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孟晓苏:什么是“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
最近的中央文件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新词汇,叫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房地产业提出了“良性循环”要求。
以往中央文件在提出“畅通内循环”与“促进双循环”要求时,都没有把它聚焦到哪个产业,而现在则像聚光灯一样指向明确:“促进良性循环”说的就是房地产业。
什么叫“循环”
什么叫“循环”?
把存量房屋销售掉再拿钱建新的叫“循环”,让货币资金通过房屋销售周转起来是更重要的“循环”。
有一种蛊惑人心的说法,说“资金都流进房地产了,就没有资金从事制造业了”。这些人不懂得货币在周转与循环,购房款会通过“循环”流向多个关联产业。
“货币传导机制”这种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并不是人们都理解。回想1993年国家第一次启动房改时,干部职工刚刚去银行提款购买公房,有的银行领导人就向国家反映,说都来银行提款,快把银行资金提光了!他们也不想想,职工把购房资金交给单位后,各单位能把钱存到哪里去呢?你再等子弹飞一会儿,钱不又回到银行了嘛。但这个说法居然真的成为当年叫停房改的理由。可见那时某银行领导人的脑袋是方的,不懂得货币可以流通与循环。
几年后各单位连房屋维修费用都支付不起,我们课题组再次建言房改,国务院领导人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才启动了1998年房改。
现在不少人已经懂得,购房款正是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流向了相关产业。从居民把购房款交给开发商时起,货币就进入一连串的循环过程:开发商把钱交给营造商,营造商把钱交给部品制造商,部品制造商再把钱交给原材料生产商与能源供应商……
不仅搞活了一连串的行业与企业,而且每个环节都有对劳动者的支付,劳动者拿到薪酬去养家糊口,又拉动了消费。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业要求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这不都是在要求实现货币的“良性循环”吗?
抵押贷款的四个重要意义
说完了居民的购房款,再说说银行借给居民购房的抵押贷款,从它投入流通的后期流向分析,它跟购房款一样在经济生活中实现着循环。但是从抵押贷款的前端看,它还有另外的四个重要意义:
第一重意义是“扶持手段”。它是对普通家庭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一种金融扶持,包含着社会政策的内容。普通百姓不是富豪,没有能力一把付清购房款,通过银行给他们的金融杠杆,就让他们提前具有了购买房屋的能力;
第二重意义是“安全抓手”。它对银行来说增加了安全性,购房贷款比较其它银行贷款来说更安全,它抵押物是新的,而且已经支付了一定比例的首付款,银行贷款有了可靠抓手。
在我国缺乏信用体系建设的当下,由于房地产业不断构建出新的抵押物,再用抵押贷款的“当铺方式”,弥补了信用体系的不足,保证了贷款资金安全,它比贷给没有抵押物的其它贷款更安全,比信用卡等小额消费贷款更大宗更好管理,由此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特别是信贷市场的发展;
第三重意义是“致富通道”。让众多的普通家庭能够利用金融杠杆提前购房,进入到有房产的社会阶层,随后跟随着房价上涨,成为有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财产的人家。
看来我们多年来没有白干,是我们推动的住房制度改革让众多百姓有了房产,又随着各种原因演化为房价上涨,让众多百姓拥有巨额家庭财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其中我们所倡导的住房抵押贷款也是功不可没的;
第四重意义是“循环源头”。前面已经分析过,购房款和购房贷款作为最终消费资金投入到经济运行,并不是付给开发商就消失了,它由此进入到一个不间断的流通周转过程,可以流向多个产业,为众多产业营造出市场,形成货币的“良性循环”。
这可比受到政策鼓励的“小微企业贷款”更加实惠管用。小微企业需要贷款维持生产,但是比需要贷款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订单,没有市场订单用贷款只能生产新存货,那不是把企业风险延伸到金融风险吗?住房抵押贷款提高了居民即期购买力、扩大了市场需求,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当然对搞活经济、促进制造业搞活小微企业有很大的实效。
购房贷款正如“浇树要浇根”
为了形象讲清楚房贷资金循环的问题,我曾经画过一张从上往下的流水图,银行行长们看了都说好。而有人则建议让我把这图倒过来画,倒过来画就是个树状图。领导让去给树梢喷水,说要“救小微企业”,而人们都知道“浇树要浇根”。树的根系吸收了水份与养分,就会顺着树干与树枝传导到树梢,最终把整个树包括树叶给救活了。
银行贷给居民的购房款不仅对百姓有利,而且跟救活小微企业是连在一起的。
前几天在全国人大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十几个企业家面临一个选择题:假设只有一份钱,是投资基础设施好、是补贴居民消费好、还是给企业退减税降费好?三选一。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都选择了第三项“给企业减税降费“,因为这最直接。这些企业家都是能卖得出去产品的,所以都急功近利地要求减税降费。如果参加座谈会的是老百姓,或者是卖不出去产品的企业,那就都会拥护发钱补贴消费。幸亏国家不是只有这一份钱,而是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继续发力,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消费。
只是近年在住房消费上被人为设置阻碍,才出现了“消费收缩、预期转弱”的问题,而且已被中央指出并已在纠偏与调整之中了。
再回到前面那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我讲了好多年的简单经济学原理,一些领导和专家还是弄不懂。他们说“资金都流进房地产了,就没有资金从事制造业了”。对于能给经济和银行带来这么多好处的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他们想尽办法进行限制,生怕“资金流向房地产”,就是不怕资金贷到卖不出去产品的企业去造成新库存。
我们不必批评这些人糊涂、闭塞、不学习,不必批评他们不懂得“货币传导机制”,只要以请教学问的谦恭态度,请他们解答一下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我猜他们就会张口结舌,或者回避谈金融“顾左右而言他”,去跟你扯别的啦。
南粤村的故事 | 朱保全 | 孟晓苏 | 毛大庆 | 张玉良 | 文在寅 | 潘军 | 姚振华 | 刘肖 | 林峰 | 张庭 | 朱荣斌 | 往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