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更多的人活着,他却走了……一个上海疫情里的普通司机

许仰东 荒岛星空 2022-05-29


上海人,都应该花5分钟,看一下这个视频。
他叫何军。
上海本地人,一个普通的司机。
他是在抗疫第一线,执行转送病人去医院的路上,倒下去的,在那条他熟悉的路上,停止了呼吸。
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他却走了。
走的时候才54岁。




4月25日一早。
何军再次行驶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他的车上有5名重疾患者和家属。
他突然感到不适,凭着最后的意识,他把车一点点变道、放慢,停在了最靠右的第四根车道,那是安全的紧急停车道。
何军打开门,当车上的病人都安全下车的时候,他瘫倒在路边。
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他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
在生命的最后的终点里,何军甚至忘记了拉开防护服,去掏出口袋里备好的保心丸,却记得他方向盘里握着所有人的安危,他驾驶座后有多名重病患者,拉出了那道驶向紧急停车道的安全的弧线。
这是他在日夜抗疫一线的第25个日子,54岁生命里最后的休止符。
这是他驾驶生涯里,划出的最后一根弧线。
美丽而悲壮。
所有的人安全了,何军却走了。
车上的患者望着这一切,哭了。




上海疫情爆发后,医疗救护资源紧缺。
当得知在招募转送癌症、化疗病人、血透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司机时,何军第一时间去报了名,当上了医疗急救的“摆渡人”。
4月1日,他正式上岗,开始往返于松江区和上海市中心,奔跑在那条与生命赛跑的紧急通道。
在最初的十几天,何军一个人扛着这条生命通道,往返于松江和市区。后来他才与另外9个临时招募的司机,有了一个10团队。
因为他们车上搭乘的都是摆渡去化疗、血透的病人,为了防疫整天穿着防护服密不透风地在驾驶室,车上不能开空调,整天头发是湿的,汗流进眼睛都酸得睁不开,一直闷得连内裤也是湿透湿透的。
大家24小时昼夜待命,很多单子随时会来,还要一个一个电话确认,所以经常在五六点起床,凌晨一两点睡觉。看着车上一个个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没有人嚷着多苦多累、谈论钱多钱少的事,只要疫情不退,他们一个也不退。
何军常说的一句话是:身为上海人,多付出点,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他说的最多的是“你们歇会吧,我上”。
他习惯的口头禅是把大家叫“兄弟们”。
再苦再累的时候,他总是笑着。
现在,何军突然走了。
生前的两个视频还留在同事们的手机里。
一段是他早晨出车时发给同事的——
出发了,兄弟姐妹们,砥砺前行,上海加油!
另一段是他深夜加班时发给好友的——
兄弟们,你们幸福呀,你们在谈吃谈喝,我还在工作呢!
他的同事陈师傅说:何师傅是一个好人,一直在帮助着大家。我们现在都不敢提及他的名字,一提就要流泪。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活着,他怎么才54岁年纪轻轻就走了?
在这个疫情里,他真的累了。




何军在世的时候,是个孝子。他撑着家里的一片天空。
在妻子徐女士的眼里,丈夫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何军是地道的上海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母亲快80岁了,退休工资才两三千,老父亲又脑梗瘫痪在床,女儿失业。
何军的妻子家里也有一位瘫痪的老人,所以她只能在家照顾两边的老人,做起了家庭主妇。
全家人,都靠着何军那点微薄的工资生活。
疫情来了,何军忙着在外抗疫,妻子忙着照顾家人。
4月16日,妻子知道何军要换洗衣服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烧了他喜欢的红烧肉,何军边吃边擦汗,还一直嚷嚷着胸好闷。
妻子看着突然瘦了十多斤的何军,一边给他服了速效救心丸,一面心疼地劝着“累了,就别干了”,但何军说“怎么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疫情结束了再回家休息吧”。
妻子与他最后一次通话,是何军离世前一晚的晚上九点多,才通了47秒。何军在忙着排单子,没说上几句话。
谁知,这一别便是阴阳之隔。
妻子说:“原本意为再坚持几天,最多也就是五一,他总能回来的。现在后悔,那天晚上,我为什么不与他多聊上几句?”
记得罗素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才是世界上是最珍贵的。 




我是在5月2日的澎拜新闻页面上,看到《“摆渡人”老何》视频的。
很短,才五分多钟。
有何军的画面、他妻子的声音、同事的记忆,我的眼睛湿润了很多次。
我在百度上反复地搜索着何军的名字,想寻找关于他的报道,这个在上海抗疫一线献出生命的战士,应该值得颂扬、应该被写进上海抗疫的风景墙上。
可是,已经八天了。没有关于他任何的文字。
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沉闷。
我尽力寻找着一点点可怜的素材,留下这些关于何军的文字,不是消遣人们对鲜活生命坠落的同情,而是颂扬人民精神的一种责任!
莎士比亚说过:生命的价值,只有美德传到遥远的后世。
不久,上海抗疫胜利的锣鼓声响过,人们又会在咖啡飘香的街头,在诗和远方里生活。
这个上海普通司机的故事,或许像一片飘过的白云让人遗忘。
如果,我们忘了何军家的那个天空塌了;忘了他是在抗疫的第一线停止了呼吸;忘记他原本可以像我们许多的上海人一样,享受他54岁以后依然漫长的人生;忘了一个普通司机同样应该被敬畏的生命………那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 图片及视频来自网络)

END




▼上海疫情系列回顾▼
疫情里的上海
面对疫情的上海人上海的防疫保卫战
请不要责怪疫情中的上海人那封半夜二点的《致歉信》
又一条生命,坠落在上海的街头
上海,真的有些“魔”
不要让正义的上海市民寒心张文宏,敲响上海五月的钟声!
上海,能不能不要这样混乱了?
网络辟谣,能不能别这么随意?
殡仪车转运的“死亡”老人,竟然发现还活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