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 陆铭: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可以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3月26日至27日,第一届“发展·共享”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教授,在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以下内容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城乡和区域问题,本质上是空间问题,需要用全局的视角去看。
我们的研究认为,经济和人口向着少数地区集中,是符合现代经济的集聚效应的,并不必然带来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反而能够带来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对比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地区间GDP总量差距(这一水平越高表明经济越集中在少数地区),人均GDP差距和人口集聚度情况:美国的GDP总量和人口都高度集中,但人均GDP差距是非常小的;日本的情况类似,甚至人均GDP差距更小;中国的GDP总量集聚程度仅仅相当于日本的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真正问题在于我们的人口集中程度远远低于日本(更加远低于美国),而且人口集聚程度低于中国自身GDP集中程度。这意味着,我国经济集中了,但人口没有集中,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均差距比较大,我国人均GDP差距高于美国也高于日本。从趋势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集聚程度也在缓慢提高,人均GDP差距也在缩小,即“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与之类似的问题是最近广受关注的南北差距问题。当前的讨论普遍聚焦在南北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之上。我们的研究关注到,上世纪80年代北方城市人均GDP高于南方;随着南方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在人均GDP意义上,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基本上处在一致状态;即使在最近几年,南方人均GDP似乎赶超北方了,如果把南方沿长江中下游和沿海的一些主要港口拿掉以后,南北之间人均GDP又回到了一致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南北的分化实际上是一种总量的分化,但人均角度上总体上是收敛的状态。
2003年以来,中西部土地供应占全国的份额持续上升,即“地往低处流”,给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同时也给了欠发达地区大量的转移支付,越是远离沿海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农业补贴也越来越多。这些政策确实有提高欠发达地区收入的作用,在过渡时期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避免在短时期内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
但是,我们强烈呼吁学术界也要关注到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一般均衡问题。对内地倾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相应减少了发达地区的土地供给,土地和劳动力没有被配置到生产率高的地方,全国范围内的GDP和TFP(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虽然沿海和内陆地区间的GDP差距下降了,但是全国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反而上升了,因为内陆人口向外移民减少,对于本来可能向外移民的这部分人群来说,收入实际上是相对更低了。我们通过结构式模型估计空间重构的效果,如果去除向内地倾斜的土地分配,全国总的GDP能增加2.4%,TFP能增加约7.3%,欠发达地区户籍劳动力人均收入能增加1-2%;如果把那些由于去除掉劳动力流动障碍所导致的这部分移民的收入单独拎出来,这部分人口的收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约60%。
可见,去除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扭曲就可以达到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政策目标。而城市化有利于结构优化。由于收入效应和规模效应,大城市发展服务业比较优势更强,因此要畅通劳动力流动,去除人口向大城市高效集聚的制度障碍。据估计,如果去掉大小城市之间的劳动力流动障碍,服务业占总产出之比上升2.5-3.5个百分点,城市间收入差距将下降14%,总产出将上升10%,社会福利将提高7.4%。如果同时增加大城市土地供应(使大城市土地存量占比恢复到2003年水平),则整体服务业占比进一步上升1个百分点,总产出将增加3.6%。如果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到同发展阶段世界平均水平(增加约10个百分点),整体服务业就业占比将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总产出提升10.7%。
总体来讲,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与我们的研究是相呼应的。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大幅度改善我们当前对于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的效果。文字整理:冯履冰、李懂文
往期推荐
观点荟萃 | 陈志钢:增长和公平的目标不一定是矛盾的,两者也可以互相促进
喜报 |《迈向共同富裕:理论、起点、目标和路径(三卷)》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诚聘英才丨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智库人才和特聘(副)研究员招聘启事
年终特辑丨我们这一年——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2021年精彩回顾
- 扫码关注 -
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联系邮箱:
zjuicpd@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