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疏远朋友宽慰对手,如何解读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专栏

2017-07-06 Joe Klein 商业周刊中文版

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Joe Klein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这么简单——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的外交政策远没有这么复杂


美国的外交和政府的未来似乎更多地取决于特朗普的个性


一开始,许多人几乎要相信,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秉持着一种连贯的世界观。比如,著名学者沃尔特·罗素·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在《外交》(Foreign Affairs)杂志撰文声称,总统采用了一项目的性极强、受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启发的“美国优先”政策。联盟和条约,特别是贸易协议,都将依据国家利益的狭义来定义,而非依照长期的全球稳定来衡量。


这是一种过分简单化,并且极其短视的战略,但它至少具备一定的政治意义。这正是他的选民群体想要的。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气候协定》


在特朗普的世界中,对国内选举的考量一直显著地占据着首要位置。在他2016年赢得的选区,比如俄亥俄州南部和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匹兹堡除外),他退出非约束性的《巴黎气候协定》这一举动远比在加利福尼亚州更受欢迎——加州一个州从事太阳能技术的人,比全美国从事煤炭行业的人还要多。


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这么简单——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的外交政策远没有这么复杂。


曾经有至少两个令事态复杂化的因素:有人怀疑,特朗普全球行动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他与俄罗斯令人迷惑的关系,与他个人的商业利益(包括他的债务)纠缠在一起。当然,他的外交政策还融合了无知、个人的怄气、有毒的自恋和阴谋论。所有这些皆是特朗普执政行为的标志,无论是外交,还是内政。


涉及到外交领域,说的愈少愈好。但这并不是一条铁律。有时候,一项大胆的原则声明,比如“拆掉这堵墙”,或许可以宣泄情绪,鼓舞人心。但是,如今的世界非常微妙。在大多数时候,笼统的总统信条和红线、废除协议(在没遇到激烈挑衅的情况下),以及专横的推文,是行不通的。


2017年7月,特朗普发布推特,评论朝鲜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一事


外交是一门眨眼示人、以条款约束的艺术,需要让门部分开启,要安抚,而不是夸夸其谈。在一笔房地产交易中或一档电视真人秀上,说大话或许能派上用场,但在外交领域,这样做往往会关闭磋商之门、在海外造成子弟的伤亡。


深谙对手的文化和历史,是一项独特的优势;善于套近乎,会奉承,则是另一项优势。前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曾经表示,与叙利亚独裁者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打交道时,他的膀胱必须足够强悍才行。的确,耐心是首要的外交美德。


这些都不是特朗普的特质——尽管他在叙利亚和阿富汗审慎地使用武力,让不少人乐观地认为,当总统面对更糟糕的选项时,他还是会听取军事顾问的意见。


现在断言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还为时过早。但在国际舞台上,他的表现令人极其尴尬。他的所作所为让亲者痛、仇者快。他粗鲁且愚蠢地挥舞拳头——


在最近的恐怖袭击之后,他向伦敦的穆斯林市长发起挑衅;


他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友邦的领导人屡屡发生争执;


在北约峰会上,他粗暴地推搡黑山共和国总理。


2017年5月北约峰会,黑山共和国总理杜什科·马尔科维奇(Dusko Markovic,中右)似乎遭到了特朗普(中)的推搡


特朗普挑选了一支能干的顾问团队,其成员包括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Nikki Haley),但他却肆意忽略这些顾问的专业建议。


苏珊·格拉瑟(Susan Glasser)最近在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撰文指出,在布鲁塞尔北约峰会上发表演讲时,特朗普并没有重申对《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承诺,这一举动让他的外交政策团队大吃一惊。要知道,在9.11恐怖袭击爆发之后,正是这项要求任何一位盟友遭到攻击时,其他盟友必须伸出援手的集体防御条款,让欧洲人追随美国的脚步参与了阿富汗战争。


诚然,一些盟友对这场战争的贡献少得可笑,但另一些盟友则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代价和不菲的军事开支——更何况,在基地组织被驱逐出该国,本拉登被击毙之后,这场军事行动在战略上已经变得可疑。在争议声中足足沉默了两个星期之后,特朗普才公开表态称,他支持第五条款。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


尽管特朗普的总统竞选活动庸俗不堪,但它切切实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全球现状的不安情绪。自二战后一直相当稳固的外交架构和经济实力格局已经遭到严重腐蚀;在国内,面临这样一个全球化和机器人时代,美国需要更加热切地致力于维系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尽其所能,特朗普承诺重新审视这些议题。


对于过往的失败,比如伊拉克战争,他的坦率态度令人耳目一新。他坚称,我们的北约盟友应该采取更积极的自我防御措施,特别是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时候。这种立场是奥巴马和布什政府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他愿意为此大声嚷嚷,或许将创造一个罕见的案例——在外交领域,直言不讳也有可能是一笔财产,而不是负债。



但特朗普挥霍了他可能做出的任何承诺。他的“美国优先”平民主义迅速退化,在最近的中东之行,特朗普展现出的是太过容易地屈服于排场和奉承。


他借机推动以色列与逊尼派穆斯林之间新出现的和解迹象,这当然是好事一桩;不幸的是,这番举动是以牺牲伊朗为代价的。在该国最近的选举中,反对军事-宗教专政的民主力量得以显著增强(在伊朗议会中,妇女现在比毛拉多)。他对圣战恐怖主义过于夸张的担忧,显然止步于沙特阿拉伯的边界之外。有必要指出的是,沙特一直在资助整个地区的激进宗教学校和恐怖主义组织。他还对巴基斯坦人赞扬有加,尽管该国的情报部门一直在庇护和资助哈卡尼-塔利班网络,正是该组织宣称对最近发生在喀布尔的大规模爆炸事件负责。


最终,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及其政府的未来似乎更多地取决于他的个性,而不是白宫幕僚为制定连贯政策而付出的努力。


他动辄肆意咆哮,喜欢兜售阴谋论,粗暴地无视公认的真理,所有这些倾向已经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总的来说,他对待盟友和准盟友的态度向来非常粗心。如果一场真实的危机(也就是说,不是特朗普自己造成的危机)不期而至,他的行为将使得美国更难以说服诸如德国这类盟国伸出援手。他极度缺乏国际知识,更不懂得国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比如,他发推抨击卡塔尔这样一个拥有巨型美国军事基地的国家),进而让世界变得不那么稳定。


这个世界需要一种思虑周到,谨慎稳健的领导力——特别是在现在,源自不同种族、民族和教派的愤怒情绪甚嚣尘上、可能在中东、亚洲,甚至欧洲制造新的动荡之际。当然,这种领导力需要远见卓识。但它也需要风度、谦卑和一定的慷慨精神。所有这些似乎都不是特朗普具备的素质。


(本文内容不代表彭博编辑委员会、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观点。)


编辑:林一丹、王倩

翻译:任文科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亚马逊垄断印度改革知识付费伦敦金融城

美国青少年专访冯君蓝teamLab疯狂音乐节 

招牌食物神奇女侠文在寅耐克裁员鬼城

无密码时代钴市场VR行业省钱套路人机大战

生物制药Uber亚马逊深圳崛起同性婚姻

......

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顺利驶入五环

2017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 |视频

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