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 100|雷宏才:一个建筑师、音乐人、艺术家,和喜欢创造的发明家

张成晨 未来社 2022-12-03
Hello!📖欢迎打开爱范儿旗下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的时尚媒体玩物志专访栏目——「青年100」。这是一个与100位有学识、有思想、有代表性的当代青年进行深度对话的访谈专题🎤。我们希望通过探索人与事、与物、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呈现100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新鲜、积极的观点,也希望借此能带给每一位当代青年新的思考、启发和灵感💡。

昏暗室内,嗡鸣的低频,散落空间的灯光装置随着多声道音频依次闪烁,这里是一场新媒体电子音乐派对。


在动态变化的混响之间,雷宏才(Talentune)的双手浮空升降或旋转,投影与灯光和声音随之发生交互,整个空间好像都发生了变化,如同一场沉浸的魔法表演。


舞台上摆满了各种传感器,从肌肉和脑电波,再到空间中不断变化的温度和磁场,都可以被他转化成不同的声音和视觉。


设计可以联觉不同感官的机器,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体验,这是雷宏才一直正在进行的实验。


Talentune 演出现场


人类生来具备多种感官,我们看和听,使用嗅觉和味觉,但我们的感官又与蝙蝠、海豚或者大象不同,世界的许多维度对我们不可见。

雷宏才想要做的,就是调度和延伸人类的感官,探讨感官的可能性:

「人类只能感知 20HZ 到 20000HZ 的声音,也无法看到紫外线与红外线,我想把人类无法感知的场转化为可听可见可感的空间体验。」

以声光电为语言,雷宏才身兼多重角色,穿梭在一个个看似大相径庭又联系紧密的领域。


展览现场


他是参数化设计师,本科毕业于央美建筑系,硕士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交互建筑实验室。

他是电子音乐制作人,用 iPad 和电脑制作了五张电子音乐实体专辑,在书展上一售而空。

他也是跨媒体装置艺术家,签约摩登天空旗下媒体艺术厂牌 NULL。

我们和雷宏才聊了聊,想知道他如何成为了一名「究极斜杠青年」。






Q: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A:我有三个身份,ModelRay 做建筑,Macro 宏做媒体艺术,Talentune 做电子音乐。


现在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交互建筑实验室(Design for Performance & Interaction),它不是一个传统建筑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实验方向,既会研究机器人、AR/VR,也会做灯光装置、声音交互、空间与舞台,和我做的事情很像,也刚好囊括了我三个身份。


hongcailei.com--把个人网站做成了一本书


Q:兼顾那么多身份,你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吗?



A:可能是因为我的启蒙比较早,爸妈的职业都与艺术设计有关,家里也有很多艺术影碟杂志和各种画材,所以从小学开始画画创作,初高中开始尝试制作音乐。没有过早地进行应试艺术教育,反而让那时的自己多出了很多想象力与创作欲。


小学时候的试验创作



前几年在研究机器学习的时候,拿小学到初中用步步高学习机画的画来训练机器。机器学习需要一个很大的数据库,我画了几千张画,这个量已经够大了,并且这些画本身有相似的逻辑,就像算法一样生成相似的东西。


预感生成蒙版(下半部分为原作、上半部分为生成图像)


「预感生成蒙版」展览现场



我不是在画一张画,而是创造「创造一幅画的逻辑」,有了这个逻辑,可以画很多这种画。而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和算法、生成有关,沿袭了之前的这种思维,比如建筑设计,重要的不是在设计一栋建筑,而是设计「设计这种建筑的方法」。


Q:为什么选择就读建筑系?



A:我从小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怎么样都不会偏离艺术创作这个方向,但具体是什么艺术,当时没有想好,因为什么都想做,绘画、雕塑、版画等等已经做过,唯独建筑我没有尝试过。


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是我向来有一种枚举的心理,所以就想研究建筑。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看了一些建筑书籍,认识了很多建筑大师,觉得建筑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学科。大家对建筑的理解往往太过于符号化,太过于把它当成物体或者盖楼,其实本质上建筑是一个动词,或者说一种思维模式。


央美毕设《FLOW 流——万宁桥动态空间综合体实验》:建筑不是被动式的机器,而是能和时间、环境、事件、人产生交互式的动态关系



我学建筑还有一个原因,建筑是艺术里最复杂、最包容的一个学科之一,你会做建筑,那么雕塑、家具、产品、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什么都可以做,与影视和游戏也有很多交汇的地方。


当然家里还考虑到了就业问题,觉得建筑是一个吃香的职业,不过现在变成了夕阳产业,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转行寻找新的机遇了。


本科期间的建筑方案设计






Q:怎么定义电子音乐,从广义上说,只要是使用电子乐器或设备(合成器、效果器、鼓机等)制作出来的音乐,是否都可以称为电子音乐?



A:广义上说,几乎所有音乐都是电子音乐,它们都经过了电子录音设备、播放设备或者处理设备,除非是在大街上打鼓卖艺或者是阿卡贝拉(笑)。


而在狭义上,电子音乐和其他音乐的关系就类似电车和电油混合的关系,随着录音与合成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音乐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边界也愈发模糊,现在很多摇滚乐队,会在传统乐器上面加一些合成器与效果器。


我大部分时间做的是「纯粹」的电子音乐,完全使用软件或者硬件合成器制作、生成。


Q:最开始是怎么接触电子音乐并且产生长久的兴趣的?



A:一开始接触电子音乐制作,是因为它制作做出整首歌的门槛相对较低。


如果像乐队一样的创作模式,你需要购买各种乐器与设备,找到乐手和排练的地方,大部分人很难实现这种条件。




电子音乐的话,躺在宿舍、卧室里,用 iPad 就可以做,只需要自己和自己独处。正因如此,电子音乐可以给创作者一个持续而快速的正反馈,可以不断地实验和探索。


电子音乐代替了游戏对我的意义,它像画画一样让人沉浸和自己独处的时间里,我想怎么做怎么做,最后还会有一些产出。


电子音乐很神奇的一点是,它可以让你生成各种声音。你能用不同的参数、不同的合成逻辑,将钢琴、吹奏乐或者弦乐模拟出来,或者创造一个不属于所有乐器的声音。


很多我欣赏的音乐人最后都在做电子音乐。吉他也好,钢琴也好,你无法脱离你使用的器乐本身,但电子音乐却没有任何限制,它可以实现你脑海中的所有声音。


第三张专辑 Corroded Aircraft



Q:你在大学用 iPad 做了五张电子音乐专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A:这五张专辑记录了我大学本科期间对音乐理解的变化,当然还有音频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五张专辑从专辑概念到封面,再到音乐的制作与混缩,都是我一个人完成,并且它们整体是一个系列的叙事,从不断渐变的颜色不难发现(笑)。


第一张 Plasma Sequencer,以化学为主题,相对不太成熟的早期实验作品,偏工业感,封面是被合成器撞碎的化学仪器。


第二张 Synth Elevation ,意为「合成建筑立面」,封面用电路板拼成了一栋建筑,十首歌都是以我喜欢的历史建筑为灵感,每首歌的听感和歌名都会有联觉,让你听到这首歌就可以想到这栋建筑。


五张实体专辑与 CD



第三张 Corroded Aircraft,以十个中国古代的神奇发明为概念,有传闻说三星堆是外星文明,不像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便有了这张青铜面具在操纵外星飞船屏幕的封面,像是某种「古代的未来主义」。


第四张和第五张专辑分别以「化学与甜品」「中医和身体」为概念制作。


Q:这些专辑都是用 iPad 制作的吗,是完全够用了,还是会存在一些实践上的困难?



A:当时下载了 iPad 上绝大部分的音乐制作软件,发现 KORG Gadget 的用户界面设计得非常方便并且功能强大,所以就付费使用了它的全套软件。我用这个软件还有一个契机是,得知英国摇滚乐队 Blur 的主唱 Damon Albarn 也用它做音乐,就像艺术家 David Hockney 用 iPad 画画一样。


如果你一开始就用电脑,面对复杂的参数可能会觉得恐惧,但 iPad 就不会,用它做音乐更直观、更高效,学习曲线也比较友好,你可以更好地去表达你的灵感和感情。但弊端还是很明显——它的音质不太好。后来很多歌我用 iPad 做完之后,分轨导出,并在电脑上重新混缩和调制。


为电子音乐制作软件 Bitwig 录制的第一套中文教程(B站)


Q:电子音乐的分类很多很复杂,圈外人可能会觉得它就是夜店播放的音乐,这会困扰到你吗?如果是向电子音乐小白做推荐,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A:这个很难用语言解释,所谓的夜店和俱乐部是两种不同的场所,只要去到城市的俱乐部亲自体验,就会发现真正的俱乐部是专注于电子音乐本身,没有那么多卡座、酒单,来了就是为了听好音乐和跳舞,音乐和氛围本身就足够。


我建议可以先听 UK Bass 和德国的 Techno,它们算是电子音乐中的两个大分支。也可以找到公众号「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早期推文,里面对一些电子音乐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现场演出



我自己挖歌的时候梳理了一个「时间理论」,将一天 24 个小时分成 12 份,也就是 12 个时辰,每一份都代表着一种不同能量,比如夜晚的风格比较黑暗,白天的风格明亮可爱,午后就 chill 一点。


这个理论也很方便我在演出的时候用。在俱乐部的一次 DJ Set 就是很长的一段旅程,有起有落有高有低,如同电影有很多的片段、有不同的氛围。就像是策展人精心策划的一场展览一样,DJ 也是在用声音的碎片来叙事。






Q:从你的第二张专辑 Synth Elevation(合成立面)看,你有意地让电子音乐和建筑相关,在你看来,音乐和空间还有什么更深入的联系?



A:这个问题我也在探索。比如之前的一次演出里,我用了很多动态混响,并用手势控制现场声音的变化。比如当我手升高的时候,整个空间声场开始变大,手的旋转控制左右声道的平衡,传感器识别我的手,手的数据再转化成声音的参数。大家都觉得这种声音的空间感特别好。


我也会做很多空间的声音装置,比如「空间包络发声器」,每当你进入这个空间,触发一个激光就会生成一段声音,把整个空间变成了一个乐器,而激光本身也在黑暗中制造了一个新的空间。


空间包络发声器



空间和声音本是我创作的两个最主要的线索。在我的作品中,会把空间引申到建筑与城市,把声音延展到其他感官,有时候它们是我讨论的对象,有时候它们却是我创作的语言。


Q:你的许多装置强调「受众参与感」,例如「空间包络发声器」「振动的方式」因为观众的参与和交互,才有了更多的可能,在你看来让观众参与进来有多重要?



A:我之前提出了一个概念:建筑的图层,以往的空间比较 solid(固态),它不像家电与汽车一样可以快速地发展与迭代,而固态空间之外,还有动态空间、智能交互空间、混合现实空间这三种不同的维度,我在本科期间设计过很多动态和交互建筑的设计,希望在未来可以实现。


振动的方式(其二)::观众靠近时会触发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单片机生成的随机信号控制杠杆的运动,小钢珠的数量不同,产生的声音和视觉形态也随之改变



这是一个进化过程,从一维到二维、二维到三维、三维到四维......交互是时间之后的另外一个维度,有了摄影才有电影,有了电影才有游戏,电影其实就像是一个动态空间,游戏像是一个混合的智能交互空间,交互艺术也从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来,是一个未来的趋势。


Q:「视听嗅味触」是我们最基本的几种感官,你在各种装置里更加凸显的是声与光。会在声和光之外做更多的感官实验吗?



A:我其实一直想做触觉相关的作品,比如用风扇做一个矩阵,然后体验到各种不同的触觉,包括对压力、湿度的感受,但是相比做视觉、声音来说都需要更多的制作成本。回国之后可能会继续尝试做一些更加立体、系统、完成度更高的感官艺术作品。


Q:人类的感官是有限的,你是否就是用「视听嗅味触」这几种感官做出千变万化的作品?



A:在我做「场计划」这个作品时,我当时在思考,蝙蝠、海豚或者大象,彼此有不同的感官系统,感受到的空间和人完全不一样,人类对世界的感觉并不等于客观,但人的感官本身又是一种局限性的存在。


场计划



所以如果想让人去感受到更多空间的维度,只能把不同的场转化成人类可以感知到的信号。


我用「场计划」的传感器,把不同地方的电磁场、温度场、光场的细微变化,转化成不同频率的声音和光。


当传感器和探针足够多的时候,它就可以延展你的眼睛和耳朵,让你感受到这些不可知的空间图层。


「场计划」让不可见的东西可见、不可感的东西可感,核心概念是感官的扩张,我一直在探索感官的多维度性。


Q:你在用装置、展览等表达主题的时候,有什么倾向性吗,还是说当时是什么状态就表达什么?



A:我会有几个固定的创作议题,比如「当城市与我们错位并置」这个展览,我都是在重新观察城市,将那些被建筑师忽略掉的空间物件进行重新创作,盲道、垃圾桶、健身器材、路障、安全出口、旋转警示灯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空间体验的重要现成品。


「对比色绿洲」:将健身器材改装成交互灯光装置



我对空间的理解是这样的,盲道等看似和空间没有关系,但它其实是定义了一种被忽略的空间,就像男女厕的牌子,会让你在精神上对空间功能属性产生区分,而路障、护栏等又是用一个临时的方式去定义和塑造空间,空间不单单用楼板和墙面围合而成,还有一些用符号就可以改变的东西,我对这种空间非常感兴趣。


Q:这种创作灵感是从哪里来?通过阅读哲学和观察生活?



A:哲学对我是一个灵感来源,从胡塞尔、梅洛庞蒂,再到德勒兹、福柯、维特根斯坦等等,他们的文字中都探讨到了空间,并且关注点都非常不同,而我会结合时代精神和集体记忆进行再创作。


「辉光剧场」:将安全出口改装成交互声音灯光装置






Q: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都有在你的作品里出现过,你会对流行的科技趋势、数字媒介充满热情吗?你对元宇宙的看法是如何的?



A:我一直对新的媒介、新的技术非常敏感。最近的一个作品 Morpheus,我设计了一栋虚拟建筑,一共设计了 12 套不同的算法,每栋楼都可以随着外界的参数变化逐渐改变形态,每一天、每个小时、每个分钟来到这里,这栋楼都是不一样的。


Morpheus



现在很多的元宇宙建筑,都设计得些许无聊,既然已经做虚拟的东西,为什么不更有想象力一点?一个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放在虚拟空间中,才能体现出元宇宙的价值。


NFT 作品-Skull Generator


Q:你曾经自学编程,制作自己的电子音乐合成器界面,自己写算法构建视觉系统,并用各种有趣的传感器和电机制作声音交互装置,是一枚技术宅吗?



A:一开始学习电子元件、算法等等,不是因为觉得它们好玩,而是想做好玩的装置作品,它们只是作为工具。但当你真正学习了,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本身也挺有意思的。


有个老师说我制作装置的时候就像在绘画一样,就是觉得我在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


比如我做「振动的方式」,是我边做边思考的,放了一个传感器、一个电机,然后再想下个电机怎么放,像是画画时涂一笔颜料,再想下一笔怎么涂。


振动的方式(其一):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距离,通过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触发四个电机的运转,观众距离作品越近,所产生的声音越大且越复杂



有个观点是:媒体艺术有两个门派。


第一个门派是把新媒体、新技术当做一个工具,然后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另外一个门派研究技术本身,从技术本身寻找灵感与创作作品。一个内容先于形式,一个形式先于内容,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举个例子,德国的媒体艺术家 Ralf Baecker 属于第二个门派,他做了一个矩阵,其中每片是一个电机,这些电机本身不会有程序控制,一旦有一个转起来,碰到另外一个会产生反馈。当转动的电机有了很多个,它就会变得很无序。


你看这个抽象的作品,不会想到它在隐喻什么,但它又是在探讨系统本身,在不断的不稳定之中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然后又会在一个循环之后打破这种状态。


Ralf Baecker 的作品 Putting the Pieces Back Together Again



如果是第一个门派,不懂技术的人会雇一些程序员或者工程师来进行艺术代工,失去了很多自由的乐趣,以及丧失在创作过程中获得的新的灵感。


这两个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门派,有时候会交融在一起,比如艺术家 Ólafur Elíasson 的作品,他既盖房子也做装置,对几何学、技术研究很深,又带了一些对自然的思考。


我在这两个方向都会创作一些作品,有的作品更偏创意和观念,有的作品偏向更直觉的感官体验。


Q:技术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甚至抽象的,感觉你做装置,连感官本身也是很冷静地被你审视,你有没有做过一些更感性的、更「有血有肉」的东西?



A:其实就是提到过的「两个门派」,一个是科技作为工具,另一个是用科技本身,我的作品「振动的方式」「场计划」「空间包络发声器」,这些都是更抽象、更偏向于科技本身。


盲道计划



我之前也有将科技作为工具,创作过许多作品。比如盲道计划,城市里有被井盖分离的盲道、被自行车掩盖的盲道、被围挡拦截的盲道,我们将盲道从地面铺到墙面上,用这样的强形式来回应公共城市中的冷漠和荒诞,但它们本身是低科技的。


所以我的一部分作品是向内的、抽象的,也会有一部分作品是向外的、批判的。






Q:你的装置、音乐等作品中西古今都会涉及,你的兴趣爱好是否十分广泛?



A:因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中西古今都有,做音乐会使用一些东方音阶和一些中国传统乐器,平时穿衣服也喜欢买一些中西结合的衣服(笑)。


有本书叫《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很重要的一个点在于「既怎么样又怎么样」,就比如说既黑又白、既大又小、既远又近、既方又圆,我比较喜欢这种折中的概念,和道教、老庄、魏晋南北朝的思想很像。这种折中的心理也让我变得更加好奇,体验新事物,放下一些固有的偏见。


Q:你的兴趣和作品都很「跨界」,以跨界的视角观察和创造,是否是艺术家应该有的视野?



A:我还设计过很多领域,家具、首饰、时装、舞美、LED 雕塑、CG 特效,影视,也曾经参与设计过冬奥会奖牌和火炬(但没用上)......


模拟冰融化瞬态设计的冬奥会火炬

用不同涟漪相互干涉形成的不同波纹设计的冬奥会奖牌



我常常在每个领域快成功的阶段,然后就换着开始做别的,冥冥之中会有很多让你分神的东西,但其实也是持续性的,就像我做音乐一样,可能很久不做,然后过一年又开始做,所有的线交叉在一起,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比如我做音乐,也让我做装置有很多灵感。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创作、都是发明。很多人说过类似的话,建筑师说建筑本质是发明,做平面设计的说平面设计是发明。大学里不会有一门学科叫做发明,因为它存在于每一个学科之中,并且是不可教的。无论是做新的音乐,还是做新的画、艺术、装置,本质上都是在创造一些新的事物,过程本身有很多相似的东西,更像是一种习惯。


Q:最近在忙什么,有什么新作品吗?



A:一个是前阵子刚结束的展览,集中了这四五年的一些摄影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是用 iPhone 相机的全景功能拍的。一般操作是人不动、转动相机,而我拍的时候坐在车里,相机不动、人在动,没有任何后期处理,就拍出了一些扭曲的建筑摄影,在前期就制造出一种机器错误的真实感。


影像作品展览


建筑摄影


正在等待产品化的 LED 版本安全出口(内置音频文件与喇叭)



最近也打算将之前做的「辉光剧场-安全出口」系列作为盲盒出售,打开盲盒是不同的发光小人。这个 IP 是特别好的产品形式,适合做交互的灯具或者音响,可以一直做下去。


Macro 宏 X 不二菜场 - 751 国际设计节


Q:你有生计方面的担忧吗?



A:我现在其实在往「赚钱艺术家」方向走。艺术有商业的、不商业的,有大众的、小众的,有和大品牌合作的、从来不被展出的。我现在想更偏大众一点,但又是以鲜明的个人态度介入到商业语境中。


艺术要商业化、艺术家要生存就两条路,第一是你的作品足够贵,卖一幅画就能养活自己很久,第二条是走量,做的是产品,或者卖产品,用流量赚钱。而做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服务属性,也许只有做得垂直、做得新,才可以脱颖而出。



谈起自己在做的事情时,雷宏才展现的是真正的热爱、舒展与自由,而始终让我这个旁观者感叹的是,一个人究竟能有多少种身份?


雷宏才在采访最后说道:


「我很欣赏像达芬奇这样无法被定义的人,他们被历史记住不是有多么精湛的技巧和宏大的叙事,而是因为突破了那个时代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束缚,将发明作为一种思维和生活方式。」


在他看来,在历史中很多职业都是不存在的,但现在的学科分化太严重,而且我们对这些学科会有一些固定的刻板印象。


某种程度上,雷宏才正是向这种跨学科精神看齐,建筑、媒体艺术、电子音乐相互启发和转换,彼此有差异也有关联:


「我想做一些更有发明感的、未来感的东西,这是我的一个主线,不管是感官还是空间,它的本质都是发明,我不是在创造一幅画或者一首歌,而是在创造一些新的创作方法、模式和理论,它们有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我去探索。」


这或许正是我们潜意识里对于艺术家的期待:不仅是掌握技术与手艺的工匠,更是穷尽个人表达和创造的发明家,给新鲜事物以好奇心和行动力,以前瞻的头脑影响未来。

建筑师-青山周平Feng Cheng Wang 创始人-王逢陈|人人影视字幕组建筑师-俞挺|《奇葩说》-冉高鸣场域特定艺术空间- TTTB黑胶店老板-Trace机能品牌主理人-Gary情趣体验师-李熙墨竹编设计师-章俊杰《不思异》团队动态设计师-孙世晟微缩设计师-潘宝欣犯罪心理学博士-张蔚字体设计师-叶天宇纸雕设计师-温秋雯视频导演兼剪辑师-刘志洁大众音乐组织-加减音乐产品设计师-何越门店设计师-斗西空间设计师-加号民宿创始人-肥西汽车设计师-张成情趣产品测评师-吴小飘动漫影视美食博主-明日の便当租房改造博主-五金少女女团前成员-冯嘉希中国美院博士-田博珍奇绿植团队-数字创业者-‍Jason L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