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929字,阅读约需6分钟]
诸如:“如果我没上过大学,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但是没有如果”;“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之类的“孔乙己文学”引发热议。一些大学生在公众号、头条、知乎等平台的评论区留言,大体意思是:“在思想上无法接受从事学历门槛低的工作,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读书学习没有意义。”本身是青年人的自嘲罢了,多少有一些自我调侃消解的意味在,毕竟“心仪的”工作的确难找,还不能抱怨两句嘛。而这个“孔乙己文学”火出圈,是因为央视网的一个评论,大概是这么说的:“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而这引发了更大热度的讨论,更多人参与进来,讨论的话题也逐步从“青年人的自我调侃”,转变到了谁造成了现在青年人找不到工作,没有机会的局面。这两天的这个“孔乙己文学”的讨论,让圆方不由自主想到了当年美国大萧条的一个名场面。我会3种技能,会说3种语言,奋斗过3年,有3个孩子,我已经失业3个月了,但是我只需要一份工作。
那个时期,同样的场面还有很多:
有传闻说因为就业压力极大,曾有6个哈佛大学毕业生竞争一个电梯司机的岗位(未找到确定的信源)。不一而足,对照今天的“孔乙己文学”先说观点。首先所谓孔乙己文学的出现,其实说明今天的中国社会,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还是有挑挑拣拣,寻寻觅觅,骑驴找马的机会的。就业市场并不是“量价齐跌”,最多算是一个“分化”市场。但是,也要注意,就业市场会有传导性,悲观情绪会放大焦虑,很有可能在年中毕业季,这种“文学性的调侃”就会转变成实质的“量价齐跌”。其次,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社会安全网还算是比较密,不管是家庭的支持,城市的机会都足以让其能先解决眼下的温饱问题,否则不会还在“坚守”。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内循环不起来,如果就业得不到持续改善,那么这个社会安全网想来也不会支撑很久。圆方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一直最关注的就是就业方面的内容。过去一年,关于就业写了几十篇。《你如何在2023,再次抓住机会》
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就业就没有社会稳定和发展。但是,但是,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能对任何人做出允诺,你学了什么什么什么,就能什么什么什么。或者用更加“理性”的逻辑性阐述:任何希望在不确定性社会,追求“确定性”的行为,都会导向整个社会和自己收获更大的“不确定性”。大家还记得那个抱怨的收费站收费员么?她是怎么说的:我今年36,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相信这个收费员在进入这个单位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自己找了个金饭碗,是在追求确定性,但是结果呢?说个更极端的例子,有人觉得有一门手艺是不是就安全了,可以一劳永逸了?也不是!现在还多么?今天无现金的生活,让他无从下手,几乎人人都不带现金出门,一切都靠手机支付。而偷手机也很难,因为人人走路吃饭都在看!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和支付宝……所以回到“大学生”的“孔乙己文学”,是所有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么?当然也不是,但是比如一个学插画的大学生,如果你不会用Chatgpt,你一天的创作比不上机器5秒的工作,那么为什么市场要选择你呢?不光今天如此,二三十年前也是这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打字员这个岗位曾经是个非常风光的的角色。我记得当时有句时髦的话,“世界上手指最灵巧的人就是钢琴家和打字员”,可见那时打字员的地位有多高端。但是今天呢?如果一个大学生说,我的专业是打字,ta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么?所以,不用放大对于“孔乙己文学”的焦虑,因为这样的事情每个时代都有,大部分高等教育,学以致用是偶然,学了没用才是必然。那么,真正让一个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又是什么呢?是那些对于时代的洞察,
是那些对于机会的把握,
是那些对于人生真正重要事情的坚持。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