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索达吉堪布解答“上师”的疑难问题(五)九大难题(2)如何判断真假上师(3)如何对待假上师

智悲论坛 通往解脱之路 2023-05-15

皈依上师之“九大难题”

1、分别上师 2、如何判断真假上师 3、如何对待假上师 4、能否依止多个上师 5、依法还是依人 6、如何看待上师的非常态表现 7、连自己的灾祸都不能避免的上师是否值得依止 8、判断是否得到上师正加持的标准 9、辨清感情信仰与正信


皈依上师之九大难题(2)

如何判断真假上师

这也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受众团体来考虑。

其一是初学者(对待一般上师),大家都知道经典里面要求皈依上师之前要进行长期、甚至经年的观察(比如莲花生大士说:“上师若不注意观察弟子,则上师有其过失;而弟子拜根本上师来跟随修持,一定也要花几年来观察上师。”),但是,现在的很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上师来汉地是为化缘,住不了几天就走了,要观察显然没有时间,而如果不皈依和参加开许灌顶的话,就只能白白浪费机会了。

那不是太可惜了吗?对此有一个快速判断的办法,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有佛经和大成就者的直接授记,比如龙树菩萨、莲师、法王如意宝、阿秋喇嘛、大宝法王等等。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就有佛经的授记和莲师的预言授记其为圣文殊菩萨之真实身语意化身。

中等:要有当世公认的大成就者的明确认证:比如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就曾为热阿塘寺的加洛堪布,色达拉则寺的拉则江贡仁波切(其本身也曾为西藏之月康萨仁波切、遍知蒋扬钦则仁波切的授记和认证),宗科寺的门卓上师所认证。

下等:最起码也要有不可质疑的清净传承:比如成尼扎西仁波切的清净传承来源于五明佛学院的法王如意宝。当然这个标准只能是权益之计,因为这个标准一旦流传后,必将有人伪造此等认证。所以如果要确定的话,一定要亲自(包括电话,面询)证实才可以作为最后的认定。这是对普通的上师来说的,比如有活佛说过:“并不一定所有的上师都要观察,只有自己要作为根本上师(此处的根本上师指广义的根本上师,具体定义请见上个帖子《谈谈到底什么是“根本上师”》)才需要观察,一般的只是做皈依的和一般开许灌顶的不用观察也可以。”

一般意义上的活佛之所以说不用观察,是因为本来和这样的上师接触的机会就不多、语言也大多不通,自然很少诽谤和生起邪见的机会,所以不观察也罢。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也说过:“不要怕皈依假上师,只要你心里不诽谤他,那对你就没有什么危害。”噶举堪布慈诚囊达仁波切说:“上师与弟子,若不破犯彼此的三昧耶(其文后说:“若批评、毁谤,则会破犯三昧耶”),则若各造恶业,各自受报;若彼此三昧耶有破犯,则上师造之恶业,会影响弟子,弟子造了恶业,亦会影响上师。”第二个受众:如果是要作为根本上师的话,一定要多加观察,因为不但上师是否正师对从其处领受的教法是否纯正至为重要,而且自己能否对此上师的示现方式产生信心也同样重要,如果自己不能接受上师的教导方式,虽然其为正师,亦需要多加考虑(比如大瑜珈士钦则益西多吉的教导方式恐怕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吧)。

关于如何从观察上鉴别上师的资料随处可见,由于本文已经够长了,为了照顾本来就看烦了的师兄,在这里也就不引用了。其实说到底,能否选择邪师就是自己福德的问题,如果自己真的有这个业障的话,任何鉴别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如何观察上师的方法是从“果”上下手的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从“因”上下手才能彻底解决。对此根松成林嘉才仁波切说:“有些人在修加行的过程中,就开始以分别心猜测、选择、确定自己的根本上师,这种做法我不赞同。

所以这里有一个窍决,就是大家先不要忙着找自己的根本上师,先安心修加行。如此自能圆满一切福德,消除会遇到邪师的根源之因。再多加阅读,增加正见,以为将来做有力的观察树立正见。所以先不要急着寻找根本上师,先修完加行和多做阅读闻思是预防遇到邪师的最好办法。老子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中医有个说法:”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一般上师无必要观察,只要注意不诽谤即可。如果实在需要,可以进行上面介绍的快速鉴别方法。然需谨慎此方法流俗之乱。作为根本上师一定要观察。但是所有的观察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修完加行。因为有上师说过,如果如理如法的修完一次加行,就能具足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资粮。故此加行至为重要,要想即身取得越高的成就,就越要多修加行。那些接受了大圆满至高窍决的人也都是关起门来不做别的,只是反复修加行而已。为此末学建议,大家最好都发愿把加行完成五遍以上,这对想要即身取得无余虹身成就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故暂时来讲,快速鉴别的三个标准为分辨真假上师之匙;究竟来讲,加行修完,再多加闻思,是解决第二大难题——如何判断真假上师之匙


皈依上师之九大难题(3)

如何对待假上师

这个问题也是当今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把上面两个难题圆满解决的话,这个问题应该就不会出现。

每每看到有的人痛责其上师某某为假上师,我都替他们感到十分惧怕,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师兄都已经因为往昔的因缘遇到了邪师了,但是一旦接受其为自己的上师之后,千万不能站出来反戈一击,这样做的因果实在是不可思议。

滋于此风,引用一些圣教言量作为证据,望各位师兄谨慎。圣者索达吉堪布的《密宗断惑论》中说:“依止了上师后,无论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应对其生起邪见,也不能轻易毁谤。若已得灌顶传法,尔后才发现此上师不具足上师的资格,然而此时,因其已成为你上师之故,唯有发清净心,而不能说上师过失,也不得生起邪见,否则自己反而堕落。

如续中云:‘依止上师后,是否是正士,勿违诸教言,若破师教印,生金刚地狱。’又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卡饶公琼云:‘开示大乘之上师,外相虽现不如法,其内境界难测故,于师不得生疑惑。’” 圣者又在《入密明灯论》中说:“依止前应认真观察选择,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不能舍弃、诽谤,一旦对上师生起邪见,应立即忏悔。若依止上师后又舍弃原来的上师,也犯根本戒。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 圣者讲解的《事师法五十颂》中云:“如果已确立了上师弟子的关系,这时弟子若轻毁等同于怙主的上师,即有等同轻毁患十方三世诸佛的过失,故必当感受大苦。所谓轻毁,即诽谤上师犯戒、懈怠、愚痴等等,即使见到上师有不如法事,也应看作这是上师的示现,如此方对修法有所助益。这里的上师,非仅指灌顶上师,还包括传授密续、窍诀等的一切金刚上师。

“轻毁上师的人,因其强大的恶业,经常不由自主地遭遇上述苦缘,并且日渐愚痴,郁郁而死。又常常不由自主地遭受王法刑罚、毒蛇噬咬、饿鬼吞啖、盗贼抢掠等种种横死因缘,或丧命水火,现世中感受了种种痛苦报应后,死后又堕入大地狱受苦,这在《金刚续》及《胜德续》中有明说。”

“身为弟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扰乱上师之心,否则因此业具足极大力量之故,后必受极重之那落迦(地狱)苦报,虽依显宗《般若八千颂大疏》等经论中说,一切恶业可依四力忏除清净,但此亦仅局限于显教所说的重罪,密宗中的谤师之罪,悔悟后通过精进忏悔,可以减轻,但很难清净,必亲自感受恶果之后才会得以消除。故密乘弟子对于这一点应铭记于心,时时反观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不使恶业生起现行。”

“而且,仅仅助成他人轻毁上师也会对自己的悉地产生极大的障碍,故《大幻化网》第一品云:对于轻毁上师的人应发愿连梦中也不要见到,因为他已被邪魔外道牵引,故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

正如其中所说的:“总之,一个学佛人,尤其学密宗的人对这两条应坚信不移:坚信因果;坚信谤师的过患。”

还有堪布赤诚罗珠讲授的《无上密乘共同十四条根本戒》中也有言:“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否则犯第一条戒。这也是十四条戒中最严重戒。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的话,想忏悔以后也没办法忏悔。……所以对金刚上师不能诽谤,不能生嗔心,不能起邪见。如果在自己不清净的现象外现时,也许会生起邪见,这时要将这些都看作自己的过失,要看金刚上师是真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过失,这些都是我业力的现象,不论在实际上是否是金刚上师的过失,在修行时都必须这样做。……在见到金刚上师的任何行为、见解有过失而生起邪见时都要这样对治。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在《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中也说:“而当你一旦接受他的灌顶和引导,确立了师徒关系,即便他不具备上师资格,你诽谤他,也会得到上述的果报。即便你的上师做各种杀、盗、淫、妄、酒的事,你也不可以对他失去信心,而应想到一切都是他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噶举巴祖师曾说:

这位宝贵完美的上师, 不论作什么都是好的, 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殊胜的.

在他手中, 即便是屠夫的坏工作也是好的, 也可以利益禽兽, 这是因为慈悲心的缘故;

当他行邪淫时, 他的品性增加,新品性产生, 这是方便与智慧相结合的象征;他用以欺骗我们的谎言只不过是善巧的标帜,他以之引导我们走上自由之路;

当他偷盗时, 偷走的东西将变成生活的必需品, 可以舒解一切众生的贫困;

当这么一位上师呵责时, 他的话就是消除悲哀和障碍的有力真言;

当他打你时就是加持你, 可以产生二种成就, 并且使所有忠诚和恭敬的人高兴。

印度大成就者先登巴亦说:‘你一旦听过他简短的开示,如果不敬他为佛,你将转生为狗一百次,然后再转生为贱族(一说屠夫)’。”“(七)视师即佛,不观察任何过失 《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奢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婆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在密乘修行中,要把上师观想为金刚持或释迦佛,深信上师即是佛。……不再去观察上师的任何过失。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凡夫的境界去揣测佛的境界(上师的境界)。” “(九)切勿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密乘十四根本戒》第十条:‘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

一个诽谤上师三宝的人,……密乘中说,对于这个人,你不可以与他共进一口食物或说一句友善的话。甚至于当他在你的梦中出现,也应视为最不吉祥的征兆。而你与这种人交友,就等于藐视你的上师,违反密乘的十四根本戒。

为什么不能与这种人为友呢?……这种人就象一棵大毒树一样,他沉重的业障所散发出的毒气,一般的行者是根本抵挡不住的。与他们为友,慢慢地你也会受传染,开始对上师退心,怀疑甚至于诽谤你的上师,断失了你的慧命”《密集金刚》注疏中说:“毁谤上师者不但不成就,甚至亲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可见不能数落上师过失是金刚乘中所极力遮止的重中之重!无论上师是否真正有过错,如果自己数说上师的过失,因果都是一样的。和无端诽谤上师在因果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有程度的区别。到头来自己不但受了骗,而且由于不注意取舍因果,还要背负金刚地狱的恶果,实在不值得啊。

那么如果我们已经遇到了假上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说:“如果你真的肯定师长在客观上有过失或根本没有真正之不断传承等情况,最好是悄悄地疏远而另寻师长,但绝不可批评已依止之原来师长,心中仍要视他为自己的师长中之一位。……如果你已与某人建立了师徒关系(即使只是在心中依止而并无告知师长),就不要再批评他。你尽管可再依止其他师长,但不要评谤原来的师父。……总而言之,依止一个师长前要观察入微,依止后就要视师如佛了。”

遍知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此后如果不幸地由于自己的恶业或愿力而遇到不好的上师,而且也从他那里接受了一些教法,依照金刚乘的规矩,这个人已成了你的上师,你必须尊重和拥有信心;此时你了解了一些事情,即使你不再觉得他有什么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技巧性的放弃此类上师,这将不会伤害到你或者其他众生。由于你遇到不好的上师将会阻碍你真实的利益众生,所以我想一个人要技巧性地远离不好的上师,同时一个人也不要因此愤怒,因为是你自己选择到这不好的上师,所以不要抱怨。”有弟子问:“如果弟子与上师有三昧耶戒的关系,若是该位上师造了种种恶行或不如法的行为,而弟子本身并没造罪,那么由於该上师与弟子有三昧耶之故,弟子是否会受到其上师造恶的恶报?反之,若是弟子造了种种恶行或不如法的行为,但上师本身并没造罪,上师是否亦会受到该弟子造恶的恶报?” 噶举堪布慈诚囊达仁波切说:“上师若不正确,弟子亦会被影响,因为上师是正法的教授者,因此上师若不正确,弟子的修持则不会进步,得不到什么。若上师错误、上师教错,若弟子跟著修持,弟子亦将学错。这如同学校的老师,若老师本身的观念错误或教错,学生若跟其所行,那当然不好。上师做错,则不必管他,但不要伤害他,也不必去跟著他,因为若是跟著他修,也是会错误,且修持不会进步。若自己本身没有做错,只要不破犯三昧耶,则不会有恶报。 

上师与弟子,若不破犯彼此的三昧耶,则若各造恶业,各自受报;若彼此三昧耶有破犯,则上师造之恶业,会影响弟子,弟子造了恶业,亦会影响上师。 

依止上师一开始,要先观察他是否是具格上师才依止,但若很不幸依止了才发现依止错误,此时应离开该上师,但不可批评、也不可毁谤,因为若批评、毁谤,则会破犯三昧耶。

对这位上师过去他所讲的,虽自己已接受过,但不必再去跟随,应将其放下,但不可批评、毁谤,以免使自己破戒。 

依止上师前,上师应观察弟子,弟子亦应观察上师。莲花生大士说“上师若不注意观察弟子,则上师有其过失;而弟子拜根本上师来跟随修持,一定也要花几年来观察上师。这是很重要的。努力修持很重要,但切记不要破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很重要的。

所以当您已经遇到不好的上师的时候,您只能技巧性地采取远离的办法,不要到处宣扬,反之则对您自己的因果是十分可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真正的皈依处是什么,我们皈依的是三宝,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上师的个体特征(身体,证悟,道德,戒律),所以即使在再一次面对他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恭恭敬敬的磕个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真正皈依的恭敬的是三宝,不是个别上师的个体特征,不因三宝而皈依上师是毫无意义的。反过来上师的任何个体条件都不能阻碍我们皈依三宝。因为只要我们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上师的个体特征和我们要皈依的三宝并无必然联系。

所以一定要于此生起定解:我们自始至终皈依的都是整个尽法界的三宝总体,不是个别上师的个体特征。即使我们发现上师的个体特征与我们当初期望的并不一样也好,那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从来皈依的都只是三宝而已,不是某个人。有的师兄可能不理解,如果我们都不说,那么这个假上师不是更加到处害人了吗?

古语云:”唯仁者方能爱人,能恶人“,激浊扬清的事情,自有堪布和法王们去做,作为业障遮蔽的凡夫,没有资格做这个事情。否则很难避免惨烈的因果。而且一旦开此凡夫以分别心随便指责他人的风气,后果将不堪设想。

故此,不言远离,于上师之真实皈依处生起定解为解决第三大难题——如何对待假上师之匙


依止上师前必看


索达吉堪布解答 | 关于“上师”的所有问题(1)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如何观察上师


索达吉堪布解答“上师”的疑难问题(二)噶举派成就者之王——米拉日巴尊者传记


索达吉堪布解答“上师”的疑难问题(三)证悟大圆满的两个条件


索达吉堪布解答“上师”的疑难问题(四)九大难题(1)分别上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