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海外读博一作发Science,回国任985高校青年首席教授

今日话题:各国的院士制度,你最喜欢哪个?


追寻光,成为光,越努力,越幸运……她叫孙文文,身高一米七,颇有几分明星范儿,有人称她为“东大张小斐”,Monash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国家级青年人才,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从超级学霸到青年首席教授,“东大版”女神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据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资料显示,孙文文,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中锰先进高强度钢的强韧化研究;钢铁及高熵合金表面析出相研究;高熵合金的合金设计、强韧化和耐磨研究;铝合金室温动态循环强化的研究等。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孙文文累计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一篇研究成果以一作身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最努力的人”“毫不夸张地说,孙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人。”刘正迪(刚毕业的大四学生)对孙文文的科研态度十分钦佩,“我从她身上发现,努力是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品质。”
科研路上最离不开的就是努力,越努力,越幸运,这是孙文文对自己经历的总结。出国留学期间,她发现身边科研做得好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努力。后来,大半夜奋战在实验室也成为她生活的常态。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努力,但不盲目。不是所有的“硬骨头”都能自己“啃”完。回忆起求学时遇到的瓶颈期,孙文文感触最深的是博士二、三年级的阶段。那段日子,她发现按课题原来计划的科研方向进行下去非常困难。但不服输、喜欢迎难而上的她并没丝毫畏惧,反而一直待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不断地推敲演算,尝试各种方法试图解决问题,可最终还是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留学期间的孙文文(右四),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不巧的是,在这期间她的导师恰好有事在外,她有大半年的时间得不到导师的指导。直到导师回到实验室与她共同寻找问题所在并加以点拨,她才终于走出了那段长达一年多的瓶颈期,并在博士三年级后期取得突破性成果。
严于律己的“工作狂”虽然被大家称为“女神”,但是孙文文从来不这么认为。“我不是什么‘女神’,只能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
凡事追求高效率,做实验永远亲历亲为,除了出差,每天都会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留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学生们的还长,在身边人眼里,孙文文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为热爱而“狂”。当被问及工作与生活的差异时,她笑道,“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科研既算是我的工作,也算是我的消遣。”
尚年少,已立鸿鹄志。早在本科阶段,孙文文已是实打实的大学霸,以出色的成绩获得Monash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士的资格,踏上留学路。早日毕业回国、为祖国的材料学科建设添砖加瓦,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
海外留学经历,让她成为了一名“海归”,但却丝毫不减她赤子心燃烧的烈火。谈及归国,她的眼神里充满坚定:“中国人要回国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自古有言,“严师出高徒。”在Monash大学选择导师时,孙文文选择了平日课堂上对学生最严格、中国学生最不敢选的老师。而这次“特立独行”的选择,也决定了她日后随从导师攻研金属材料方向。“特立独行”的背后,体现的更是她“严于律己”的追求与学有所成的目标。
完全不是高冷女神“完全不是高冷女神”,这是孙文文在东南大学任教后的第一位学生、现博士就读的张蓝天对她的第一印象。出生于东北的孙老师身上自然带着一股子直爽,爱笑、随和的她时常与学生聊家常、敞心扉,可谓是亦师亦友。仿佛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她总能细致地察觉出学生的心情变化,学生有压力或者是生病了,大事小事很难瞒得过她。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受求学时导师的影响,成为一名对学生“有助力作用”的老师成为了她的追求。在她的课题组里,有一项“不按套路出牌”的约定,那就是没有组会。她认为组会的效率不高,相比之下,与学生一对一讨论课题、交流进度的做法更高效。这种交流模式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同。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导。追求严谨,既是孙文文对自己的要求,也成为课题组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课题组的实验中,热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精确控制温度及其变化,对此,她要求学生必须一步步严格操作,一旦有偏差就得重做,不得有半点马虎。
“性格直爽”,是刚毕业的大四学生刘正迪对她的印象。一旦发现问题她会明确指出,表现好也从不吝啬夸奖,严谨,是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刚进课题组的学生更快适应实验室的科研节奏,她会提前给学生安排实验。“这让我早早熟悉了实验流程,后面科研更加得心应手。”张蓝天说。
孙文文与团队(左三),图片来源:东南大学
回首往事,孙文文并没有过多感慨当时的经历有多苦、有多难,而是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予学生启示。她建议学生多与导师沟通,“导师们都是过来人,他们更了解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比自己盲目去尝试效率更高。”
来源: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Christina

审核:Yolanda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辞去法国终身教职,又一顶尖学者加入北大!

又一“大牛”回归学界!计算机视觉领域大牛代季峰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