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我”=角度,“道”=0
开脉轮祛症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士以弘道
开脉轮
“我”=角度,“道”=0
大道如此……
自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以来,对于量子纠缠的研究就一直是量子理论基本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量子纠缠态已成为当代量子理论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其研究是当前量子理论的一个前沿热点方向。量子纠缠理论的发展将为量子信息技术的打开广阔的应用前景。 “量子纠缠”这一现象的发现与应用,它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是一些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现象,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所谓量子纠缠,它是指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即两个粒子之间不论相距多远,不受空间的影响,也不需要任何的连接,它们都能“心心相印”,置于千万里之外的另一个粒子总是与它同步运动。 在量子世界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之后,他们之间会产生极强的关联性,这一现象就叫“量子纠缠”,当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状,尽管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远的距离,哪怕远到宇宙的两极,也就如同他们在一起一样。
因为它超越了时空,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消失了。当物质小到不能再小时,即为“无”,无具备有某种玄妙的功能,因为无是“道”的一种存在形式。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道是最大的一种存在,所以才无法描述它“似不肖”。你向着事物的由来推究下去,就会找到我的行迹,“若肖,久矣!”,我就是那微小而最基本的存在------无,“其细也夫”。 这个无就是基本粒子,粒子之所以有如此奇妙的功能,因为它最接近于道,小到无限也就能大到无限,这就是道的特性,它将最大与最小统一,将极端对立的两个方面完美的融合为一个整体。
它虽然无为,但却有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天地万物莫不由它而创造。 虽然清静,但却周流不息,运化不止,永不停息。 虽然自然,但天、地、人、万物莫不遵循于它。 虽然柔弱不争,但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事无不成。
虽然有好生之德,但却潜藏着一种无所不能的报应和肃杀之机。 虽然节俭,但却悉备广大,积蓄无量,永不枯竭。 虽然虚无,但却是最真实的存在,万有都从这虚无中生出。 虽然只存在于当下的瞬间,但这个瞬间却永恒存在,永远都不会消失。 虽然不停的在变,让一切都显的那么无常和虚妄,但永远不变的却是当下的真实。 虽然顺物随物,不敢为天下先,但却是万物的主宰。
道的这一运化规则说明,立足于反面,就会走向它的正面。相反,立足于正面,只能走向它的反面。故而才有“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自我成就。
根据量子力学定义:量子在它们被通过某种手段测量或者观察到之前,都不会拥有严格的属性。测量之前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或者多个地点。然而一旦被测量,它们会落入更经典的现实世界,只能存在于一个地点,也就是说粒子的存在形式是由观察而决定的。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也是人心想成的。为什么人会有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健康人和病人之分,还有人与神仙之分及人与万物的不同,这都是因为人心的不同才造成的这种种的差别。 人在婴儿的时候,因为有婴儿的心态才有婴儿的身体,有幼儿的心态就会有幼儿的身体,有少年的心态就会有少年的身体。
以此类推,有老年人的心态就会有老年人的身体,有病人的心态你就会是个病人,有健康人的心态你就会是健康人,有烦恼妄想,你就会是一个凡夫俗子,清静无为,至善至真,你就是神仙,这一切都源于人心,六道轮回,也就是一种人心的变现。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朴”是虚无大道的一种描述,无所不在的无极大道,原来就是最微小的“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就是至小、至真、至纯、至虚、至静的一种自然存在。
此时,心火会下降化肾水,肾水被太阳心火气化会上升化为甘露降下,滋养万物,养育群生,人就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意味着你的所有疾病将会被治愈。
人心不仅可以决定我们身体的好坏,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人心纯朴、善良、平静,会感召来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反,人心不善、好欲妄为、浮躁不安、贪、瞋、痴、慢、疑,会感召来战争,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沙尘暴、海啸、飓风、火山喷发、地震、瘟疫等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荊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心这个君主,如果能够守住道这个根本来治理身体这个天下,就要以无为的心取法于自然的运作,而不能以人心的有为行事,才不会犯鲁莽和过激的错误,人生必会有好的结果。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为什么人会把风景好的地方称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纯朴善良。如果这里的人心变的不好了,这里的环境也会遭到破坏,慢慢会变的不好。 为什么神仙居住的洞府,会有奇花异草,美仑美焕的景象?这就是由神仙至善至美,至纯至净的心所化现。
为什么穷山恶水会出刁民?因为刁民才使这里变成了穷山恶水。 人心有如此大的力量,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因为人心的动念,就是一种能量波,这种能量波是超光速的,它瞬间可以传遍整个宇宙,这就是“天人感应”的原理。因为这种能量波因心动而起,所以它也是一种“念力波”。
根据量子力学,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分子细胞”及“量子细胞”。分子细胞内的粒腺体所产生的能量称之为「能量」,而量子细胞所产生的能量称之为“微能量”。粒腺体能产生能量,而粒腺体的能量来自于量子细胞所携带的微能量,而量子细胞是一层层包裹在细胞上发光的能量场。量子细胞所产生的微能量,比能量还要来得精致和巨大,因为物质愈小,它所具备的能量级别愈高。那么,微能量是什么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微能量”是由意识所产生的。那么,意识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意识是由我们的道性产生,道家也称为先天一气,儒家称为虚灵不昩之气,佛教称为真如本性或佛性。
道性有无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它不仅创造了我们的肉体生命,也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万物。所以,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与世界一般无二,这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意识只是道性这个主人化生出来的一个为了生存需要,可以独立思考并能应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高级智能应用系统,意识只是假我,而道性才是真我,这个真我就是我之灵,也是道赋予万物之灵,故“万物皆有灵”。
后天意识这个假我有他独立的人格,有喜、怒、哀、乐,有得失之心,有烦恼与痛苦的感觉。假我是真我的孩子,因为他的智慧和能力有限,所以他会犯错误,如果他犯了错误,真我就会惩罚他,用这种方式帮助他成长。 后天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总结、融会贯通会提升自己,等到他对这个世界、人生有一个比较正确清晰的理解、认知后,他就成长起来了,再进一步能认知自我本真的道性,他就毕业了。
这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人还有一个使命就是为了整体而存在,这也是他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或整体的利益,或否定自我,否定生活,不珍惜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违背自然,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然会有灾难或病患临身。 因为自然就是道,“道本自然”,道会对违背清静、无为、自然、和谐的一切人或事物予以无情的惩罚和消减,以体现这种整体精神的道德意志,确保宇宙整体的合理运行。
所以,疾病与灾难,就是道对一个人的警示和提醒,告诉你,你已经错了,你的思想和行为有问题要马上改正!如果还不醒悟,还会有灾难相续而来,直到这个人觉悟,这个灾难才能终止,才能让你进入人生的坦途。所以,疾病与灾难是上天对人的一种教化,一种修炼,它让愚顽醒悟,让野蛮驯服! 而觉悟之后就能慬得如何去修道,等到他修道有成,就能回归本体,功德圆满,得道成仙,这就是道对一个人的奖励。
因此,人的生命发展趋向所形成的惯性能量势态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坏的方向发展,这取决于你的心,能保持内心的平静,顺应自然而生活,起心动念为善,这就是正信正念,正知正行,正能量,你的生命发展趋向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反之,你的生命发展趋向一定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因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同步的,人心混乱会产生负能量,从而使量子细胞所形成的能量场失序而变差,所以你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病就是人体的一种混乱状态,当人心回归平静时,你身体上的乱象就会被校正,病自然也就好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觉悟了的人,他的许多疾病就会不药而愈,因为觉悟之后,使产生疾病的心不再产生破坏性的负能量,转而产生建设性的正能量的缘故。而觉悟是不需要服药的,它只需要人反观内省,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和想法。 原来真理如此简单,简单到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看来,老子把人心看的很透彻!
何以不见道,因为有我的角度!
自我的另一个名字,就叫“角度”
角度就是一台望远镜的镜筒,天堂地狱都出自这个镜筒,你往这看去,是地狱;你往那看去,天堂!如果你把望远镜扔掉,天堂地狱在哪里?
从人的角度看问题,限制了自由和视野! 人们说话、做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且死死地抓着那个角度,从没有想到移动过。
你为什么会坚持?你为什么是一个坚决的人?因为你有角度!你在那个角度上不移不易,因此你是一个会坚决的人,甚至你是一个很固执的人。
你为什么在那件事上固执不变?因为你坚持着你的角度。
角度隐藏在你的背后,它就是你目光的轨道,它决定你看到什么。角度使你的心只去往特定的地方看到特定的风景。角度使你只看到个体而错过无限。 平凡的人是一个有角度的人,所以他只看到它角度里的东西,圣人是一个没有角度的人,所以他看到了整个宇宙。
因为有自我的角度,所以平凡的人象冰,他有固定的形状;因为没有角度,所以圣人象水,他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他有了所有的形状。
两个打架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角度所连延的轨交叉了,而那驰骋在轨道的火车——心撞架了。
这是一棵树,真是这样吗?
从一只大象的眼里看,它也是一棵树吗?那是一张桌,真是如此吗?刚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婴儿,它觉得那会是一张桌子吗?你是一个「人」,真是这样吗?从一只蚂蚁的眼里看,你是一个「人」吗?
角度从自我一产生开始,它就替代了它,此后,人们所做着一切,他们记着了「自我」,但忘了「角度」。
事实上,自我的另一个名字就叫角度。人们的第一个角度是常常从他是一个「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一切。
你是一个「人」,真是这样吗?
你百分之百的确定你是一个人?从一条鱼的眼里看,你是「人」吗?从一只猴子的眼里看,你是一个「人」吗?
呣,你并不是「人」,你只是认为了你是「人」,如果没有你的认为呢? 凡事你从「人」的角度看问题,这限制了你的很多自由和视野。
没有你的角度,世界会是什么样
如果没有你的认为,你将变得空无,你成了宇宙;如果没有你的角度,你是宇宙里万物。谁说你不是呢?
一旦你还觉得你不是那样,那么你又有角度了。角度是杀死可能性的。角度使你凝固、狭窄、单一、没有生命、成为死物! 自我一诞生,它就开始确立它的角度,分割它与世界,命名它的万物,定义它的好坏,那心创造它的故事然后分别去放在每一样它所见到的事物上。
自我从它一诞生,存在于这有的世上,它就开始忙着创造它自己的世界,最终它创造了它自己那丰富美好的世界,但这世界和那真相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它完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大乌托邦的世界,天堂或者地狱。
它创造后,此后不久它就忘了这件——它创造了世界这件事,之后它以为那世界本来就有、千真万确的存在且和它自己毫无关系,而事实上是这样吗?那整个世界都是它自己的作品。
世界是自我的作品,难道不是吗?如果完全没有你的命名、分别、判断、区分或划分、心的创造,这世界是它现在你所觉知中的这个模样吗? 如果没有你,世界上没有天堂,也不存在地狱,现在你存在了,天堂或者地狱紧跟着而来,可见,地狱或者天堂都是你自己心的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角度就是一台望远镜的镜筒,天堂地狱都出自这个镜筒,你往这看去,是地狱;你往那看去,天堂!如果你把望远镜扔掉,天堂地狱在哪里?
同样,你把望远镜扔掉,你扔掉你所有的角度,好坏、大小、生死、快慢、美丑、成功或失败,在何处? 因为你事先已在无觉知中确立了一个角度,所以你分割了你和世界,紧接着,你分割那世界,把它变得五花八门繁壅复杂。
甚至,在那梦中你都不以为你在砍切本来的存在,你认真的以为你在艺术创造呢?你在学习、你在雕刻、你在创造完美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你完全清醒,你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然后你才知道你和这存在的关系。带着同一具身体和心,你又回到了那原本的世界,这就叫醒悟。 以你刚醒来之时的状态生活,那就是成道。同一颗心带着智者的智慧重返婴儿的简单自由纯真,这就是所谓的成道的过程。
心,要想出发寻找原路,来到它最初的地方,首先,它要拔掉它的角度、掷丢它的身份、砸碎它的坚持、走出它的认为,然后,它才有可能到达那。
嗯,问一下自己这样问题:没有你所有的角度,那世界会是什么样?
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
感谢关注
点击链接寻妙缘
点击链接寻妙缘
最近新文点下看: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 每天分享锦论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点击今日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