯丁对《罗马书》5∶12的一处有争议的翻译和诠释入手,比较了奥古斯丁和使徒保罗对“罪”的不同理解:保罗从天启终末论出发来理解“罪”,把“罪”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力量;而奥古斯丁在对“原罪”概念的探讨中,逐步把罪理解为一种本体论意义的罪。通过保罗罪论到奥古斯丁罪论的这一发展转变,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与其社会文化处境的互动关系,并试图由此勾勒圣经文本与神学思想在历史中相互编织的路径。



30、鲁克伟:“阿维洛伊独一理智论及其对个体理解活动的解释”,《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9期,(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所)



摘要:阿维洛伊在《〈论灵魂〉长注》提出的“独一理智论”把理智从个体那里剥夺,因此受到托马斯·阿奎那的严厉批判。阿奎那的批判往往让人用阿奎那的理论视角看待独一理智论,这容易忽略阿维洛伊理智论的演进逻辑及其知识论考量。本文试图展现阿维洛伊理智论在其三部评注中的演进逻辑,分析阿维洛伊提出独一理智论的知识论考量及其所运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原则,澄清对阿维洛伊理智论的某些误解,还原阿维洛伊作为一代思想大哲的理智论特色。



31、冉林:“论奥古斯丁意志理论的内在结构——意志与理性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摘要:奥古斯丁的意志理论具有内在结构性。意志是属人的一种欲望,但意志与欲望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欲望是人与动物所共有,而意志却是人类独有,意志为人所独有体现在理性的参与。从认知角度来看,意志与理性相互交织,意志的意向性作用于可感对象,并把感觉材料传递给理性,理性运用判断形成知识,意志则根据理性形成的知识进行选择。而从决断角度看,意志可以认同理性,也可以不认同理性,意志可以超越于理性进行选择。而真正的自由则是意志与理性所达到的统一性。



32、梁卫霞:“阿奎那自由意志论的理智转向及其效应”,《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



摘要: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鲜有的由中世纪神学哲学家们正式提出并加以深入探究的纯粹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备受争议的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中世纪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神学哲学家都探讨过自由意志问题,阿奎那则是其中最具转折性、综合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人物。在阿奎那之前,中世纪思想家们的自由意志论主要是在道德视域下、与道德善恶和道德归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阿奎那在继承奥古斯丁主义自由意志论的基础上,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智选择和波埃修的理智自由意志论等观点,创立了一种完备的理智主义自由意志论,实现了中世纪自由意志论从道德主义向理智主义的转向。这种转向在经院哲学晚期和近代引发了深远效应。



33、杨小刚:“奥古斯丁的意志概念”,《伦理学术》,2023年第13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奥古斯丁的意志概念是多义的,涵盖受感性刺激产生的当即情感、欲求,对感性对象所属一类事物的倾向性追求,到最终针对某个符合倾向性意愿的个别对象的行动意志。行动自由意义上的自由选择仅仅是行动意志是否自由的判定条件,奥古斯丁非常清楚它与罪责归属的关系。但因为他逐渐在追求低等的世俗善好这一宽泛含义上界定罪,自由选择不再是他关心的重点,源于意志的认可和拒绝即自由决断成为判定罪的实质条件,这包含在对一类事物加以认可或拒绝的倾向性意志中。尽管倾向性意志始终具有双向的可能,但就其而言的意志自由不再指自由选择,而是指决断的自发性。奥古斯丁的原罪指的是认可世俗善好作为人生目的的必然性,它源于意志,且并未否定以什么手段实现世俗善好的自由选择。至于意志的决断究竟属于作为独立官能的意志还是理智,取决于是在恶的本源的形而上学语境还是个体归责的伦理学语境中谈论意志。



34、张天一:“苏赫拉瓦尔迪论心智思虑物——从唯名论存在主义角度批判存在与本质的现实区分”,《哲学动态》,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



摘要:围绕伊本·西那著名的存在与本质的区分,伊斯兰东部哲学家在11至13世纪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论战。作为主导者之一的苏赫拉瓦尔迪,全面批判存在与本质的现实区分,将其限定为心智区分。他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无限倒退的原创论证,证明“单义存在”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并增加于本质。但其形上学立场因此被国际学界误读为“本质根源论”。通过考察四个关键阿拉伯语哲学文本,可以得知,苏赫拉瓦尔迪的立场事实上是唯名论和存在主义;他首次提出“存在”可以在强弱完缺意义上以“系统歧义”的方式述谓现实事物,这成为17世纪伊斯兰存在主义形上学的根基和先声。



35、李阳:“美是神的名字:狄奥尼修斯的神学美学探析”,《基督宗教研究》,2023年第32辑,(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



摘要:在启蒙理性的背景下,神学与美学都经历了祛魅的过程,前者被看做是人作为崇高存在物的别名,而后者则被剥去理解的神秘性进入科学中。这一共同降格使得美与神学的结合变得不可能,然而,向前溯源到古代世界的边缘时,美与神的关系却是格外紧密的,这一关系的联合以狄奥尼修斯的神学思想作为开端。在讨论认识上帝的可能时,狄奥尼修斯首先追寻了神名的传统,承认了祂的无法言说性,因而,为了能够切近上帝,狄奥尼修斯把“善”“光”“美”等概念称为神的名字,而其中美则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狄奥尼修斯首先把美与善相结合,他区分了“美”和“美丽的”,通过美的实体化充盈了善的内部,使抽象的善变得可见,但美的感性维度并不能够看见神的形象,只有通过美的超感性维度,即静观的沉思,才能体悟到图像之外隐藏的存在。为了进一步说明如何通过美理解善,狄奥尼修斯又类比了美与光,他借鉴普罗提诺的流溢说,把美看做是分有但永远丰盈的源泉。进一步的,通过美,他打破了善所固有的等级制度,把美理解为神对万物的呼喊和邀请,因而,分有与统一成为了神与万物共同的参与。狄奥尼修斯的神学美学是他留给基督教世界的丰厚遗产,除了在鼎盛的中世纪,在现代社会,神学美学也获得了复兴,这一复兴,不仅是对宗教的承诺,也是对后现代的思考。




往期回顾


岁末盘点 01 | 2022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 01 | 2021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 01 | 陈广辉:2020年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岁末盘点 02 | 2022年国内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研究文献索引



近十年来,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研究在国内广泛兴起。为凝聚共识,拓宽视野,共享资源,我们决定创办“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主要服务国内学界,优先推介国内文艺复兴(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世纪哲学和宗教改革思想)、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态,以期为国内文艺复兴和近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目前,公众号联系方式为renaissancethought@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康美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