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专业不重要的你,只好被调剂进了小语种?
今天想讲的话题,还是学校、地域、专业这个不可能三角。并且再来说一下专业的重要性。
1. 比较优势与社会分工
同样,在文章开始前,我们不谈这件事本身,谈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比较优势和社会分工。
由于我是语言专业出身,一直缺乏一些思维逻辑性的东西,所以我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去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让自己思维不再僵化。下面这些东西我不一定能讲好,只是提供一个视角参考。
比较优势是整个经济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由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首次提出。他的定义是: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相对优势,用简单的例子来说:甲一年可以生产100个苹果,或者30个香蕉。乙一年可以生产30个苹果,或者100个香蕉。那么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最理想的场景就是甲这一年选择去生产100个苹果,乙这一年选择去生产100个香蕉。然后甲用自己一部分的苹果去交换乙的一部分香蕉,这样生产效率实现了最大化。
绝对优势,也举个例子:甲一年可以生产100个苹果或50个香蕉。乙一年可以生产20个苹果或40个香蕉。那么同样的时间甲无论种苹果还是香蕉,挣的钱总是比乙多的。但是再考虑到机会成本,甲如果去选择种香蕉,那么他的机会成本是100个苹果,是大于乙的,那么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还是应该由甲去种苹果,乙去种香蕉。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也随处可见。年入100w的高管,他可以把家务做的很好,但是他没必要把时间花在这上面,请一个保姆发工资就好了。她把时间花在事业上,能挣更多的钱。
那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从原始时代就开始了,男性出去狩猎,女性采集野果,维持着族群的延续。古代有专门的戏子、镖师、剃头匠、马夫等等。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了一条赛道,进行社会分工。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那么分工就越发细致。最典型的就是职业的不断增多。如摄影师、记者、模特等等。
人类走向了合作的道路,不再需要一个人去学会很多很多东西,以前的农民,需要自己选种、育苗、施肥等等。但是现在这些种子,肥料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够买。社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也不断发展,同时也倒逼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
早期英国制造的机器,一个零部件坏掉了就需要更换整台机器。后来进行了改进,机床化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机器的零部件坏了,那就只需要更换零部件就好了。1913年,亨利福特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流水线,奠定了在汽车生产领域的霸主地位。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要完成一个动作,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的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这就是社会分工的极致。人逐渐成为机器。
就像化妆品有很多分类,口红可以区分出无数个色号一样。社会分工是一定会走向专业化和极致化的。过去莱特兄弟两个人可以造出飞机,现在的波音747零件就已经数百万个,已经不可能靠一两个人做到了,而且个人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这一整个复杂系统。
2. 社会分工的起点:大学专业
那么社会分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回到了问题的核心。
法学教授不能理解经济学教授的研究领域,法学博士没法转行跨入机械制造博士的研究领域,文学硕士不能跨入计算机硕士的研究领域,法语本科生不能跨进日语本科生的课堂。我们一点点的回溯,最后回溯到了一点,那就是——大学专业的选择,一切社会分工的起点。
除去身份、家庭背景、个人颜值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外,高考背后,每个个体都是一样的。那么,对于多数人来说,专业选择就是社会分工的第一次分流。像出国、体育生和艺术生等选择,都是小众道路;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参加高考。同样,以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的视角,专业选择所代表的社会分工,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
例:假如你在生活中遇见了法律案件,你可能会咨询在读法学大二的同学,即使他没过法考,但是你还是会去选择相信他;或者想投资一些东西,也许会问身边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三的同学,自己也没有实操经验,但是他的专业还是会为他背书。
同理,你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遇见问题的时候,都下意识的去咨询专业人士的答案。那么推导到企业身上呢?四大会计事务所对外宣传都是不限专业的,但是他们在选拔过程中,会计出身的同学还是占据了优势。
社会分工是逐渐精细化的,再次强调这个观点。所以考公、考编,三支一扶等等都是在进行社会分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么这个时候回到一个宣传问题来了:
“你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大学是通识教育,反正最后大家都是要转行的。”
这里回避了很多预设条件:
哪些专业的人会转行?
他们转行的方向是什么?
他们转行的占比是多少?
而事实是:
所有预设了专业条件的招聘,他们都无法通过转行进入。
所有要求高度专业化的招聘,他们都无法通过转行进入。
社会专业化程度是从本科—研究生—博士逐渐提高的,语言专业的人无法考生化环材硕士;材料的硕士很难申请到计算机的博士;计算机的博士研究方向和法学完全不同。时间越早,进入一个赛道的概率就越大。
这里你注意到,专业门槛的问题,也就是降维打击。高中理科可以选择所有文科专业;考研生化环材可以去跨考文科大类,文科大类很难跨考理工科。
所谓的转行:那么就是对自己进行降维,从事对专业要求没那么多的行业。最极端的情况模拟,那就是——销售,或者再好一点,学而思老师;或者个体从业者等等。低维生物无法进入高维领域,这就是专业化,这就是门槛。最后影响的就是收入,发展前景等等…
3. 高考志愿选择与机会成本
那么回到高考志愿填报这里,在之前的文章《小语种劝退与高考志愿填报》里我们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上文里我们也提到了机会成本。下面再详细介绍一下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标准定义是,一种选择或决策的代价——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必须放弃的其他最好用途的价值。
举个例子,你今天有一个家教,时薪是50元,你要去家教2个小时。同时你男朋友想约你看电影。你去家教会收获100元,你去看电影会获得快乐,和男朋友的相处时光。你选择了后者,那么你选择后者的代价就是100元。
高考志愿填报就是选择,你必须要放弃某种东西。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性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但是我们前文也介绍了奥地利经济学,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当下的决策不一定是完美的、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由于我们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这个决策很可能是有缺陷的。
志愿填报就是机会成本的代价,以进入一个好学校,好地域,牺牲掉了专业。你为了北外的俄语,放弃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学计算机的收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信息是闭塞的,你并不知道这个决定的收益,那么最后就亏本了。
由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转行、换一个赛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么专业的价值,还是你认为的价值吗?由于缺乏数学和英语能力,从小语种专业,不管转行到哪一个赛道,都是从低维到高维的爬升,真的很容易吗?
所以小语种的转行,往往都会转到更低维,那就是机构老师、销售了。更何况转行后还有沉没成本,你4年学习掌握的小语种能力最后都会消失。学小语种作为一门专业的代价,机会成本很大很大。
回到比较优势,小语种专业提供给了一部分人解决方案。甲一年可以生产100个苹果,或者30个香蕉。乙一年可以生产15个苹果,或者25个香蕉。
那么有的人就是英语好,就是不想学数学,她的比较优势就是在学习语言上面,那么语言专业是适合她的。
但你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逻辑思维还不错,法学、国关、传媒也不用学数学。那你没必要学小语种,因为你放弃的机会成本太大。
计算机能生产1000个苹果,500个香蕉,比较优势特别大,但是由于专业性太强,不适合所有人。但是他无论如何是比只能生产15个苹果,或者25个香蕉的小语种专业强的。小语种最后读到了博士,他的生存效率也不过是30个苹果,50个苹果。但是相较于你投入的时间成本,最后你是亏本的。
“专业无所谓”论、“都要转行”论,是一种社会宣传,希望每一个学生有学上。至于你去的这个专业好不好,是没人关心的。总有人是代价。虽然他有一部分道理,早期是学校好,学校title可以辅助你转行。但是现在的存量市场,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套利空间是很少的。希望你不要踩到了坑,还自以为自己捡了漏。
可能这些观点过于势利,但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就是这样的。
毕竟,这个年代,谁来为文学买单呢?
往期文章
文学专业?复合人才?开阔眼界?真爱至上?我为什么不建议你报考小语种专业
长按扫码关注
文 | 知乎常员同
编辑 | 歧路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