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尽管现代化、技术和令人头晕目眩的社会变迁的步伐加剧了,但是这个世界中永恒的问题仍然在于:多数成年人生活的最大一部分,即我们在哪里和如何度过工作时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即朋友、亲属和熟人,并没有被永不停止的、使用某些自动化的技术程序(诸如全国计算机程序)来将工作与人配对的建议抵消。在《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一书中,新经济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格兰诺维特通过对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城市的282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做的职业调查,发现了人际网络如何、为何、何时在劳动力流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找工作揭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奥秘张文宏马克·格兰诺维特是横跨社会学和管理学两大领域的一代宗师,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他所提出的“嵌入性”、“弱关系的强度”、“信息链”和“推荐链”等概念,被社会学界和管理学界广泛使用。他所倡导的新经济社会学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显学。新经济社会学试图运用社会网络以及信任、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来分析经济行为,并与以自利动机、理性选择为前提的经济学家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对话。《找工作》是格兰诺维特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的修订版,也是他的成名作。尽管距离该书的英文第一版面世已经过去了45年,但是《找工作》仍然被视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他所倡导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被看作分析核心经济现象的三种方法之一。格兰诺维特运用社会结构即社会网络的思想对关系人与其职业生涯的联系来进行分析,试图与当时流行的工作搜寻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对话。他认为,只有将社会关系的作用置于社会脉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关系的作用。同时,该研究也是格兰诺维特宏大的“新经济社会学”系列研究的第一个范例。他试图关注经济的核心而非边缘问题,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充分性,与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旧经济社会学分道扬镳。作者集中关注的问题是,促进职业流动的信息是如何获得和传播的,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社会流动研究的整合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格兰诺维特以信息传播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为范例,将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断裂”较好地连接起来。格兰诺维特1973年在《美国社会学学刊》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强度》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研究的一篇经典文献。他所提出的弱关系强度假设及其经验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络分析和经济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格兰诺维特所说的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这种关系与传统社会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表示人们属性和类别特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项关系、阶级阶层关系)截然不同。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简言之,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而弱关系则使人们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他用四个指标来测量关系的强弱:一是互动的频率,也即花费在某种关系上的时间,花费的时间长、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情感密度,情感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三是熟识或相互信任的程度,熟识或信任程度高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此,通过强关系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雷同的、重复性的或剩余的。而弱关系则是在不同群体的个体之间发生的,是联系不同个体的纽带。这些来自不同群体不相似的个体所了解的信息往往也是有差异的。通过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异质性更高、重复性更低。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它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格兰诺维特断言,虽然不一定所有的弱关系都能充当信息桥,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是他提出“弱关系强度”的核心依据。格兰诺维特以职业流动为主题对弱关系强度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他的调查地点选在波士顿郊区的牛顿城。他随机调查了牛顿城的282名(其中包括100名入户访问,182名邮寄问卷)男性白领就业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在调查中,格兰诺维特询问了被访者最近一次职业变动的经历。他发现,56%的被访者通过社会关系的渠道找到了目前的工作,18.8%使用了正式的方法(包括广告和其他正式方法),18.8%使用了直接申请的方法。其中,16.7%的求职者与他们的关系人在找工作时经常见面,55.6%偶尔见面,27.8%很少见面。此外,在并未考虑变动工作的人当中,有72.1%通过关系找到了目前的工作,在考虑过换工作的人当中有57.9%通过关系找到了现在的工作。通过个人关系实现职业流动的人比用正式招聘和直接申请等途径的人对目前的工作更满意,前者目前的工作收入明显高于后两者。此外,运用个人关系渠道求职的人的职位更多的是新创造的。他通过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同质性较强的人才有可能与其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和他自己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与其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有可能提供此人及其周围圈子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弱关系获得信息的人最终得到了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高的职位,而通过强关系获得信息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则大大减少。“弱关系强度假设”在发表以后一方面得到了大量经验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反证。格兰诺维特在1982和1995年分别就“弱关系强度假设”发表以后引发的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重新解释了这个假设。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强度》和《找工作》发表以后,除了大量的证明“弱关系假设”的经验发现以外,也产生了一些支持强关系假设的例证或对弱关系假设具有证伪效应的研究结果。……但是,有必要提醒读者注意:第一,格兰诺维特及其质疑者所研究的关系网络的功能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关注关系网络的信息传播机制,即关系网络对于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影响过程,而后者则主要聚焦于关系网络的人情和影响作用。第二,格兰诺维特使用的是一个美国城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地区小样本,其他研究则使用了全国或地区的较大样本,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尽相同,有的研究的样本则仅限于失业工人、蓝领工人或季节性的短期劳工。第三,他们对于关系强度的测量存在着差异。例如格兰诺维特将关系分为家庭与朋友关系、工作关系两类,前者指涉强关系、后者指涉弱关系。在中国的相关研究中,朋友中的密友、密切联系的同事、过去的老同学则被界定为强关系。第四,相关跨文化比较研究所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此意义上,制造弱关系命题与强关系命题的对立,或进行究竟是弱关系假设还是强关系假设是正确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用格兰诺维特自己的话说,这些反证并不显示基本的文化差异急剧地重塑了求职行为。虽然在日本、墨西哥或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强调强关系的文化意义,但是更多的差异应到制度中去寻找。劳动力市场的双方——求职双方倾向于使用关系的考虑是低成本和高效率。……笔者认为,格兰诺维特的《找工作》的学术贡献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与1960年代和19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流动的“工作搜寻”理论以及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旧经济社会学家对话,发现了通过个人关系或社会网络实现职业流动的因果机制。第二,提出了“弱关系的强度”的理论假设,并对关系的强度进行了互动频率、情感密度、熟识或信任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的操作化测量,使用随机抽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样本的数据验证了假设。第三,为社会学及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博士论文的经典范本。论文选题、研究设计、抽样方案、入户访问和邮寄问卷调查、资料编码和统计分析等工作,都是格兰诺维特本人独立完成的。《找工作》也开创了以“微预算”研究“大问题”的先河,至今仍然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奉为开展自己独立研究的“圣经”。第四,格兰诺维特用最简单的交互分类统计方法验证其“弱关系强度假设”,与热衷于用复杂难懂的定量统计模型验证简单假设的部分技术派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在某种程度上为那些对统计模型望而生畏的社会学本科生走上量化研究的道路提供了指引。第五,《找工作》的公共政策价值在于,提出了扩展求职者的社会网络、调动求职者的社会关系资源是比职业介绍机构和计算机人职匹配系统更有效的就业促进手段。本文节选自《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译者导读注释、参考文献从略,标题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编所拟推荐阅读《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马克·格兰诺维特