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十章-灵性视角
前言
《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版和第二版结合整理,具体的内容以框架为主,然后分节进行分析整理,穿插名词解释、简答。具体理论部分会结合其他参考书和补充资料
欢迎愿意点进来看完的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建议!(直接私戳我或者公众号后台!
已更新章节: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其他章节会慢慢更完的!
整体框架
正如本章局限所言,灵性视角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所以这一章同样也比较抽象,也依旧更偏向于理解
写到这里突发奇想,同样起源于人本主义传统的存在主义和灵性视角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的理解是,存在主义致力于寻找意义并行动,而灵性视角更偏向于认为个体存在即是意义
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了社会工作中引入灵性概念弥补了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只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忽视人的价值意义层面要求的不足,把价值意义作为全人概念中不可缺少的内涵,并用关系的视角来看待个人的成长与选择
第一节
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灵性视角的发展进程,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两个部分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目的在于探求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主要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幸福、宗教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超越中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等问题。试图融合东西方科学、文化,建构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开放的范式
社会工作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宗教和灵性有着密切关系,但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世俗化方向发展,宗教、灵性问题比较少纳入社工的考虑
西方现代化进程导致了不断的疏离感和不确定性,使得个体很容易丧失自我认同与集体归属感,因此灵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社会工作的认可
同时,在灵性视角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东方的哲学和宗教的影响,更加关注人的更高层面的意识状态,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这也促进了跨文化实践视角的形成)
此外,灵性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也逐渐作为促进微观服务和宏观服务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节
第二节主要是介绍本章节理论的主要概念,主要就一个词 灵性
引用一句我查到的比较通俗的解释: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信仰上帝的人来说,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对于某些人来说,灵性是与自然或宇宙的和谐或同一的体验
理书上解释说宗教是已经模式化的灵性信念和实践,是高度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感觉还挺好懂
又看到了另一种说法的解释:
灵性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过程,只不过在一些地区常常和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
灵性的模型可以理解为对灵性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在服务中更好地聚焦关注点
Canda和Furman的全人模型:(因为理书上只是把英文原版书翻译过来,还没翻全,所以找了英文版书原文)
作为个人整体的灵性(侧重人际环境关联)
作为人的核心的灵性(注重个人心理)
作为人的精神层面的灵性(关注身心社经历)
Canda和Furman提出,不管哪种区分方法,灵性都可以作为个人成长的过程(动力/经历/结果)来解释(个人感觉这个过程就是后文提出的“超越力”
同时,灵性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由于缺乏灵性发展的清晰的概念架构,所以参考信念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第三节基本都是从实践原则、评估、专业关系和干预技巧展开
依据灵性视角的实践原则,提出了一个整全式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方式:了解服务需求、策划介入活动、开展介入服务、评估服务成效、整合服务活动(也就是理书上的图)
这个介入方式和通用过程模式是比较类似的
通过这个整全式的介入方式,社工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更高层次的生活整合,使其具有更强的生活调整能力和创新能力
灵性视角下的评估框架包括两部分,其中叙事框架比较具体,注重服务对象对自己生活中事件的认识;而阐释性人类学框架则是从跨文化、跨历史乃至超验的本质方面去阐释叙述的本质
如同很多其他的社工理论,灵性视角强调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但是灵性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关系更强调关系就是服务开展的过程,而不是服务开展需要借助的手段
灵性视角下的干预技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也可以引申到具体的实践方法中,而且这些具体方法往往与宗教活动等相关,比如冥想
第四节
贡献与局限归根到底也是从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来说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刻意记忆,主要把理论内容和特点把握之后,就能编了(bushi
此外,每个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也是和社工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相对应的,因此把握好整体的理论发展阶段和四个范式,也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理论哪里好、哪里不足了
贡献大部分都是前几节提过的优点和进步,局限可以从后几章其他理论的进步发展来思考(毕竟有不足才有发展不是hh)
其他
本章需要注意的概念:
灵性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童敏,社会工作理论
[2]闫振族,从灵性社会工作视角看失独者的精神慰藉
[3]Edward R. Canda, Leola Dyrud Furman Spiritu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非常感谢你愿意看到这里
编辑 | 五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