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访谈 | 豫剧大家李树建:老百姓是亲爹娘,我要为他们多唱戏唱好戏

郦亮 生活周刊 2022-01-14

李树建


河南汝州人。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系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委员。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联合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并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曾五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四次荣获国家“文华”表演奖,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提名奖和上海“白玉兰”奖。先后出访29个国家和地区,曾带领《程婴救孤》剧组登上美国戏剧中心百老汇舞台,登上全球电影中心好莱坞杜比大剧院,是中国唯一一位将整台剧目搬上世界顶级舞台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美国国会授予其“功勋演员”荣誉称号。
发起成立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策划组织豫剧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原文化艺术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大中小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推动豫剧走向现代,走向青年,走向国际,是当代中国豫剧的领军人物。


采访李树建时,他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一位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豫剧流派创始人、省级院团的院长还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这样的艺术家十分难得。李树建说:“我这条小命是乡亲们给的,老百姓就是我的亲爹娘。我李树建没有别的本事,从学戏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戏,学出点名堂,给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多唱戏、唱好戏、唱上一辈子戏!”为老百姓演出,这个诺言,李树建即便是在演出受重伤的情况下也没有忘记。

本期焦点人物  李树建

青年报记者  郦亮




1

我最初选择唱豫剧,

就是为了能填饱肚子。


生活周刊:您是如何走上豫剧艺术之路的?有人说您从小就喜欢唱戏。是因为家里的长辈喜欢戏曲吗?

李树建:其实唱豫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吃饱肚子。我出生在河南省汝州市的山沟里,父母生了6个子女,父亲又早逝,家里很困难。我经常要忍受饥饿。记得当时母亲规定我们每天晚上10点前务必睡着,否则过了晚上10点又饿了就再也睡不着了。

人一饥饿就会对食物特别敏感。当时县里也有豫剧团到我们的村子演出,我看到那些演职人员可以吃上白面馍,菜里面竟然还有几片肉!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大山,去唱豫剧,这样就能吃上白面馍,还能找个城里的媳妇。


生活周刊:但是显然,您的从艺之路一开始并不很顺。
李树建:是的。在报考洛阳戏曲学校之前,我已经考过17个豫剧团,都没有考上。剧团的人都说我嗓子很好,但是功不行。剧团招人肯定是希望招进来马上就能上台演出,我又没正式学过豫剧,只会唱,不会做功,自然无法登台,人家是不要的。
转变是在1979年,那时我去报考了洛阳戏曲学校。当时我已经17岁了,家里仍然很困难。去洛阳,没有钱坐车,沿着铁路线走到了洛阳。回家的路上,又累又饿,走不动了,趴在路边两眼发黑,眼看着就不行了。幸亏碰到一个好心的赶马车的大叔,把我捎回来,还给我买了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碗面条叫我终生难忘。回到家,尚未接到录取通知,我又出发去其他地方报考,当时父亲病重,母亲把粮食卖了,换了10元钱给我当路费。不过好在第二年的春天我收到了洛阳戏曲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生活周刊:学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树建:考试的时候老师们对我印象很好。觉得我嗓音条件不错。我唱完后,老师们还鼓掌,还有老师把我的演唱录下来,说是要给领导听一听,说我们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当时有很多人报考,但是学校只招变了声的男孩子。我已经完成了变声,所以这方面也占了一些优势。

但是岁数大也有岁数大的劣势。之前不是说我有嗓子,没有功吗?练功成为我要在学校里着重学习的,但因为年龄比较大,身体不像小孩子那么软,比较硬,练功尤其辛苦。做一个动作,我必须用别人3倍的力气去练,疼得受不了。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戏校学戏的那5年,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2001年我在一次演出中从2米的舞台上摔下来,受了很重的伤,到现在我的左肩膀里还打着钢板,但我坚持活跃在舞台上,为观众服务。

生活周刊:从戏校毕业,正式成为一名豫剧须生演员,那时豫剧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李树建:我是1984年从洛阳戏曲学校毕业的,读了5年,被分配到洛阳豫剧团。几年之后我又去了三门峡市豫剧团。当时豫剧市场十分火爆。男女老少都需要看豫剧。记得我在洛阳豫剧团时,工资40多元,但是演出很多,补贴也很多,1个月能拿到100多元。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感觉有点变化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看戏是主要的娱乐方式。后来电视普及了,各种娱乐形式也都兴起了,剧场里慢慢发生了变化。豫剧和其他剧种所经历的那些凄惨局面有所不同,河南省就有1亿多人,豫剧戏迷基础很大,即便分流一部分,也依然有很多人。所以豫剧并不存在没有观众的情况。变化的是,观众老龄化比较严重。我们当时用“三多三少”来形容豫剧的状况——老年观众多,青年观众少;农村演出多,城市演出少;包场的多,卖票的少。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2

在最困难的时候,

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

我们根本坚持不下来。

所以,我每年都要抽出时间下乡演出,

一定要对得起观众。 


生活周刊: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您1998年赴省会郑州竞聘河南豫剧一团团长,其实也是怀着改变豫剧面貌的雄心?当然,奔赴郑州,现在来看,也是您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李树建:可以这么说。我在三门峡市豫剧团后来担任了团长。但是那毕竟是一个地级市的剧团,和省团的平台是不能比的。1997年全省公开招聘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团长,我就去了,结果在竞选中,我的演讲、答辩、考试、考核四项成绩均为第一,1998年3月调入豫剧一团当团长。

到了豫园一团后我就进行了改革。我认为豫剧还是要争取观众,而观众基本上都在基层,所以我就带着演员们扛着行李去基层演出。那时社会上有两种人出门带行李,一个是农民工进城,一个是演员下乡。下乡演出时,好一点的睡过土炕、课桌,有的地方连土炕、课桌都没有,羊圈、牛圈都住过,有时干脆在地上铺点麦秸打地铺,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坚持每年演出300场以上,80%的演出是在矿井下、敬老院、贫困山区,再艰苦的地方都回响着我们的梆子腔,山羊能上的地方都有我们演员的身影。

生活周刊:老百姓在您心中的份量好像特别重。
李树建:就像我前面说的,小时候是村里东家一口奶,西家一口饭,把我养到大。在成长道路上,又得到了很多群众的支持。我这条小命是乡亲们给的,老百姓就是我的亲爹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活命之恩,我又何以为报?我李树建没有别的本事,从学戏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戏,学出点名堂,给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多唱戏、唱好戏、唱上一辈子戏!
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根本坚持不下来。所以,不管多忙多累,我每年都要抽出时间下乡演出,记不清多少次带病坚持为父老乡亲演出。每回去农村演出时,老百姓都背着凳子、光着膀子争相去看,大家都说,‘李树建才是咱老百姓的艺术家’,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好戏的渴望,所以现在再去演出分外用力,一定要对得起观众。



生活周刊:说说常香玉大师吧,您担任团长的省豫剧一团也正是常香玉所在的团,听说她对您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李树建:常香玉大师在我心里是十分崇高的,那是大艺术家。我调到省豫剧一团后,与常香玉大师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有两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刻。一件事是我一次在郑州演《清风亭上》,常老师悄悄地来看了,我在台上演,一点都没有看到她。后来她就把我叫到她的家里去,和我谈她看了戏后的感觉,给我了很多指导和建议。常老师对我的艺术成长还是很关心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还有一件事是2003年,当时我已经在省豫剧二团当团长,我们全团去给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者们慰问演出。当时常老师身体已经很不好,正在北京住院,我打电话给她,希望她能和建筑工人们见见面,她一口答应。常老师来了,不仅去了建设工地,还一直坚持到晚上演出的政协礼堂。她在台上说,她已经唱不动了,可以让学生们唱,她来就是想和观众们见见面,说几句话。此情此景令很多人动容。

此后常老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这应该也是她最后一次出来和观众见面。也就在病重的时候,常老师还一直关心豫剧的发展。有一次我去医院看她,她问我:“豫剧还中不中啊?”我说:“中!”当时我们排了一系列新编豫剧,获得了观众的肯定,这也让常老师很欣慰。2013年河南省豫剧院恢复设立,我担任了院长。河南省豫剧院创立于1956年,常老师是第一任院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豫剧院解散了,直到2013年恢复,所以我是第二任院长。我有时在想,豫剧近年发展得不错,我应该没有让老院长失望。

 

3

豫剧近年发展得不错,

我应该没有让老院长失望。


生活周刊:豫剧在新世纪的振兴,应该是从《程婴救孤》的创排开始的。为什么是《程婴救孤》?您觉得这部作品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树建:2000年我去了省豫剧二团。当时二团已经到了濒临解散的地步。专业演员匮乏,乐队只有9个人,演出设备极为简陋,戏服也破烂不堪,演员穿上戏鞋能露出脚指头,曾在演出中被人讥为“业余剧团水平”。面对这种局面,我就坚持还是要以剧立团,通过创排新戏好戏,来鼓舞人心,锻炼队伍,让剧团的运营恢复正常。

我当时到北京去学习,别的剧种有三出戏很吸引我,一个是《赵氏孤儿》,一个是《清风亭上》,一个是《苏武牧羊》。我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三出戏移植过来,改编成豫剧。《赵氏孤儿》后来就改编成了豫剧《程婴救孤》。创排这个戏也是历尽艰辛,导演张平粗略地估算一下,最少要30多万元。而当时二团的账面上只剩下800元钱了。我们是能借的、能赞助的朋友基本上都用了。我们下定决心,就是砸锅卖铁当了裤子也要筹到排戏的钱,二团不能再在戏剧大赛上剃光头了。还提出了“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的激励口号。

就这样咬着牙最终还是把《程婴救孤》排出来了,很是成功。我觉得这部戏的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题材好,程婴救孤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人很熟悉,也成为中华精神的一部分,我们的创排时注重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其二是博采众长,我们在排演时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借鉴了各剧种的特点,最后排演出来的《程婴救孤》具有“京昆的神、话剧的实、豫剧的味”。其三,服装也和过去传统豫剧不一样,节奏也更为紧凑,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

《程婴救孤》在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来还获得了第十一届文华大奖第一名,实现了河南省在文华大奖上零的突破。2005年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第一名。2013年《程婴救孤》还分别到美国纽约百老汇剧场和洛杉矶百年华纳大剧院演出。有人说常香玉让豫剧走向了全国,而李树建的《程婴救孤》则让豫剧走向了全世界。目前《程婴救孤》已经演了1600多场,《清风亭上》演了3000多场,《苏武牧羊》也演了500多场。


 

4

戏曲工作应该拥抱互联网,

用新形式来传播戏曲文化,

与青年人交朋友,

最终把他们吸引到剧场中来。 

生活周刊:剧目是一个剧种振兴的根本,由此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人才培养和观众培养,整个剧种的生态都会发生改变。您领衔的豫剧近20年创排了很多好戏,那豫剧人才的培养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

李树建:人才培养从源头上来说还是要靠专业院校。2009年我们就和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开设了豫剧本科班。当时全国招了24个孩子,经过数年学习毕业后全部留下进入河南省豫剧院,并且全部是有编制的,我们后来为这批孩子专门成立了河南省豫剧院四团,也就是青年团。这种做法在全国各院团中是首创。

我觉得豫剧的人才建设还是不错的。老中青各行当的人员都很齐备,而且文化素养都很高。现在河南省豫剧院的演员中本科学历的就有40人,硕士学历的达到10人。我个人也在努力培养新人,带了很多徒弟。郑州大学还成立了“树建艺术研究中心”,我在里面带研究生。剧目有了,人员齐整了,院团发展也步入正轨。现在河南省豫剧院下属4个团,每个团都各有特色。豫剧一团是“一杆大旗”,也就是要扛起常香玉大师这面旗帜。二团是“一马当先”,也就是要在把豫剧推向世界上下功夫。三团是“一面旗帜”,这个团转演现代戏,是全国唯一专演现代戏的豫剧团。青年团是“一枝独秀”,主要排演经典剧目,流派纷呈。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结合河南豫剧院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戏曲界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是应该试行院校合作,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演出相融,实行“演学结合”,可定行当、定流派招生,为院团输送人才。同时,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试行艺术院团“下挂上挂,双向交流”,出台一系列政策,繁荣戏曲事业,把人才流失转变成人才合理的流动交流。


生活周刊:那么豫剧观众的培养呢?正如您前面所说,豫剧观众的老龄化问题的确存在。我注意到您在不久前还入驻了网络直播平台,向网友普及豫剧。这是不是您对豫剧吸引青年观众的一种探索?
李树建:我近年一直在说,豫剧发展要“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农村的豫剧观众比城市多,而农村里55岁以下的人又基本上都在城市里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年人,所以农村观众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农村包围城市”归根到底还是要把城市里的观众培养起来,这是地市级豫剧团要努力做的事。要培养青年观众,把他们吸引到剧场中来。
做直播是在我女儿的鼓励下开始的。今年3月我先入驻了快手,短短20来天我上传的豫剧短视频作品就有近2000万播放,这意味着差不多2000万人观看,这种新的戏曲传播方式让我很吃惊。后来女儿鼓励我做直播,我觉得这对向青年人传播豫剧有好处,所以就答应了。在3个小时的直播中,我主要谈了豫剧的现状,一些人生感悟,还带领弟子现场表演豫剧《五谷丰登》。
数据显示,我这次直播最高观看用户数达13.8万,累计观看用户数156.7万,此次直播首秀,共计涨粉近10万,其中很多都是青年人。我想说,戏曲工作者也应该拥抱互联网,用新形式来传播戏曲文化。但这不是说就不要舞台不要剧场了,剧场还是戏曲最重要的舞台。拥抱互联网的目的就是与青年人交朋友,最终把他们吸引到剧场中来。


生活周刊:您对未来豫剧发展还有什么新思考?

李树建:河南人口众多,豫剧的观众也很多,而且遍布全国各地。现在全国有十三个省市拥有163个国有豫剧团,民营豫剧团更是达到了2000多个,这么大规模的院团,在全国348个剧种中排名第一。我几年前就提出要“下好全国豫剧一盘棋”,就是要把这么多豫剧院团联合起来,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帮扶,一起来推动豫剧的发展。我们连续几年在北京举行“中国豫剧经典流派经典剧目展演”,让人们看到豫剧艺术的整体实力。我经常说,豫剧根在河南,作为全国豫剧的娘家人,对外省豫剧团进行帮扶是我们的责任。我相信,经过全国豫剧人的共同努力,豫剧一定会产生出更多的艺术流派,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大师,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作者:青年报记者 郦亮
编辑:林荟萃

审稿:梁文静

往期回顾
 上海访谈 | 阿霞:草原深情辽阔令我心动,文学是人类存在下去的光芒
 上海访谈 | 何子英: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敬畏之心
 上海访谈 | 郑晓龙:让你在《渴望》《金婚》《甄嬛传》里找到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