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号开脉轮
放下了,还是放弃了?
开脉轮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士以弘道
佛教的八功德水是什么,指哪八种水?
一、澄净
二、清冷
三、甘美
四、轻软
五、润泽
六、安和
七、除饥渴等无量过患
八、长养诸根
做功夫时会常出现哪五种念头?
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心念的把握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在用心的过程中,有五种念头经常交替出现,这五种念头就是: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第一,故起念
所谓故起念,就是在做功夫的时候故意打妄想。故者,有意。妄想无非两类,一善二恶。所谓善,就是世间散善,不是开悟成佛的究竟善;所谓散善,就是与当下做功夫不相应的杂念,虽然它是善念,但与功夫不相应。再就是恶念,恶念无非就是想念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想吃好的,想多睡一会儿。有意识地思索以上这些环境,就是故起念。所说的这些环境,不过是留在心田的影子,但是坐下来会忆念,这些忆念妨碍当下的功夫。第二,串习念
它不是故意起念,而是不自主地生出念头来,所想的内容还是以上那些,不过就是下意识地在想。因为心念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不是故起念,就是串习念。串习者,就是习惯性的、不自觉的。
第三,接续念
所谓接续,就是在故起念或者串习念生起之后,不知道停止,继续往下想,想得入神了,妄想一个一个地接续而生,连续不断,不知觉照。第四,别生念
所谓别生念,就是生起了觉照,发起了惭愧心,感觉到坐在这里打妄想不对。坐在这个地方本来是要清净修行,可是又想起了世间的五欲,或者与当下修行不相应的散善,因此生起了惭愧心、悔改心,这也是一种念头。这种念头对做功夫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念。第五,即静念
在生起惭愧心的基础上,即刻生起了觉照,安静下来,停止一切杂念妄想,单单地做功夫。只有即静念,才是对治前面四种念头的正念。即静者,当下静下来,当下停止下来。 一支香坐下来,这五种念头可能会在内心交替地出现。这五种念头,前三种是病,第四种既是病又是药,第五种是药,以药治病。 为什么说第四种生起了惭愧心、忏悔心,既是病又是药呢?知道惭愧,知道忏悔,这是好事;如果说老是在悔,不知道觉照,不知道照顾本参的话头、本修的功夫,悔的情绪太重,会使人垂头丧气、没有上进心。在除五盖中,悔也是一种盖。盖者,盖覆,盖覆了智慧光明不能显现。所以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生起了悔改的念头,丢掉,马上前进,不再走老路,这样的悔改就是积极的心念。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所以第四别生念既是药又是病,具有两重性。
你是放下了,还是放弃了?
我们要有大悲心,
心不舍众生,心与大悲心相应。
不是说这个世间无常、这个世间是假相,
我统统放下,又变成放弃。
诸位,“放下跟放弃”不一样哦,
放下,是把智慧心化作具体的责任,
内心无所住著,这个叫做放下;
放弃,是该有的责任不负责,说我也在学佛。
放下跟放弃是完全不一样的!
放下是把智慧变成具体的责任,
该做的事一件都不会少,
所以,学佛是放下不是放弃,要弄清楚。
——慧律法师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来见佛,左右两手拿了花,佛陀说:“放下!”他把右边的花放下了。佛陀再说:“放下!”他把左边的花也放下。佛陀还说:“放下!”他说:“咦?都放下了啊,还要放什么?”佛陀就说:“万法统统要放下。”但是你要弄清楚:放下不是忘记自己的责任喔!放下是面对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是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态、不执着的心态,非常勇敢地承担一切的现象界的生灭无常的现实,这个叫放下。佛法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放下”这两个字是真功夫。我们学佛的人学什么?用哪一种心态来学佛?记住!要用“天下太平”这四个字。开悟的人,天下太平,没有是非。
——慧律法师
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
作为在家佛弟子,
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
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
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
也就是说,
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脱离了这些,
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
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
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呢?
我曾经讲过四句话,
这就是: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这是修习生活禅的四个要点、四句口诀,
也是在家学佛的人应有的心态。
——— 慧律法师
做功夫时会常出现哪五种念头?
第一,故起念
所谓故起念,就是在做功夫的时候故意打妄想。故者,有意。妄想无非两类,一善二恶。所谓善,就是世间散善,不是开悟成佛的究竟善;所谓散善,就是与当下做功夫不相应的杂念,虽然它是善念,但与功夫不相应。再就是恶念,恶念无非就是想念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想吃好的,想多睡一会儿。有意识地思索以上这些环境,就是故起念。所说的这些环境,不过是留在心田的影子,但是坐下来会忆念,这些忆念妨碍当下的功夫。第二,串习念
它不是故意起念,而是不自主地生出念头来,所想的内容还是以上那些,不过就是下意识地在想。因为心念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不是故起念,就是串习念。串习者,就是习惯性的、不自觉的。第三,接续念
所谓接续,就是在故起念或者串习念生起之后,不知道停止,继续往下想,想得入神了,妄想一个一个地接续而生,连续不断,不知觉照。第四,别生念
所谓别生念,就是生起了觉照,发起了惭愧心,感觉到坐在这里打妄想不对。坐在这个地方本来是要清净修行,可是又想起了世间的五欲,或者与当下修行不相应的散善,因此生起了惭愧心、悔改心,这也是一种念头。这种念头对做功夫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念。第五,即静念
在生起惭愧心的基础上,即刻生起了觉照,安静下来,停止一切杂念妄想,单单地做功夫。只有即静念,才是对治前面四种念头的正念。即静者,当下静下来,当下停止下来。 一支香坐下来,这五种念头可能会在内心交替地出现。这五种念头,前三种是病,第四种既是病又是药,第五种是药,以药治病。 为什么说第四种生起了惭愧心、忏悔心,既是病又是药呢?知道惭愧,知道忏悔,这是好事;如果说老是在悔,不知道觉照,不知道照顾本参的话头、本修的功夫,悔的情绪太重,会使人垂头丧气、没有上进心。在除五盖中,悔也是一种盖。盖者,盖覆,盖覆了智慧光明不能显现。所以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生起了悔改的念头,丢掉,马上前进,不再走老路,这样的悔改就是积极的心念。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所以第四别生念既是药又是病,具有两重性。你是放下了,还是放弃了?
我们要有大悲心,
心不舍众生,心与大悲心相应。
不是说这个世间无常、这个世间是假相,
我统统放下,又变成放弃。
诸位,“放下跟放弃”不一样哦,
放下,是把智慧心化作具体的责任,
内心无所住著,这个叫做放下;
放弃,是该有的责任不负责,说我也在学佛。
放下跟放弃是完全不一样的!
放下是把智慧变成具体的责任,
该做的事一件都不会少,
所以,学佛是放下不是放弃,要弄清楚。
——慧律法师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来见佛,左右两手拿了花,佛陀说:“放下!”他把右边的花放下了。佛陀再说:“放下!”他把左边的花也放下。佛陀还说:“放下!”他说:“咦?都放下了啊,还要放什么?”佛陀就说:“万法统统要放下。”但是你要弄清楚:放下不是忘记自己的责任喔!放下是面对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是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态、不执着的心态,非常勇敢地承担一切的现象界的生灭无常的现实,这个叫放下。佛法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放下”这两个字是真功夫。我们学佛的人学什么?用哪一种心态来学佛?记住!要用“天下太平”这四个字。开悟的人,天下太平,没有是非。
——慧律法师
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
作为在家佛弟子,
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
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
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
也就是说,
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脱离了这些,
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
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
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呢?
我曾经讲过四句话,
这就是: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这是修习生活禅的四个要点、四句口诀,
也是在家学佛的人应有的心态。
——— 慧律法师
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
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
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 修行上路
点击链接寻妙缘
最近新文点下看:
学思践悟
点击链接寻妙缘
点击链接寻妙缘
最近新文点下看: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 每天分享锦论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