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福德的人,很难遇到善知识!
皈依的人,应了知:皈依佛,知道佛是个了悟实相死亡觉者,作为导师来皈依;皈依法,知道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道谛,涅谛作为道来皈依;皈依僧,知道僧是个了知苦难解脱的具徳僧人,作为道友来皈依。皈依佛以后,尊敬三宝,不寻求皈依其他神。皈依法以后,长颂皈依文,不伤害众生。皈依僧以后,长性善事,不交恶友同行。
我们在修行的路上障碍重重,最大的障碍就是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福德不够。
修行路上自备的条件是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然后是因缘和善根。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很难遇到善知识,如果你遇到善知识也不会珍惜,错过学习机缘。
缺乏福德的人,很难遇到善知识
上师知!!!
学佛首先是皈依,再是受基本戒律。戒定慧,一定要按照次第去学,戒律是基础,才能有定力,出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这个前后的次序。先要学戒,然后再学定。实际上,戒是人品道德的养成。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持戒不严,也是他福德不够;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这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是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也会错过。有些人遇不到善知识,那是因缘不够,福德也不够。
宗喀巴大师告诉我们:“不是这个世界没有善知识,是你不具备弟子相。”你不能当一个好的弟子,善知识如果现前了,反而会害你,因为你对善知识也会起怀疑、起诽谤,还在善知识那里挑三剔四。那么挑来挑去,自己以愚痴的眼光去挑别人,甚至挑善知识,所以这样一来,善知识不能现前,在你的眼中再也不会有善知识,这是福报不够的人。如果具备了弟子相,善知识不远千里都会来求你。
不是你能够度善知识,而是善知识能够度你。“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观音菩萨也讲得很清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应该以哪一种身可以度你的,观音菩萨就会现哪一种身来度你。现在家居士身、童男童女身、比丘比丘尼身,甚至是以宰官(当官的人)、国王大臣身能度你的,他都可以现这些身来度你。我们大家想想,观音菩萨有没有来度你呀,为什么不能来度你啊?他现什么身都度不了你了,没办法了。他如果现一个大富长者居士身能度你,他就现居士身来度你了;他要现一个要饭的人能度你,他就现要饭的人来度你;他要现一个很有福报的善知识、出家比丘或者比丘尼身来能度得了你的,他马上就会现这个身来度你。但是他现所有的身都无法度你的时候,他不能度你。
我们要生惭愧心啊,遇不到善知识,一定要生惭愧心啊!
修行的基础,一定要培养福德、培养定力。福德不够的人,第一他就根本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的;第二呢,遇到了也会擦肩而过。因为某一个小小的误会,以自己浅狭的知见,会去评判善知识,那么这个结果就非常可怕,所以即便遇到了也会错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持戒这个方面,就是包括了培养福德。什么是福德?大家在生活当中亲身体会去感受一下,什么是德,什么是福?一个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大家都喜欢他,他的所作所为别人都会尊重他,这就是他的福德。你到这里嫌这个地方吵,不够安静;到那个地方,安静了,又嫌那个地方事情多;这种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受欢迎。这样的人是没有福德的。
例如你念佛一定要摆一个香案坐在那里,别人觉得摆香案很讨厌,你就偏偏要摆;这样的人是没有善知识的,你到了善知识那里,善知识叫你这样,你偏偏要那样。
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你现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众生,这个观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后的心量一定是观察天下众生需要什么,你努力的最终结果就能够利益天下众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那么连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没人要,也没人管,也起不了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བླ་མ་མ་བརྗེད་རྟག་ཏུ་གསོལ་བ་ཐོབ།།
未忘上师平时多祈祷,
རང་སེམས་མ་གཡེང་རང་ངོ་རང་གིས་ལྟོས།།
未乱自心自我自反省。
འཆི་བ་མ་བརྗེད་ཆོས་ལ་སྐུལ་མ་ཐོབ།
未忘必死修法及行善,
སེམས་ཅན་མ་བརྗེད་སྙིང་རྗེ་བསྔོ་སྨོན་གྱིས།
未忘众生慈悲祈回向。
吉 祥 圆 满
回向偈
愿我们的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
成为大乘种姓觉醒者
于一刹那间圆满资粮
现前获得金刚佛果位
善知识
有声书连载《前行指引》导论|最佳的善知识,就是攻击你的隐藏缺失的人
《不离》有声书 第14集 | 衡量善知识的唯一标准。不要得意忘形
福德
【佛诞日·母亲节】天上天下两重恩,借着佛陀的福德,祈福母亲福寿康宁!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多生多劫中,带来巨大的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