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合辑:大时代中的“微”世界

王利平 社会理论 2024-04-23

策划人/王利平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都以亲密见长,而不是宏伟的纪念碑。(《科学作为天职》第45页,德文原版第111页。)


在《以科学为业》中,韦伯感叹广袤的人类世界完全处于政治经济学的支配之下,无论是科学还是政治,皆面临不可绕开的“硬石头”,既不能飞跃它,也不能软化它,只有十足的耐心和勇气才能够充其量理解它。时代不能再以燎原之势再造人类精神的共同体,激荡人心的伟大作品付之阙如,而那搏动的精神的“灵”或许只能像微弱的烛火一样跳动在尚未被系统理性化吞噬的私人关系中。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中,恐怕没有人比詹姆斯更擅于描摹私人关系角斗场与那些稍纵即逝的启示的瞬间。


本系列的四篇习作源于2023年春季的《一位女士的画像》(在下文中简称为《画像》)读书会,在阅读《画像》之前,我与同学们曾有一年共读歌德的体验。从各方面来看,《画像》都像是威廉麦斯特的倒置的镜像。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始于一场少不更事的热恋,他的初恋对象玛利亚娜—一位舞台上的地位低贱的苦命少女,向年少的麦斯特揭开了戏剧迷人的幻景,她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慕的镀亮日常生活的那一束光。在若干奇遇之后,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在他成为一个丈夫、父亲以及觅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际落幕。他面前展开了一条深入广阔的人类事务的道路。在对美的“爱”与对责任的“忠诚”之间,麦斯特似乎找到了一条平衡之路。书中迷离难解的是迷娘和竖琴老人与麦斯特的交往,他们是音乐与诗,是深沉、黑暗的非理性之境的美的力量,他们震颤并充盈了麦斯特的心,让他能持久焕发出对生命的怜悯与爱,给麦斯特以力量踏足并坚守他一开始并不擅长的日常事务。从歌德到詹姆斯,从麦斯特到伊莎贝尔,我们经历了一次从男性到女性自我教育的跳跃,也是一次从上升到下降的阅读之旅。《画像》没有留下光明的承诺,我们只有从侧面获悉伊莎贝尔遽然返回罗马的消息。可以肯定的是,在她面前不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画像》让我们对美与责任,爱与忠诚,有了一番全然不同的体会。


詹姆斯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时代,它是年轻、粗粝的美国与优雅、衰颓的欧洲对视的时代,也是工业、传媒、职业化全面加速并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时代。然而,表面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却欠缺伟大的行动。 我们目睹老迈的文明蜕化为雅致的审美和遗存的风度,还有暮气沉沉的恋旧情绪。崛起的新的时代孕育了日新月异的技术与令人目眩神迷的速度,也割裂了生长环境与人之间的有机纽带。《画像》中充满了漂流四方的人,他们或是以积极的姿态试图把握时代的运气,或是以寄生者的面目吸附在新旧世界的各个残片之中,还有那深吸一口气全力体验自由之重力的女主人公。命运的恩宠(或不幸)给了伊莎贝尔从美国乡间降落到佛罗伦萨的机会,欧洲的游历是她的自我教育之路,但我们找不到一个整全的意义感将她那些破碎的经验打捞并缝补起来。因为,没有一个文明之心或是文化之根能够代替她对意义的艰苦追寻。阅读《画像》是令人困惑的,失去了伟大传统的支撑,人物的行动缺乏英雄式的雕塑感,它是被束缚的行动和不断流转的意识领域的永久搏斗。无止境的对话、沉默与凝视让人与人的交往成为脱离大环境的战场,那里最深刻的爱与忠诚,最卑鄙的阴谋与背叛,最动人的怜悯都同时在无声地演奏着。


本系列习作是一次试图理解《画像》中的环境与人的行动的尝试。其中,前两篇习作试图理解《画像》中跨越大西洋的空间迁移,从英国、美国、佛罗伦萨一直到罗马,从古代历史的断片与残章中,从机械时代的轰隆声中,再现詹姆斯对时空交错下文明与本土这一对关系的把握。而另两篇习作则回到最隐秘的自我意识,回到伊莎贝尔曲折的教育之路。这位清新而强健的美国姑娘在欧洲见识了美的幽暗一面,以沉重的代价换取了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画像》的阅读者来说,从隆冬到盛夏,我们和伊莎贝尔一起走过了她在沉闷乡间的独处光阴,她在英国庄园中从无知到沧桑心境的转换,当然还有佛罗伦萨那美轮美奂光景下千疮百孔的现实。每个爱书人都最享受与书共在的时光。



除了四篇专题文章外,编辑部也另外选取了两篇小说鉴赏相关的文章,供读者一览。


编辑 丨李昊玮

审核 丨杨   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